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课件_第1页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课件_第2页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课件_第3页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课件_第4页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曹国华2011年12月2日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1目录国内外实践概况现行规范解读TIA的定位和任务TIA的技术要点TIA的成果要求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目录国内外实践概况21国内外实践概况1.1国外实践1.1.1美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1986年3月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召开了有关土地使用和交通的专门会议,第一次着重强调了研究基地开发交通影响的重要性。目的:减少对汽车交通的冲击和拥堵。重点: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项目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影响费用的合理分配及收费计算年限等方面.内容:目前的和拟开发的土地利用分析;现状和规划的道路交通系统分析;预测非项目交通量和开发设施产生的交通需求;基于服务水平的交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缺点:以满足交通需求为主的用地交通关系,忽视了交通对于用地的反馈和人们选择的多样性。1国内外实践概况1.1国外实践31国内外实践概况1.1.2日本“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1999年8月颁布“大规模开发地区关联交通规划手册”,制定了从需求预测到规划、评价的完整程序;2000年6月又颁布实施“大规模零售店铺立地法”,规定对面积1ha以上的店铺进行停车、交通、废物处理、噪声等的影响分析。目的:缓解新建大型设施对中心及郊外等现状交通量较大地区的新增交通压力。特点:以项目建筑规模作为交通影响分析阈值,分类粗略;对开发所带来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对既有交通设施的影响进行评价,建立必要的交通对策调整相应的交通规划,包括附近地域的交通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及结论和具体的改善措施的建议;其重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效果:从法律角度确立了交通影响分析的地位,并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度,新建的大型设施都要进行交通影响分析。1国内外实践概况1.1.2日本“交通影响分析”(Tra41国内外实践概况1.1.3英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英国公路与交通工程协会(IHT)1994年发布了TIA指南《GuidelinesfortrafficImpactAssessment》。项目开发建设新增交通量超过邻接主要干道现有双向交通量的10%(在既有交通拥挤区为5%)时,认为产生了交通影响,需要进行相应改善。目的:降低开发项目的新增交通压力。特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网络分析软件(TRIPS\TRANSYT\SATURN…),在交通预测与分析方面颇具特色,核心内容包括交通生成、交通分布和交通评估,需要大量数据、模型支持。内容:概要、现状条件、建设项目开发情况、交通预测、目标年交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路网安全性分析、区域内部路网布局方案和公共交通评价。1国内外实践概况1.1.3英国“交通影响分析”(Tra51国内外实践概况1.2国内实践1.2.1香港“交通影响评估”(TrafficImpactAssessment)起源:上世纪70年代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交通严重阻塞,80年代香港运输学会向港英政府推动引进交通影响评价的需要,至90年代被正式采纳,于1994年公布实施,以英国指南为管理蓝本。目的:充分发挥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降低项目建设和实施对环境与交通的负面影响。特点:任何开发或改造项目均需交通影响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基地附近地域的交通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以及评价的结论和具体改善措施的建议;重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分类:控详阶段交通评价、项目申请前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效果:内容较全面,包含交通组织规划的内容。实践性很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分析中找到交通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也便于审批机关在审批开发时,对是否可以开发有一个直接的判断和界定。1国内外实践概况1.2国内实践61国内外实践概况1.2.2北京市颁布实施:《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北京市部分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项目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设施改进和相关措施、结论与建议。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1国内外实践概况1.2.2北京市71国内外实践概况1.2.3浙江省颁布实施:《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2007年7月11日印发。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浙江省各城市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确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其中基本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自身资料、交通影响评价范围、现状及规划资料、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改善措施及建议、主要结论。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1国内外实践概况1.2.3浙江省81国内外实践概况1.2.4武汉都市圈颁布实施:2011年5月1日实施。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构成。1国内外实践概况1.2.4武汉都市圈91国内外实践概况1.2.5江苏省情况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交通影响制度,有的是城市人民政府发文,有的是部门发文或联合发文,仅南京市出台技术导则。常州等部分城市提出在地块招拍挂前的交评,以确定用地开发性质和强度;大部分城市仅开展建设项目的交评。交通影响评价多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的是规划部门组织审查,有的是交管部门组织审查。全省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城市交通数据库、交通模型系统,制约了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的技术水平。1国内外实践概况1.2.5江苏省情况102现行规范解读2.1基本情况颁布实施:CJJ/T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国家建设部于2010年9月1日颁布实施。标准性质:国家标准。适用范围: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成果形式:文本、图册,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2现行规范解读2.1基本情况112现行规范解读2.2技术要求阈值范围和年限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程度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2现行规范解读2.2技术要求122现行规范解读2.3实施评价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比较关注机动车交通影响分析没有体现“交通引导发展”理念部分技术指标缺失,或没有体现城市的差别性2现行规范解读2.3实施评价133

TIA的地位和任务3.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划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关于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的通知(建城[2003]169号)》:大城市建并实施了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制度,并纳入报建体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建设部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意见的通知》:交通影响分析指标,即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项基本指标。《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也将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分析作为详细规划设计的并列研究内容之一。3TIA的地位和任务3.1法律、法规依据143

TIA的地位和任务3.2基本概念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ImpactAssessment)是对城市开发项目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相应的对策或修改方案,以减小开发方案对交通的影响。针对规划:对交通发展政策、战略、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针对建设: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针对运行:交通影响后评价(trafficimpactpostevaluation)是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该项目所产生的实际交通影响进行的评价与分析。通过交通影响后评价来验证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预测的准确性及改善措施的有效性等。为加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延伸管理,很有必要将交通影响后评价制度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反馈环节,纳入到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中。3TIA的地位和任务3.2基本概念153

TIA的地位和任务3.3分类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适应性分析/交通影响评价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城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设施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建成后效果评估——交通影响评价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适应性分析交通影响分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TIA的地位和任务3.3分类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163

TIA的地位和任务3.4地位作为城市规划设计部分,纳入其中作为单列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价和改善作为交评自身的研究,对交评自身的完善类型对象地位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项目(用地、交通)相当于控规阶段的交通专项规划,其成果应纳入控规。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商业、办公、综合体等开发项目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权”,是审批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的参考依据。城市设计单独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达修规深度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是审批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的参考依据。交通设施项目道路、停车设施、加油站以及占路作业类项目交通设施建设前、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是审批交通设施项目方案的参考依据。建成后效果评估所有已做交评项目,抽样相当于建设项目的后评估。3TIA的地位和任务3.4地位类型对象地位控制性173

TIA的地位和任务3.5作用交通影响评价是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针对局部地区、重要项目的深化和细化。交通影响评价是在微观层面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的主要手段。交通影响评价是城市人民政府完善项目审批制度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规划主管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交通影响评价是避免重大项目错误选址、用地不合理开发而导致产生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商也可应用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技术进行土地开发的成本效益分析。3TIA的地位和任务3.5作用183

TIA的地位和任务3.6主要任务类型

主要任务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交评即建设(用地)项目选址阶段交评,核定规划设计条件,从交通角度论证项目选址、性质、规模是否合适,进行交通需求分析,提出交通设施布局和控制要求,制定交通改善措施和交通组织方案,是确定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的参考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交评即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着重分析评价项目规划方案,明确交通流线组织方案,提出交通改善方案。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对大型交通设施项目进行交通预测分析,提出建设方案优化、交通组织、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是审批交通设施项目的参考依据。综合客运枢纽单列。建成后效果评估进一步优化交通设施改善和交通组织方案。对交评技术方法和参数复核、修正、完善。3TIA的地位和任务3.6主要任务类型主要任务控制193

TIA的地位和任务3.7

评估重点类型评估重点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选址的交通冲击与影响程度、地区交通可承受性、项目合理开发容量、开发时序等。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建设竣工后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冲击影响程度,周边地区道路交通对项目交通冲击影响的可承受性,交通改善的可能性、改善方案及其代价;项目配套交通设施(公交和出租车站、机非停车泊位、装卸车位等)是否充分、合理,基地出入口数量、位置是否合适,建筑布局和交通流线是否合理等。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交通设施项目的选址、建设方案、交通组织等。建成后效果评估交通组织方案,原交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参数。3TIA的地位和任务3.7评估重点类型评估重点控制性204

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交通预测方法交评要素交通改善技术分项交通LOS指标技术导则配套发文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交通影响评价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城市交通数据库、交通模型出行率参考手册技术成果交通仿真技术4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交通预测方法交评要素交通改善技4.1交评阈值研究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交评阈值。4

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敏感地区、土地开发性质和点高度重大变化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常,当高峰小时产生的交通量超过100标准车(单向),或使相邻路段或交叉口的交通饱和时,就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道路、停车设施、加油站以及占路作业类项目建成后效果评估4.1交评阈值研究4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控制性详4.2交评要素研究按照“交通引导发展”理念要求,依据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对可能造成城市交通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以筛选出重要的交通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从而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重点。4

TIA的技术要点“交通引导发展”理念主要技术措施交通分区公交优先慢行友好停车调控完美街道枢纽开发4.2交评要素研究4TIA的技术要点“交通引导发展”4

TIA的技术要点4.3

交通预测方法研究背景交通量预测:应在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交通预测模型及交通数据库进行交通预测,且交通预测模型应充分考虑历年交通数据的更新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预测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法、类比法、回归分析法、调查增量法、四阶段法和其他方法。新增交通量预测: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分类、建筑面积、出行率、出行方式等因素,通过交通预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包括出行率法、回归分析法。停车需求预测:包括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以及出租车停车的需求预测,预测方法包括需求预测法和配建指标法。施工期交通预测: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分期建设项目应进行施工期交通预测。各城市应根据当地建设情况和年度城建计划确定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分期建设项目,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是否进行施工期交通预测。4TIA的技术要点4.3交通预测方法研究244

TIA的技术要点4.4

交通改善技术研究建设项目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达到显著影响时,即意味着必须对影响范围内的交通系统进行改善,以降低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交通系统改善措施包括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改善以及项目内部交通设施两方面。对外部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内部要重点改善出入口布局与组织,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停车设施布局。在公交、慢行、小汽车交通流线组织上应内外一起考虑,并处理好多种流线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原则,在相关法定规划的指导下,落实停车调控措施,建设完整街道,尽量降低项目交通对背景交通运行的影响。4TIA的技术要点4.4交通改善技术研究254

TIA的技术要点4.5

分项交通LOS指标公交服务水平指标: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对公共交通的显著影响判定应符合CJJ/T141-2010第8.0.3、8.0.5、8.0.7条的要求。非机动车交通饱和度和服务水平指标:非机动车交通分为路段、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分为A~E五个等级。行人交通服务水平指标:主要通过行人交通服务水平,路段、交叉口和出入口人流量,行人过街绕行距离长度等指标来评价。机动车交通饱和度和服务水平指标: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等级以交通饱和度为标准,划分A~F六个等级。停车位配建指标:结合城市现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制定。4TIA的技术要点4.5分项交通LOS指标264

TIA的技术要点4.6

出行率调查研究出行率是不同类别的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各类用地的交通发生吸引率则是预测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量的最关键指标。要根据最新用地分类标准,同省城市规划技术规定、停车配建标准等规范标准统一建筑分类。根据实际调查而得,新建项目要调查类似已用项目,不断丰富出行率参数表,为交评制定奠定基础。4TIA的技术要点4.6出行率调查研究274

TIA的技术要点4.7

交通仿真技术研究交通仿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采用计算机数字模型来反映复杂道路交通现象的交通分析技术和方法。交通仿真技术的优势,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以下应用领域的交通分析需求: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交通设施改善方案的评价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分析。4TIA的技术要点4.7交通仿真技术研究285

TIA的成果要求5.1

控规阶段交评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通过交通需求预测,论证项目选址的可行性,提出建设项目合理的性质及用地规模、容积率及停车配建指标等。根据交通预测结果,判定交通影响程度是否显著;如显著,则应调整用地布局和开发强度,优化区域交通系统和交通衔接方案。结论:项目选址是否可行;用地性质与建设规模、容积率、停车配建指标等;交通组织方案;其他。主要图纸:区位图;交通现状分析图;交通预测分析图;交通设施规划图;黄线和红线规划图;交通组织规划图;其他。5TIA的成果要求5.1控规阶段交评295

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一: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区控规调整交通分析地面交通与用地改善地下空间利用城市设计方案对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案有所改变;基于“高级业态+公共交通中/高方案”的情景提出建议调整的规划方案;调整方案基本遵循了苏州市城市规划及相关道路交通规划,保证了公交优先,且基地周边道路网络能够保持地区间联系车流的通畅和基地内部沟通的便捷;通过城市道路和基地内部车流线设置,组织基地内部交通,实现车流、人流空间上的分离。5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一: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区控规调整交305

TIA的成果要求5.2修规或城市设计阶段交评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结合项目外部交通条件、内部作业流程和交通流线等因素,对内部客流、货流设施布局进行评价,对基地出入口、内部道路布局、出租车站点、卸货区、停车场出入口等提出总平面布局调整方案。根据交通预测结果,判定交通影响是否显著;提出区域和内部交通设施改善方案,并对改进的措施和方案进行评估。外部交通设施改善包括对周边道路、公交及交通管理设施现状及规划的改造、调整等内容;内部交通设施改善包括内部道路宽度和断面、出入口位置和宽度、停车场规模及设置等方面的调整方案或意见。在明确内部交通通道及出入口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内部交通组织、基地与外部交通衔接组织方案。结论:校核项目选址、性质和规模的意见;项目交通生成状况及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总平面布局及建筑方案调整意见;交通设施改善措施和方案,;交通流线组织方案;其他。主要图纸:项目区位图;现状交通条件及分析图;交通预测分析图;项目平面布局优化方案图;交通设施改善图;交通流线组织图;其他。5TIA的成果要求5.2修规或城市设计阶段交评315

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二:苏州工业园区圆融星座交通影响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用仿真评价结果来支撑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设施改善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分别对道路交通、地下停车出入口、出租车停靠点、公交站台、非机动车出入口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基地周边机动车交通、机动车出入口、行人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与改善方案。微观仿真范围宏观(Vissum)微观(Vissim)

5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二:苏州工业园区圆融星座交通影响分325

TIA的成果要求5.3交通设施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根据区域交通规划情况进行交通流量预测,一般包括交通设施项目建成前和建成后的交通量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交通预测和评价结果,评价项目建设对周边交通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研究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标准、规模、规划设计要求等内容;研究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后的交通组织方案,提出配套交通管理设施调整意见。主要图纸:项目区位图;现状交通条件及分析图;交通预测分析评价图;交通设施改善图;交通流线组织图;主要工程方案图;其他。5TIA的成果要求5.3交通设施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335

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三:江阴市浮桥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规划用地约3000m2,二级加油站,基地两侧边缘距离通惠路与通江路交叉口约70米;针对项目的开发建设,从出入口设置、疏散道路建设、站内设计要求及周边交通管理措施提出交通改善建议;经过综合评价,目标年项目周边道路和交叉口能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平,项目开发诱增交通量在周边交通设施容许新增负荷范围内。通江路-通惠路交叉口渠化图基地交通改善图5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三:江阴市浮桥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规345

TIA的成果要求5.4建成后效果评估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交通运行分析;建成后的交通运行与规划建设的预测数据对比分析;交通设施、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设施的优化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后评价对交通影响分析的反馈调整措施;其他。结论:现状交通运行分析;交通预测准确性分析;交通设施规划设计方案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后评价对交通影响分析的反馈;项目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各自应承担的交通改善义务;其他。主要图纸:同不同类型交通影响评价。5TIA的成果要求5.4建成后效果评估356

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1编制程序现场踏勘和开展交通调查建立模型和仿真测试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改善方案形成交评中期报告技术沟通、咨询与协调提交交评评审报告完成交评终期成果6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1编制程序366

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2编制单位资信要求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设计能力的单位编制。熟悉本城市与交通实际情况。有较丰富的数据积累与实战经验。有成熟的交通模型、软件和足以胜任的交通模型分析师。有成熟的交通规划师、城市规划师、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师团队。6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2编制单位资信要求376

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3编制组织和审批成立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牵头的交评审查委员会,参与部门有建设(市政道路)、公安交管、交通(公交运营)、城管(路外停车)等。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学识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技术咨询和评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交评纳入控规审批程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交评由专家组和审查委员会联合审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批准。类型委托主体管理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部门政府指令或业主委托交评交评报告编制中期咨询与协调交评成果评审政府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部门/业主单位城市设计规划部门交通设施项目规划部门/交管部门/建设单位建成后效果评估规划部门6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6.3编制组织和审批类型委38谢谢谢谢39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曹国华2011年12月2日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40目录国内外实践概况现行规范解读TIA的定位和任务TIA的技术要点TIA的成果要求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目录国内外实践概况411国内外实践概况1.1国外实践1.1.1美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1986年3月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召开了有关土地使用和交通的专门会议,第一次着重强调了研究基地开发交通影响的重要性。目的:减少对汽车交通的冲击和拥堵。重点: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项目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影响费用的合理分配及收费计算年限等方面.内容:目前的和拟开发的土地利用分析;现状和规划的道路交通系统分析;预测非项目交通量和开发设施产生的交通需求;基于服务水平的交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缺点:以满足交通需求为主的用地交通关系,忽视了交通对于用地的反馈和人们选择的多样性。1国内外实践概况1.1国外实践421国内外实践概况1.1.2日本“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1999年8月颁布“大规模开发地区关联交通规划手册”,制定了从需求预测到规划、评价的完整程序;2000年6月又颁布实施“大规模零售店铺立地法”,规定对面积1ha以上的店铺进行停车、交通、废物处理、噪声等的影响分析。目的:缓解新建大型设施对中心及郊外等现状交通量较大地区的新增交通压力。特点:以项目建筑规模作为交通影响分析阈值,分类粗略;对开发所带来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对既有交通设施的影响进行评价,建立必要的交通对策调整相应的交通规划,包括附近地域的交通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及结论和具体的改善措施的建议;其重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效果:从法律角度确立了交通影响分析的地位,并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度,新建的大型设施都要进行交通影响分析。1国内外实践概况1.1.2日本“交通影响分析”(Tra431国内外实践概况1.1.3英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ImpactAnalysis)起源:英国公路与交通工程协会(IHT)1994年发布了TIA指南《GuidelinesfortrafficImpactAssessment》。项目开发建设新增交通量超过邻接主要干道现有双向交通量的10%(在既有交通拥挤区为5%)时,认为产生了交通影响,需要进行相应改善。目的:降低开发项目的新增交通压力。特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网络分析软件(TRIPS\TRANSYT\SATURN…),在交通预测与分析方面颇具特色,核心内容包括交通生成、交通分布和交通评估,需要大量数据、模型支持。内容:概要、现状条件、建设项目开发情况、交通预测、目标年交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路网安全性分析、区域内部路网布局方案和公共交通评价。1国内外实践概况1.1.3英国“交通影响分析”(Tra441国内外实践概况1.2国内实践1.2.1香港“交通影响评估”(TrafficImpactAssessment)起源:上世纪70年代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交通严重阻塞,80年代香港运输学会向港英政府推动引进交通影响评价的需要,至90年代被正式采纳,于1994年公布实施,以英国指南为管理蓝本。目的:充分发挥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降低项目建设和实施对环境与交通的负面影响。特点:任何开发或改造项目均需交通影响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基地附近地域的交通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以及评价的结论和具体改善措施的建议;重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分类:控详阶段交通评价、项目申请前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效果:内容较全面,包含交通组织规划的内容。实践性很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分析中找到交通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也便于审批机关在审批开发时,对是否可以开发有一个直接的判断和界定。1国内外实践概况1.2国内实践451国内外实践概况1.2.2北京市颁布实施:《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北京市部分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项目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设施改进和相关措施、结论与建议。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1国内外实践概况1.2.2北京市461国内外实践概况1.2.3浙江省颁布实施:《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2007年7月11日印发。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浙江省各城市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确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其中基本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自身资料、交通影响评价范围、现状及规划资料、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改善措施及建议、主要结论。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1国内外实践概况1.2.3浙江省471国内外实践概况1.2.4武汉都市圈颁布实施:2011年5月1日实施。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构成。1国内外实践概况1.2.4武汉都市圈481国内外实践概况1.2.5江苏省情况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交通影响制度,有的是城市人民政府发文,有的是部门发文或联合发文,仅南京市出台技术导则。常州等部分城市提出在地块招拍挂前的交评,以确定用地开发性质和强度;大部分城市仅开展建设项目的交评。交通影响评价多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的是规划部门组织审查,有的是交管部门组织审查。全省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城市交通数据库、交通模型系统,制约了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的技术水平。1国内外实践概况1.2.5江苏省情况492现行规范解读2.1基本情况颁布实施:CJJ/T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国家建设部于2010年9月1日颁布实施。标准性质:国家标准。适用范围: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成果形式:文本、图册,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2现行规范解读2.1基本情况502现行规范解读2.2技术要求阈值范围和年限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程度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2现行规范解读2.2技术要求512现行规范解读2.3实施评价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比较关注机动车交通影响分析没有体现“交通引导发展”理念部分技术指标缺失,或没有体现城市的差别性2现行规范解读2.3实施评价523

TIA的地位和任务3.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划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关于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的通知(建城[2003]169号)》:大城市建并实施了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制度,并纳入报建体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建设部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意见的通知》:交通影响分析指标,即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项基本指标。《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也将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分析作为详细规划设计的并列研究内容之一。3TIA的地位和任务3.1法律、法规依据533

TIA的地位和任务3.2基本概念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ImpactAssessment)是对城市开发项目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相应的对策或修改方案,以减小开发方案对交通的影响。针对规划:对交通发展政策、战略、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针对建设: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针对运行:交通影响后评价(trafficimpactpostevaluation)是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该项目所产生的实际交通影响进行的评价与分析。通过交通影响后评价来验证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预测的准确性及改善措施的有效性等。为加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延伸管理,很有必要将交通影响后评价制度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反馈环节,纳入到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中。3TIA的地位和任务3.2基本概念543

TIA的地位和任务3.3分类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适应性分析/交通影响评价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城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设施项目建设——交通影响评价建成后效果评估——交通影响评价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适应性分析交通影响分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TIA的地位和任务3.3分类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553

TIA的地位和任务3.4地位作为城市规划设计部分,纳入其中作为单列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价和改善作为交评自身的研究,对交评自身的完善类型对象地位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项目(用地、交通)相当于控规阶段的交通专项规划,其成果应纳入控规。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商业、办公、综合体等开发项目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权”,是审批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的参考依据。城市设计单独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达修规深度相当于环境影响评价,是审批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的参考依据。交通设施项目道路、停车设施、加油站以及占路作业类项目交通设施建设前、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是审批交通设施项目方案的参考依据。建成后效果评估所有已做交评项目,抽样相当于建设项目的后评估。3TIA的地位和任务3.4地位类型对象地位控制性563

TIA的地位和任务3.5作用交通影响评价是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针对局部地区、重要项目的深化和细化。交通影响评价是在微观层面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的主要手段。交通影响评价是城市人民政府完善项目审批制度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规划主管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交通影响评价是避免重大项目错误选址、用地不合理开发而导致产生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商也可应用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技术进行土地开发的成本效益分析。3TIA的地位和任务3.5作用573

TIA的地位和任务3.6主要任务类型

主要任务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交评即建设(用地)项目选址阶段交评,核定规划设计条件,从交通角度论证项目选址、性质、规模是否合适,进行交通需求分析,提出交通设施布局和控制要求,制定交通改善措施和交通组织方案,是确定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的参考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交评即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着重分析评价项目规划方案,明确交通流线组织方案,提出交通改善方案。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对大型交通设施项目进行交通预测分析,提出建设方案优化、交通组织、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是审批交通设施项目的参考依据。综合客运枢纽单列。建成后效果评估进一步优化交通设施改善和交通组织方案。对交评技术方法和参数复核、修正、完善。3TIA的地位和任务3.6主要任务类型主要任务控制583

TIA的地位和任务3.7

评估重点类型评估重点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选址的交通冲击与影响程度、地区交通可承受性、项目合理开发容量、开发时序等。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建设竣工后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冲击影响程度,周边地区道路交通对项目交通冲击影响的可承受性,交通改善的可能性、改善方案及其代价;项目配套交通设施(公交和出租车站、机非停车泊位、装卸车位等)是否充分、合理,基地出入口数量、位置是否合适,建筑布局和交通流线是否合理等。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交通设施项目的选址、建设方案、交通组织等。建成后效果评估交通组织方案,原交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参数。3TIA的地位和任务3.7评估重点类型评估重点控制性594

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交通预测方法交评要素交通改善技术分项交通LOS指标技术导则配套发文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交通影响评价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城市交通数据库、交通模型出行率参考手册技术成果交通仿真技术4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交通预测方法交评要素交通改善技4.1交评阈值研究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交评阈值。4

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敏感地区、土地开发性质和点高度重大变化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常,当高峰小时产生的交通量超过100标准车(单向),或使相邻路段或交叉口的交通饱和时,就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城市设计同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设施项目道路、停车设施、加油站以及占路作业类项目建成后效果评估4.1交评阈值研究4TIA的技术要点交评阈值控制性详4.2交评要素研究按照“交通引导发展”理念要求,依据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对可能造成城市交通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以筛选出重要的交通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从而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重点。4

TIA的技术要点“交通引导发展”理念主要技术措施交通分区公交优先慢行友好停车调控完美街道枢纽开发4.2交评要素研究4TIA的技术要点“交通引导发展”4

TIA的技术要点4.3

交通预测方法研究背景交通量预测:应在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交通预测模型及交通数据库进行交通预测,且交通预测模型应充分考虑历年交通数据的更新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预测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法、类比法、回归分析法、调查增量法、四阶段法和其他方法。新增交通量预测: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分类、建筑面积、出行率、出行方式等因素,通过交通预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包括出行率法、回归分析法。停车需求预测:包括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以及出租车停车的需求预测,预测方法包括需求预测法和配建指标法。施工期交通预测: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分期建设项目应进行施工期交通预测。各城市应根据当地建设情况和年度城建计划确定大型交通设施类项目、分期建设项目,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是否进行施工期交通预测。4TIA的技术要点4.3交通预测方法研究634

TIA的技术要点4.4

交通改善技术研究建设项目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达到显著影响时,即意味着必须对影响范围内的交通系统进行改善,以降低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交通系统改善措施包括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改善以及项目内部交通设施两方面。对外部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内部要重点改善出入口布局与组织,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停车设施布局。在公交、慢行、小汽车交通流线组织上应内外一起考虑,并处理好多种流线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原则,在相关法定规划的指导下,落实停车调控措施,建设完整街道,尽量降低项目交通对背景交通运行的影响。4TIA的技术要点4.4交通改善技术研究644

TIA的技术要点4.5

分项交通LOS指标公交服务水平指标: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对公共交通的显著影响判定应符合CJJ/T141-2010第8.0.3、8.0.5、8.0.7条的要求。非机动车交通饱和度和服务水平指标:非机动车交通分为路段、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分为A~E五个等级。行人交通服务水平指标:主要通过行人交通服务水平,路段、交叉口和出入口人流量,行人过街绕行距离长度等指标来评价。机动车交通饱和度和服务水平指标: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等级以交通饱和度为标准,划分A~F六个等级。停车位配建指标:结合城市现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制定。4TIA的技术要点4.5分项交通LOS指标654

TIA的技术要点4.6

出行率调查研究出行率是不同类别的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各类用地的交通发生吸引率则是预测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量的最关键指标。要根据最新用地分类标准,同省城市规划技术规定、停车配建标准等规范标准统一建筑分类。根据实际调查而得,新建项目要调查类似已用项目,不断丰富出行率参数表,为交评制定奠定基础。4TIA的技术要点4.6出行率调查研究664

TIA的技术要点4.7

交通仿真技术研究交通仿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采用计算机数字模型来反映复杂道路交通现象的交通分析技术和方法。交通仿真技术的优势,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以下应用领域的交通分析需求: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交通设施改善方案的评价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分析。4TIA的技术要点4.7交通仿真技术研究675

TIA的成果要求5.1

控规阶段交评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通过交通需求预测,论证项目选址的可行性,提出建设项目合理的性质及用地规模、容积率及停车配建指标等。根据交通预测结果,判定交通影响程度是否显著;如显著,则应调整用地布局和开发强度,优化区域交通系统和交通衔接方案。结论:项目选址是否可行;用地性质与建设规模、容积率、停车配建指标等;交通组织方案;其他。主要图纸:区位图;交通现状分析图;交通预测分析图;交通设施规划图;黄线和红线规划图;交通组织规划图;其他。5TIA的成果要求5.1控规阶段交评685

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一: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区控规调整交通分析地面交通与用地改善地下空间利用城市设计方案对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案有所改变;基于“高级业态+公共交通中/高方案”的情景提出建议调整的规划方案;调整方案基本遵循了苏州市城市规划及相关道路交通规划,保证了公交优先,且基地周边道路网络能够保持地区间联系车流的通畅和基地内部沟通的便捷;通过城市道路和基地内部车流线设置,组织基地内部交通,实现车流、人流空间上的分离。5TIA的成果要求案例一: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区控规调整交695

TIA的成果要求5.2修规或城市设计阶段交评主要内容: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现状与规划情况简介、现状交通分析评价、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重点内容:结合项目外部交通条件、内部作业流程和交通流线等因素,对内部客流、货流设施布局进行评价,对基地出入口、内部道路布局、出租车站点、卸货区、停车场出入口等提出总平面布局调整方案。根据交通预测结果,判定交通影响是否显著;提出区域和内部交通设施改善方案,并对改进的措施和方案进行评估。外部交通设施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