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讨粤匪檄》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于1854年发布的讨伐太平天国运动的一篇檄文。该文指出:“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危害主要在于A.残害无辜百姓B.撕裂文化传统C.造成社会动荡D.损害民族利益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选B项正确。曾国藩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危害,残害无辜百姓、社会动荡、民族利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D三项错误。2.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
)A、具有联邦的功能
B、具有主权让渡性
C、体现超国家权力
D、成员国之间部分权力共享参考答案:A3.美国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该规定的实质是A.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B.强调联邦至上和国家统一C.限制南部蓄奴州的立法权
D.中央政府不再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参考答案:B4.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戍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是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侵略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的局限。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而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斥一切西方事物,故C项为正确答案。5.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参考答案:D略6.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既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下列能体现出当时美国对英国传统继承的是()A.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B.国家元首权力很大C.行政机构向议会负责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参考答案:A
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享有最高立法权,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英国国王为虚位元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与联系。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议会享有立法权,同时又实践了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7.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的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经济思想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8.下图直接反映1500—1557英国物价指数变化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交通革命参考答案:A【详解】抓住题干中文字“1500—1557英国物价指数变化”和图示可知英国物价不断攀升,并结合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欧洲,使得物价上涨,A选项符合题意。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商业贸易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等,B选项排除。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C选项排除。交通革命会使得成本下降而会降低物价,D选项排除。【点睛】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9.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为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为刚毅多略,明足以决。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A.注重门第B.多元选拔C.公平竞争D.德才兼顾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可知,汉朝对选拔官员从四个方面的标准,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门第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而不是汉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四个方面分析选官的标准,这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而不是多元选拔,故B选项错误;题干内容仅仅是选官标准,并没有体现公平竞争的过程,故C选项错误。10.经典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A11.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的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仁政”思想的消失B.分封制进一步崩溃C.礼乐制度的彻底瓦解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由材料信息“对小国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可以判断出这是分封制下的一种心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于攻灭对方”则反映出分封制的进一步崩溃,故答案为B。“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刚刚出现,与史实不符,故A项排除。C项说法错在“彻底瓦解”,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强调的是服从,故D项排除。12.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扩大统治区域B.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C.加强专制皇权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增加了区域内的管理和交流的难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本题答案选D项;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并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排除A项;“犬牙交错”的原则造成了同一行政区内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排除B项;“犬牙交错”的原则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加强专制皇权,排除C项。1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的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其“嫡出”即血缘关系,依据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保证权力的交接和统治集团的稳固。故B正确。周朝没有存在3000年,不选A。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确定接班人,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不选C。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继承王位也可以达到D的要求,故排除D。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4.“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参考答案:D15.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巨大障碍
D.洋务企业惧怕民企与之争利参考答案:C16.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事实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C.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利益参考答案:B17.“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参考答案:考点:97: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的不平等条约.考查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及其条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是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赔白银2亿和赎辽东半岛9800万两,故C项正确.故选C.18.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分封制确立参考答案:A1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参考答案:B20.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参考答案:B据材料“1997年……香港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结束了香港的殖民地的历史,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故B选项正确;1997年时澳门还未回归,故A选项错误;新型区域合作是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香港回归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故C选项错误;香港回归的意义主要在于祖国统一方面,而不是改革开放方面,故D选项错误。故选B。21.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①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④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72年2月”和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②④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中美两国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样中国在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ACD项;①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2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疆固守疆域参考答案:B23.迪特夫·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参考答案:24.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议员名额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各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协调A.国会与总统之间的矛盾
B.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矛盾C.最高法院与国会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众议院议员名额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可知按人口比例选举众议员体现了宪法的平等和公正;“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各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可知美国宪法要均等地维护每个州的权利,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国会与总统之间的矛盾无关,排除A。材料主旨是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矛盾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是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与最高法院与国会的矛盾无关,排除C。所以选D
25.“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A.设置内阁B.废除丞相C.设三司使D.设军机处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材料“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说明朱元璋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是权臣弄政,所以皇帝应该亲身参与政治不可荒政怠惰,因此其主张是废丞相,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不是朱元璋;C选项错误,三司使是宋代设立的分割相权的机构,不是明代;D选项错误,军机处是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中枢机构,不是明代。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2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参考答案:B略27.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参考答案:A28.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经济时代参考答案:B29.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的国家是(
)A.美国、德国
B.英国、美国
C.美国、法国
D.德国、日本参考答案:A30.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C.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材料一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二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出现了“斯密派”和“马克思派”。“斯密派”和“马克思派”都承认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商品价格最终由供需决定。其分歧在于,市场竞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完美的,该在何种程度上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以及随之产生的影响。“斯密派”认为“看不见的手”占绝对优势。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应当归因于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就实现完全的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其所提供的创新和增长的广阔平台。“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他们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助是不可想象的。——【荷】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和结果。(2)依据材料一、二,对于英国在工业化上“高歌猛进”的缘由,你赞成哪一派别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原因:政治上①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③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⑤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此点也可放在政治方面);思想上⑥中国厉行文化专制(或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压制人们思想;⑦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发展缓慢;外交上⑧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此点与政治方面重复)。结果: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被动开启近代化的进程。(2)观点1:同意“斯密派”。市场机制(或市场经济)是推动英国工业化的主要原因。理由及史实:①圈地运动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市场等;②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了原始资本,扩大了海外市场;③手工工场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④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⑤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等。观点2:同意“马克思派”。政府的领导、保护和支持是推动英国工业化的主要原因。理由及史实:①政府颁布圈地法令,扩大国内市场,获取原料及劳动力;②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颁布《航海条例》;③发动殖民战争,拓展海外市场;④进行议会改革,加强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⑤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⑥法制化建设;⑦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等。另:将两种观点综合评述也可,理由及史实可参考前两种观点的答案,给分标准同前。(1)原因:结合材料中“西方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中国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等信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结果:可以根据“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从中国落后的结果以及近代化的开启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2)解题时首先要通过阅读史料,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就本题而言可以赞成斯密斯派,也可以赞成马克思派,其次需要结合史料与所学相关史实,提炼出自己所选观点所需要的论据,进行阐释说明即可。32.近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三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根本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参考答案:(1)表现:工商业中心转移到北部;新型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的出现;通货膨胀出现。根本原因:新航路的开辟。(2)条件: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提供资本、市场;市场的需求。影响: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或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特点:大量农业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总额增长;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16、17世纪“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具体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等信息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内容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根本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材料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材料三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3645113257.567.7200621807139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怎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建国初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近3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分)(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参考答案:(1)趋势:建国初: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2分)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提前完成;三大改造;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4分)(2)三个节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经典名著与影片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展览布置合同范本
- 太阳能空调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投资项目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医学教案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 农村建房的邻居协议书模板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01开篇 相对富裕的社会呼唤积极心理学
- 人教版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反比例函数函数K的几何意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职业技术学校《电力拖动与PLC》课程标准
- DL∕T 1094-201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导则
- 【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及完善策略12000字(论文)】
- DL-T-5115-201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