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课件_第1页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课件_第2页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课件_第3页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课件_第4页
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通信电缆的敷设

本章内容1.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3.用户引入线与引入设备第6讲电缆的单盘检验与配盘本章重点1.电缆线路的主要敷设方式、各种敷设方法的要领、相关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2.管道设备的组成、管孔的排列和敷设管道的工程知识本章难点1.电缆管道设备2.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敷设方法、步骤和要求本章重点、本章难点1.掌握电缆线路的主要敷设方式、各种敷设方法的要领、相关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2.掌握管道设备的组成、管孔的排列和敷设管道的工程知识3.技能方面:会正确进行架空电缆的架设、管道电缆的穿放;能完成用户皮线、引入线、室内线的安装学习本章目的和要求图3—1常见不良线对1.不良线对及其检验

(1)电缆中常见不良线对①断线:电缆芯线断开。②混线:芯线相碰触(又名短路)。本对线间相碰为自混;不同线对间芯线相碰为它混。③地气:芯线与金属屏蔽层(地)相碰,又称接地。④反接:本对芯线的a、b线在电缆中间或接头中间错接。⑤差接:本对芯线的a(或b)线错与另一对芯线的b(或a)线相接,又称鸳鸯对。⑥交接:本对线在电缆中间或接头中间错接到另一对芯线,产生错号,又称跳对。常见不良线对图3—2断线检验断线检验,如图3—2所示。通过模块型接线子将一端短路,另一端用模块开路,在调试端接出一根引线与耳机及干电池(3—6V)串联后再接出一根摸线连测试塞子,通过模块型接线子的测试孔与芯线接触,如耳机听到“咯”声,说明是好线,如无声是断线。(2)不良线对检验

①断线检验混线检验,如图3—3所示,测试端的接法与断线检验相同,另一端全部芯线腾空,当摸线通过试线塞子和测试孔与被测芯钱接触时耳机内听到“咯”声,即表明有混线。图3—3混线检验②混线检验首先在全塑电缆的一端封上带气门的端帽,另一端封上不带气门的热缩端帽,以便充入气体和测量气压。充气时,在电缆气门嘴处通过皮管连接一个0~0.25MPa(兆帕)的气压表,用来指示气压,充气设备本身及输气管等不得漏气。充气设备可用人工打气筒或移动式充气机,充入电缆内的空气要经过干燥和过滤,滤气罐一般用有机玻璃制成,内装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使用时,一般应串接两个滤气罐如图3—5所示。图3—5电缆充气检验示意图2.电缆气闭性检验图3—6测试芯线间绝缘电阻图3—7测试芯线对地绝缘电阻将兆欧表的L接线柱接一根芯线,E接线柱接至另一根芯线,G保护环接地,测试时要把仪表放平,然后摇动手摇发电机,转速由慢逐渐加快,表针稳定后即可直接读出绝缘电阻值。测试芯线对地绝缘电阻接线如图3—7所示。此时应将芯线与金属屏蔽层之间保持开路,L接线柱接至被测芯线,E接线柱接至金属屏蔽层,G保护环接至芯线绝缘层表面。通过模块型接线子和测试塞子,可测试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与测试芯线间的绝缘电阻相似。

3.绝缘电阻的测量电缆配盘必须以单盘电缆检验记录、线路图、电缆分歧点、递减点的分布等为依据。市内通信全塑电缆主要是根据电缆的制造长度配盘。根据线路图所提供的各种规格的电缆所在段长和现有盘装电缆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地段配设指定盘上一定长度的电缆,以免造成任意截断电缆,既增加接头,又浪费材料。对线路图所提供的长度,尤其对电缆管道的实际长度要进行实地测量。同一地段应布放同一类型的电缆,根据自然地段等情况,必要时布放特种电缆。在配盘时要注意不要把不同厂家的电缆或不同结构的电缆混在一起布放,应把它们分类集中在一个段落内。另外还应熟悉敷设电缆的沿途地形,必要时还要实地查勘,要考虑到线路通过的特殊地段对电缆实际长度的影响。如“S”弯、电缆余长、留长等。3.1.2电缆配盘●全塑电缆线路不管采用哪一种敷设方式,在敷设前都要进行单盘检验(或查验出厂检验数据)和配盘。单盘检验包括:不良线对检验(主要是断、混线和地气检验)、电缆气闭性检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测试等。●电缆配盘是根据电缆检验记录和电缆线路图等按一定的要求把长度不等、电气性能不同的电缆(尽量做到全线路电缆规格程式相同)安排在预计的段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