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1.gif)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2.gif)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3.gif)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4.gif)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d29e19ea1045eeb113cc7f6b4dcb7c8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缓(控)释制剂第十二章缓(控)释制剂1复习:剂型的发展与DDS剂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普通制剂,如片剂、胶囊、注射剂、丸剂等;第二代:缓释、肠溶制剂等,如缓释骨架片、植入式长效制剂;第三代:控释制剂,以及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粒和纳米粒等药物载体制备的靶向制剂,如渗透泵制剂、膜控释制剂、脂质体制剂等;第四代:基于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复习:剂型的发展与DDS剂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2药物新剂型的发展趋势:
精确给药、定向定位给药、按需给药第一代与DDS的区别第一代制剂:立足于提高药物稳定性、促进溶出、改善制剂色香味等以提高病人顺应性。DDS:第二、三、四代药物制剂统称为药物传递系统,DDS。
目的:通过适宜的制剂手段使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在适宜的部位按一定的速度释放,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或使药物载体到达特定的靶器官释放药物,以减小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药物新剂型的发展趋势:第一代制剂:立足于提高药物稳定性3DDS的类型
速度控制型给药系统:缓释、控释、迟释
方向控制型给药系统:药物在体内特定的部位释放,如靶向、定位给药;
应答式给药系统:根据生理或病理需要而定量释放药物的系统。外调式释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尿素-尿素酶体系、葡萄糖-葡萄糖酶体系、pH敏感脂质体等。DDS的类型速度控制型给药系统:缓释、控释、迟释外调式4第一节概述一、含义缓释制剂: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释放多符合一级或Higuchi动力学过程控释制剂: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释放速度仅受制剂本身设计的控制,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胃肠蠕动等因素的控制。第一节概述一、含义5缓释、控释区别:体外:控释零级释放缓释一级体内:控释比缓释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缓释、控释区别:6迟释制剂: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
肠溶制剂: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药物,而在要求的时间内,于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药物的制剂。
结肠定位制剂:于pH7.5~8.0磷酸盐缓冲液大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制剂。
脉冲制剂:不立即释放药物,而在某种条件下(如在体液中经过一定时间或一定pH值或某些酶作用下)一次或多次突然释放药物的制剂。迟释制剂: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7英文名称国内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s
迟释制剂:delayed-releasepreparations国外缓释、控释制剂名称不统一,常用名有
extended-releasepreparations(持续释放),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s,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prolonged-actionpreparations,repeat-actionpreparation,retardpreparations,slow-releasepreparationsUSP:controlled-release,sustained-release,prolonged-release,等视同extended-release(延释),且提出另一名词称为调释制剂(modified-releasepreparations),即调节释放速度与释放部位的制剂,包括缓释、控释、迟释制剂
英文名称8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9二、缓释、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减少服药次数。t1/2短需频繁给药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减少不良反应缓、控释制剂可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某些缓、控释制剂可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二、缓释、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减少服药次数。t1/2短10缺点:临床上剂量调节灵活性较差,若出现副作用,不能立刻停止治疗;缓释制剂往往根据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是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制备昂贵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制剂、透皮贴剂、植入剂、黏膜粘附剂、注射剂(如微球、纳米粒、脂质体等)缺点: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制剂、11第二节缓、控释制剂设计原则一.设计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1.理化因素剂量单次给药最大剂量0.5~1.0g必要时可一次服用多片,降低每片含药量。第二节缓、控释制剂设计原则一.设计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12药物的理化性质
溶解度:<0.01mg/ml,本身缓释;胃肠道pH影响溶解度。pKa:
油水分配系数:应适中,即可通过生物膜,又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胃肠道中稳定性小肠中不稳定药物,制成缓释制剂,生物利用度可能降低。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0.01mg/ml,本身缓释132.生物因素生物半衰期半衰期太短,需加大剂量<1h,或>24h,均不宜一般,药物释放和吸收的时间不宜设计12h以上(药物从口腔到回盲肠运行约8~12h),若结肠也吸收药物,可设计24h给药一次。2.生物因素生物半衰期半衰期太短,需加大剂量14药物的吸收吸收速度常数应大,(吸收半衰期应<3~4h)药物通过主动转运吸收或吸收局限于小肠某一特定部位,不利于制成缓释制剂。代谢肠壁酶系统对药物的代谢具有饱和性;缓慢释放,酶未饱和,则代谢量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吸收15二.设计要求1.药物的选择一般,t1/2=2~8h较合适。但未明确限定。
剂量很大、药效剧烈、溶解吸收很差的药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的抗生素药物等,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二.设计要求1.药物的选择162.生物利用度
缓、控释生物利用度一般在普通制剂的80%~120%。吸收主要在胃、小肠,12h给药一次;结肠也吸收,可24h给药一次。3.Cmax/mix
缓、控释波动度应<普通制剂2.生物利用度17三.辅料1.骨架型缓释材料
亲水凝胶: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而控制药物释放。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琼脂、西黄蓍胶;纤维素类:HPMC、MC、HEC;非纤维多糖:壳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乙烯聚合物:卡波普、聚乙烯醇三.辅料1.骨架型缓释材料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而控18
非溶蚀性(不溶性)骨架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胃肠液渗入骨架材料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骨架中错综复杂的极细孔道,缓慢释放;整个药物的释放过程,骨架不变,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EC、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非溶蚀性(不溶性)骨架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19
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本身不溶解,但在胃肠液环境中可以逐渐溶蚀的惰性蜡质、脂肪酸及其酯类;蜡类:蜂蜡、巴西棕榈蜡、硬脂醇;脂肪酸及其酯类:硬脂酸、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脂等
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本身不溶解,但在胃肠液环境中可以逐渐202.缓释包衣材料不溶性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溶解能力不受pH影响;EC、CA、EudragitRS30D、EudragitRL30D、EudragitNE30D
2.缓释包衣材料不溶性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无21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在pH5~6)、HPMCAS(在pH5~6)丙烯酸树脂L100(在pH>6溶解)、丙烯酸树脂S100(在pH>7溶解)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在pH5~6)、HPMCAS(在pH5~6)丙烯酸树脂L100(在pH>6溶解)、丙烯酸树脂S100(在pH>7溶解)3.增稠剂水溶性高分子,溶于水,黏度增加,减慢药物释放
主要用于液体缓、控释制剂明胶、聚维酮、CMC、PVA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22第三节释药机制1.溶出机制据Noyes-Whitney方程,减慢药物释放可: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难溶性的盐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控制粒子大小第三节释药机制1.溶出机制232.扩散机制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1)贮库型
包衣的片剂或微丸;
水不溶性包衣膜:符合Fick's扩散定律dQ/dt=ADKΔC/d
含水溶性孔道包衣膜:包衣液中掺入致孔剂2.扩散机制包衣的片剂或微丸;24(2)骨架型
药物均匀分散在骨架材料中;外层药物暴露在介质中,先溶解,然后扩散到骨架外面。骨架内药物首先溶解后,通过骨架材料扩散到外面。(2)骨架型25(3)采用扩散机制实现缓释可采取的具体工艺措施包衣:片、小丸;厚度、不同性质包衣材料;制成微囊:微囊膜是半透膜;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制成植入剂:制成经皮吸收制剂:制成乳剂:水溶性药物,制成W/O乳剂;增加粘度减小扩散速度:注射剂或液体制剂(3)采用扩散机制实现缓释可采取的具体工艺措施包衣:片、小丸26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生物溶蚀性材料4.渗透压机制以渗透压为驱动力,控制药物释放,可以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实现零级释放。
片芯:水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聚合物
包衣:水不溶性聚合物包衣,半透膜
打孔:半透膜顶部胃肠液离子不能进入半透膜,故与pH无关。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生物溶蚀性材料4.渗透压机制27亲水膨胀聚合物高渗透亲水物质亲水膨胀聚合物高渗透亲水物质28第四节缓控释制剂膜控型缓、控释制剂骨架型缓释制剂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第四节缓控释制剂膜控型缓、控释制剂29一、膜控型缓、控释制剂1.含义通过包衣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时间、部位。控释膜通常为半透膜或微孔膜;释药机制是膜腔内的渗透压或药物分子的膜层中的扩散行为。片剂、颗粒、小丸、小片均可包衣;药物性质、包衣材料的种类、衣膜的组成、包衣厚度、包衣工艺等决定释药效果。一、膜控型缓、控释制剂1.含义302.膜的组成(包衣液的组成)成膜材料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增塑剂抗粘剂致孔剂其它最终达到合适的释药性能(渗透性)和机械性能2.膜的组成(包衣液的组成)31(1)成膜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等EC不溶于水、胃肠液;很稳定;理想的缓释包衣膜可与HPMC混合,提高膜的韧性,增加光泽;市售商品Surelease和Aquacoat,均为水分散体。(1)成膜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32聚丙烯酸树酯类具有各种溶解性能类型的产品常用EudragitRL、EudragitRS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树酯类33(2)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常用溶剂:水、醇类、酮类、酯类、氯化烃类;成膜材料不溶于水,而有机溶剂有毒水分散体(水为分散介质的包衣液),效果好;胶乳:液态Surelease和Aquacoat微粉混悬液:卡乐康公司的欧巴代Ⅱ(2)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常用溶剂:水、醇类、酮类34(3)增塑剂提高包衣材料的成膜能力,增加衣膜的柔韧度和强度同一种成膜材料,增塑剂选择不同,释药不同;(4)致孔剂增加包衣膜的通透性,调节释药行为;PEG、PVP、蔗糖、HPMC、HPC(3)增塑剂提高包衣材料的成膜能力,增加衣膜的柔韧度和强度35(5)抗粘剂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防止包衣过程中的黏连、结块;(5)抗粘剂363.包衣方法锅包衣法空气悬浮流化床包衣法:缓释包衣常用
片剂、小丸剂、颗粒等悬浮流化,包衣液雾化喷入,同时通入热空气干燥。压制包衣法:两台包衣压片机热熔包衣法:熔点较低的聚合物材料,加热成液态,喷洒至丸芯或颗粒表面,冷却成膜。处于研究阶段3.包衣方法锅包衣法缓释包衣常用压制包衣法:两台374.膜控型缓控释制剂的种类微孔膜包衣片:不溶性的膜+水溶性物质(致孔剂);药物可加在包衣膜内,既做致孔剂又做速释部分;水溶性药物的片芯,应具有较快的溶出速度,这样,药物的释放速度完全由微孔包衣膜控制,释放速度可接近零级;包衣膜在胃肠道内不被破坏,最后又肠道排出体外。4.膜控型缓控释制剂的种类微孔膜包衣片:38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39膜控释小片小片:常规方法制粒,压制成小片(直径约为3mm);膜孔释小片用缓释膜包衣,装入硬胶囊内(每粒胶囊装几片到20片);同一胶囊内可装不同释药速度的膜控释小片。膜控释小片40肠溶膜控释片可以做成:含药片芯+肠溶衣+含药糖衣层(做速释部分)膜控型小丸丸芯(药物、稀释剂、黏合剂)+控释膜(亲水、不溶性、微孔膜、肠溶衣)肠溶膜控释片41二、骨架型缓释制剂1.原理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等特定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可采用常规的生产设备,应用最广泛;性质不同的骨架材料可制成释药机理和行为不同的制剂;二、骨架型缓释制剂1.原理422.亲水凝胶骨架片原理:亲水性聚合物,遇水膨胀,形成凝胶屏障,控制药物溶出;释药机制:药物在凝胶层的扩散+凝胶的溶蚀
水溶性药物以药物扩散为主,难溶性药物以骨架溶蚀为主制备方法:多粉末直接压片2.亲水凝胶骨架片43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44HPMC:常用K4M、K15M基本组成为:
缓释材料为HPMC或HPMC+少量EC;
填充剂主要用乳糖、微晶纤维素;
润湿剂多用80%以上乙醇溶液;
黏合剂多用PVP乙醇溶液;
助流剂可用二氧化硅(用于直接压片);
润滑剂可用硬脂酸镁。材料:HPMC:常用K4M、K15M材料45海藻酸钠CarbopolCMC-Na制备方法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压片海藻酸钠463.蜡质骨架片(溶蚀性骨架片)原理:不溶解、但可溶蚀的蜡质材料与药物制成。释药机制:溶蚀为主3.蜡质骨架片(溶蚀性骨架片)原理:不溶解、但可溶蚀的蜡质47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48制备技术湿法制粒压片溶剂蒸发技术:药物和辅料的溶液或分散体加入熔融的蜡质相中,蒸发除去溶剂,干燥的混合物制颗粒。熔融技术:药物和辅料直接加入熔融的蜡质中,铺开冷凝、固化、粉碎,制颗粒。制备技术494.不溶性骨架片原理:消化液渗入→溶解→扩散孔道扩散为限速步骤药物:水溶性药物可由不同释药速度的颗粒压制而成:口服后崩解为“原有”颗粒,类似胶囊。三种不同释药速度颗粒混合,压片;用缓控释材料制成的微粒压片;骨架材料制成的小丸和空白小丸按比例混合,压片。4.不溶性骨架片原理:消化液渗入→溶解→扩散三种不同释505.骨架型小丸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的小丸填充于胶囊中;类似“片剂”5.骨架型小丸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的小丸填充于胶囊中;51三、渗透泵型控释制剂渗透泵型控释制剂:以渗透压为释药动力,以零级释放动力学为特征的一种释药系统。释药行为不受介质环境pH、胃肠蠕动、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相关性较好;较为理想的口服控释制剂“特殊”的膜控型制剂三、渗透泵型控释制剂521.渗透泵型片剂的基本组成主药;渗透剂或渗透压活性物质:氯化钠、葡萄糖、乳糖推动剂;助渗剂,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聚氧乙烯、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VP、聚丙烯酸半渗透膜材:CA、EC其它:包衣液溶剂口服渗透泵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渗透泵制剂单室、多室如:非洛地平缓释片Ⅱ/art.php?id=7871.渗透泵型片剂的基本组成53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54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55第五节缓控释制剂质量评价1.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目的: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下(如温度、介质的pH值、搅拌速度等),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最后制订出合理的体外药物释放度,以监测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试验装置:溶出仪第五节缓控释制剂质量评价1.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56释放介质常用脱气的新鲜纯化水;0.001~0.1mol/L的盐酸溶液;pH3~8磷酸盐缓冲液;难溶药物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不宜采用有机溶剂)体积满足漏槽条件:一般要求释放介质用量应是形成药物饱和溶液所需量的3倍;取样时间点除迟释制剂外,体外释放速率试验应能反映出受试制剂释药速率的变化特征;全过程时间不应低于给药间隔;累计释放百分率达到90%以上;释放介质57取样时间点累计释放率作用0.5~2h约30%考察是否有突释中间时间约50%确定释药特性最后时间>75%考察释药量是否完全控释制剂还需增加2个释药点;取样时间点累计释放率作用0.5~2h约30%考察是否有突释中58工艺的重现性与均一性试验3批以上、每批6片释药模型的拟合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59药物释放曲线的比较是反映缓控释制剂体外释药行为的最重要方式;与体内释药行为密切相关;不同处方的累计释药曲线,可判断处方、工艺、释放条件等因素对药物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相似因子f2法药物释放曲线的比较602.体内过程的评价生物利用度:制剂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程度。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两种条件下进行。2.体内过程的评价生物利用度:制剂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61参比制剂:国内外上市的同类缓释、控释制剂主导产品;若是创新药物,应选择国内外上市的普通制剂主导产品。参比制剂:国内外上市的同类缓释、控释制剂主导产品;若是创新药623.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含义:由制剂产生的生物学性质或由生物学性质衍生的参数(如tmaz、Cmax、AUC),与同一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体外释药行为)之间,建立了合理的定量关系。反映整个体外释药曲线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3.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含义:由制剂产生的生物学性质或由生63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
才能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情况;用体外释放度试验监控生产过程和质量才有意义;就可用体外释放结果作为该产品体内生物利用度特性质量相关的指标,也可用于处方筛选和批间质量控制。建立和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建立该释放度试验以替代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这样就能减少在初始审批过程中和中试放大机审批后的改变过程中所进行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数目。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64第六节择时与定位释药系统大多数以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为前提,设计制剂;时辰生物学、时辰病理学、时辰药理学、时辰治疗学——生物节律(周期性)哮喘:凌晨易发作;胃溃疡:夜间增强;牙痛:夜间到凌晨明显;血压、心率:凌晨急剧升高第六节择时与定位释药系统大多数以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为前提,65
口服择时释药系统: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渗透泵脉冲释药制剂包衣脉冲释药制剂定时脉冲塞胶囊剂口服择时释药系统: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66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的输送到胃肠道某一特定部位,以速释或缓释、控制药物释放的剂型。胃定位小肠定位结肠定位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的输送到胃肠道某一特67一.渗透泵脉冲释药制剂组成:片芯、半透膜包衣层、释药小孔。片芯可单层或双层美国上市的Covera-HS:盐酸维拉帕米晚上10点服药,次日清晨疾病即将发作时释放出一个脉冲剂量的药物。凌晨3点体内的儿茶酚胺量增高。一.渗透泵脉冲释药制剂组成:片芯、半透膜包衣层、释药小孔68二.包衣脉冲释药制剂1.膜包衣技术膜包衣定时爆释系统包衣膜溶蚀型脉冲释药系统2.压制包衣技术3.半包衣双层脉冲片二.包衣脉冲释药制剂1.膜包衣技术69三.定时脉冲塞胶囊剂三.定时脉冲塞胶囊剂70四.胃定位释药系统(胃内滞留片)目的:促进弱酸性药物和十二指肠段有主动转运的药物的吸收;提高肠道不稳定药物在胃的吸收;提高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延长胃肠道滞留时间,药物吸收完全。四.胃定位释药系统(胃内滞留片)目的:71实现胃滞留的途径
胃内漂浮滞留胃壁粘附滞留磁导向定位滞留膨胀滞留实现胃滞留的途径胃内漂浮滞留721.胃漂浮片药物和亲水胶体及其他辅料制成;不崩解的亲水凝胶骨架片。口服后可以维持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而在胃液中呈漂浮状态的制剂。延缓胃排空时间5-6h,吸收时间延长;
1.胃漂浮片732胃壁粘附片属于生物粘附片生物粘附辅料:卡波普、HPC、CMC-Na、壳聚糖可粘附于胃肠粘膜,缓慢释放药物。2胃壁粘附片74口疮粘附片治疗示意图口疮粘附片治疗示意图753.胃内膨胀系统制剂在胃内膨胀,无法通过幽门,延长在胃内时间;无法通过幽门,但又不阻塞幽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膨胀剂。3.胃内膨胀系统76五.结肠定位释药制剂运送到回盲部后释药意义:提高结肠药效;结肠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结肠酶活性低,利于多肽和蛋白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固体制剂在结肠转运时间很长,20~30h,便于开发缓释制剂。五.结肠定位释药制剂运送到回盲部后释药提高结肠药效;77EndEnd78第十二章缓(控)释制剂第十二章缓(控)释制剂79复习:剂型的发展与DDS剂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普通制剂,如片剂、胶囊、注射剂、丸剂等;第二代:缓释、肠溶制剂等,如缓释骨架片、植入式长效制剂;第三代:控释制剂,以及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粒和纳米粒等药物载体制备的靶向制剂,如渗透泵制剂、膜控释制剂、脂质体制剂等;第四代:基于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复习:剂型的发展与DDS剂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80药物新剂型的发展趋势:
精确给药、定向定位给药、按需给药第一代与DDS的区别第一代制剂:立足于提高药物稳定性、促进溶出、改善制剂色香味等以提高病人顺应性。DDS:第二、三、四代药物制剂统称为药物传递系统,DDS。
目的:通过适宜的制剂手段使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在适宜的部位按一定的速度释放,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或使药物载体到达特定的靶器官释放药物,以减小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药物新剂型的发展趋势:第一代制剂:立足于提高药物稳定性81DDS的类型
速度控制型给药系统:缓释、控释、迟释
方向控制型给药系统:药物在体内特定的部位释放,如靶向、定位给药;
应答式给药系统:根据生理或病理需要而定量释放药物的系统。外调式释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尿素-尿素酶体系、葡萄糖-葡萄糖酶体系、pH敏感脂质体等。DDS的类型速度控制型给药系统:缓释、控释、迟释外调式82第一节概述一、含义缓释制剂: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释放多符合一级或Higuchi动力学过程控释制剂: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释放速度仅受制剂本身设计的控制,不受外界条件,如pH、酶、胃肠蠕动等因素的控制。第一节概述一、含义83缓释、控释区别:体外:控释零级释放缓释一级体内:控释比缓释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缓释、控释区别:84迟释制剂: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
肠溶制剂: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药物,而在要求的时间内,于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药物的制剂。
结肠定位制剂:于pH7.5~8.0磷酸盐缓冲液大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制剂。
脉冲制剂:不立即释放药物,而在某种条件下(如在体液中经过一定时间或一定pH值或某些酶作用下)一次或多次突然释放药物的制剂。迟释制剂: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85英文名称国内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s
迟释制剂:delayed-releasepreparations国外缓释、控释制剂名称不统一,常用名有
extended-releasepreparations(持续释放),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s,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prolonged-actionpreparations,repeat-actionpreparation,retardpreparations,slow-releasepreparationsUSP:controlled-release,sustained-release,prolonged-release,等视同extended-release(延释),且提出另一名词称为调释制剂(modified-releasepreparations),即调节释放速度与释放部位的制剂,包括缓释、控释、迟释制剂
英文名称86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87二、缓释、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减少服药次数。t1/2短需频繁给药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减少不良反应缓、控释制剂可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某些缓、控释制剂可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二、缓释、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减少服药次数。t1/2短88缺点:临床上剂量调节灵活性较差,若出现副作用,不能立刻停止治疗;缓释制剂往往根据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是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制备昂贵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制剂、透皮贴剂、植入剂、黏膜粘附剂、注射剂(如微球、纳米粒、脂质体等)缺点: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栓剂、渗透泵制剂、89第二节缓、控释制剂设计原则一.设计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1.理化因素剂量单次给药最大剂量0.5~1.0g必要时可一次服用多片,降低每片含药量。第二节缓、控释制剂设计原则一.设计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90药物的理化性质
溶解度:<0.01mg/ml,本身缓释;胃肠道pH影响溶解度。pKa:
油水分配系数:应适中,即可通过生物膜,又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胃肠道中稳定性小肠中不稳定药物,制成缓释制剂,生物利用度可能降低。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0.01mg/ml,本身缓释912.生物因素生物半衰期半衰期太短,需加大剂量<1h,或>24h,均不宜一般,药物释放和吸收的时间不宜设计12h以上(药物从口腔到回盲肠运行约8~12h),若结肠也吸收药物,可设计24h给药一次。2.生物因素生物半衰期半衰期太短,需加大剂量92药物的吸收吸收速度常数应大,(吸收半衰期应<3~4h)药物通过主动转运吸收或吸收局限于小肠某一特定部位,不利于制成缓释制剂。代谢肠壁酶系统对药物的代谢具有饱和性;缓慢释放,酶未饱和,则代谢量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吸收93二.设计要求1.药物的选择一般,t1/2=2~8h较合适。但未明确限定。
剂量很大、药效剧烈、溶解吸收很差的药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的抗生素药物等,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二.设计要求1.药物的选择942.生物利用度
缓、控释生物利用度一般在普通制剂的80%~120%。吸收主要在胃、小肠,12h给药一次;结肠也吸收,可24h给药一次。3.Cmax/mix
缓、控释波动度应<普通制剂2.生物利用度95三.辅料1.骨架型缓释材料
亲水凝胶: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而控制药物释放。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琼脂、西黄蓍胶;纤维素类:HPMC、MC、HEC;非纤维多糖:壳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乙烯聚合物:卡波普、聚乙烯醇三.辅料1.骨架型缓释材料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而控96
非溶蚀性(不溶性)骨架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胃肠液渗入骨架材料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骨架中错综复杂的极细孔道,缓慢释放;整个药物的释放过程,骨架不变,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EC、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非溶蚀性(不溶性)骨架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97
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本身不溶解,但在胃肠液环境中可以逐渐溶蚀的惰性蜡质、脂肪酸及其酯类;蜡类:蜂蜡、巴西棕榈蜡、硬脂醇;脂肪酸及其酯类:硬脂酸、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脂等
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本身不溶解,但在胃肠液环境中可以逐渐982.缓释包衣材料不溶性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溶解能力不受pH影响;EC、CA、EudragitRS30D、EudragitRL30D、EudragitNE30D
2.缓释包衣材料不溶性材料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无99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在pH5~6)、HPMCAS(在pH5~6)丙烯酸树脂L100(在pH>6溶解)、丙烯酸树脂S100(在pH>7溶解)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在pH5~6)、HPMCAS(在pH5~6)丙烯酸树脂L100(在pH>6溶解)、丙烯酸树脂S100(在pH>7溶解)3.增稠剂水溶性高分子,溶于水,黏度增加,减慢药物释放
主要用于液体缓、控释制剂明胶、聚维酮、CMC、PVA肠溶性材料CAP(在pH5.8~6.0)、HPMCP100第三节释药机制1.溶出机制据Noyes-Whitney方程,减慢药物释放可: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难溶性的盐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控制粒子大小第三节释药机制1.溶出机制1012.扩散机制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1)贮库型
包衣的片剂或微丸;
水不溶性包衣膜:符合Fick's扩散定律dQ/dt=ADKΔC/d
含水溶性孔道包衣膜:包衣液中掺入致孔剂2.扩散机制包衣的片剂或微丸;102(2)骨架型
药物均匀分散在骨架材料中;外层药物暴露在介质中,先溶解,然后扩散到骨架外面。骨架内药物首先溶解后,通过骨架材料扩散到外面。(2)骨架型103(3)采用扩散机制实现缓释可采取的具体工艺措施包衣:片、小丸;厚度、不同性质包衣材料;制成微囊:微囊膜是半透膜;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制成植入剂:制成经皮吸收制剂:制成乳剂:水溶性药物,制成W/O乳剂;增加粘度减小扩散速度:注射剂或液体制剂(3)采用扩散机制实现缓释可采取的具体工艺措施包衣:片、小丸104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生物溶蚀性材料4.渗透压机制以渗透压为驱动力,控制药物释放,可以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实现零级释放。
片芯:水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聚合物
包衣:水不溶性聚合物包衣,半透膜
打孔:半透膜顶部胃肠液离子不能进入半透膜,故与pH无关。3.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生物溶蚀性材料4.渗透压机制105亲水膨胀聚合物高渗透亲水物质亲水膨胀聚合物高渗透亲水物质106第四节缓控释制剂膜控型缓、控释制剂骨架型缓释制剂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第四节缓控释制剂膜控型缓、控释制剂107一、膜控型缓、控释制剂1.含义通过包衣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时间、部位。控释膜通常为半透膜或微孔膜;释药机制是膜腔内的渗透压或药物分子的膜层中的扩散行为。片剂、颗粒、小丸、小片均可包衣;药物性质、包衣材料的种类、衣膜的组成、包衣厚度、包衣工艺等决定释药效果。一、膜控型缓、控释制剂1.含义1082.膜的组成(包衣液的组成)成膜材料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增塑剂抗粘剂致孔剂其它最终达到合适的释药性能(渗透性)和机械性能2.膜的组成(包衣液的组成)109(1)成膜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等EC不溶于水、胃肠液;很稳定;理想的缓释包衣膜可与HPMC混合,提高膜的韧性,增加光泽;市售商品Surelease和Aquacoat,均为水分散体。(1)成膜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110聚丙烯酸树酯类具有各种溶解性能类型的产品常用EudragitRL、EudragitRS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树酯类111(2)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常用溶剂:水、醇类、酮类、酯类、氯化烃类;成膜材料不溶于水,而有机溶剂有毒水分散体(水为分散介质的包衣液),效果好;胶乳:液态Surelease和Aquacoat微粉混悬液:卡乐康公司的欧巴代Ⅱ(2)包衣溶剂(成膜材料的分散介质)常用溶剂:水、醇类、酮类112(3)增塑剂提高包衣材料的成膜能力,增加衣膜的柔韧度和强度同一种成膜材料,增塑剂选择不同,释药不同;(4)致孔剂增加包衣膜的通透性,调节释药行为;PEG、PVP、蔗糖、HPMC、HPC(3)增塑剂提高包衣材料的成膜能力,增加衣膜的柔韧度和强度113(5)抗粘剂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防止包衣过程中的黏连、结块;(5)抗粘剂1143.包衣方法锅包衣法空气悬浮流化床包衣法:缓释包衣常用
片剂、小丸剂、颗粒等悬浮流化,包衣液雾化喷入,同时通入热空气干燥。压制包衣法:两台包衣压片机热熔包衣法:熔点较低的聚合物材料,加热成液态,喷洒至丸芯或颗粒表面,冷却成膜。处于研究阶段3.包衣方法锅包衣法缓释包衣常用压制包衣法:两台1154.膜控型缓控释制剂的种类微孔膜包衣片:不溶性的膜+水溶性物质(致孔剂);药物可加在包衣膜内,既做致孔剂又做速释部分;水溶性药物的片芯,应具有较快的溶出速度,这样,药物的释放速度完全由微孔包衣膜控制,释放速度可接近零级;包衣膜在胃肠道内不被破坏,最后又肠道排出体外。4.膜控型缓控释制剂的种类微孔膜包衣片:116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17膜控释小片小片:常规方法制粒,压制成小片(直径约为3mm);膜孔释小片用缓释膜包衣,装入硬胶囊内(每粒胶囊装几片到20片);同一胶囊内可装不同释药速度的膜控释小片。膜控释小片118肠溶膜控释片可以做成:含药片芯+肠溶衣+含药糖衣层(做速释部分)膜控型小丸丸芯(药物、稀释剂、黏合剂)+控释膜(亲水、不溶性、微孔膜、肠溶衣)肠溶膜控释片119二、骨架型缓释制剂1.原理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等特定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可采用常规的生产设备,应用最广泛;性质不同的骨架材料可制成释药机理和行为不同的制剂;二、骨架型缓释制剂1.原理1202.亲水凝胶骨架片原理:亲水性聚合物,遇水膨胀,形成凝胶屏障,控制药物溶出;释药机制:药物在凝胶层的扩散+凝胶的溶蚀
水溶性药物以药物扩散为主,难溶性药物以骨架溶蚀为主制备方法:多粉末直接压片2.亲水凝胶骨架片121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22HPMC:常用K4M、K15M基本组成为:
缓释材料为HPMC或HPMC+少量EC;
填充剂主要用乳糖、微晶纤维素;
润湿剂多用80%以上乙醇溶液;
黏合剂多用PVP乙醇溶液;
助流剂可用二氧化硅(用于直接压片);
润滑剂可用硬脂酸镁。材料:HPMC:常用K4M、K15M材料123海藻酸钠CarbopolCMC-Na制备方法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压片海藻酸钠1243.蜡质骨架片(溶蚀性骨架片)原理:不溶解、但可溶蚀的蜡质材料与药物制成。释药机制:溶蚀为主3.蜡质骨架片(溶蚀性骨架片)原理:不溶解、但可溶蚀的蜡质125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26制备技术湿法制粒压片溶剂蒸发技术:药物和辅料的溶液或分散体加入熔融的蜡质相中,蒸发除去溶剂,干燥的混合物制颗粒。熔融技术:药物和辅料直接加入熔融的蜡质中,铺开冷凝、固化、粉碎,制颗粒。制备技术1274.不溶性骨架片原理:消化液渗入→溶解→扩散孔道扩散为限速步骤药物:水溶性药物可由不同释药速度的颗粒压制而成:口服后崩解为“原有”颗粒,类似胶囊。三种不同释药速度颗粒混合,压片;用缓控释材料制成的微粒压片;骨架材料制成的小丸和空白小丸按比例混合,压片。4.不溶性骨架片原理:消化液渗入→溶解→扩散三种不同释1285.骨架型小丸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的小丸填充于胶囊中;类似“片剂”5.骨架型小丸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的小丸填充于胶囊中;129三、渗透泵型控释制剂渗透泵型控释制剂:以渗透压为释药动力,以零级释放动力学为特征的一种释药系统。释药行为不受介质环境pH、胃肠蠕动、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相关性较好;较为理想的口服控释制剂“特殊”的膜控型制剂三、渗透泵型控释制剂1301.渗透泵型片剂的基本组成主药;渗透剂或渗透压活性物质:氯化钠、葡萄糖、乳糖推动剂;助渗剂,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聚氧乙烯、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VP、聚丙烯酸半渗透膜材:CA、EC其它:包衣液溶剂口服渗透泵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渗透泵制剂单室、多室如:非洛地平缓释片Ⅱ/art.php?id=7871.渗透泵型片剂的基本组成131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32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33第五节缓控释制剂质量评价1.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目的: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下(如温度、介质的pH值、搅拌速度等),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最后制订出合理的体外药物释放度,以监测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试验装置:溶出仪第五节缓控释制剂质量评价1.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134释放介质常用脱气的新鲜纯化水;0.001~0.1mol/L的盐酸溶液;pH3~8磷酸盐缓冲液;难溶药物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不宜采用有机溶剂)体积满足漏槽条件:一般要求释放介质用量应是形成药物饱和溶液所需量的3倍;取样时间点除迟释制剂外,体外释放速率试验应能反映出受试制剂释药速率的变化特征;全过程时间不应低于给药间隔;累计释放百分率达到90%以上;释放介质135取样时间点累计释放率作用0.5~2h约30%考察是否有突释中间时间约50%确定释药特性最后时间>75%考察释药量是否完全控释制剂还需增加2个释药点;取样时间点累计释放率作用0.5~2h约30%考察是否有突释中136工艺的重现性与均一性试验3批以上、每批6片释药模型的拟合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课件137药物释放曲线的比较是反映缓控释制剂体外释药行为的最重要方式;与体内释药行为密切相关;不同处方的累计释药曲线,可判断处方、工艺、释放条件等因素对药物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相似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天津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结核病绩效考核指标介绍课件
- Unit+1+School+things+Lead+in Cartoon+time【知识精研】三年级英语下学期+(译林版三起·2024)
-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Part A Let's learn 【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路基工程施工》课件
- 《认识职业世界》课件
- 《DIY香皂制作》课件
- 《搜索旅游信息》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地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管编藤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广东省深圳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藻类、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课件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肿瘤科疼痛一病一品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人民医院样本外送检测管理制度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