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功能D.植物的功能D.亚优种常绿阔叶林二、单项选择题:1、生物群落是(B)。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1/16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C前苏联 D.中国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A.莲藕B.芦苇C.马铃薯D.玉米20、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A.951310B.5253841C.122120542D.12062152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2/16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A.信息少 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链)简单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环境 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 D.群落动态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A.优势种 B.特征种 C建群种 D.偶见种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29、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32、顶极一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3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3/16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3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39、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D.Darwin40、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4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C.生态系统C.种群C.C.生态系统C.种群C.整个生物圈C.大气圈的上层D.有机个体D.景观单元D.整个宇宙D.大气圈的下层4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A.生物圈 B.群落4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44、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45、臭氧层破坏属于(B)。A.地区性环境问题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46、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47、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48、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4/16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B/氐C.一样D.不确定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A.红光B.紫光C.绿光D.兰紫光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A.A.红光 B.紫外光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A.大豆 B.玉米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A.冬小麦 B.甜菜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C.绿光D.红外光C.冬小麦D.水稻C.萝卜D.水稻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C.李比希定律C.李比希定律C.叶面积小C.通气组织发达C.壤土D.谢尔福德定律D.根系发达D.叶片较多D.黄土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A.粘土 B.砂土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5/16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A.酸性岩母质 B.冲积物母质 C.风积母质 D.黄土母质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85、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6/16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100、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101、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KK/2K C.K/4 D.K/3102、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D.带状分布D.坦斯利D.坦斯利AD.带状分布D.坦斯利D.坦斯利10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达尔文 B.奥德姆 C.瓦尔明10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10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C.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CC.温带D.寒带C.温带D.寒带C.温带D.寒带110、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A.热带 B.亚热带1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A.热带 B.亚热带112、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A.热带 B.亚热带7/16113、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A.热带 B.温带C.寒温带D.寒带11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1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A.大陆架 B.开阔大洋 C.河流与湖泊D.珊瑚礁1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C荒漠D.冻原11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温带农田 B.温带草原C.荒漠D.冻原11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B)。A.热带雨林 B.橡胶园C.北方针叶林D.冻原11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A.海洋 B.撂荒地 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120、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1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C)。A.热带雨林 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D.落叶阔叶林122、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A)。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123、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A.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 B.生产者一分解者一消费者C.分解者一消费者一生产者 D.消费者一分解者一生产者124、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12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126、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B)。A.化能合成细菌 B.真菌 C蓝绿藻 D.蕨类植物12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开阔大洋128、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A)。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129、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A)。A.雨林 B.湖泊 C.草原 D.荒漠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D)。A.雨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A.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草原132、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8/16
A.A.热带或亚热带 B.温带133、选出正确的答案(A)。C寒温带 D.极地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134、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D)。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极地冻原135、温室效应指的是(B)。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136、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A.A.气温升高C.海平面上升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137、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1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141、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 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 D.稻田养鱼或养鸭142、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B)。2〜3个 B.5〜6个 C.8〜10个 D.12〜14个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B.种群生态学A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C.群落生态学14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D.非生物环境D.北方针叶林A.生产者 BD.非生物环境D.北方针叶林145、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A)。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146、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A.热带雨林BA.热带雨林B.湖泊C.温带草原D.荒漠9/1614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A.海洋 B.河口 C红树林 D.盐湖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14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15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15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较大的是(A)。A.植食动物 B.一级食肉动物C二级食肉动物 D.三级食肉动物15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15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15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15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C李比希定律C.叶面积小C.随机分布C李比希定律C.叶面积小C.随机分布C特有种C.落叶阔叶林D.谢尔福德定律D.根系发达D.带状分布D.亚优种D.常绿阔叶林15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157、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158、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A.优势种 B.建群种15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A.苔原 B.荒漠160、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6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D.热带雨林D.外因性演替A.常绿阔叶林 BD.热带雨林D.外因性演替162、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16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16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D.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165、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10/16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16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D)。A.达尔文 B.奥德姆 C瓦尔明 D.坦斯利16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D)。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样生物、兼养生物、非生物环境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168、下列哪一类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C)。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169、生态系统内消费者的营养级的确定是根据(D)。A.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消费者的食性 D.消费者的主要食性170、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17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D)。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17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B)。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173、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1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B)。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175、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B)。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176、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D)。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177、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178、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D)。A.疏透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179、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180、种群是指(A)。11/16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181、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181、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B)。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182、种群平衡是指(B)。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18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D)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184、法瑞法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B)。A.演替原则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185、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D)。A.蒙古株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树种的生活型为(D)。D.混合型D.坦斯利D.群落生态D.兴安落叶松186、乔木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187、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B)。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188、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189、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C)。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D.高位芽植物D.旱生演替D.地形顶级D.寒温带190、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C)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191、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D)。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192、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C)。A.海洋 B.草原 C海陆交接地带 D.荒漠193、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A.草原 B.森林194、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湖泊 B.草原19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D)。A.石油 B.天然气196、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D)。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197、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C)。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C.海洋 D.农田(C)。C.果园 D.热带雨林C.煤 D.水能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B.保护天敌D.保护害虫种群12/16198、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A.3% B.0.5% C.20% D.万分之一199、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于1953年提出来的。(B)A.FisherB.TansleyC.Vickerman D.Mobius200、外温动物的代谢速度随温度的增加用温度系数描述,那么温度系数Q10是温度升高—对代谢速度影响的指数。A.20℃B.5℃ C.10℃ D.15℃201、在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B)A.干扰性 B.利用性C.种间D.种内202、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 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B)A.流动 B.扩散 C.死亡 D.隐藏203、在温带生态系统中,热的主要储存位置是。(B)A.空气 B.土壤 C.水 D.生物体204、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A.气候驯化 B.调节 C.驯化 D.适应205、陈述了来自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端(耳朵和四肢)。(B)A.比尔定律 B.阿伦法则 C.Hamilton定律 D.贝格曼规律206、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C)A.地衣 B.菌根C.蜜蜂与月季D.珊瑚207、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的巢中,让这种鸟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C)A.社会性寄生 B.寄生 C.潜在寄生 D.真寄生208、全球陆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大约为t/a干物质。(A)A.120X109 B.120X108 C.50X109 D.50X108209、酸雨中含有的酸性化合物是。(D)A.HCl与H2so4 B.HNO3与HClC.H3Po4与HNO3D.H2so4与HNO32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害生物的是。(D)A.鼠 B.蝗虫C.红蜘蛛 D.麻雀211、稳态的英文是。(A)A.homeostasis B.homeothermC.homogenonsD.homologous212、下面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C)A.蜗牛 B.细菌C.藻类D.蚯蚓213、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C)A.竞争 B.攻击C.性选择 D.适应环境214、捕食者优先选择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一定大小的猎物。(D)A.质量 B.重量 C.体积 D.能量215、白天,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B)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增加216、是将温度和时间相结合的一个测量,运用于外温动物可反应这些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依赖于环境温度及时间。(A)A.生理时间 B.物理时间 C.生物钟 D.温度时间21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A.收获最大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C.长期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13/16218、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表示。(B)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219、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一大致一样的方式起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会减少它;如果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D)A.反馈 B.内调节 C外调节 D.负反馈220、对于植物,下面选项中是可以被消耗掉的。(B)A.温度 B.太阳辐射 C.盐度 D.负反馈221、生物体所处的物理环境称为其。(A)A.栖息地(生境) B.生态为 C.位点 D.生存空间222、夜间,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A)A.增加 B.降低C.不变D.先增加后降低223、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的负指数关系。(C)A.阿伦法则 B.Hamilton定律 C.比尔定律 D.贝格曼规律224、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A)A.380nm~700nmB.380nm~760nmC.150nm~4000nmD.490nm~620nm225、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为。(B)A.饱和点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226、在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C)A.鱼类B.细菌C.浮游动物 D.藻类227、根据生物体个生活期死亡率的高低,年龄存活曲线一般可以分为种形式。(B)A.2B.3 C.4D.5228、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重要原因。(B)A.种间竞争B.种内竞争C.个体竞争D.竞争229、雄鹿的叉角形成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单方终止合同补偿
- 2025地质勘察合同范本
- 2025委托开发合同范本协议
- 2025技术合作 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项目合同
- 2025家居设计代购简约版合同范本
-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供暖设备供应合同(模板)
- 2025年购买二手别墅合同范本
- 2025版权质押合同深度分析
- 企业变更 备案 申请书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听课评课记录3
- 《“长赐”轮搁浅苏伊士运河事故探析及预防对策探究》7700字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加油站的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 小米财务管理
- 光伏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课件
- 2021年高考物理试卷(福建)(空白卷)
- 2025年4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二零二五年光伏发电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