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考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1.gif)
![文化概论考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2.gif)
![文化概论考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3.gif)
![文化概论考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4.gif)
![文化概论考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8d27554c52346cbddf77a52eeea1950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概论考试文化概论考试文化概论考试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文化概论考试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名词解释一、文化的含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二、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亦叫宗法制度。三、三纲五常: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四、封邦建国:简称封建。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各国,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五、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六、、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七、、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答题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对中国文化形成与延续的影响:地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对农耕及农耕文明的影响深远。农耕自然经济易于发展延续。中国内陆产生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其水平尝一度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令中国文化具有了强劲的影响力与延续力。农业文明的发达,汉民族对土地的重视和依赖,发展成重农轻商、安土重迁的观念与传统。重农抑商成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
2.对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影响:地理环境多样,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再加上地理障碍特别是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影响,各种文化交流相对不是那么频繁,利于保护其独特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及大地域、人口多、族群多和农耕生产方式等原因,容易产生大一统的国家政治理念和产生大一统的王朝。
3.对思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影响:
中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封闭性、条件优越,容易令汉民族在文化心理上产生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令封建社会后期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二、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家天下长期延续(家天下是封建专制政权模式,它的特点是一家一姓统治国家)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有自己的势力和庄园
4.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父长制三、文化特点(1)、中国文化的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示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其一,作家的官吏化造成了作家的非职业性、官场风气与官宦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致使作家思想不自由、写作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偏少等缺陷;其二,现世主义态度使作家注重现世人生、缺乏宗教热情与来世关怀;其三,非个性主义倾向造成作家作品社会描写过剩,个性表现、自我解剖与忏悔精神贫弱,对内心世界与灵魂痛苦的深度探索不足。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四、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一、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一)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汉语汉字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它记载了汉民族先人所创造的哲学、文化、教育、历史、科技和艺术的辉煌成就。(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汉语汉字的文化意义(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汉语词语的发源、词汇的发展、词义的系统以及地域差异等都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汉字的原始构形及形体演变的脉络反映出浓厚的文化信息。三、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一)汉语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二)汉语汉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三)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纽带。五、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儒学、道学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一直处于相互斗争,相互融摄的局面,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佛教与儒学:1、相互吸收。佛学作为外来宗教,在传递过程中逐步吸收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儒学大量吸收了佛学的思维方式与内容。2、相互排斥。佛学的理念与思想在这一时期适应了人们精神解脱的需要,儒学受民族大融合的影响而逐步衰落化。佛教与道学:1、相互借鉴与相互影响。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借鉴佛教的方法改革道教,确定了道教所依循的经典、教义和道教徒必须遵守的教戒和活动场所。佛教始则依附于道学,继而给道学以影响。2、开始走向合流。玄学与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总论: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清:沉幕与开新(转型期)分论:1、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中国人的起源元谋猿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原始物质文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观念文化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原始社会组织婚姻关系: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氏族关系:母系氏族、父系氏族上古文化分布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东夷文化集团: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苗蛮文化集团: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神本文化: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周人的文化维新:确立了宗法分封制;确立了礼制夏、商、周文化的成就:在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青铜艺术方面音乐和舞蹈文字方面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3、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5、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1、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长城、阿房宫、秦陵、长安、昆明湖、史记2、注重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张骞、班超二、思想文化的统一秦: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董仲舒“独尊儒术”西汉五经,东汉七经,“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四、昌盛的秦汉文化1、科技2、医学3、史学4、文学和艺术5、体育蹴鞠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玄学崛起魏晋玄学有三个主要的流派:(1)以玄学创始人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凡有皆始于无”,代表作有何晏的《道德论》、王弼注释的《老子》、《易经》。(2)向秀和郭象。他们主张“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万物是突然自生自得的。”(3)裴頠的崇有派,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成就:科技、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石窟、旅游6、隋唐:隆盛时代一、文化背景:科举制度二、唐文化的宏大气魄1、兼容并包①文化政策②意识形态2、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是个世界性帝国3、隋唐文化取得的成就:封建文化的高峰(一)科技发达,宗教兴盛1、兴盛的建筑业:长安大明宫、赵州桥、大雁塔。唐朝长安2、天文学家僧一行:发现恒星“自动现象”,测出子午线长度,修订《开元历》3、药王孙思邈:汇成《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其中记载800多种药物和5300种药方。(二)宗教的发展:佛教,道教,景教,伊斯兰教1、光耀千古的文字:诗歌的黄金时代:陈子昂、王维、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等。《全唐诗》共收录有两千多位诗人,四万八千首诗2、五彩缤纷的艺术(1)书法的高峰: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颜真卿(2)异彩焕发的绘画:阎立本,人物画“登峰造极”;吴道子。(3)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唐朝壁画,经卷(4)风格多样的乐舞:万宝常,李龟年,许和子(5)古代体育的兴盛时代:马球、足球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理学:两宋(北宋、南宋)理学由五位理学大家创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创始人是周敦颐,集大成者是朱熹,在理论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二程,后世多称“程朱理学”。理学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适应了宋代重建纲常的需要。程朱理学的思想内容:1、在自然观方面,他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特别是程颐贩理气说,同时又充分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太虚之气说、邵雍的先天说等。2、在人性论方面,朱熹比二程讲得更细致,更深刻。3、朱熹还发展了“道心”和“人心”这两个概念。4、在修养论上,朱熹大体上是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士大夫文化——雅;市民文化——俗教育和科技成就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宋朝受辽夏金的侵扰,使得宋文化里充满着国破家亡的忧患。另一方面,游牧民族从农耕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9、明清:沉幕与开新(转型)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1、大兴文字狱作则垂宠,睿性生智;庄延龙《明史稿》案;戴明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文选集》;陛:狴: 2、崇正宗,灭异端二、早期启蒙思想 1、李贽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王夫之中国历史(192页) 3、黄宗羲(193页) 4、顾炎武(194页)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图书典籍:《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 2、科技:《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河防一览》3、学术文化:义理,考据,辞章 4、书法:《三希堂法帖》 5、小说戏剧:明代四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6、清代长篇小说双璧: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7、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音乐,舞蹈,文字,雕塑,绘画论述题一、比较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西学东渐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东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是会贯彻始终的。
二、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异同,二者对现代文化有何意义?
中西方文化都肯定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人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但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间的辩证的思考。要求人们要遵循客观规律,在尽量不破坏自然的条件下进行改造。这对解决当信世界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观念可以鼓励人们不断去开始未知世界,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试比较儒家、道家、佛家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三教合一”的看法。答:A异同(1)儒家:礼教德治。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在历史观方面,标榜“信而好古”,试图恢复“周公之礼”,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设计出一整套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在天人关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恒流/恒阻/恒功率放电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办事处员工健康与职业风险防范合同
- 2025至2030年专用连接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按扣式文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强力去污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门窗定制与环保检测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颗粒粉末自动填充包装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场馆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
- 核桃种植技术指导与推广服务合同(2025版)3篇
- 二零二五版农机保险合同范本大全
- 项目考勤表(模板)
- 《锅炉原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学习资料)
- 防呆防错十大原理及案例分析
- 区块链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 《我是班级的主人翁》的主题班会
- 产品报价单(5篇)
- GB/T 43153-202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
- 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 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单元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