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周勇军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zyj133333@163.comQQ群:25543144教育学周勇军1当代学习理论当代学习理论2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3一、什么是学习:概念及特征二、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四、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五、学习的分类六、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一、什么是学习:概念及特征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4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学习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5程颐语录中说:“万物皆有良能,如每常禽鸟中做得窠子,极有巧妙处。是他良能,不待学也。人初生,只有吃乳一事不是学,其他皆是学。”(《河南程氏遗书》)这里他是以本能和学习作为区别人禽的标堆的。程颐语录中说:“万物皆有良能,如每常禽鸟中做得窠子,极有巧妙6王夫之也强调学习对于人的作用。他说:“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去天近而其明较现。人则有天道而抑有人道,去天道远而人道持权也。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智,人天下之声色而研其理者人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七)王夫之也强调学习对于人的作用。他说:“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去7这就是说,动物只凭本能行事,“有天明而无己明”,初生队虽有几种本能活动,“及其长而无以过。”(《读四书大全说》卷七)人初生时不学而能的活动少得可怜,但因人道持权或后天学习而有超出动物之上的发展。这就是说,动物只凭本能行事,“有天明而无己明”,初生队虽有几8Inpsychologyandeducation,learningtheoriesareattemptstodescribehowpeoplelearn,therebyhelpingusunderstandtheinherentlycomplexprocessoflearning.Therearebasicallythreemainperspectivesinlearningtheories,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onstructivism.Inpsychologyandeducation,l9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10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11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学习的心理条件志向要远大、注意要集中、兴趣要稳定、情感要热烈、意志要坚强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过程12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塑造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论,并对志向、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13二、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社会学习理论二、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4AspectBehaviouristCognitivistHumanistSocialandsituationalLearningtheoristsThorndike,Pavlov,Watson,Guthrie,Hull,Tolman,SkinnerKoffka,Kohler,Lewin,Piaget,Ausubel,Bruner,GagneMaslow,RogersBandura,LaveandWenger,SalomonViewofthelearningprocessChangeinbehaviourInternalmentalprocess(includinginsight,informationprocessing,memory,perceptionApersonalacttofulfilpotential.Interaction/observationinsocialcontexts.MovementfromtheperipherytothecentreofacommunityofpracticeLocusoflearningStimuliinexternalenvironmentInternalcognitivestructuringAffectiveandcognitiveneedsLearningisin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andenvironment.PurposeineducationProducebehaviouralchangeindesireddirectionDevelopcapacityandskillstolearnbetterBecomeself-actualized,autonomousFullparticipationincommunitiesofpracticeandutilizationofresourcesEducator'sroleArrangesenvironmenttoelicitdesiredresponseStructurescontentoflearningactivityFacilitatesdevelopmentofthewholepersonWorkstoestablishcommunitiesofpracticeinwhichconversation
andparticipationcanoccur.ManifestationsinadultlearningBehaviouralobjectives
Competency-basededucationSkilldevelopmentandtrainingCognitivedevelopment
Intelligence,learningandmemoryasfunctionofageLearninghowtolearnAndragogy
Self-directedlearningSocialization
SocialparticipationAssociationalismConversation
AspectBehaviouristCognitivistH15Fourorientationstolearning(afterMerriamandCaffarella1991:138)
learningtheory-models,productandprocessWhatislearning?Isitachangeinbehaviourorunderstanding?Isitaprocess?Herewesurveysomecommonmodels.Fourorientationstolearning16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onstructivism-TheBasics
TheBasicsofBehaviorism
TheBasicsofCognitivism
TheBasicsof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ies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17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的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18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19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0三种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及其整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情境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复杂学习(complexlearning),并基于复杂学习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概括地说,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复杂学习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虽然它们没有对复杂学习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复杂学习,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完善复杂学习理论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与发展。三种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及其整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情21复杂学习理论的研究无疑是现代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虽然各主要流派许多理论观点都有明显的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兼容与整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复杂学习理论的研究无疑是现代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虽然各主22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和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的主体意识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不断强化,但大多数人对学习主体的理解,都停留在个体学习的层次和水平.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随着23本文阐述了学习主体从个体向团队的拓展和提升这一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较深入地探讨了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从时代高度论证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倡导团队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复旦教育论坛050403
本文阐述了学习主体从个体向团队的拓展和提升这一当代学习理论与24中国当代学习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一)理论研究:从巴甫洛夫主义到虚无主义再到认知主义(二)实证研究:从动物实验到实验工作的完全停顿再到自然实验(三)实践研究:从重视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再到培养非智力因素中国心理学史
中国当代学习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一)理论研究:从巴甫洛夫主义25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发展轨迹之初探理论研究:从翻译到评介再到独立探讨实证研究:从实验法的倡导到大量实验研究的出现实践研究:从近代学校的建立到大量有实践价值的学习观的提出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发展轨迹之初探26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史是指从本世纪初西方近代学习心理学由日本间接输入我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学习心理学从创立、发展到初具规模的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史是指从本世纪初西方近代学习心理学由日本27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桑新民: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情报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挂靠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招收教育技术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桑新民:南京大28该研究者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剖析了目前学习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性,然后将学习研究的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从个体扩展到团队与社会,分别从教育哲学、管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对人类学习活动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学习方式”范畴,提出该研究者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29“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认为“发展自身的人类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30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类复杂学习活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论,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31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32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33一、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概念及其局限
二、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学习概念
西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学习理念
三、教育哲学的视野: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四、政治家与管理科学家的视野: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五、教育技术学的视野:架设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之间的桥梁
六、历史哲学的视野:学习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概念及其局限3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35该定义强调了以下三点:第一,学习活动必须引起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发展新行为或改变以往的行为,这里强调了学习的结果;第二,这种行为和心理倾向的变化必须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以此将学习引起的变化和由药物、疾病等外部原因所引起的暂时变化加以区别;第三,这种变化来自于经验活动,由此将学习与遗传等因素造成的生理发育加以区别。该定义强调了以下三点:36鲍尔(G.H.Bower)和希尔加德(E.R.Hilgard)在他们著名的《学习论》(1981)一书中把学习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G.H.鲍尔,E.R.希尔加德著:《学习论——学习活动规律的探索》,邵瑞珍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鲍尔(G.H.Bower)和希尔加德(E.R.Hilgard37加涅(1985)则更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disposition)或能力(capability)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加涅实际上是用人的内部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不过,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不能观察,必须通过外部的行为,通过行为表现(performance)的变化来作出学习是否发生的推论。加涅(1985)则更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d38理解学习定义中的三个要点。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儿童从不会叫爸爸到学会叫爸爸,这里有学习。以后仅重复叫爸爸,这种重复的活动或练习就没有学习了。理解学习定义中的三个要点。39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适应、疲劳,不能称为学习,因为这变化是暂时的,条件变化或经适当休息,这些暂时性变化就会迅速消失。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适应、疲40上述的学习定义是一个广义的学习定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日常情境中的学习不完全相同。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按照教育目标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上述的学习定义是一个广义的学习定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日常情41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发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变化。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42TheoryIntoPracticeExplorationsinLearning&Instruction:
TheTheoryIntoPracticeDatabase
TheoryIntoPracticeExploratio43LearningTheoriesofInstructionalDesignBehavior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Cognitiv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Constructiv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LearningTheoriesofInstructi44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45一、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一、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46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47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48一、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在知识学习中,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知识获得的两种基本学习方式,而把握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是知识保持的基本前提。一、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49二、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学习一般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基本阶段,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50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为迁移而教”,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优化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51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52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它涉及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53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过程。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54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55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56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和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57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内涵(一)教学观:因材施教(二)学生观:学生可造(三)评价观:多种多样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内涵(一)教学观:因材施教58《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李志厚等著;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本书从多个角度围绕学习论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包括学习是什么?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有效地学习?什么环境下学习效果更好?如何更准确地评价学习的效果?教师如何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提倡怎样的学习理念等等。《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李志厚等著;学习论与新课程学59学习资源学习资源60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61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NeuroscienceofLearningandMemory22/xxyjy/cover.htm脑的高级功能22/myf/frame.html《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第二章学习理论》
73:8008/edu_class/upload/XinLi/Myweb5/dierzhang.htm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62人类学习的理论人类学习的理论63勒弗朗索瓦.人类学习的理论
.外语教研.2004.ISBN:7-5600-4368-2本书介绍了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心理学理论,这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作者首先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心理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行为主义理论:经典条件反射,联结主义,极端行为主义,进化心理学等。第三和第四部分介绍了现代认知主义的相关理论。勒弗朗索瓦.人类学习的理论.外语教研.2004.ISB64提高学习的主体性
——大学生学习改革的时代主题学习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学习主体性为学习改革之本学习主题性为全面发展之基何旭明、屈林岩.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15-18提高学习的主体性
——大学生学习改革的时代主题学习主体性的基65《大学生学习心理》本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的宏观心理、大脑智慧、心理机制、心理策略、记忆心理、能力培养、方法训练,大学生学习障碍的化解,大学生学习的危机管理等13章。陶国富,王祥兴主编;大学生学习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大学生学习心理》本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的宏观心理、大脑智慧66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67《大学生思维心理学》林钟敏主编;大学生思维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大学生思维心理学》林钟敏主编;大学生思维心理学;福建68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学习的著作,详细地阐述了学习的发生以及影响学习的种种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学习理论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中的运用。《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第8版《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学习的著作,详69重点突出了当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在勾勒了当代教育理论的演进和研究重点的同时,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理论崭新的研究图景。当代的学习理论已经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转移到社会认知理论上来。因而本书重点介绍了认知的观点,并强调了当前我们教育的重点就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和课程。重点突出了当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在勾勒了当代教育理论的演70《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该书各章分别从社会共享认知、情境学习、日常认知和日常推理、活动理论、生态心理学、分布式认知以及基于案例的推理等有关学习与意义制定的理论出发,描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强调学习是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的实践,因此,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该书各章分别从社会共享认知、情境学习71戴维·H·乔纳森主编任友群
郑太年译高文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04年3月第2版.
任友群.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书评.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4月25日,第9版.
戴维·H·乔纳森主编任友群郑太年译高文审校.华东72学习环境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设计的,而是为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学习者创设的。它所依据的是不同于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当代学习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学习环境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设计的,而是为善于从自己的经验73首先,学习是意义制定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第二,意义制定过程具有社会本质。第三,意义制定的地点(环境)决定其结果。首先,学习是意义制定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递。74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75教育学周勇军西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zyj133333@163.comQQ群:25543144教育学周勇军76当代学习理论当代学习理论77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78一、什么是学习:概念及特征二、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四、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五、学习的分类六、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一、什么是学习:概念及特征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成都:四川79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学习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80程颐语录中说:“万物皆有良能,如每常禽鸟中做得窠子,极有巧妙处。是他良能,不待学也。人初生,只有吃乳一事不是学,其他皆是学。”(《河南程氏遗书》)这里他是以本能和学习作为区别人禽的标堆的。程颐语录中说:“万物皆有良能,如每常禽鸟中做得窠子,极有巧妙81王夫之也强调学习对于人的作用。他说:“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去天近而其明较现。人则有天道而抑有人道,去天道远而人道持权也。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智,人天下之声色而研其理者人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七)王夫之也强调学习对于人的作用。他说:“禽兽有天明而无己明,去82这就是说,动物只凭本能行事,“有天明而无己明”,初生队虽有几种本能活动,“及其长而无以过。”(《读四书大全说》卷七)人初生时不学而能的活动少得可怜,但因人道持权或后天学习而有超出动物之上的发展。这就是说,动物只凭本能行事,“有天明而无己明”,初生队虽有几83Inpsychologyandeducation,learningtheoriesareattemptstodescribehowpeoplelearn,therebyhelpingusunderstandtheinherentlycomplexprocessoflearning.Therearebasicallythreemainperspectivesinlearningtheories,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onstructivism.Inpsychologyandeducation,l84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85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86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学习的心理条件志向要远大、注意要集中、兴趣要稳定、情感要热烈、意志要坚强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过程87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塑造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论,并对志向、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88二、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社会学习理论二、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89AspectBehaviouristCognitivistHumanistSocialandsituationalLearningtheoristsThorndike,Pavlov,Watson,Guthrie,Hull,Tolman,SkinnerKoffka,Kohler,Lewin,Piaget,Ausubel,Bruner,GagneMaslow,RogersBandura,LaveandWenger,SalomonViewofthelearningprocessChangeinbehaviourInternalmentalprocess(includinginsight,informationprocessing,memory,perceptionApersonalacttofulfilpotential.Interaction/observationinsocialcontexts.MovementfromtheperipherytothecentreofacommunityofpracticeLocusoflearningStimuliinexternalenvironmentInternalcognitivestructuringAffectiveandcognitiveneedsLearningisin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andenvironment.PurposeineducationProducebehaviouralchangeindesireddirectionDevelopcapacityandskillstolearnbetterBecomeself-actualized,autonomousFullparticipationincommunitiesofpracticeandutilizationofresourcesEducator'sroleArrangesenvironmenttoelicitdesiredresponseStructurescontentoflearningactivityFacilitatesdevelopmentofthewholepersonWorkstoestablishcommunitiesofpracticeinwhichconversation
andparticipationcanoccur.ManifestationsinadultlearningBehaviouralobjectives
Competency-basededucationSkilldevelopmentandtrainingCognitivedevelopment
Intelligence,learningandmemoryasfunctionofageLearninghowtolearnAndragogy
Self-directedlearningSocialization
SocialparticipationAssociationalismConversation
AspectBehaviouristCognitivistH90Fourorientationstolearning(afterMerriamandCaffarella1991:138)
learningtheory-models,productandprocessWhatislearning?Isitachangeinbehaviourorunderstanding?Isitaprocess?Herewesurveysomecommonmodels.Fourorientationstolearning91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onstructivism-TheBasics
TheBasicsofBehaviorism
TheBasicsofCognitivism
TheBasicsof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iesBehaviorism,CognitivismandC9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的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9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94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95三种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及其整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情境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复杂学习(complexlearning),并基于复杂学习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概括地说,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复杂学习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虽然它们没有对复杂学习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复杂学习,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完善复杂学习理论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与发展。三种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及其整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情96复杂学习理论的研究无疑是现代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虽然各主要流派许多理论观点都有明显的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兼容与整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复杂学习理论的研究无疑是现代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虽然各主97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和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的主体意识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不断强化,但大多数人对学习主体的理解,都停留在个体学习的层次和水平.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随着98本文阐述了学习主体从个体向团队的拓展和提升这一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较深入地探讨了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从时代高度论证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倡导团队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复旦教育论坛050403
本文阐述了学习主体从个体向团队的拓展和提升这一当代学习理论与99中国当代学习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一)理论研究:从巴甫洛夫主义到虚无主义再到认知主义(二)实证研究:从动物实验到实验工作的完全停顿再到自然实验(三)实践研究:从重视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再到培养非智力因素中国心理学史
中国当代学习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一)理论研究:从巴甫洛夫主义100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发展轨迹之初探理论研究:从翻译到评介再到独立探讨实证研究:从实验法的倡导到大量实验研究的出现实践研究:从近代学校的建立到大量有实践价值的学习观的提出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发展轨迹之初探101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史是指从本世纪初西方近代学习心理学由日本间接输入我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学习心理学从创立、发展到初具规模的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现代学习心理学史是指从本世纪初西方近代学习心理学由日本102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桑新民: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情报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挂靠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招收教育技术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桑新民:南京大103该研究者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剖析了目前学习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性,然后将学习研究的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从个体扩展到团队与社会,分别从教育哲学、管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对人类学习活动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学习方式”范畴,提出该研究者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104“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认为“发展自身的人类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105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类复杂学习活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论,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106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107xx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课件108一、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概念及其局限
二、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学习概念
西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学习理念
三、教育哲学的视野: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四、政治家与管理科学家的视野: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五、教育技术学的视野:架设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之间的桥梁
六、历史哲学的视野:学习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概念及其局限109“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110该定义强调了以下三点:第一,学习活动必须引起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发展新行为或改变以往的行为,这里强调了学习的结果;第二,这种行为和心理倾向的变化必须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以此将学习引起的变化和由药物、疾病等外部原因所引起的暂时变化加以区别;第三,这种变化来自于经验活动,由此将学习与遗传等因素造成的生理发育加以区别。该定义强调了以下三点:111鲍尔(G.H.Bower)和希尔加德(E.R.Hilgard)在他们著名的《学习论》(1981)一书中把学习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G.H.鲍尔,E.R.希尔加德著:《学习论——学习活动规律的探索》,邵瑞珍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鲍尔(G.H.Bower)和希尔加德(E.R.Hilgard112加涅(1985)则更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disposition)或能力(capability)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加涅实际上是用人的内部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不过,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不能观察,必须通过外部的行为,通过行为表现(performance)的变化来作出学习是否发生的推论。加涅(1985)则更明确地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d113理解学习定义中的三个要点。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儿童从不会叫爸爸到学会叫爸爸,这里有学习。以后仅重复叫爸爸,这种重复的活动或练习就没有学习了。理解学习定义中的三个要点。114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适应、疲劳,不能称为学习,因为这变化是暂时的,条件变化或经适当休息,这些暂时性变化就会迅速消失。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适应、疲115上述的学习定义是一个广义的学习定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日常情境中的学习不完全相同。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按照教育目标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上述的学习定义是一个广义的学习定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日常情116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发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变化。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117TheoryIntoPracticeExplorationsinLearning&Instruction:
TheTheoryIntoPracticeDatabase
TheoryIntoPracticeExploratio118LearningTheoriesofInstructionalDesignBehavior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Cognitiv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ConstructivismandInstructionalDesign
LearningTheoriesofInstructi119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120一、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一、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121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122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23一、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在知识学习中,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知识获得的两种基本学习方式,而把握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是知识保持的基本前提。一、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124二、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学习一般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基本阶段,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125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为迁移而教”,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优化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126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127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它涉及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128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过程。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129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130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多元智力理论131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是在某种社会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