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列车颠覆事故抢险救援战例课件_第1页
淄博市列车颠覆事故抢险救援战例课件_第2页
淄博市列车颠覆事故抢险救援战例课件_第3页
淄博市列车颠覆事故抢险救援战例课件_第4页
淄博市列车颠覆事故抢险救援战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至青岛的T195次列车下行至胶济线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和家村附近时,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14节车厢颠覆,大量旅客受伤被困。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淄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命令后,向辖区三中队下达出动命令的同时,向支队全勤指挥部当日总指挥、支队长张元祥报告,张元祥支队长立即指示“119”调度指挥中心启动《淄博市公安消防部队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调集力量赶往现场救援。整个救援工作历时25小时,共造成71人死亡,400余人受伤,我支队共抢救出了147名被困的受伤旅客、22具遇难者遗体、数百件行李物品。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现场情况胶济铁路于1904年由德国建成通车,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解放后,国家一直对该线进行改造,至2006年9月,该线由原来最初的普通单线铁路改造成为目前的双向电气化铁路线。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至青岛的T195次列车下行至胶济线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和家村(该路段限速为80km/h)附近时,由于车速过快(达到131km/h),尾部第9至第17节车厢脱轨,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相撞,致使5034次列车机车和4节车厢脱轨,事故共造成两车14节车厢及机车脱轨(其中3节车厢侧翻,横卧在铁轨上,其他车厢翻滚后甩在路基两侧),列车上数百名旅客受伤被困,命悬一线,情势万分危急。后经铁道部门核查,当时5034次列车上有乘客1620人,乘务员44人;T195次列车上有乘客1231人,乘务员35人。

3、事故现场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大。在“4.28”列车颠覆事故中,消防部队是最先到达展开救援的力量,到场时发现:T195次列车的2节车厢被甩在了铁路路基的北侧,3节车厢横卧在铁路道轨上,5034次列车的机车侧翻在路基南侧的边坡上,另外8节车厢被甩在了路基的南侧。由于周边道路和地形限制,救援车辆无法靠近,只能停靠在距事故列车100-300米处,对输送装备、运送伤员等造成极大困难。车厢内部情况更是复杂,由于列车颠覆、翻滚,造成车厢扭曲变形、车厢间的连接通道已无法通行,车厢内行李架、床板严重扭曲变形,很多受伤旅客被挤压,救援通道被堵塞,救援内部空间狭小,为特勤工具的使用和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4、伤亡人员数量多,且被困情况复杂。在“4.28”列车颠覆事故中,死亡71人(有些报道是72人,实际是71人),受伤旅客400余人。淄博支队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对受伤被困旅客展开救助,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共救出受伤被困旅客147人,这些旅客有的被挤在床板下、有的被夹在走道里、有的被车厢内的铝制品等金属绞缠住、有的被压在车厢底下,被困情况极其复杂,为救援带来很大困难。

5、现场场面惨烈,挑战官兵的心理素质。“4.28”列车颠覆事故现场相当惨烈,现场一片呼救声、呼喊声、呻吟声、哭泣声,列车上到处是血迹,有的遇难旅客被压在车厢下、有的旅客断了腿、有的旅客少了胳膊、有的旅客胸腔破裂,内脏流出……惨烈的事故现场给现场救援的消防官兵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挑战。二、救援经过(一)接警调度2008年4月28日5时09分,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淄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出动命令后,立即命令辖区三中队前往救援,并向支队全勤指挥部总指挥、支队长张元祥报告,张元祥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命令支队“119”调度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淄博市公安消防部队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一次性调集特勤、二、四、五、六、七、八、九、桓台中队官兵145人,消防车20台(抢险救援车4台)前往救援,当日值班指挥长王加武、指挥助理王光军同时出动赶往现场。(二)现场侦察5时30分许,总指挥张元祥带领全勤指挥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辖区三中队的官兵在大队值班干部李洪山和中队值班干部王玉强的带领下已经到达了现场。由于当时天刚蒙蒙亮,且有薄雾,现场能见度不高,总指挥张元祥立即指派精干力量组成3个侦察小组,对事故现场迅速展开全面侦察,迅速查明颠覆车厢和机车的分布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此时,大部分车厢已严重变形,车厢、车窗溅满了血迹,路基两边散落着破碎的水瓶、床板、被褥、行李箱等物品,没有受伤和伤势较轻的乘客已自救或互救逃生,惊魂未定地站在路基和车厢外的空地上等待进一步救助;有的乘客头部、面部血流不止,早已成了“血人”;有的乘客被倾覆的车厢死死地压在下面,命悬一线;还有的乘客被挤压在车厢内动弹不得,扒着车窗痛苦绝望地呼喊着……现场一片混乱。5时40分左右,增援的特勤中队、八中队、七中队、四中队、五中队、桓台中队、六中队、九中队、二中队也先后到达现场。总指挥张元祥立即进行部署:辖区三中队由4个救援小组合并成2个救援小组,其他参战中队每个中队组成2个救援小组,按照“先救伤者,再救死者”和“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的原则,迅速对被困在车厢内的旅客实施营救。接到总指挥的命令后,各参战中队指挥员立即带领本中队力量投入战斗。由于事故发生在凌晨,侧翻的车厢又都是卧铺车厢,事故发生时,旅客几乎都在睡梦中,造成大量旅客伤势严重,加之脱轨列车呈90°倾覆,车厢内空间十分狭窄,层层相叠的卧铺已经严重变形,被搜救到的大部分被困人员被卡在已经扭曲变形的卧铺和火车车厢里,床板、茶几、金属条绞在一起,成为消防官兵救援的“拦路虎”,为开辟救生通道,迅速救助被困旅客带来特别大的困难。(四)疏散救人接到总指挥的命令后,各参战中队立即投入战斗,迅速对被困在车厢内的旅客实施营救。为了争取救援时间,尽可能地救助受伤被困旅客,总指挥张元祥果断决策,针对车厢的不同受损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援方式:对受损程度较轻的车厢,以救援官兵引导、旅客自救为主;对受损较重、变形严重的车厢,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内部破拆救人。路基北侧的重伤员救出后,需要翻越10米多高、70°陡坡的铁路路基,才能护送到路基南侧的救护车上。为了保持担架平衡,减轻伤员痛苦,上坡时,在前面抬担架的消防官兵只能趴在陡坡上,慢慢向上爬动;在后面抬担架的消防官兵则双手举过头顶,将担架高高擎起;下坡时,在前面抬担架的消防官兵双手举过头顶,将担架高高擎起;在后面抬担架的消防官兵则坐在陡坡上,慢慢向下滑动。虽然往返一趟只有短短的300多米,但每运送一次伤员,救援官兵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救援官兵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付出了超常的努力。许多官兵的手上、脖子上被玻璃碎片划出一道道口子,鲜血直流。T195次列车的第12节车厢下面,一名旅客只露出头部,表情十分痛苦。特勤中队指挥员王勇带领孙琳、王佐军、娄在亮等队员经过缜密侦察发现,该旅客下半身被挤在第12车厢和其他车厢下面,不能动弹。第12车厢距地面只有大约50厘米,空间十分狭小,只能容下1个人。要想救出被困旅客,必须深入车厢下面将车厢撑起,但是,这又十分危险,因为在撑动车厢的时候,一旦造成车厢体滑动,救援人员也会受到伤害。(五)清理监护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命令,参谋长王加武、战训科长马军以及特勤中队和三中队人员一起逐个车厢搜寻遇难者遗体,并用白床单标明具体位置。在搜索遇难者遗体过程中,指挥员发现5034次列车机车起火,指挥员立即命令特勤中队出1支水枪实施灭火,并对装载有9800升柴油的机车进行冷却,确保了机车内9800升柴油的安全。8时许,省消防总队王广鼎副总队长和战训处陈汝胜处长到达现场指挥救援工作。11时许,清理遇难者遗体工作基本结束,消防官兵共清理遇难者遗体22具。指挥员命令辖区三中队和特勤中队继续留守,其他中队撤回。为确保胶济铁路尽快通车,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指挥部决定将横卧在路轨及路轨周围的机车和车厢移走。由于机车内装载有9800升柴油,48节110伏电瓶,为了防止机车在转移过程中再次翻转,造成柴油大量泄漏,引发火灾,在使用吊车、挖土机、铲车等机械设备清除、转移时,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辖区三中队和特勤中队的2辆消防在现场进行监护,防止发生泄漏,引发火灾。16时,三中队撤离。16时30分特勤中队9名官兵、2台消防车继续留守监护。4月29日6时30分,特勤中队完成监护任务撤回。三、几点体会(一)各级领导高靠前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官兵士气。事故发生后,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副省长王军民、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市长周清利、市委副书记侯法生、政法委书记陈家金、副市长岳华东、刘有先、段立武、市公安局政委桑培伦等领导先后到场指挥救援,极大地鼓舞了救援官兵的士气,激发了斗志。(二)部队的快速反应、高效指挥保证了救援行动效率。接到淄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命令后,淄博支队全勤指挥部总指挥张元祥反应迅速,立即启动《淄博市公安消防部队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第一时间调集了足够的人员和车辆装备、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展开救人,在被困人员多、救援装备少、现场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及时部署力量实施救人,战术措施得力,救助、疏散被困受伤旅客147人。(三)消防官兵的顽强作风体现了宝贵的战斗精神。在整个救援的过程中,参战的消防官兵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在旅客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发扬了敢冲敢上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挺身而出,一次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冲进车厢救人,为成功救助、疏散被困受伤旅客147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联动部门的通力协作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接到事故报警后,淄博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调动了公安、武警、驻军、120、供水、供电、市政等联动部门出动,维持现场秩序、实施警戒,及时清理、救治伤员,充分发挥了紧急救援联动机制的重要作用。(五)发动群众自救、互救为减轻事故灾难性后果发挥了积极作用。事故发生后,支队官兵在全力进行救援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未受伤和轻伤旅客的作用,鼓励发动他们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为救助受伤被困旅客、减轻事故后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救援装备数量不足以应对特大型灾害事故。近几年,淄博消防支队的装备建设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按照部局和总队要求,组建了特勤中队,并在每个中队建立了抢险救援班,按照规定配齐了特勤装备,但面对“4.28”特大交通事故救援,仍然出现了特种救援装备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消防官兵心理素质训练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4.28”列车颠覆事故救援中,面对血肉模糊、支离破碎遇难者遗体,淄博支队消防官兵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部分官兵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对救援行动产生消极影响。为消除灾害现场对官兵心理的消极影响。通过这起救援,对进一步加强官兵心理素质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未开展足够演练。由于部队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开展实战性铁路事故救援训练和演练少,参战官兵对火车车厢内部结构不熟悉,影响了装备效能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对破拆救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四)向省消防总队报告不及时。由于事故现场救援任务紧急,到达事故现场后,指挥员把主要精力放在部署救援力量,全力救助受伤被困旅客上。6时50分许,救援力量安排部署完毕,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后,支队指挥员才向省消防总队报告了事故情况。五、改进措施(一)加强装备配备,提高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实践证明,对于恶性灾害事故和特殊火灾的处置,很大程度上就是打技术、打装备。要真正建设一支能够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拳头力量,必须加快特种装备的配置,并保证在种类、数量、质量方面达到配套性、实用性。目前,淄博支队已按照省消防总队的要求,建设了战勤保障大队,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救援装备。(二)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在“4.28”列车颠覆事故救援中,淄博消防支队官兵不仅承受了身体的挑战,更重要的是,面对血肉模糊、支离破碎遇难者遗体,消防官兵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救援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