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虫病丝虫属线形动物门丝虫总科(Filarioidea),为由其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寄生于人体及其它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禽类、爬行类、两栖类的一类寄生线虫的统称。丝虫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体腔或心血管等部位。丝虫细长如丝,口简单无唇,多数无口囊,食道前部肌质后部腺质。雄虫的交合刺不对称。胎生或卵胎生。雌虫产出的幼虫称微丝蚴(microfilaria)。丝虫病1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共有8种,分属于:吴策属(Wuchereria)布鲁属(Brugia)盘尾属(Onchocerca)罗阿属(Loa)曼森属(Mansonella)这5个属均属于盘尾丝虫科(Onchocercidae)盘尾丝虫亚科(Onchocercinae)。
8种人体丝虫按寄生部位可分为3组:寄生于人体的丝虫2(一)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
(W.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传播媒介为蚊,世界性分布马来布鲁线虫
(B.malayi)简称马来丝虫传播媒介为蚊,流行于亚洲帝汶布鲁线虫
(B.timori)简称帝汶丝虫传播媒介为蚊,流行于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东南岛屿(一)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3(二)成虫寄生在皮下组织旋盘尾线虫
(O.volvulus)简称盘尾丝虫传播媒介为蚋,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罗阿罗阿线虫
(L.loa)简称罗阿丝虫传播媒介为斑虻,流行于非洲链尾曼森线虫(M.streptocerca)简称链尾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非洲(二)成虫寄生在皮下组织4
(三)成虫寄生在体腔常现曼森线虫
(M.perstans)简称常现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奥氏曼森线虫
(M.ozzardi)简称奥氏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中、南美洲(三)成虫寄生在体腔5
8种人体丝虫引起的丝虫病或丝虫感染中,以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引起的盘尾丝虫病的危害最为严重。8种人体丝虫引起的丝虫病或丝虫感染中,以由班6
淋巴丝虫病简介
淋巴丝虫病是全球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据埃及开罗博物馆展示的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塑象,即显示患有右下肢象皮肿,为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淋巴丝虫病简介7一、病原班氏吴策线虫(W.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malayi)简称马来丝虫帝汶布鲁线虫(B.timori)简称帝汶丝虫一、病原8(一)生活史
淋巴丝虫(班氏、马来、帝汶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需要经过2个发育阶段,即幼虫在蚊媒(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及成虫在人体(终宿主)内发育和生殖。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淋巴管、结。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微丝蚴。微丝蚴自淋巴系统移行至血流,当被蚊媒吸入后,移行至蚊胸肌,蜕皮2次,发育至感染期幼虫。当这种蚊虫再次叮人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蚊喙逸出至人皮肤表面,通过被刺伤口进入人淋巴管,在人体内再蜕皮2次,发育至童虫,最后至成虫。(一)生活史9丝虫与丝虫病课件10丝虫与丝虫病课件11(二)微丝蚴的周期性
根据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时间,可将班氏丝虫分为3个型:1
夜现周期型:微丝蚴出现高峰在22-2时,我国及世界多数流行区属此。2昼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白昼较多,见于太平洋玻利尼西亚区和新喀里多尼亚区诸岛。3夜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夜间为多,见于泰国西部丛林。(二)微丝蚴的周期性12
根据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时间,可将马来丝虫分为2个型:1
夜现周期型:微丝蚴出现高峰在22-2时,广泛分布于各流行马来丝虫病国家,我国的马来丝虫属此型。2
夜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夜间为多,见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帝汶丝虫只有夜现周期型。
13(三)保虫宿主1班氏丝虫:迄今未发现有自然感染的动物,人是唯一的终宿主。2马来丝虫:我国的马来丝虫属夜现周期型,虽实验感染弥猴、家猫和长爪沙鼠获得成功,但无动物自然感染报告。(三)保虫宿主14
二、
传播媒介
淋巴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是蚊。适宜的传播媒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微丝蚴能在该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②嗜吸人血,且吸血时间与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周期性高峰相一致;③种群数量多。二、传播媒介15(一)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夜现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尖音库蚊复合组(CulexpipiensComplex)的一些蚊种,特别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致倦库蚊,以及一些按蚊,如非洲的冈比亚按蚊(An.gambiae)等;白昼亚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玻里尼西亚伊蚊(A.polynesiensis)和萨摩亚伊蚊(A.samoanus)等;夜现亚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为雪白伊蚊(A.niveus)。(一)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16(二)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夜现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按蚊、曼蚊和伊蚊属的一些蚊种;夜现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曼蚊属的一些蚊种,如守护曼蚊(M.bonneae)、三点曼蚊(M.dives)、环斑曼蚊(M.annulata)、常型曼蚊(M.uniformis)以及按蚊属的须喙按蚊(An.barbirostris)、闻氏按蚊(An.venhusi)等。(二)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17(三)我国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C.pallens)致倦库蚊(C.quinquefasciatus)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An.sinensis)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三)我国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18三、分布
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有淋巴丝虫感染者共1.2亿,大体上约1/3在印度,1/3在非洲,另1/3在亚洲、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其中,班氏丝虫病1.07亿,马来和帝汶丝虫病1300万。
如按WHO分区统计:东南亚区49%;非洲区34%;西太平洋区16%;美洲区0.3%;东地中海区0.3%。1.2亿感染者中,约4400万有淋巴丝虫病的临床表现,约7600万为微丝蚴血症者(传染源)。全球有受威胁人口超过1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三、分布19(一)
全球流行班氏丝虫病的国家和地区(WHO,1997)
区国家和地区
非洲区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哥科特迪瓦扎伊尔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加篷冈比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留尼汪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里昂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美洲区巴西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圭亚那海地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东地中海区埃及阿曼索马里苏丹东南亚区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西太平洋区美属萨摩亚中国科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基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
(一)全球流行班氏丝虫病的国20(二)马来丝虫病
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三)帝汶丝虫病仅存在于亚洲的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二)马来丝虫病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21(四)
我国丝虫病流行于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其中,班氏丝虫病462个县、市,马来丝虫病221个县、市,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181个县、市。(四)我国丝虫病流行于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22
我国防治前丝虫病人估计数(万)
病种微丝蚴血症症状体征合计班氏丝虫病1739.8456.42196.2马来丝虫病819.683.6903.6合计2559.4540.0
3099.4我国防治前丝虫病人估计数(万)23四、临床表现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期急性期:淋巴系统炎症慢性期: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丝虫病为WHO公布的第二大致残病因四、临床表现24丝虫与丝虫病课件25丝虫与丝虫病课件26丝虫与丝虫病课件27丝虫与丝虫病课件28丝虫与丝虫病课件29丝虫与丝虫病课件30丝虫与丝虫病课件31
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系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最終导致肢体和外生殖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社交、学习、就业和婚姻。因此,丝虫病可造成巨大的社會经济影响。
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系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最終导32五、诊断
病原学诊断依据
夜间血检查见微丝蚴。
免疫学诊断检测抗体有参考意义,免疫色谱试验检测抗原有诊断和考核防治效果的价值。五、诊断33六、防治(一)防治的策略
丝虫病属虫媒传染病。控制虫媒传染病的策略可有3种选择:①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②以防制虫媒为主导;③消灭传染源和防制虫媒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理论上,综合防治的效果较为巩固,但所费物力、人力较大,很难付诸实施。经深入研究,发现丝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特点与其它的虫媒传染病有所不同,存在许多弱点,如:微丝蚴在蚊体内只发育不繁殖;进入人体的感染期幼虫也不繁殖,须发育至成虫并雌雄交配后才产出微丝蚴;流行于我国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无储存宿主。加之,抗丝虫药物乙胺嗪杀灭丝虫的效果较佳。因此认为,防治丝虫病应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我国防治丝虫病的实践也为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六、防治34(二)治疗
治疗丝虫病包括抗丝虫的病原治疗和症状体征的治疗。1.病原治疗药物:班氏、马来和帝汶等3种淋巴丝虫病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是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化学名称为1-二乙氨基甲醯-4-甲基哌嗪,产品为乙胺嗪的枸橼酸盐。乙胺嗪枸橼酸盐为无色结晶性粉末,味略酸苦,易溶于水、酒精和氯仿,性质稳定,熔点为135℃,故加热不受破坏。
(二)治疗35乙胺嗪群体化疗是我国防治丝虫病的主导措施,有以下3种方案:①反复查治;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③普服药盐。乙胺嗪群体化疗是我国防治丝虫病的主导措施,有以下3种方案:36①反复查治
指采取多次全民血检普查,治疗每次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又称对象治疗,适用于单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和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班氏丝虫病的治疗方案为3g3天或5天疗法,或4.2g7天疗法,间隔1个月,治疗2-4个疗程;马来丝虫病的治疗方案为2g4天或2天疗法,间隔1个月,治疗2-4个疗程。①反复查治37
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
即对象治疗结合疫村全民服药,适用于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和马来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灭传染原,以加快防治进程。一般对5岁以上血检阴性居民给予普服乙胺嗪,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用3g5天或4.2g7天疗法1个疗程,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用1.5-2.0g2-3天疗法1个疗程。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38③普服药盐
即对象治疗结合全民服食乙胺嗪药盐,适用于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和马来丝虫病高度流行区。药盐防治丝虫病的最大优点,是平均每天的乙胺嗪摄入量很低,故治疗反应十分轻微,可不设禁忌或缓治对象,群众易于接受,从而解决了丝虫病防治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难点。③普服药盐39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①人群微丝蚴率为10%-20%的地区,于血检普查后,采用全民普服0.3%乙胺嗪药盐6个月(乙胺嗪总量约9g),对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再按反复查治的方案进行治疗;②人群微丝蚴率为5%-10%的地区,于血检整群抽样调查后,全民普服0.3%药盐6个月。对于微丝蚴率较高而采用单一药盐防治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药盐防治3个月或以上,使乙胺嗪摄入总量达到13.5g或以上。乙胺嗪总量多于9g时,应间歇进行。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一般为0.3%乙胺嗪药盐4-6个月。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40
2.症状体征治疗①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单纯性者一般可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口服消炎镇痛药,局部湿敷,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素治疗。②鞘膜积液:采用鞘膜外翻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好,必要时施行阴囊皮肤部分切除整形术。③乳糜尿:世界卫生组织(2000)推荐的治疗乳糜尿方法为,长期坚持严格的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多饮水,并注意休息,避免负重。
2.症状体征治疗41丝虫与丝虫病课件42④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世界卫生组织(2000)推荐的适宜于在社区内开展的,简便易行的治疗和照料方法为:①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患部,包括每个深、浅皱褶的底部,每天至少1次;②防止皮肤损害,仔细检查患部有无侵入性损害,并在损害处涂敷抗霉菌和抗菌药膏;③坚持患肢运动和抬高以助淋巴回流;④穿鞋(宽舒、透气);⑤需要时可正确使用绷带绑扎;⑥有继发感染者应给予抗菌素治疗。④淋巴水肿和象皮肿:43丝虫与丝虫病课件44七、监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大部流行区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的目标,丝虫病监测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国内外对丝虫病监测尚无任何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通过开展丝虫病防治后期传播规律的研究,结合各地的实践,使对丝虫病监测的内涵、实施及其与消灭丝虫病的联系等加深了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纵、横向结合的主动监测系统。七、监测45纵向监测是定点、连续地观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原则上每个流行丝虫病的地区(市、自治州)设1个纵向监测点。选点的要求是要有代表性,防治前微丝蚴率相对较高,人口1000-2000。方法是对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建立个案进行追踪,但不予病原治疗。建立纵向监测点的目的是观察丝虫病传播的动态,并为该地区(市、自治州)消灭丝虫病提供佐证。纵向监测的内容含病原学监测(监测点内人群普查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追踪观察)、蚊媒监测和血清学监测。
纵向监测46横向监测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原不同流行程度和不同地理位置分层整群抽样进行人群血检。横向监测的目的是从多个横断面观察人群微丝蚴率的变化,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对横向监测中发现的残留疫点(指微丝蚴率高于1%的村)和微丝蚴血症者应给予病原治疗。横向监测47八、防治目标和效果评价
(一)阻断传播
我国1956年颁布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基本消除丝虫病的目标。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为:全县以行政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经丝虫病传播阈值研究,证明达到这一标准,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经县、省和卫生部3级考核,至1994年,全国16个流行丝虫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64个县、市全部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实现全国基本消除丝虫病的目标。八、防治目标和效果评价48(二)消除*
我国卫生部于1994年发布《消灭丝虫病标准》和《消灭丝虫病审评》两个文件。1、消灭丝虫病的定义:在丝虫病流行区,经过防治达到消灭传染源,丝虫病的传播被完全阻断;2、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以县或相当的行政区划为单位,经省级考核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10年以上,达到:①病原学监测,覆盖流行区总人口的30%以上和流行乡、镇的30%以上,无微丝蚴血症者;②蚊媒监测,无人体幼丝虫感染。*按WHO关于疾病消除和消灭的定义,“消灭”是指全球范围的,因此我国实施的“消灭”丝虫病目标应改为“消除”(二)消除*491998年WHO提出关于疾病消除和消灭的定义:1、控制(Control):通过防治,使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降至当地可接受的水平,但需采取持续性干预措施来维持这个水平,如腹泻病;2、消除(Elimination):通过防治,使在确定的地域内某疾病的感染率降为零,但需采取持续性措施预防传播,如麻疹、脊髓灰质炎;3、消灭(Eradication):通过全球通力合作,由某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在全球永久消失,并且不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如天花;4、灭绝(Extinction):某种传染性病原体在自然界或实验室不复存在,目前尚无先例。1998年WHO提出关于疾病消除和消灭的定义:50
自1995-2002年,已有广西、贵州、上海、四川、重庆、湖南、江苏、湖北、广东、浙江、福建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省级消灭丝虫病审评,消除了丝虫病的危害。自1995-2002年,已有广西、贵州、上海、四川51卫生部“十五”寄生虫病防治计划和卫生部卫办疾控发[2001]12号文中提出了2005年全国消除丝虫病的目标。至2003年底,全国尚未通过消除丝虫病审评的尚有5个省,16个县、市。其中安徽省11个,海南省3个,江西省2个。卫生部“十五”寄生虫病防治计划和卫生部卫办疾控发[2001]52丝虫病丝虫属线形动物门丝虫总科(Filarioidea),为由其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寄生于人体及其它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禽类、爬行类、两栖类的一类寄生线虫的统称。丝虫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体腔或心血管等部位。丝虫细长如丝,口简单无唇,多数无口囊,食道前部肌质后部腺质。雄虫的交合刺不对称。胎生或卵胎生。雌虫产出的幼虫称微丝蚴(microfilaria)。丝虫病53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共有8种,分属于:吴策属(Wuchereria)布鲁属(Brugia)盘尾属(Onchocerca)罗阿属(Loa)曼森属(Mansonella)这5个属均属于盘尾丝虫科(Onchocercidae)盘尾丝虫亚科(Onchocercinae)。
8种人体丝虫按寄生部位可分为3组:寄生于人体的丝虫54(一)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
(W.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传播媒介为蚊,世界性分布马来布鲁线虫
(B.malayi)简称马来丝虫传播媒介为蚊,流行于亚洲帝汶布鲁线虫
(B.timori)简称帝汶丝虫传播媒介为蚊,流行于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东南岛屿(一)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55(二)成虫寄生在皮下组织旋盘尾线虫
(O.volvulus)简称盘尾丝虫传播媒介为蚋,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罗阿罗阿线虫
(L.loa)简称罗阿丝虫传播媒介为斑虻,流行于非洲链尾曼森线虫(M.streptocerca)简称链尾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非洲(二)成虫寄生在皮下组织56
(三)成虫寄生在体腔常现曼森线虫
(M.perstans)简称常现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奥氏曼森线虫
(M.ozzardi)简称奥氏丝虫传播媒介为库蠓,流行于中、南美洲(三)成虫寄生在体腔57
8种人体丝虫引起的丝虫病或丝虫感染中,以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引起的盘尾丝虫病的危害最为严重。8种人体丝虫引起的丝虫病或丝虫感染中,以由班58
淋巴丝虫病简介
淋巴丝虫病是全球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据埃及开罗博物馆展示的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塑象,即显示患有右下肢象皮肿,为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淋巴丝虫病简介59一、病原班氏吴策线虫(W.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malayi)简称马来丝虫帝汶布鲁线虫(B.timori)简称帝汶丝虫一、病原60(一)生活史
淋巴丝虫(班氏、马来、帝汶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需要经过2个发育阶段,即幼虫在蚊媒(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及成虫在人体(终宿主)内发育和生殖。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淋巴管、结。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微丝蚴。微丝蚴自淋巴系统移行至血流,当被蚊媒吸入后,移行至蚊胸肌,蜕皮2次,发育至感染期幼虫。当这种蚊虫再次叮人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蚊喙逸出至人皮肤表面,通过被刺伤口进入人淋巴管,在人体内再蜕皮2次,发育至童虫,最后至成虫。(一)生活史61丝虫与丝虫病课件62丝虫与丝虫病课件63(二)微丝蚴的周期性
根据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时间,可将班氏丝虫分为3个型:1
夜现周期型:微丝蚴出现高峰在22-2时,我国及世界多数流行区属此。2昼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白昼较多,见于太平洋玻利尼西亚区和新喀里多尼亚区诸岛。3夜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夜间为多,见于泰国西部丛林。(二)微丝蚴的周期性64
根据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时间,可将马来丝虫分为2个型:1
夜现周期型:微丝蚴出现高峰在22-2时,广泛分布于各流行马来丝虫病国家,我国的马来丝虫属此型。2
夜现亚周期型:微丝蚴昼夜可查见,以夜间为多,见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帝汶丝虫只有夜现周期型。
65(三)保虫宿主1班氏丝虫:迄今未发现有自然感染的动物,人是唯一的终宿主。2马来丝虫:我国的马来丝虫属夜现周期型,虽实验感染弥猴、家猫和长爪沙鼠获得成功,但无动物自然感染报告。(三)保虫宿主66
二、
传播媒介
淋巴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是蚊。适宜的传播媒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微丝蚴能在该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②嗜吸人血,且吸血时间与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周期性高峰相一致;③种群数量多。二、传播媒介67(一)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夜现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尖音库蚊复合组(CulexpipiensComplex)的一些蚊种,特别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致倦库蚊,以及一些按蚊,如非洲的冈比亚按蚊(An.gambiae)等;白昼亚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玻里尼西亚伊蚊(A.polynesiensis)和萨摩亚伊蚊(A.samoanus)等;夜现亚周期型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为雪白伊蚊(A.niveus)。(一)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68(二)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夜现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按蚊、曼蚊和伊蚊属的一些蚊种;夜现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曼蚊属的一些蚊种,如守护曼蚊(M.bonneae)、三点曼蚊(M.dives)、环斑曼蚊(M.annulata)、常型曼蚊(M.uniformis)以及按蚊属的须喙按蚊(An.barbirostris)、闻氏按蚊(An.venhusi)等。(二)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69(三)我国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C.pallens)致倦库蚊(C.quinquefasciatus)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An.sinensis)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三)我国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70三、分布
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有淋巴丝虫感染者共1.2亿,大体上约1/3在印度,1/3在非洲,另1/3在亚洲、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其中,班氏丝虫病1.07亿,马来和帝汶丝虫病1300万。
如按WHO分区统计:东南亚区49%;非洲区34%;西太平洋区16%;美洲区0.3%;东地中海区0.3%。1.2亿感染者中,约4400万有淋巴丝虫病的临床表现,约7600万为微丝蚴血症者(传染源)。全球有受威胁人口超过1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三、分布71(一)
全球流行班氏丝虫病的国家和地区(WHO,1997)
区国家和地区
非洲区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哥科特迪瓦扎伊尔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加篷冈比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留尼汪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里昂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美洲区巴西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圭亚那海地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东地中海区埃及阿曼索马里苏丹东南亚区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西太平洋区美属萨摩亚中国科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基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
(一)全球流行班氏丝虫病的国72(二)马来丝虫病
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三)帝汶丝虫病仅存在于亚洲的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二)马来丝虫病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73(四)
我国丝虫病流行于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其中,班氏丝虫病462个县、市,马来丝虫病221个县、市,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181个县、市。(四)我国丝虫病流行于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74
我国防治前丝虫病人估计数(万)
病种微丝蚴血症症状体征合计班氏丝虫病1739.8456.42196.2马来丝虫病819.683.6903.6合计2559.4540.0
3099.4我国防治前丝虫病人估计数(万)75四、临床表现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期急性期:淋巴系统炎症慢性期: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丝虫病为WHO公布的第二大致残病因四、临床表现76丝虫与丝虫病课件77丝虫与丝虫病课件78丝虫与丝虫病课件79丝虫与丝虫病课件80丝虫与丝虫病课件81丝虫与丝虫病课件82丝虫与丝虫病课件83
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系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最終导致肢体和外生殖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社交、学习、就业和婚姻。因此,丝虫病可造成巨大的社會经济影响。
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系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最終导84五、诊断
病原学诊断依据
夜间血检查见微丝蚴。
免疫学诊断检测抗体有参考意义,免疫色谱试验检测抗原有诊断和考核防治效果的价值。五、诊断85六、防治(一)防治的策略
丝虫病属虫媒传染病。控制虫媒传染病的策略可有3种选择:①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②以防制虫媒为主导;③消灭传染源和防制虫媒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理论上,综合防治的效果较为巩固,但所费物力、人力较大,很难付诸实施。经深入研究,发现丝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特点与其它的虫媒传染病有所不同,存在许多弱点,如:微丝蚴在蚊体内只发育不繁殖;进入人体的感染期幼虫也不繁殖,须发育至成虫并雌雄交配后才产出微丝蚴;流行于我国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无储存宿主。加之,抗丝虫药物乙胺嗪杀灭丝虫的效果较佳。因此认为,防治丝虫病应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我国防治丝虫病的实践也为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六、防治86(二)治疗
治疗丝虫病包括抗丝虫的病原治疗和症状体征的治疗。1.病原治疗药物:班氏、马来和帝汶等3种淋巴丝虫病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是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化学名称为1-二乙氨基甲醯-4-甲基哌嗪,产品为乙胺嗪的枸橼酸盐。乙胺嗪枸橼酸盐为无色结晶性粉末,味略酸苦,易溶于水、酒精和氯仿,性质稳定,熔点为135℃,故加热不受破坏。
(二)治疗87乙胺嗪群体化疗是我国防治丝虫病的主导措施,有以下3种方案:①反复查治;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③普服药盐。乙胺嗪群体化疗是我国防治丝虫病的主导措施,有以下3种方案:88①反复查治
指采取多次全民血检普查,治疗每次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又称对象治疗,适用于单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和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班氏丝虫病的治疗方案为3g3天或5天疗法,或4.2g7天疗法,间隔1个月,治疗2-4个疗程;马来丝虫病的治疗方案为2g4天或2天疗法,间隔1个月,治疗2-4个疗程。①反复查治89
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
即对象治疗结合疫村全民服药,适用于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和马来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灭传染原,以加快防治进程。一般对5岁以上血检阴性居民给予普服乙胺嗪,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用3g5天或4.2g7天疗法1个疗程,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用1.5-2.0g2-3天疗法1个疗程。②查治结合疫村全民服药90③普服药盐
即对象治疗结合全民服食乙胺嗪药盐,适用于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和马来丝虫病高度流行区。药盐防治丝虫病的最大优点,是平均每天的乙胺嗪摄入量很低,故治疗反应十分轻微,可不设禁忌或缓治对象,群众易于接受,从而解决了丝虫病防治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难点。③普服药盐91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①人群微丝蚴率为10%-20%的地区,于血检普查后,采用全民普服0.3%乙胺嗪药盐6个月(乙胺嗪总量约9g),对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再按反复查治的方案进行治疗;②人群微丝蚴率为5%-10%的地区,于血检整群抽样调查后,全民普服0.3%药盐6个月。对于微丝蚴率较高而采用单一药盐防治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药盐防治3个月或以上,使乙胺嗪摄入总量达到13.5g或以上。乙胺嗪总量多于9g时,应间歇进行。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一般为0.3%乙胺嗪药盐4-6个月。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药盐防治方案92
2.症状体征治疗①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单纯性者一般可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口服消炎镇痛药,局部湿敷,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素治疗。②鞘膜积液:采用鞘膜外翻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好,必要时施行阴囊皮肤部分切除整形术。③乳糜尿:世界卫生组织(2000)推荐的治疗乳糜尿方法为,长期坚持严格的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多饮水,并注意休息,避免负重。
2.症状体征治疗93丝虫与丝虫病课件94④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世界卫生组织(2000)推荐的适宜于在社区内开展的,简便易行的治疗和照料方法为:①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患部,包括每个深、浅皱褶的底部,每天至少1次;②防止皮肤损害,仔细检查患部有无侵入性损害,并在损害处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大学科技园校区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一中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日喀则市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祁东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物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环保设备买卖与环保项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场监管总局全国合同示范文本库-政府采购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厂epc总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版参股合作投资合同范本解读
- 二零二五年度报关销售合同范本针对高新技术产品
- 2024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储能电站基础知识
- 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范本(2025年)
- 信息技术设备互连 智能家居互联互通 第1部分:架构与要求 征求意见稿
- 2024年数智工程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 《细菌毒素》课件
- 校长教职工大会讲话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