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_第1页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_第2页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_第3页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_第4页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郭晓钟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1

近20年来增加1-5倍死亡率位居第5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仅3%

胰腺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重视概述近20年来增加1-5倍概述2

一.流行病学研究一.流行病学研究3221056715发病率死亡率胰腺癌逐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排位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3221056715发病率死亡率胰腺癌逐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排位李4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率(%)男:女=1.5-2:1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率(%)男:女=1.5-2:15国内部分地区胰腺癌死亡率%(每10万人口)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3国内部分地区胰腺癌死亡率%(每10万人口)李兆申.解放军医61027例确诊胰腺癌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余志良等.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61027例确诊胰腺癌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余志良等.解放军医学杂7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胰腺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糖尿病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胰腺癌家族史远端胃大部切除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8

胰腺癌环境因素芳香族类物质酒精咖啡吸烟胰腺癌环境因素芳香族类物质咖啡吸烟9二.PC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二.PC肿瘤标志物的研究10与PC抗原的反应性(%)识别血清PC可溶性抗原的阳性率(%)SC691.376.2YPC387.554.8我国自行研制,且有一定应用价值的PC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有我们研制的SC6和YPC3与PC抗原的反应性(%)识别血清PC可溶性抗原的阳性率(%)11组别例数抗原浓度(U/ml)阳性例数阳性率(%)正常组3319.9+-10.6胰腺癌4156.0+-21.5**2970.7大肠癌4229.2+-21.5*1842.9壶腹癌436.3+-25.5*250.0胆管癌329.1+-13.0*133.3肝癌1529.6+-15.3*426.6胃癌1922.9+-32.1*315.8食管癌721.3+-20.3114.2泌尿系肿瘤516.4+-5.700.0良性病4820.9+-10.212.0血清SC6抗原浓度及阳性率与正常组比*P<0.05,**P<0.01郭晓钟等.中华内科杂志,1992,31(2):84组别例数抗原浓度(U/ml)12其它血清可溶性抗原CA19-9POAmPOAPaACEAPCAAcRNaseIRNaseIIPCNACA242CA50CA195CA125CA72-4CA153PSA其它血清可溶性抗原CA19-9POAmPOAPaACEAPC13相关基因及表达蛋白研究K-ras、p27kipl、cyclinE、cyclinD1、CDK4、端粒酶、DPC4、p53、p16、p21、Bcl-2、Bax、NM23、VEGF、TGFα、EGF、EGFR、TGFβI、TGFβII、Rb、CD44V6……研究表明肿瘤相关的促癌基因、缺失等均与P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相关基因及表达蛋白研究14我们通过Northernblot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结果显示:TβR-I、TβR-II

胰腺癌中高表达,与PC的进展期有关Bax在PC中呈高表达,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调控作用Nm23-H1mRNA正常胰腺组织中高强度杂交信号,胰腺癌中呈弱-中等强度杂交信号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15TβR-IITβR-I正常组在PC中TβR-I和TβR-II比正常对照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3%和56%,且与PC的进展期有关(p<0.05)TβR-IITβR-I正常组在PC中TβR-I和TβR-16

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PC中KAI1mRNA在2.4kb处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5例已有淋巴结转移的PC杂交信号较弱,正常胰腺组织表达阴性

25例胰腺癌中7例证实有KAI1点突变,发生在第886位核苷酸上,出现A-G转换,缬氨酸置换为异亮氨酸KAI1基因郭晓钟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18(4):223;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626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PC中KAI1mRNA在2.4kb处17

46例PC组织中

DPC4第1、2、3、4、8、11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率为28.26%,突变率为21.74%;

56例PC中DPC4mRAN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57%、58.93%,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其纯合性缺失、突变是抑癌基因DPC4失活的主要机制,与PC发生有关谷丽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24(2):165谷丽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24(2):118上述变化与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个数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显示p16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缺失与PC发生、转移有关赵晓晏等.重庆医学,2019,31(3):16328例PC中p16基因纯合性缺失4例5例基因突变变异频率32.1%,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表达率分别是57.1%、85.7%赵晓晏等.重庆医学,2019,31(3):16328例1923例PC中

端粒酶活性87.0%端粒酶基因82.6%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但二者变化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表明端粒酶激活是PC发生的早期事件。周国雄等.实用癌症杂志,2019,18(1):3223例PC中端粒酶活性87.0%周国雄等.实用癌20三、临床诊断研究

实验室检查

具有筛选价值的常规化验检查Hb、大便潜血、尿胆红素、血胆红素、AKP、GGT和血糖,其中血糖>6mmol/L者占30.4%。

较有意义的主要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A125、SC6、K-ras、p53、CA242、CD44v6和端粒酶等三、临床诊断研究实验室检查21

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CA19-9 40.0%

CA19-9+CA195 74.2%

CA19-9+CA195+CA50 79.5%

CA19-9+CA195+CA50+CEA

87.2%

CA19-9+CA242+CA50+CA125 90.2%特异性

CA19-9、CA50、CA125

86.7%

CA19-9+CA242+CA50+CA125 93.5%

AFP、CEA、CA50、CA15-3、CA19-9、CA50CA72-4和CA125共7

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表明CA19-9、CA50、CA125对PC诊断价值较高,尤以CA19-9最高.

华宇明等.中国普外基础及临床杂志,2019,8(6):387

22

基因检测胰管细胞刷刷检标本

K-ras

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敏感性70%(14/20)

p53

诊断PC的敏感性59%

端粒酶活性

敏感性77.8%胰液脱落细胞

p-53、p16

联合检测阳性率80%,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100%、90%周国雄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86刘枫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80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21(7):414基因检测周国雄等23B超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DNA倍体检测敏感性为92.6%(25/27)粪便标本

p53突变率为37.1%(23/62)胰液脱落细胞

HE染色敏感性,特异性53%、100%胰腺穿刺标本

B超引导成功率为92.3%(23/25) 诊断的敏感性88.4%

EUS引导下FNA

敏感性83%

徐彤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12(4):1温小恒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21(9):544虞先凌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22(5):270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24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ERCP、MRCP、DSA、PET、EUS及腔内超声(IDUS)。诊断符合率为72%~94%,其中最低是B超,最高是EUS、IDUS影像学检查25近年来我们首次采用动态MRCP对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其中一例为胰腺癌近年来我们首次采用动态MRCP对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26B超(%)CT(%)联合诊断%敏感性81.4(35/43)83.7(36/43)88.4(38/43)阳性预测值68.6(35/51)70.6(36/51)95.0(38/40)阴性预测值61.9(13/21)66.7(14/21)84.4(27/32)B超及CT对胰腺癌的诊断B超(%)CT(%)联合诊断%敏感性81.4(35/43)827

EUS及IDUS

EUS诊断准确率为98.2%(114/116),IDUS为100%(16/16),高于CT、MRI、ERCP、B超;而且EUS对PCTNM各期的评价能力高于CT、B超,其中T1、T2期与术后分期符合率为50%,T3为64%,T4为90%

18F-FDGPET显像

计算病灶/肝脏放射性计数比值(T/L),以T/L比值为1.5为分界值,PC均高于此值,而CP低于此值,有助于判断胰腺疾病的良恶性80%85%金震东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17(9):856张立颖等.核技术,2019,25(5):327EUS及IDUS80%85%金震东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8新的扫描技术的应用

CT

普通CT双期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MRI

屏气T1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Gd-DTPA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MRA)

以上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小胰癌的检出率新的扫描技术的应用29

四、早期诊断的研究

与早期诊断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早期胰腺癌

肿瘤直径2cm以下,局限胰 腺实质内,无胰腺外浸润及 淋巴结转移,相当TNMT1s小胰癌

指直径2cm以下,不管有无 胰腺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微小胰癌

肿瘤直径小于1cm

四、早期诊断的研究

与早期诊断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30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不规则的上腹部疼痛,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糖尿病等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9-9、CA242、CA50、CA494、CAM17.7等,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表现31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方法B超、CT、MRI、ERCP、MRCP、PET、EUS、IDUS、经口胰管镜等基因检测

K-ras、p53、p16、端粒酶等,获得标本途径包括经ERCP逆行胰管插管收集脱落细胞、细胞刷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65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方法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32高危人群上腹不适、上腹痛实验室检查B超和CTERCP或经皮穿刺针吸IDUSMRCP胰管镜(PPS)早期诊断步骤高危人群上腹不适、上腹痛实验室检查B超和CTERCP或经皮穿33五、临床治疗研究手术治疗

总的手术切除率仅为5%~10%手术时已有40%~50%以上为晚期根治性切除术后

中位生存期只有17~20个月

表明PC的切除率和生存率都很低五、临床治疗研究手术治疗34

术后生存率如下图所示:266/1394例手术1629例PC中切除率为19.1% 266/1394例手术1629例PC中35张圣道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3):349

张圣道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3):36514例手术治疗PC患者不同年代切除率及生存率比较切除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倪泉兴等.胰腺病学,2019,1(1):18514例手术治疗PC患者不同年代切除率及生存率比较切除率1年37化学治疗

给药途径:动脉插管化疗、全身化疗

用药方式:单药化疗、联合化疗主要药物有5-FU、顺铂、MMC、ADM、E-ADM、IFO、CPT-11、链脲霉素、紫杉特尔、拓扑帝根、健择(吉西他滨)等,有效率为12%-24%

健择是一种对PC治疗有较好疗效的新药,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化学治疗38放射治疗23例PC病人照射治疗效果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总剂量28~70Gy

王光胜等.中国肿瘤临床,2000,27:667放射治疗23例PC病人照射治疗效果王光胜等.39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刀(HIFU)

具有安全无创、无并发症、癌性疼痛缓解率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等优点,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实验性治疗研究

反义hTR、反义VEGF、CD95、p16、反义K-ras、TNFα基因等导入PC细胞系后,均可明显抑制其增殖,抑制移植瘤生长CD基因或HSV-TK基因导入PC细胞系后可明显提高对5-FU前体药物的敏感性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22(5):288

邵成浩等.胰腺病学,2019,2(1):13

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刀(HIFU)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40实验性治疗研究全反式和13-顺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全反式视黄醇等可明显抑制PC细胞的生长,也可抑制肾包膜下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IL-2、单克隆抗体YPC3可明显增强LAK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对PC细胞的杀伤活性实验性治疗研究41综合治疗研究22例中晚期PC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及同期放疗的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25.4%22例晚期PC患者经手术、ADF方案灌注化疗和香菇多糖综合治疗后,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14例晚期PC患者在术中采用隔离冷冻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已超过1年,最长已4年,且肿瘤明显缩小综合治疗研究42现存问题缺乏对吸烟和嗜酒等与PC发生关系相关知识的宣传。

缺乏对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有关研究资料及其切实可行的方法。

缺乏对早期PC的警惕性,这包括对PC早期症状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早期诊断敏感及特异的标志物。

现存问题43基础研究薄弱,与国外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尚无对PC诊治效果与其费用的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有关PC诊治的临床研究存在着样本数量少、设计不合理、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低等不足。基础研究薄弱,与国外差距较大。44展望

PC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还需我们做大量艰辛的工作,甚至要走的路还很曲折坎坷,但目前国内外的分子克隆、基因芯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PC的系统及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创立和应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对PC的本质必然有全新的认识展望45CancerResGastroenterolGutDigDisSciHepatologyIntJCancerLiverJClinOncolDigestiveSCIcitedfor289timesCancerRes46谢谢谢谢47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48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郭晓钟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49

近20年来增加1-5倍死亡率位居第5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仅3%

胰腺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重视概述近20年来增加1-5倍概述50

一.流行病学研究一.流行病学研究51221056715发病率死亡率胰腺癌逐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排位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3221056715发病率死亡率胰腺癌逐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排位李52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率(%)男:女=1.5-2:1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率(%)男:女=1.5-2:153国内部分地区胰腺癌死亡率%(每10万人口)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3国内部分地区胰腺癌死亡率%(每10万人口)李兆申.解放军医541027例确诊胰腺癌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余志良等.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27(4):2861027例确诊胰腺癌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余志良等.解放军医学杂55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胰腺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糖尿病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胰腺癌家族史远端胃大部切除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56

胰腺癌环境因素芳香族类物质酒精咖啡吸烟胰腺癌环境因素芳香族类物质咖啡吸烟57二.PC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二.PC肿瘤标志物的研究58与PC抗原的反应性(%)识别血清PC可溶性抗原的阳性率(%)SC691.376.2YPC387.554.8我国自行研制,且有一定应用价值的PC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有我们研制的SC6和YPC3与PC抗原的反应性(%)识别血清PC可溶性抗原的阳性率(%)59组别例数抗原浓度(U/ml)阳性例数阳性率(%)正常组3319.9+-10.6胰腺癌4156.0+-21.5**2970.7大肠癌4229.2+-21.5*1842.9壶腹癌436.3+-25.5*250.0胆管癌329.1+-13.0*133.3肝癌1529.6+-15.3*426.6胃癌1922.9+-32.1*315.8食管癌721.3+-20.3114.2泌尿系肿瘤516.4+-5.700.0良性病4820.9+-10.212.0血清SC6抗原浓度及阳性率与正常组比*P<0.05,**P<0.01郭晓钟等.中华内科杂志,1992,31(2):84组别例数抗原浓度(U/ml)60其它血清可溶性抗原CA19-9POAmPOAPaACEAPCAAcRNaseIRNaseIIPCNACA242CA50CA195CA125CA72-4CA153PSA其它血清可溶性抗原CA19-9POAmPOAPaACEAPC61相关基因及表达蛋白研究K-ras、p27kipl、cyclinE、cyclinD1、CDK4、端粒酶、DPC4、p53、p16、p21、Bcl-2、Bax、NM23、VEGF、TGFα、EGF、EGFR、TGFβI、TGFβII、Rb、CD44V6……研究表明肿瘤相关的促癌基因、缺失等均与P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相关基因及表达蛋白研究62我们通过Northernblot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结果显示:TβR-I、TβR-II

胰腺癌中高表达,与PC的进展期有关Bax在PC中呈高表达,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调控作用Nm23-H1mRNA正常胰腺组织中高强度杂交信号,胰腺癌中呈弱-中等强度杂交信号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63TβR-IITβR-I正常组在PC中TβR-I和TβR-II比正常对照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3%和56%,且与PC的进展期有关(p<0.05)TβR-IITβR-I正常组在PC中TβR-I和TβR-64

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PC中KAI1mRNA在2.4kb处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5例已有淋巴结转移的PC杂交信号较弱,正常胰腺组织表达阴性

25例胰腺癌中7例证实有KAI1点突变,发生在第886位核苷酸上,出现A-G转换,缬氨酸置换为异亮氨酸KAI1基因郭晓钟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18(4):223;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626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PC中KAI1mRNA在2.4kb处65

46例PC组织中

DPC4第1、2、3、4、8、11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率为28.26%,突变率为21.74%;

56例PC中DPC4mRAN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57%、58.93%,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其纯合性缺失、突变是抑癌基因DPC4失活的主要机制,与PC发生有关谷丽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24(2):165谷丽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24(2):166上述变化与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个数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显示p16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缺失与PC发生、转移有关赵晓晏等.重庆医学,2019,31(3):16328例PC中p16基因纯合性缺失4例5例基因突变变异频率32.1%,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表达率分别是57.1%、85.7%赵晓晏等.重庆医学,2019,31(3):16328例6723例PC中

端粒酶活性87.0%端粒酶基因82.6%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但二者变化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表明端粒酶激活是PC发生的早期事件。周国雄等.实用癌症杂志,2019,18(1):3223例PC中端粒酶活性87.0%周国雄等.实用癌68三、临床诊断研究

实验室检查

具有筛选价值的常规化验检查Hb、大便潜血、尿胆红素、血胆红素、AKP、GGT和血糖,其中血糖>6mmol/L者占30.4%。

较有意义的主要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A125、SC6、K-ras、p53、CA242、CD44v6和端粒酶等三、临床诊断研究实验室检查69

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CA19-9 40.0%

CA19-9+CA195 74.2%

CA19-9+CA195+CA50 79.5%

CA19-9+CA195+CA50+CEA

87.2%

CA19-9+CA242+CA50+CA125 90.2%特异性

CA19-9、CA50、CA125

86.7%

CA19-9+CA242+CA50+CA125 93.5%

AFP、CEA、CA50、CA15-3、CA19-9、CA50CA72-4和CA125共7

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表明CA19-9、CA50、CA125对PC诊断价值较高,尤以CA19-9最高.

华宇明等.中国普外基础及临床杂志,2019,8(6):387

70

基因检测胰管细胞刷刷检标本

K-ras

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敏感性70%(14/20)

p53

诊断PC的敏感性59%

端粒酶活性

敏感性77.8%胰液脱落细胞

p-53、p16

联合检测阳性率80%,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100%、90%周国雄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86刘枫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80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21(7):414基因检测周国雄等71B超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DNA倍体检测敏感性为92.6%(25/27)粪便标本

p53突变率为37.1%(23/62)胰液脱落细胞

HE染色敏感性,特异性53%、100%胰腺穿刺标本

B超引导成功率为92.3%(23/25) 诊断的敏感性88.4%

EUS引导下FNA

敏感性83%

徐彤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12(4):1温小恒等.中华消化杂志,2019,21(9):544虞先凌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22(5):270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课件72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ERCP、MRCP、DSA、PET、EUS及腔内超声(IDUS)。诊断符合率为72%~94%,其中最低是B超,最高是EUS、IDUS影像学检查73近年来我们首次采用动态MRCP对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其中一例为胰腺癌近年来我们首次采用动态MRCP对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74B超(%)CT(%)联合诊断%敏感性81.4(35/43)83.7(36/43)88.4(38/43)阳性预测值68.6(35/51)70.6(36/51)95.0(38/40)阴性预测值61.9(13/21)66.7(14/21)84.4(27/32)B超及CT对胰腺癌的诊断B超(%)CT(%)联合诊断%敏感性81.4(35/43)875

EUS及IDUS

EUS诊断准确率为98.2%(114/116),IDUS为100%(16/16),高于CT、MRI、ERCP、B超;而且EUS对PCTNM各期的评价能力高于CT、B超,其中T1、T2期与术后分期符合率为50%,T3为64%,T4为90%

18F-FDGPET显像

计算病灶/肝脏放射性计数比值(T/L),以T/L比值为1.5为分界值,PC均高于此值,而CP低于此值,有助于判断胰腺疾病的良恶性80%85%金震东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17(9):856张立颖等.核技术,2019,25(5):327EUS及IDUS80%85%金震东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76新的扫描技术的应用

CT

普通CT双期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MRI

屏气T1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Gd-DTPA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MRA)

以上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小胰癌的检出率新的扫描技术的应用77

四、早期诊断的研究

与早期诊断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早期胰腺癌

肿瘤直径2cm以下,局限胰 腺实质内,无胰腺外浸润及 淋巴结转移,相当TNMT1s小胰癌

指直径2cm以下,不管有无 胰腺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微小胰癌

肿瘤直径小于1cm

四、早期诊断的研究

与早期诊断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78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不规则的上腹部疼痛,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糖尿病等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9-9、CA242、CA50、CA494、CAM17.7等,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表现79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方法B超、CT、MRI、ERCP、MRCP、PET、EUS、IDUS、经口胰管镜等基因检测

K-ras、p53、p16、端粒酶等,获得标本途径包括经ERCP逆行胰管插管收集脱落细胞、细胞刷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23(5):465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方法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80高危人群上腹不适、上腹痛实验室检查B超和CTERCP或经皮穿刺针吸IDUSMRCP胰管镜(PPS)早期诊断步骤高危人群上腹不适、上腹痛实验室检查B超和CTERCP或经皮穿81五、临床治疗研究手术治疗

总的手术切除率仅为5%~10%手术时已有40%~50%以上为晚期根治性切除术后

中位生存期只有17~20个月

表明PC的切除率和生存率都很低五、临床治疗研究手术治疗82

术后生存率如下图所示:266/1394例手术1629例PC中切除率为19.1% 266/1394例手术1629例PC中83张圣道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3):349

张圣道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3):84514例手术治疗PC患者不同年代切除率及生存率比较切除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倪泉兴等.胰腺病学,2019,1(1):18514例手术治疗PC患者不同年代切除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