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探索_第1页
新时期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探索_第2页
新时期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探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探索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每年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心快速成长。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教育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大。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教育管理者在注重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教育途径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很大一局部在初中阶段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学生。中职生的年龄在十五六到十七八之间,正处在身心开展最为迅速、精力最为旺盛、心理开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

在学习上,他们从义务教育阶段走向职业教育阶段,虽然没有了升学压力,但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就业压力。生活上,他们从依靠父母的家庭生活过渡到相对独立的学校生活,有着诸多的不适应。另外,当今社会又处在一个飞速开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压力日益增大。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以及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很容易引发其心理问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

重视。

一、新时期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

新时期的中职生,心理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智能方面,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开展迅速,推理能力已经到达成熟水平,但辩证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由于工作生活经验缺乏,在面临一些事件时,往往作出一些不成熟的批判和抉择。

在自我意识方面,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力均有提高。但自我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做到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自我评价方面,开始由具体评价转向抽象评价,但评价过程中仍带有主观色彩。自我调节能力的开展有待提高,仍然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

在情绪方面,中职生容易冲动,不能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很多行为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

色彩。

在精神需求方面,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所负的责任,但还是需要正确引导。

在社会行为方面,亲子关系在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占的比重降低,中职生由家庭生活走向更宽广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占了更大的比重。有些学生渴望独立,会公然对抗父母的忠告,朋友之间那么可以互訴衷肠,并对异性交往产生了兴趣,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

我们调查发现,中职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不明确,自卑感较强,自信心缺乏。这是由于他们的学习经历决定的。中职生知识根底薄弱,学习能力差,在面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中的困难时,很容易放弃。

第二,很大一局部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中职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处理矛盾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情绪调控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遇事冲动、不冷静,容易感情用事,不考虑行为后果。

第四,早恋现象高发。中职生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是早恋现象高发的主要原因。

第五,就业困难引发的心理问题。面对求职择业时剧烈的竞争,年级尚小的中职生时常感到迷茫,常常忧虑自己的前途。

面对以上问题,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走出情绪的阴霾,获得心灵的抚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如何把多种方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立符合中职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一个关键问题。以下是笔者针对此问题的阐述。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

1.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在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授课。心理辅导课程以开展性为课程定位,面向全体学生。心理辅导课程主要是预防,而不是治疗和矫正。根据中职生的心理开展程度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开设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等几大模块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辅导课程,能够让学生合理对待以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开设心理咨询室,提供精准帮扶效劳

心理咨询室是个别辅导的重要方式,主要是对个体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面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现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来帮助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存在困惑的学生,使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是“不正常的〞“有病的〞,所以学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宣传工作。心理咨询教师不要等学生有了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才逼着学生来咨询,而是应当主动出击,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心理茶座、校园播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咨询。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教师及班主任的职责,而应当渗透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比方语文课,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大胆朗诵、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实操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目标不放弃的优良品质……总之,教学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是与学生最为密切的一种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宣传栏、播送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日来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手抄报设计比赛、心理剧表演等。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引导中职生正确面对人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活动能够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也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

5.统筹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还要统筹多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开展。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中职生教育过程中,家校合作尤为重要。很多中职生家长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们养成了自私、自利、冷漠、狭隘的性格,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最了解学生的是父母,作为家长应当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样,老师也应当主动与家长反应学生的在校表现,家校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另外,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开展类似于家长课堂之类的活动,向家长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是个大课堂,也是一个大熔炉。学校应当鼓励并创造时机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借助社区、街道、企业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敬老院学雷锋活动、企业职业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与人交往中提高应对事件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开展。

三、總结与反思

中职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职业性,更要渗透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推动其更好开展。另外,学校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教育人的过程,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开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工作中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探索教育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