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A.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B.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C.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大家诚挚的劝慰,使他消除了顾虑,这才说出了难言之隐的苦衷。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我报社收到的群众来信中,反映这方面问题的读者来信始终没有间断过。

B.谁又能否认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呢!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经常到农村去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黄冈的五十多个乡镇。

D.大家事先都知道这场灾难势必难免,政府也作了移民安排,但还是有人没有逃脱这场无妄之灾。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圣彼得堡,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地“烂”掉。

4.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刚刚跨入上海,这位从未出过县城的小伙子,便在灯红酒绿的强烈反差下,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

B.齐白石的画别具一格,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出类拔萃的。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D.他的批评,措词太尖锐,妨害了作家和出版机构的名誉和权益。

5.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牒亟待一蹶不振繁文缛节

B.弛名赈灾姗姗来迟萍水相逢

C.先驱伎俩人不敷出凤毛鳞角

D.凋敝氤氲生死攸关蔚然成风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家们想,此前_________是在实验室里的,_________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都是人为环境中产生的,________在自然环境中,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的“可燃冰”生成?

A.不仅而且但是如果B.不论还是那么如果C.不论还是如果只要D.不仅而且如果只要

8.关于选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阐述不正确的是

A.“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明了荔枝的花期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B.引用明林叔学《荔枝花》中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学色彩。

C.“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得数据明确,更具说服力。

D.引用“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强调荔枝花多,但是结实相对较少。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这位教练不喜欢无时无刻地指导球员的技术动作,因为他对自己的队员们充满了信心。

B.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都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

C.“东方明珠”号是一艘设施齐全、装修豪华、服务一流的游轮,归属于长江轮船公司管理。

D.实践证明,知识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往往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

10.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表示,相对于薪酬而言,他们更加

的是自己日后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往往被用人单位先

。②听完外交部长给我们做的

报告,我们认识到

发展得这样快,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才不至于落后。A.A.看中看重时势时事B.看中看重时事时势C.看重看中时势时事D.看重看中时事时势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落)魄(落)枕丟三(落)四

B.(教)导(教)书(教)学相长

C.倾(倒)(倒)影(倒)背如流

D.(和)睦应(和)(和)而不同

12.《行路难》的作者是()A.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__。他在艺术____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___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

14.③虽然工程浩大,涉及的人员众多,但只要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对这一事件还是可以__________清楚的。

15.

16.题目暂缺。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防范兼收并蓄流离失所过尤不及

B.配给染眉之急貌合神离旗开得胜

C.企盼见机行事手疾眼快置若罔闻

D.滞留曲指可数借古讽今昭然若揭

18.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A.A.鼓励生育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D.实行仁政19.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外国文化,排外文化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

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我国新文化的。

②蜘蛛的丝,即使放弃了科学的

,从实用上看,也是很有意思的。

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神话、童话的幻想故事,都可能成为现实。A.A.吸收借镜体察以致B.吸收借镜观察以至C.吸收鉴戒体察以至D.吸收鉴戒观察以致20.《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A.比喻B.夸张C.对比D.象征

21.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22.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A.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23.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_________。有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A.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24.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作者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2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徐志摩是被认为“浓得化不开”的风格的诗人,也就是说,他的风格基调是热烈、奔放而浓丽的。

B.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C.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的涉外贸易新变化。

D.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2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企业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扩大经营、降低物耗等途径增加职工工资。

C.实现企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D.不论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混乱,他们总是忍着痛苦,为人民作出贡献。

27.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_____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A.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2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A.A.青年志愿者为民服务队到军属张大妈家,登堂入室打扫房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B.近年来,超过35万的德国人失去了看报纸的兴趣,但《莱茵邮报》的状况却迥然不同。

C.戴高乐对人们喋喋不休地谈论欧洲一体化嗤之以鼻。

D.鲍威尔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把朝鲜核问题列为当务之急。

2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睚眦必报耳濡目染恪守不渝鸣金收兵

B.目不暇给残羹冷炙芳草萋萋休戚相关

C.不堪之论姹紫焉红亲密无间礼尚往来

D.毁誉参半诲人不倦疾风劲草危如累卵

3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姐妹情深,我怎么能丢下残疾多病的姐姐和妹妹,一个人嫁到外省去呢?

B.这个项目能否上马,决定于我们现在是否具备了条件。

C.所谓“关键”词语,是指与文章内容有密切关系,重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D.作为一个领导,你应该把群众的意见认真地考虑一下,怎么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二、填空题(10题)31.请把下面的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5分)①2017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晚会将充分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④晚会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

3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33.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34.《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5.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36.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37.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天下归心。”

38.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

39.《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40.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意?42.《歧路亡羊》这篇寓言的主旨是什么?(6分)4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墨盒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以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注】①玃(jué):大猕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线。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日:“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日:“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日:“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日:“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日:“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日:“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日:“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选自《新唐书·戴胄传》)[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为他建造禅舍“东林精舍”。

诗中“挂席”即______________,诗中指______________;“尘外踪”系指高僧慧远______________。(4分)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

47.“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二字)?

48.作者择太阳花的描写从整体到个体,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根据文章,浑善达克生态恢复该从何入手?A.从控制该地区人口增加人手

B.从解决“人为问题”人手

C.从弄清该地区生态退化的原因人手

D.从解决维持该地区的氮平衡人手

50.材料:我曾经到过沙漠和戈壁滩。在浩瀚无涯的荒凉中,哪怕见到一棵小小的绿草,也会感到惊喜和亲切。在严酷的自然中,一棵小草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接近绿洲的信号,更是一种生命的宣言。这宣言要向世界宣称的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屈服!绿洲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它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寻找到那片绿洲。有些人,可能已走近绿洲,却仍会失之交臂,甚至会在离绿洲不远的荒芜中躺倒,饥渴待毙。绿洲对于他们只是梦幻,他们认为梦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于是连做梦的兴趣也丧失了,哪里还会有耐心和毅力去寻找绿洲呢?这时,如果有一棵翠绿的小草突然出现在他们绝望的视野里,该有多么好!小草和绿洲之间,毕竟不能画等号,两者的差距还非常遥远。然而谁能否认,希望之光,有时往往像一茎小草那样弱小而不显眼。悲哀的是那些从此紧锁了门窗的心灵,再不愿发现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在小草前停下脚步,听一听这绿色生命的呼唤,然后再走向远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些神奇的手指呢?我也看见过沙漠中的废墟,这是被先人遗弃的城市的残骸,宫殿、庙堂、市场、民宅,轮廓尚存,千百年前的繁华还依稀可辨。我曾经困惑:古人为什么会抛下他们世代生息的城市?是什么动力使他们背井离乡?在看不见任何活的生命踪迹的废墟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烈日下,道路和房屋的残垣正在龟裂,裂缝像干渴绝望的嘴唇……废墟内外看不见一丝野草!我想,一定是炎热、干旱和无情的流沙,把这里的居民逼上了逃亡之路。与其等死,不如去寻找新的绿洲。是远方的绿洲召唤他们离开了死亡之地,尽管这死亡之地曾是他们的血脉故土。为什么有时身处繁华,却依旧四顾茫然,心仿佛被抛在沙漠?是的,物质的繁华绝不等同于精神的富足。揣着一颗空虚的心灵在眼花缭乱的物海中流浪,轻浅的脚印何等凌乱。多么渴望心里拥有一片绿洲。这绿洲不会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换而枯黄。这样,即使远离都市和人流,也不致惶然失措。任你烈:日似火,任你风沙蔽天,我可以在绿荫中宁静地面对一切,思绪乘风远去,自由如高飞的鹰,抵达这样的绿洲,也许有千百条途径,我只想寻求其中的一条。(节选自赵丽宏《小草和绿洲》)问题:(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沙漠或戈壁滩上的“一棵小小的绿草”会带给他“惊喜和亲切”。这是因为:小草是(),是()。(用原文填空,4分)(2)根据第二段的文意,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7分)做梦的兴趣:()紧锁了门窗:()神奇的手指:()(3)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对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样的推测?他又是如何评价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乡的?(6分)(4)最后一段在内容和写法上与前面三段有什么不同?综观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8分)五、阅读题(2题)51.

52.作者为什么说谏官的责任重大?担任谏官的人应该怎样履行职责?(用自己的话概述)

六、作文(1题)53.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A

6.D

7.B

8.B

9.D

10.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看中”,指经过观察,感觉合意;“看重”,指很看得起,看得很重要。根据①句句意,很明显第一个空应用“看重”,后一个空用“看中”。“时事”,指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时势”,指当前的社会形势。根据②句句意,第一个空用时事,第二个空用时势。

11.AA项中“落魄”的“落”读“luò”,“落枕”的“落”读“lào”,“丢三落四”的“落”读“Ià”。B项中“教导”的“教”和“教学相长”的“教”读“jiào”,“教书”的“教”读“jiāo”。C项中的加点字均读“dào”。D项中“和睦”的“和”和“和而不同”的“和”读“hé”,“应和”的“和”读“hè。

12.C

13.B

14.D

15.B

16.C

17.C

18.D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发展生产,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

19.B

20.C《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21.C

22.A

23.B

24.B

25.B

26.B

27.B

28.A

29.C

30.C

31.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以“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2017年“3。15”晚会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