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B.应激状态C.激情状态D.热情状态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下列谁的理论是人格的类型理论?()
A.艾森克的特质理论B.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C.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D.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4.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
5.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A.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B.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C.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6.下列选项哪种是一般能力()。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7.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永恒性B.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历史性D.相对独立性
9.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
10.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系统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10题)1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12.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13.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15.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17.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18.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19.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0.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三、简答题(2题)21.简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22.简析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四、论述题(2题)23.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2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
五、辨析题(2题)2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26.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教育性。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5.C
6.A
7.B该题考查的是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考生学习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时,要掌握三点:第一,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的教育活动;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第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B。
8.B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9.A此题主要考查思维的分类,一是要注意思维分类的维度,二是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
10.A
11.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12.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13.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14.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15.概念,判断,推理
1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17.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0.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1.(1)经验的情绪后果。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22.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而知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4)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感觉有无经验均能产生,经验可使感受性更加敏锐,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联系:(1)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23.(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本题要点明确,但要具体解释说明。
24.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钻研教材。教师钻研教材可以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把教材中规律性的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②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25.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它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