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的用法_第1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_第2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_第3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_第4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语气等)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虚词:连、介、语、助、叹、(代、副)之一、代词(一)、作动词的宾语1.作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指人、事物处所等。(1)指人,主要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等。指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用例很少。可译为“我”、“我们”、“你”等。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2)指代物。可译为“它”,或仍用所代的名词。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误以为是老虎就射它,射中石头,箭头进入石中。看看它,原来是石头。(3)指代事。可译为“这件事”、“这个问题”、“这个道理”等。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十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这差事上,我的父亲又死在这差事上,如今我接续干这个差事十二年了,几乎丧命有好多次。”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学生们记住这个道理: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凶猛。(4)指代处所。可按前面表处所的词语酌情译出。请京,使居之,渭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无年》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京城大叔。(5)指代动作。“之”在否定句里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提到动词之前。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于·梁惠王上》七十岁的人穿绸缎吃肉,老百姓们不挨饿不受凉,做到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这种事。2.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有宾语时,就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称为“使动用法”。求也退,故进之;仲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让他前进,仲由好胜过别人,所以让他谦退。君将哀而生之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吗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所以远方的如果不服从,就修礼乐使他们归附。3.作形容词的宾语形容词本来不能带宾词加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1)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使动,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如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冉有说:“人口已经多了,再办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2)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手下的人认为盂尝君看不起冯援,就给他粗劣的食物吃。(具:饮食的东西。)4.作名词的宾语名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1)用作一般的动词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黔之驴》驴怒不可止,就用蹄子踢它。(2)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的很少。(3)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士》于是昭王建造了房屋并以郭隗为师(把郭隗当做老师)。扁路过齐,齐恒公客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路过齐国,齐桓公把他当做客人来接待。5.作间接宾语所谓间接宾语,就是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是间接宾语,在前,指物的是直接宾语,在后。(1)作有“授与”意义的动词的间接宾语,常用的动词有“赐”、“于”、“遗(wei4)、“语(yu4)”、“告”、“教”、“授”等。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庄公赐给他食物。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告诉他[什么]缘故,而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2)作一般及物动词“为”等的间接宾语。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兹蔓。《郑伯克段于鄢》不如趁早儿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起来。6.作兼语“之”作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同时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使之主事,而事治。(《孟子·万章上》让舜主持工作,事情办得很好。(二)作介词的宾语主要是作介词“为”、(wei4)‘与”的宾语。1.指代人或原因等及庄公即位,为之诸制。《郑伯克段于鄢》等到庄公即位,替他请求制地。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庄各跟曹刿乘坐一辆战车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百姓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百姓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2.指代行为的主动者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他们俘虏了。(三)作补语1.不及物动词不用作使动用法时,它后面的“之”就充当补语,含有一个介宾词组的意义,相当“焉”。可以表示人、事物等。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于是把姜氏放逐到城颍,就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再见面了。”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干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史记·刺客列传》我听说骐骥强壮的时候,一天跑千里地,到了它衰弱的时候,劣马也比它快。2.用在及物动词后面,表示处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五亩大的院落,在四周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可以穿绸子衣服了。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砍去大树的皮,在砍白了的地方写道:“庞涓死在这棵大树下。”(四)作定语(指示代词)起指示作用,可译作“这”“这个”“这样”等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屈的罪名。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这个姑娘出嫁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凭您的力气,简直不能损坏魁父那样的小丘。二、助词放在句中,表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放在词的末尾,表示一定的意义。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1)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的”,或不译出。永州之野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郊野产一种奇异的蛇。(2)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件件]明察,〔但是〕必定拿出诚心[去办〕。(3)表示限制关系。可译为“的”。无稽之言勿听。《尚书·大禹误》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盂于·公孙丑下》三里长的内城,七里长的外城,敌人围攻它却不能取胜。(4)表示分数关系。说明母数与分数之间的比例。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郑伯克段于鄢》先王的制度,大城不得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不必译出。(1)作主语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札记·大学》别人看自己,象是看见你的肺肝一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再说,水积聚得不深,那么水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2)作谓语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庄子·骈拇》伯夷和盗跖两个人,死的目的有不同,但是他们在自残生命上是一样的,为什么一定认为伯夷是对的而盗跖是错的呢(3)作宾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柏树是最后凋落的。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我看见军队出发丁,却看不见军队回来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忧虑自己没有才能。(4)作时间状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我是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鹏之徒于南海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鹏鸟飞往南海去的时候,在水面上击行三于里。(5)作定语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起初我解剖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无非是整个的牛。(6)用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定,起提示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皮已经不存在了,毛还附在哪里(7)用在单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凤鸟啊凤鸟啊!为汁么德行这样衰微呢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经·魏风·硕鼠》3.帮助宾语提前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1)用在动词、副词的后面,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