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宏图研究报告:深度挖掘行业需求,核心赛道景气度高一、公司业务以PIE平台为核心,逐步拓展应用场景公司发展前期深度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把相关成果沉淀到PIE平台中。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订单就与遥感卫星相关,主要是参与环保部和民政部联合研制的环境与灾害预报小卫星星座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将相关成果沉淀下来并研制出了PIE1.0版本。2009年,公司参与国家资源三号(ZY-3)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2010年,公司参与资源1号02C1星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随后,公司还参与了高分系列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明确提出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星座要实现商业化运营。在这一年中,公司乘上行业东风,承担了风云海洋气象卫星、陆地观测卫星等国家级应用系统的建设。在2008年至2018年发射的30颗政府建设遥感卫星中,公司为其中23颗卫星提供了地面应用系统设计,占比76.67%,可以说公司最初10年主要以空间基础设施相关业务为主。公司在持续对接行业用户的同时,不断提升PIE平台的标准化程度及性能,实现了版本的持续迭代。PIE(PixelInformationExpert)是公司十余年来持续投入自主研发的国产新一代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产品覆盖了多平台多载荷遥感数据的全流程加工处理与应用分析功能,可提供面向航天、航空等多源异构遥感影像、点云等数据的预处理、高级处理、解译分析、专题产品生产以及可视化表达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减灾、环保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公司以平台切入市场,通过二次开发覆盖多个行业,复用效率高。平台拥有“微内核+插件式”
的软件架构,形成了一套SDK二次开发包,工程化程度高,有能力承担大型遥感应用解决方案的定制。相比于对各个行业单独设计研发产品,“平台+行业插件”的方式能有效减少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具有更高的复用效率。通过PIE平台,公司业务重心实现了从中游向下游应用的转移,形成了三大产品线,市场空间逐步打开。随着卫星数据成本不断降低,数据源种类丰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成熟,遥感数据服务颗粒度更高,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遥感结合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下沉,卫星应用业务开始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气象预报与气候变化应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去,公司以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为主,属于卫星遥感产业链的中游业务。近年来,公司紧紧抓住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通过PIE平台持续拓展下游业务场景,并积极探索以PIE-Engine时空云计算平台为核心的云服务业务,现已形成“核心系统平台+行业深度应用+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服务”稳定的商业模式,打造了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PIE+行业、云服务三大产品线,实现了业务由中游向下游的延伸。未来,公司自研的InSAR星座建成后,将为公司提供商业化自主的雷达遥感数据源,使公司进一步完成从卫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上游的进军。公司过去行业下游应用相关业务主要以气象、海洋、环保为主,“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特种领域、数字乡村等场景具备巨大的发展机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气象、海洋、环保是遥感应用的典型应用场景,公司在过去主要为国家部委、国有企业等提供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气候变化评估与天气数值预报、大气污染监测、海洋资源监测与海洋应急减灾监测、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等,同时提供相关的信息挖掘服务。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气象、海洋与环保业务订单占比约为30%。随着
“十四五”期间卫星互联网启动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完善,实景三维、数字乡村、应急管理等行业产业规划相继发布,以遥感和北斗技术驱动的空天信息应用行业渗透率稳步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公司抓住机遇,持续完善全国范围内“总部-大区-省办-城市”的四级营销网络建设,在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特种领域等垂直场景的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下游赛道高景气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订单饱满为全年业绩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73.43%),归母净利润2.00亿(+55.19%),扣非净利润1.51亿
(+31.81%);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亿(+179.26%),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分产品线来看,2021年公司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PIE+行业、云服务三条产品线收入分别为1.57、12.68、0.44亿元,行业应用类业务规模快速提升(+174.37%),也反映出公司所处下游赛道的高景气度。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21.7亿元(+88.70%),创下新高,2022Q1新签订单5.98亿元(+269.14%),饱满的在手订单为全年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收入、订单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公司持续加大全国营销网络建设,业务结构分布更趋合理。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已在全国主要省市设立了63个分支机构,2021年公司京外收入达9.09亿元,占比达61.91%,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国性的业务布局也有助于公司深度挖掘行业需求,平滑疫情对局部地区的影响,进而促进收入、订单的高速增长。二、公司核心赛道行业机遇梳理2.1应急管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2020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普查,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普查的内容包括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载体信息等。目前正处于全国风险普查全面开展阶段。普查时间安排上,2020年为普查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2021-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将于2022年下半年形成全国尺度和跨省尺度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建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形成一整套成果。公司深度参与全国风险普查,致力于推动风普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公司参与了风普首个试点项目,在专项面向我国2800个区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标杆优势,依托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将试点项目实施经验和成果快速复制推广至全国。截至2021年底,公司总计实施灾害风险普查项目662个,涉及范围涵盖32个省份和自治区,已中标项目600多个,中标额超过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公司致力于推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截止2021年报发布日,公司已在几十个区县开展普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服务。为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为解决长期以来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明确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分2025年与2035年)、主要指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等重要内容,《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指标。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改革完善了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应急管理部,强化了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初步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在“十三五”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更加高效的灾害事故风险防控,《规划》明确了“十四五”
时期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指标,以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全国风险普查后,基于普查数据的信息化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将成为重点,公司有望深度参与相关重大工程建设。全国风险普查将于2022年底结束,之后基于普查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将会逐步开展。公司在风普中取得了第一的市场份额(截至2021年底),相关业务遍布全国,公司有望继续参与风普中标地的二期、三期建设(可视化、信息化等方面),为应急领域的业务带来延续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提供商,长期耕耘于自然灾害领域,在灾害遥感监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灾害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综合应急指挥调度、应急时空大数据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在《规划》划定的5大类、17小类的重大工程中,公司有望深度参与灾害区划、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以及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程,为公司应急领域业务带来持续增量。2.2自然资源: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将迎来发展高峰期从二维升级到三维已成为自然资源与测绘行业的大势所趋,实景三维将从试点走向推广。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部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考察信息化建设情况,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以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21年8月,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
(2021版)》的出台,实景三维中国的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渐完善,各地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实景三维将从试点走向推广,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实景三维(3DRealScene)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是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实景三维通过在三维地理场景上承载结构化、语义化、支持人机兼容理解和物联实时感知的地理实体进行构建,按照表达内容通常分为地形级、城市级和部件级:1>地形级实景三维建设:构建地形级地理场景、基础地理实体,获取其他实体、物联感知数据,组装生成地形级实景三维产品,用于三维可视化与空间量算,服务宏观规划。2>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构建城市级地理场景、基础地理实体,获取其他实体、物联感知数据,组装生成城市级实景三维产品,用于精细化表达与空间统计分析,服务精细化管理。3>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构建部件三维模型,获取其他实体、物联感知数据,组装生成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用于精准表达和按需定制,服务个性化应用。实景三维中国由空间数据体、物联感知数据和支撑环境三部分构成:1>空间数据体:包括地理场景和地理实体。地理场景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正射影像(DOM)、真正射影像(TDOM)、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激光点云等。地理实体包括基础地理实体、部件三维模型以及其他实体等。基础地理实体包括地物实体和地理单元,可通过二维、三维形式进行表达。部件三维模型包括建(构)筑物结构部件、建筑室内部件、道路设施部件、地下空间部件等。其他实体包括其他行业部门生产的专业类实体。2>物联感知数据:包括自然资源实时感知数据、城市物联网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等。自然资源实时感知数据包括通过自然资源管理业务获得的实时视频、图形图像,以及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信息等。城市物联网感知数据包括城市监控视频,车载导航、移动基站、手机信令等实时视频及图像等。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包括在线获取的地理位置、文本表格等。3>支撑环境:包括数据获取处理、建库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以及支撑上述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等。获取处理系统指对空间数据体和物联感知数据进行获取、处理、融合的各系统。建库管理系统指对数据集成建库和数据库管理的各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是面向应用的服务系统。软硬件基础设施指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存储、计算显示设备,以及支撑软件等。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分工及建设要求等重要内容。《通知》明确指出,到2025年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需要为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提供三维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5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到2035年服务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8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在建设要求方面,《通知》指出要将实景三维作为“十四五”基础测绘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并设立专项工程或列入年度计划,重点做好高分辨率航空航天影像获取、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制作、物联感知数据接入以及在线系统及支撑环境建设等方面经费保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工作。根据泰伯智库发布的《实景三维市场研究报告》,预计至2025年我国实景三维市场规模累计可达到260亿至500亿。现阶段实景三维在在技术、安全与应用等方面各存难点,综合实力强、对行业理解深的地理信息化企业有望获得更大机遇。(1)在技术层面,海量实景三维的自动语义化处理,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及高效、优质的建模、渲染能力等,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适配且高效的算法、强大且可伸缩的算力、云端处理的能力,缺一不可。(2)在应用层面,实景三维与其他各类数据标准、业务平台和工作流程仍需要深度磨合。另外,实景三维数据的结构化,是实现各类数据、应用融合的基础。而对各行业需求的深度理解,是实景三维深入行业应用的前提。(3)在安全层面,测绘数据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景三维数据的开放程度。同时,也要求从软件到硬件的关键技术方法必须自主可控。因此,拥有领先的算法能力、多源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自主可控的产品,具备多行业深刻积累的企业有望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依托自研核心产品PIE,公司开发了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与发布系统PIE-TDModeler,形成了富有公司特色的、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的实景三维解决方案。公司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与发布系统PIETDModeler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PIE推出的系统,具备室内外、地上地下、水域陆地等多源数据一体化高精度建模处理,二三维地理实体构建,入库管理、发布展示、应用分析等全链路服务能力,产品完全自主可控,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智慧城市、桥隧检测、电力巡检、施工监测、军警防务、应急指挥等多个领域。PIE-TDModeler包括全自动建模软件PIE-Smart、实景三维测图软件PIE-GeoEnt、实景三维建模单体化软件PIE-Model以及实景三维展示软件PIE-Viewer。此外,公司正在建设的宏图一号SAR卫星(是国内首个分布式干涉SAR商业卫星星座)以及无人机也能有力地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数据需求。2.3特种领域:国防军工信息化有望加速国防军工信息化建设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军队的全面信息化以及军队的核心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国防军工信息化,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国防信息化体系,最终目标为实现军队的全面信息化,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军队通过信息化建设整合一体化管控能力:将作战应用、装备研制、综合保障、试验训练等军事业务协同于一体,实现全域一体化。国防信息化是现代国防力量倍增器,不仅显著提高了单兵/单武器的综合战力,而且极大提升了整体国防体系的协同性。一般的行业信息化系统可分为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四大部分,军工信息化在此层面上增加了装备信息化和信息装备两部分。当前我国国防军工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相关政策持续落地。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且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军队国防现代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由
“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转向“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关键时期,国防息化建设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国防军工信息化是我国国防机械化基本实现后的重要战略目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将长期充分受益于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国产化进程。新一代武器装备不断定型列装,信息化占比与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且考虑到信息化系统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势必为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未来带来持续增量。根据智研咨询,预计到2025年我国军工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1462亿元,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在特种领域,公司业务逐步拓展,竞争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有望持续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防信息化行业已形成了围绕雷达、卫星导航、军工电子、信息安全、军工通信五大应用领域的全产业链条,主要参与者包括信息化软件商、装备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基础件制造商、信息化硬件商。卫星遥感以及导航技术作为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时空信息获取手段,更是军方需要加强建设的重点。在原有的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公司业务不断延伸至环境构建、模拟仿真、指挥控制、情报支援等诸方面。此外,公司竞争力不断提升,现已成为为数不多的承担研制总体的民营企业,2021年12月,公司以总体单位身份通过单一来源方式获得特种领域2.79亿订单。公司在“十四五”期间有望持续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特种领域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4水利领域:公司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今年全年我国将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约8000亿元。在4月8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制度与流程优化
- 2022年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力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C卷
- 物流行业外包合同管理制度
- 2022年大学土建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医学影像科工作规范制度
- 不锈钢储罐行业标准执行方案
- 2022年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数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A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学化工与制药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卷
-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系统损伤
- 2019年度第四次经济普查项目绩效自评表
- 污水处理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3.争当打字小能手|人教版 (共12张PPT)
- 某物业供水系统水泵PLC控制设计
-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30年大盘点
-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六
- 国四部分重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型号
- 钢筋保护层和钢筋间距质量控制学习体会
- FURUNO雷达使用说明书0001
- 大华网络摄像机检测报告DHIPCHFW12XYZ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