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之疏散与逃生_第1页
技能培训之疏散与逃生_第2页
技能培训之疏散与逃生_第3页
技能培训之疏散与逃生_第4页
技能培训之疏散与逃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火灾时的人员疏散

出口锁闭、逃生无门、通道不畅,火灾时必出悲剧。据统计:近十年来,在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近100起特大火灾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堵,阻塞或锁闭的问题造成的。面对死神的威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白白的葬送生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全楼梯间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是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中明令禁止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的管理者和每一位公民必须重视的逃生之门。因此要关注生命通道,让生命通道和出口永远畅通。

(一)、安全疏散设施

1、疏散楼梯

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通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室内由墙

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

其它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它既有

人员疏散的功能也是烟火蔓延

的通道。广泛应用于低层、多层建筑

中。高层和地下建筑中禁止采用。

(2)、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阻挡烟气的

乙级防火门(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

楼梯间。

(3)、防烟楼梯间:指在楼梯间出口处设

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

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

等,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

火门的楼梯间。(4)、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

散,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设在建筑

物疏散走道的端部,不易受到烟火威胁

的部位。

2、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

从房间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

口的室内走道。疏散走道的设计涉及到

长度、时间和人数的诸多因素。高层民

用建筑允许疏散时间通常只有5—7分钟。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只许6分钟;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只许2—4分钟。3、安全出口

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

4、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用于表达火灾时疏散途径的标志;(所谓途径包括方向、路线)。一般按装在疏散走道内距地1M以下的墙面上,其间距不应大于20米;袋形走道的间距不应大于10米;走道转角区不大于1米。另外有五个场所的地面要增设标志或蓄光标志。

5、应急照明(事故照明)

指在火灾时仍能继续供电,提供亮度的

设施。(疏散走道最低亮度不小于0.5LX,

人员密集场所1.00勒克斯,楼梯间5.00勒克

斯。采用直流电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

30min;建筑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也为

30min)。

(二)、安全疏散设施设置的原则

据测定:当人流密集度为4人/㎡时,人

流几乎难以行进;人流密度为2人/㎡时,人

的步行速度为0.25m/s;如果疏散路线不畅、

走道内有门槛、死角等障碍物时更会影响速

度。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行走速度为1m/s—

2m/s;当人流密集超过1.5人/㎡时速度

显著下降;当人在黑暗中行走,如对路线

和周围环境熟悉,其行走速度约0.7m/s,

反之约为0.3m/s;

正常情况下,人上下楼梯时,受楼梯自

身条件限制。以单位时间内上下楼梯的步

数为准。约为110步/分—120步/分;楼梯

的踏步高度为0.15—0.20m,即1M垂直高

度约有6个踏步。据测定,当人流密度为

1.5人/㎡时,水平步行速度约为1m/s当人

流密度为3m/s时,约为0.5m/s左右。

通常情况下,人的步行速度慢走时小

于1.m/s,快走时小于2.0m/s,小跑时小

于3.0m/s,快跑时小于5.0m/s。用膝和手爬

时约小于0.4m/s,用脚和手爬时约

0.5m/s,标准的行走速度为1.3m/s。因此

要求:

1、安全疏散路线应简捷明了

一般为四段。一是室内任何一点到门

口;二是从房间门口至进入楼梯间,即走

廊内;三是楼梯间内;四是楼梯间进入安

全区。这四段必须步步走向安全,尽可能

不设置袋形走道。2、建筑物内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出

口,就是说一个方向不能通行,还有另外一

个方向可以进行疏散。

3、在安全疏散路线上,应保证有事故照明

和疏散指示标志。

4、设置室内安全区。在房间内的外墙上设

置阳台,在建筑中设置室外疏散楼梯和屋

顶避难所。

5、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保持

自动关闭状态。(三)、安全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要求

1、地下建筑楼梯宽度不小于1.4m,走道不

小于1.5m。

2、高层建筑楼梯宽度不小于1.2m,走道不

小于1.3m。

3、单层和多层建筑一般不小于1.1m。

4、安全出口,首层疏散外门净宽不小于

1.4m。

5、安全出口处不应设门槛、台阶及遮挡

物,疏散门处1.4范围内不应设踏步,门

向疏散方向。(四)、火灾中的心理反应

1、趋光性(向光性)

在火灾中,由于烟雾的遮挡、停电等因素,使得受困人员看不清方向。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有光的亮点,但是在火灾中亮点有多种:火光、应急照明灯光、自然光线、外面照射进来的光等。只要冷静的辨别就可能逃离危险境地。但是一旦辨别错误,就失去逃生的机会。因为有光的地点,不是门、就是窗,而窗的开口面积较多,透入的光照比出口强,易造成人们的视觉误判。只认准有亮点,有光的方向逃生、疏散,特别是窗户

有栅栏阻挡或高度问题,就无法逃生。

例如:

1985年4月18日哈尔滨天鹅饭店15

层因入住的美国商人酒后卧床吸烟引起

火灾。面对火灾,许多人呆若木鸡、不

知所措,有的被浓烟熏死,有的则从楼

上往下跳,摔的粉身碎骨。其中有一日

本客人在通知大家疏散后自己却无法下

楼,就朝有亮光的地方跑去,谁知是阳

台,是外面的路灯照射光。只得冒着摔

下去的危险,一层一层从阳台上翻下来

虽然全身磨破受伤,但无生命危险。1993年河北唐山市西林商场火灾。很多人无法下楼,份份逃到二楼的一个窗台口。因为那儿有亮光,都以为是出口。就在这个窗台口的平台处有50个遇难者躺着。

还有2000年1月29日我市后宰门富贵歌舞厅火灾。两名小姐从睡梦中惊醒逃生,一位对大门处跑,因门无光线,到了门边都不知是出口,往桌椅底下钻被熏死;另一位对有亮光的地方跑,谁知是二层窗户,但已安装了防盗网,光是相邻居民楼的照明灯,最后也被烧死。2、回反性

在建筑物内,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不由自主的会从原来已走过的路线返回,觉得已走后过的路线较熟悉,能记住哪儿是门、哪儿是走道。而没走过的地点,却不敢贸然进入,但返回路上的情况如何却不了解,也不愿去想,很多情况下回返路上却是危险重重。应该确认一下,哪个方向是安全的。

例:2002年大年初二,哈尔滨天潭大酒

店因服务员误将汽油当作取暖炉煤油,加油时引起燃烧、爆炸。楼上在吃年夜饭的客人无法逃生纷纷跳楼逃生(因是二层),

但是其中一个妇女抱着小孩从二楼冲向一

楼(一楼大厅是起火处)大厅时失去生命。

2001年4月22日,山东青岛市青州分公

司肉鸡加工厂,车间主任为了抓劳动纪

律,防止员工乱跑,上班后就将车间门

上了锁,失火后很多员工不知门被锁死,

都往出口处跑,但出不去,烧死38名员工。

2002年12月,河南郑州一茶社起火,

3名(工作人员)小姐就死在疏散门口。

原来她们每天上下班都是从这里进出,谁

知上班后门被锁死,起火时无法逃出。3、向群性

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由于各人的心理

承受能力不同,心理素质不一样。在恐惧状态下,一般自己单独行动较少,和大家在一起,人多胆壮,安全感强。因此,在人流多的时候,易形成拥挤,造成人流堵塞,不利于迅速疏散。但它也有好处,就是人多力量大,只要大家齐心、冷静,可能寻找出逃生的出路。

例: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相邻的仓库起火,浓烟从一楼门向大厦蔓延,但几百人一齐往楼上跑,到了四楼无处可逃,聚集在一起。浓烟烈火上来后,纷纷从窗口往下跳,不死即伤。死亡53人,伤71人。08年深圳舞王舞厅800人朝一个门跑。

4、意向性

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支配自己的行为,如在火灾中不够沉着冷静、情绪激动,看到亮光就认为是出口,被高温,烟雾烤、熏受不了。盲目跳楼,认为下面是安全的,对着火现场的环境缺乏观察,对眼见的情况不加分析和思考,什么路线安全?什么方向危险?自己凭想当然,不全面分析实际状态,有时想的和做的相差甚远、选择的逃生路线不正确。例:2005年10月26日下午3点03分福州世纪新华都酒店由于施工装修时引起火灾(高层建筑),死亡3人,伤2人。当住在该层的客人发现起火冒烟,没有报警,也不立即逃生,而是想当然的认为火不会烧到自己所住的房间,只是将门关上。结果火烧大,想逃生时却无法离开,只好跳楼。

5、随从性(随大流)

就是随大流,自己没有主张,看见大家都朝一个方向跑,自己也跟着感觉走,看见大家变了方向也跟着变。这种状态大多数人都有。因为他想,如果哪儿不安全,怎么大家都不知道,都朝哪儿跑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单独走呢。因此遇到灾难性场所,特别是人多的场所,不能盲目的随从,有时大量人流都往一个出口跑,反而出不去。加之年龄的因素、体力的因素,弄不好会带来次灾害。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8个门锁了7个,只有1个门数百人都从这儿出去,反儿出不去,延误了时间。而外面抢救人员也要从这个门进。结果形成人为堵塞。就是这起火灾,其中有一个9岁男孩和他的表妹,却安全逃生。当时起火后现场很乱,别人都往门口跑,但此小孩却拉着他的表妹往厕所跑,没有受伤。事后询问得知:当时他就想到因年纪小,力气也不大,挤不过大人。另外他认为厕所处较安全,一是靠外墙;二是无可燃装修;三是有水潮湿;四是外面人容易发现。

6、混乱性(恐怖性)

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面临危险,心中不慌是不可能的。但经过短暂的紧张后,应稳定自己的情绪。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突然断电,眼前一片黑暗,浓烟呛人、高温烤人,逃生无望时更易造成人群的混乱。特别是哭声,救命的喊叫声,现场内物品的爆炸声等。更易激发人们的混乱情绪的增长,一旦场面混乱,危险也就增长,混乱的局面还有感染性。所以当人们混乱时,这时只要有人站出来制止,稳定局面,大家想主意,找出口。互相鼓励、帮助就能增强众人的信心。2001年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时,没有一个人说,面对灾难没有人惊叫、哭喊或其他任何混乱,踩伤,没有人夺路抢别人生路。

例: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市华南宾馆火灾。有个从火灾中逃出的小姐,跑出火场后在朋友家里连续哭了两个多小时,直至昏迷。那种恐怖的情景始终挥之不去。7、暂避性

有的时候,当人们身处险境中,会心存侥幸,认为危险很快过去,不相信危险会落到自己身上。因此暂避一下就没事了。特别是只听报警声,未见烟和火光,更使人易产生没必要的紧张,火烧不起来或者说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因而错误的等待救援,找个自己认为安全的地点避一下,从而丧失了逃生的有利时机。避难和逃生是两会事,首先应是想法逃,无路可逃时可选择临时避难处,而这个避难处必须要有安全保护措施才行。

例: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市华南宾馆火灾。死亡31人,其中有一大部分在起火后没有立即逃生,有一个房间门紧闭,窗户也紧闭,没有一点自救迹象。地上却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女孩,都是被烟熏死的。有个小姐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结果被憋死。还有的小姐到处乱钻,最后也失去了生命。

2005年12月25日吉林辽源医院火灾,5个病友在四楼被火围住,无法下楼。他们在浓烟、火焰中相持了一个小时,后来实在受不了,一念之下都纵身跳楼。一个小时可以想出很多逃生方法,白白延误了时间,这就叫做只求生、不逃生。(五)、影响逃生的主要因素

建筑物发生火灾,不论是抢救人员还是内部逃生人员,要弄清内部情况和逃到安全地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烟雾

建筑物起火后,由于建筑材料和内装修材料、室内家具等,(如:木材、纺织物品等)燃烧后产生大量烟雾。产生烟雾后可以遮光,影响人们的视距,同时随着空气和风向的影响而加速流动,又会使火灾蔓延,形成大面积火灾。

烟气的扩散速度在水平方向较小,起火初期一般为0.1—0.3m/s;中期为0.5—0.8m/s;(旺盛阶段);在楼梯间内3—4m/s,在较高的楼梯间或竖井内,由于烟囱效应,流速为6—8m/s,特别是高层建筑,烟气流动速度更快。

据测试:一栋高100米的建筑,其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在无阻挡的情况下,从底层至100米处,只需30秒烟气就迅速串至顶部,而高层建筑根据不同高度,所产生的高楼,其风速也不同,流速变化也非常复杂。因此逃生人员首先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烟雾。2、有毒、窒息性气体

建筑材料、内装修的各种材料,以纤维素为主要成份的材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主要是CO、CO2,在温度较低或空气不足时会产生少量的醛类和酸类物质;而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等含有氯元素的材料,在燃烧300℃时开始大量产生氯化氢剧毒气体;羊毛、丝绸等含有氮元素的材料,燃烧时在400—500℃时产生氰化氢剧毒气体。这些有毒物质混合在烟雾中,到处扩散致人中毒。

可燃物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人们生存也需要呼吸氧气。在火灾中大量的氧气被燃烧耗去,而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中不仅有毒,同时还会产生窒息性气体CO2。当然起火建筑物的房间产生的CO2浓度因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堆放情况和房间通风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着火房间的CO2浓度可达4—5%,最高可达10%左右,人员接触一小时CO2的安全浓度为0.04—0.05%。对火灾中人员疏散而言,该浓度不应超过0.2%。

当建筑物内火灾燃烧猛烈旺盛时,CO2浓度可达15—23%。一般情况下人员接触10%的浓度便会头晕,严重者会发生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处于休克状态,失去知觉。接触20%浓度时,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出现麻痹,导致死亡。

在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1%时,人就会失去理智、痉挛、脸色发青,氧浓度低于6%时,人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有资料介绍,一个健康的人,七天不吃饭饿不死,三天不喝水渴不死,然而三分钟不呼吸就会窒息死亡。如果你在吸入一定数量的毒气,死亡仅仅需要一分钟。

因此在火灾中80%的伤亡人员多为中毒、窒息,失去逃生能力,导致受伤或死亡。所以在火灾中逃生的人员首要的是防烟、防中毒,保持自己的体能和思维,最终逃离危险现场。05年中山市一酒吧火5分钟死亡26人。

3、高温

任何可燃物质燃烧不仅需要温度的作用,而且燃烧后又产生热能。建筑物发生火灾,温度达到轰燃点后,室内温度可达500度以上,燃烧猛烈时,温度可达1000度以上。火灾中当人们处于高温环境中,由于高温的作用,先是口干舌燥、软弱无力、痛苦难熬,同时思维活动受到强烈干扰,进而出现眩晕、心乱,直至昏迷休克倒下。

一般旅馆房间火灾,从起火到蔓延的时间间隔只有7分钟。在6分钟时火灾现场实测温度已达到300—400度,当火灾燃烧猛烈旺盛时,通常火场温度均超过1000度以上。在火灾中,人对温度热效应的感度。一般人在65度的环境中能忍受一个有限的时间,接着就是使人的心率加快,人体大量出汗,很快出现疲劳和脱水现象,产生昏迷、休克;在120度的环境中,人大约能忍受15分钟;在175度时,人所能忍受的时间不足1分钟。所以在火灾中,逃生人员易出现惊慌不安、惧怕、茫然失措、冲动侥幸、判断失误等情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诱发的。

另外,在火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体表面也会发生变化。如:衣服烤着、表面皮肤灼伤等,都会加重心理的变化,从而做出非理智的举动。如只知推门,而不只拉门。

4、能见度

在火灾中由于大量的烟雾产生,在建筑物内烟雾一时不易散开,因此大量积聚,室外人员要进入现场搜救看不清,而在火场中的逃生人员也看不清出口。

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火灾发生在上午11点45分,但消防人员进入建筑时,烟雾太浓,强光电筒只能照射到1米以内的距离。

有个资料说,人类逃离现场的能见度是5米。在浓烟中,人的视线只能看到3米以内的物体时,那么逃离现场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因此,我们要了解和认识逃生中不利因素,做到知己知彼,一旦遇有不测,能“临危能应”,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火灾时人员的逃生

当火灾发生时,除了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外,应及时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以避免和减少人员的伤亡,这是每个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逃生的原则

人们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特别是身处险境,易产生恐惧心理,有时也会失去理智。因此处于险境中的人,情绪特别重要。

1、树立坚定的逃生信念,要头脑清醒、临

危不乱,保持冷静。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

例:2005年12月25日吉林辽源医院火灾,

一位护士在火灾发生后,果断的将自己病

区的9位患者推进一间病室,并用手电光

引导消防队员前来将患者救出。

2、争取时间、当机立断、判明方向、迅速

撤离,千万不能犹豫。

例: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火灾时,

有个37岁的男士(舞厅乐手)在无法下楼

时,他迅速打碎窗户玻璃,扒着窗格一层

一层往下挪,快到一楼时摔伤。很多人都

是采用自救绳逃生。

3、对逃生路线的选择要心中有数,看清疏

散标志。要熟悉和了解建筑的安全环境。4、根据现场实际,灵活处理逃生、报警和

灭火的关系。

5、不要随大流,避免形成聚堆、拥挤和踩

踏的局面。要相互搀扶,防止摔倒。

6、不要滞留在没有消防设施和任何保护设施的场所。

7、发扬团结友爱,相互鼓励,乐于救人的精神。特别是帮助弱势群体,有序疏散。

例:2005年12月25日吉林辽源医院火灾时,

有位张女士等6人在病房里,大家见起火

后都很慌张,不知怎么办。当火势步步逼

近时,几个人就把床单连接在一起,结成

一个长布绳,大家自觉让病情重的人先

下,5人顺着三楼窗户一个个下到地面,

当张女士最后一个下来时,刚到二楼,

布绳被从二楼窜出的火烧断,她重重地

摔在地上,但得以生还。

8、善用通道、莫入电梯,不要乘座普通电

梯、不要向角落里躲避。注意保护防烟。

9、不要为寻找贵重物品或穿衣服而延误逃

生时间,要快速撤离、不贪财物。

例:2004年5月20日凌晨,苏州市一居

民住宅起火,一家人在睡梦中被烟呛醒

后都相继逃到安全地带,但有一位王女

士突然想到家中橱柜里还有数千元钱未

带出来。不顾众人劝阻,返身冲入火中,

结果钱未拿到,反而被烧伤。

10、不要重返火场、不能误入袋形走廊(这

些走廊尽头有窗或光,容易被误导)。

11、不要盲目跳楼,应借助器材。在万不得

已的情况下,特别是楼层不高的建筑物

(一般3层以下)可采用跳楼,但必须有

保护措施。如:被子护身、将席梦思床垫

沙发垫等抛下做缓冲物。

12、暂时避难。在有水的房间,创造避难间。(二)、逃生的途径

1、探明火势

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有个过程。

虽然这段时间很短暂,但仍有一定的时

间来观察、判断火灾的燃烧情况。

(1)、利用窗户、阳台等进行观察

(2)、利用电话等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系、

报警、报告现场火情。

(3)、迅速到关闭的房门边,用手背试探

门外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千万不要

打开门,应立即回房内寻找其它逃

生途径。如门较凉,可打开门观察走道

内情况,可沿平时熟悉的出入口逃生。

2、正确选择逃生途径

探明火势后,要选择好正确的逃生

路线,方向不能错,否则不是逃生而是

走向地狱之门。

(1)、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设施(楼

梯、室外梯、救生滑梯、安全出口)

(2)、利用建筑物内的安全楼梯、防烟楼

梯间。

(3)、利用建筑物内配备的逃生设施(缓

降器、救生袋等)(4)、利用自然条件(阳台、窗户、屋

面、落水管道、牢固的避雷引下线等)

(5)、利用相邻建筑物。

(6)、利用建筑物本身设置的避难层(间)

(三)、逃生的方法

当建筑物被火封住出口或楼梯等垂直通

道,无法逃离时要想尽一切办法逃离现场.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1、结绳外悬法

当所处房间内充满烟雾,逃离浓烟区已

无可能时。首先应立即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接着用窗帘、床单、沙发套布、自身衣服

等,撕成条,结成能承载自己体重的绳。

一头捆住腰部、一头固定牢,且在室内火

焰不能侵袭处,将自己悬挂在窗外等待救

助。

2、结绳下滑法

当所处危险场所的建筑高度较低时(6

层以下)应寻找能连结成绳索的物品。一

头固定在窗口安全处、另一头抛向地面或

下面未着火层,顺绳滑落到安全处,逃离

危险区。

例:2006年8月2日,福建厦门维达斯服饰公司三楼发生火灾,火先从样品展示厅烧起来,最先发现起火的几名男员工迅速拿起身旁灭火器灭火。200多名员工迅速从疏散楼梯逃离火灾现场。然后浓烟堵塞了三楼通往地面的通道,27名员工被困在办公室。危急时刻,有人砸碎窗户玻璃,把消防水带和连接好的布条紧绑在办公桌和空调架上。一名女经理鼓励大家滑绳自救,待一名员工率先滑下,此时浓烟已完全逼近办公室,女经理继续鼓励、督促大家滑绳自救。3分钟后16名被困员工安全逃生,消防队员到现场后,用梯子将来不及逃生的11名被困员工救到地面。

3、骑坐窗外空调机法

但建筑内充满浓烟,没有时间或条件进行结绳时,首先用自身衣物包扎好口、鼻然后沿窗口攀向窗外有空调机的地方,骑坐在空调外机上等待救援。

4、卫生间避难法

当建筑物着火后逃离烟火区已无可能时,又没有其它条件可利用,应逃向靠建筑外墙的有水的卫生间,关闭门,堵严缝隙,接水不断泼在门上,延缓火和烟进入室内的时间(其中应不断向外报警)等待救援。如没有卫生间,也可选择靠外墙有窗有水的房间进行避难。

例:2006年4月8日上午,烟台市一居民楼发

生火灾,大火将居民家的财物全部烧毁。

但令人称奇的是,一独自在家的8岁男孩

在火海中毫发未损。原来起火后,小孩无

法逃出门外,就跑到卫生间关上门,趴在

地上,并将淋浴喷头打开,始终喷着水,

一直等到消防人员进入将其救出。5、抛物跳楼法

当着火楼层较低(一般四层以下),逃生之路被烟火封锁,所处危险区又无其它条件可利用时,时间又来不及,只有跳楼。但必须先往楼下地面上抛一些棉被、弹簧床垫、沙发垫等较厚并松软的物品,增加缓冲。必须提醒的是,站在窗台上往下跳时,可用手拉住窗台往下滑,确保双脚先着地,而且要看准目标,准确的跳在所抛之物上,既能降低高度、又能减少摔伤,千万不能纵身跳下。6、楼梯天台转移法

当建筑物某单元楼梯间无法逃下时,可逃往建筑物的天台(屋面平台),通过屋面向另一单元(未着火)楼梯间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