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早读读背学案_第1页
高三早读读背学案_第2页
高三早读读背学案_第3页
高三早读读背学案_第4页
高三早读读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期高三早读读背学案成语积累1.白驹过隙——白驹(jū):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2.稗官野史——稗(bài)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3.鞭辟入里——形容言词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鞭:鞭打;辟:通透、触及。(pì)4.坂上走丸——坂(bǎn),山坡,斜坡。形容事情发展很快。5.暴虎冯河(贬)——暴,徒手搏斗。冯(píng):徒步。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6.暴殄天物——暴,损害。殄(tiǎn),灭绝。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7.暴戾恣睢——暴戾(lì):凶恶.残暴;恣睢(zì

suī):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8.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9.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0.半青半黄——庄稼半熟半不熟。也用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1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12.筚路蓝缕——筚(bì)路,柴车。蓝缕(lǚ),破旧的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13.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14.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15.杯弓蛇影——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16.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7.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18.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20.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21.别开生面——生面,新的格局。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22.不经之谈(贬)——经:正常,合理。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话。23.不法常可——常可:永久不变的道理,成规。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24.不孚众望(贬)——孚(fú),使人信服。没有使群众信服。25.不负众望(褒)——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二、文化常识1、元旦——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多集中在这一天,一向极隆重,叫作过年。从五代起有贴春联的习俗。近代普遍使用阳历后,多把阳历的1月1日叫作“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2、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全称“三元”。上元又叫“元宵”。中古以后我国有元宵节张灯观赏的习俗,故又称“灯节”。3、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日,古人往往要祭祖扫墓,现为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船,据说是为了纪念\t"/content/16/0328/03/_blank"屈原或伍子胥。4、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据说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未婚女子对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和婚姻幸福。5、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古人认为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是全家团圆赏月的佳节。有洒扫庭院、赏月吃月饼等习俗。6、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称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代有登高饮酒的习俗,相传登高是为了避害,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以避祸。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7、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叫作“岁除”,“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要吃丰盛的年夜饭。其夜叫“除夕”,俗称大年夜。古代有儿童守岁不睡以迎接新年的习俗,叫作“守岁”。8、三山:指神仙居住的蓬莱、方丈、瀛州。9、四海:本指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后泛指全国各地。10、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12、六合:东、西、南、北、天、地,泛指天下或宇宙。13、八荒: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荒野之地。14、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15、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16、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17、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18、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19、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20、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自元代开始,省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历经元、明、清三代直到现在。21、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22、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隶属于郡,后代的县隶属于州或府。三、文言词汇积累1、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他们多年不顺利,上天的诛伐已经够了。“父”,君主;“诛”,惩罚;“全”,顺利;“足”,足够。2、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假如偷了人家的一只狗一只猪,就被称作不仁,如果窃取了一个国家一个都城,却被称作义。“彘”,猪;“谓之”,称作;“窃”,窃取;“则”,却。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治”,管理;“从”,同“纵”;“尤”,像。4、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章惇任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开掘司马光的坟墓。“为”,担任;“同肆”,一起肆意;“罗织”,编造、构陷;“发”,开挖。5、潜遣谍入临安,又于蒙自市铜铸兵器,将伺间袭云南。秘密派遣间谍进入临安,又在蒙自买铜铸兵器,将伺机偷袭云南。“潜遣”,秘密派遣;“谍”,间谍;“市”,名词作动词,买;“伺间”,伺机。6、而钱能归,屡谮恕于帝。帝亦衔恕数直言,遂命巡抚南畿。而钱能回朝,多次向皇帝诬陷王恕。皇帝也记恨王恕多次直言进谏,于是任命王恕巡抚南畿。

“归”,回朝;“屡”,多次;“谮”,诬陷;“谮恕于帝”,状语后置,“衔”,记恨。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奇异书以广其学。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平”,被平定;“径”,径直;“异书”,奇书秘籍;“广”,使动,使……广,即充实。8、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葛洪在罗浮山多年,悠闲自在,闲静养生,著述不停,他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积年”,累年,多年;“闲养”,闲静养生;“辍”,停止;“名”,命名。9、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亲人衰老,家里贫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亲老”,亲人衰老;“起”,被起用;“不堪”,忍受不了;“解归”,弃官回家。10、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来拜访他的或高贵或卑贱的人,陶渊明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贵贱”,或高贵或卑贱的人;“造”,拜访;“贵贱造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造之贵贱者”;“辄”,就。理解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2)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自己艰苦求学、不艳羡同舍的原因。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从师不必顾虑老师的贵贱少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夸张地描写了众多宫女梳妆的奇异景象。(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收束对赤壁雄奇景象的描写,以“__________”引起后面对英雄人物的缅怀。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都是借写猿的叫声来烘托自己心境的悲凉。(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君子凭借学习才能突破自身局限,而庄子的《逍遥游》则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没有凭借,达到真正的自由。(3)古人写诗词善于从大自然取材,常以“星”作为重要意象来营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疾恶如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之情。(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自己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而一心向学的原因。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2)韩愈在《师说》开篇就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3)《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面对月光抒发感触的两个反问句是:“_______?_____?”答案:1、【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2、【答案】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答案】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4、【答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日星隐曜,山岳潜形/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5、【答案】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答案】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五、诗词鉴赏燕昭王

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少任侠。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赏析: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齐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

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能”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六、精彩时评铸就百年辉煌

书写千秋伟业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这个重大历史节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1921—2021,百年成就辉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921—2021,百年岁月峥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多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1921—2021,百年波澜壮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是艰苦卓绝、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伟大胜利。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今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辉煌历史。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毫不动摇。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走过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扬奋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进程。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今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奠基立业、开辟未来的壮阔征程。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