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 周测卷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1.gif)
![3.13.2 周测卷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2.gif)
![3.13.2 周测卷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3.gif)
![3.13.2 周测卷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4.gif)
![3.13.2 周测卷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cf98f41928c08f6e37c0dc5b05af7d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3.2周测卷[复制]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的解释,不科学的是()[单选题]*“滴水成冰”:水遇冷变成冰,有新物质生成(正确答案)“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木已成舟”: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蜡炬成灰”: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答案解析:“滴水成冰”:水遇冷变成冰,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选项符合题意;
“为有暗香来”:含有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人们的鼻子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选项不符合题意;
“木已成舟”:只是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蜡炬成灰”: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选项不符合题意;2“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单选题]*①②③④(正确答案)①④②④答案解析:“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茉莉的香味和檀木的香味不同,说明分子构成不同,性质不同,故隐含的分子性质是③④。3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单选题]*分子种类分子间隔(正确答案)分子数目原子大小答案解析:水蒸发的过程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体,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间隔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错误的是()[单选题]*蔗糖放入水中很快溶解——分子在不断运动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蔗糖放入水中很快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是因为晴天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5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单选题]*钢锭难被压缩,因为构成它的原子间没有间隔(正确答案)蔗糖与水混合得到糖水是物理变化,因为分子种类不变湿衣在阳光明媚天气里干的快,因为水分子获得太阳能运动加快一定质量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水分子数不变答案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间一定存在间隔,因为微粒在微观层面是一直运动的,如果没有间隔,其微观上就难以运动,符合题意;
蔗糖与水混合得到糖水是物质的溶解,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的种类不变,其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湿衣在阳光明媚天气里干的快,因为太阳光加热了衣服,使得其中的水分子运动加快,不符合题意;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其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运动加快,不符合题意。6下图是水通电分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三种分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该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该反应涉及到的分子有参加反应的水分子、生成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共三种分子,故该说法正确;
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该说法正确;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故该说法正确;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需要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故该说法错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物理变化中,由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没有改变,因此没有新物质生成,选项说法正确;
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选项正确;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即水分子不是氢原子和氧原子,选项错误;8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正确答案)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氧化汞分子是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答案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此选项正确;
氧化汞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此选项不正确;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在该反应中,汞原子和氧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此选项不正确;
该反应是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像这种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多种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正确。9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单选题]*酒精铜(正确答案)食盐水答案解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铜由铜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10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单选题]*
A
B
C(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11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单选题]*将氮气制成液氮体积变小氮分子体积变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正确答案)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分子间有间隔,将氮气制成液氮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氮气的体积减小,选项错误;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再分,选项错误;
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完成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选项正确;
食物腐烂变质后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的化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选项错误。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微观图示可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由图示可知,物质丙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分别构成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宏观角度看,丙属于混合物,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通过微观图示可知,甲中的分子没有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1):2=1:1,该项错误,符合题意;13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单选题]*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的间隔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运动速率明显加快了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但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则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间隔之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则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分子的运动速度明显加快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则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14下面关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说法正确的有()
[单选题]*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氢原子,氯分子变成氯原子,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正确答案)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该反应的类型属于分解反应答案解析: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氢原子,氯分子变成氯原子,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选项正确;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选项错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所以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分子,原子未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该反应中,氢气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15国之重器东风——41弹道导弹采用了钛合金前后接头。钛原子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单选题]*22(正确答案)264870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空隔。[单选题]*①②②③④(正确答案)③⑤③④⑥答案解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微粒;③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④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空隙。错误的有②③④。17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单选题]*22(正确答案)487026答案解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18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单选题]*①⑤②⑦(正确答案)③④②⑥⑦答案解析:①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核除外),错误;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正确;
③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
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
⑤原子核能再分,分为质子和中子,错误;
⑥原子核体积很小,居于原子的中心,错误;
⑦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到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很小忽略不计,原子核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正确;
故正确的是②⑦。19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单选题]*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子、电子质子、电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的原子中无中子,如氢的一种同位素氕,它只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20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单选题]*质子电子原子核分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质子显正电性,故不符合题意;
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核外电子显负电性,故不符合题意;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故不符合题意;
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整个分子也不显电性,故符合题意;
21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单选题]*
A(正确答案)
B
C
D2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化学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更便于比较和运算(正确答案)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g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答案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不正确;
化学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更便于比较和运算,故正确;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故不正确;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故不正确;23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单选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正确答案)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反应中原子的运动答案解析: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可以观察到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可以观察到反应中原子的运动。24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单选题]*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正确答案)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答案解析:由模型无法得知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符合题意;
由模型可知,原子核占原子的体积很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原子中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则质子核电子相互吸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为氧分子b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正确答案)c为电子d为原子核26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单选题]*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正确答案)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答案解析:由题中信息“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类比推知He-3中的数据3数值上为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2,所以中子数是1。27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正确答案)碳12原子质量的1/12是1相对原子质量基准是人为规定的,会影响原子的实际质量答案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错误;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正确;
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不可能是1,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基准是人为规定的,不会影响原子的实际质量,错误。28我国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并采回月球土壤样品。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核聚变原料——氦-3,有望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单选题]*
A(正确答案)
B
C
D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由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单选题]*
A(正确答案)
B
C
D答案解析: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符合题意;
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30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单选题]*氦气氢气金刚石氯化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31下列关于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单选题]*①②⑤②④①③④⑤(正确答案)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①③④⑤正确;3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单选题]*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正确答案)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答案解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离子,带正电为阳离子,带负电为阴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33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该粒子呈电中性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该粒子易形成阳离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该粒子圆圈里的数子不是原子的质子数,所以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该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呈电中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该粒子质子数是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阴离子,故错误,符合题意;3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单选题]*
A
B(正确答案)
C
D答案解析:F为氟原子,得到电子可变成离子,不符合题意;
B.硫离子是硫原子得电子形成,要变成原子需失去所得电子,不符合题意;
C.图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电子变成氧离子,不符合题意;
D.图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要变成原子需得到电子,符合题意;35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正确答案)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解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符合题意;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尽管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它们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36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各粒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①②属于原子①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④属于阴离子③④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正确答案)答案解析: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②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均属于原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④中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③④的原子分别为氟原子、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符合题意。3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单选题]*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而原子和离子是不能运动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可以转化为阳离子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都不同(正确答案)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种微粒构成的答案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在不停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荷,转化为阴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都不同。故符合题意。
D.氢原子中无中子,故不符合题意。38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m,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
[单选题]*m+1(正确答案)mm-1m+2答案解析: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y,A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A2+的核外电子数等于m-2,同理阳离子B3+的离子中带有(y-3)个电子。因为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2=y-3,即y=m+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正确答案)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答案解析:原子失去电子后原子核没有变化,故质子数不会变化,所以原子的种类就不会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核外也有18个电子,故会变成了和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故符合题意;
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化学性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斜板(管)沉淀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戒指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封杀灵可湿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口腔数字图像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炉家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套管接箍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百天誓师大会》课件
- 物资定级考试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考研英语单词复习试题有答案
- 企业培训师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