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教材研读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教师专用)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突破考点三摩尔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符号:n。(3)单位:摩尔,用①mol
表示。教材研读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教材研读4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2)符号:NA。(3)单位:mol-1。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②
n=
。2.阿伏加德罗常数5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0g
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2)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3)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4)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5)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自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1mol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C.1mol水中含2mol氢和1mol氧D.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解析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或原子构成的,故A错;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故C错;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理量,故D错。
自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解析
有7自测3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相同吗?答案不相同。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
罗常数(NA)是指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数值上与0.012kg12C中所
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自测3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相同吗?答8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常用单位是g·mol-1。公
式:①
M=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
子的②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92.气体摩尔体积
2.气体摩尔体积10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1)四条件
(2)结论: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2)结论:1mol任何11(2)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4)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5)常温常压下,3.2g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6)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自测4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12相同条件推论
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T、V相同
=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n、T相同
=
物质的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成正比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教师专用)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相同条件推论
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13
特别提醒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粒子数相等”这一
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2)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
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特别提醒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14自测5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2)在相同条件下,CO、N2的混合气体与相同物质的量的O2的分子个数
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3)若把(2)中的O2改成氩气,则分子个数、原子个数也都相同
(✕)(4)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2H4和C3H6,所含分子个数相同,而相
同质量时,它们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5)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d,则在1个大气压、273℃时的密度为2d(✕)
自测5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5自测6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C)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自测6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16解析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体积相同,
则分子数相同,而每个CO和N2分子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同温同压
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12C18O的摩尔质量为30g·
mol-1,14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A项错误;1个12C18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
为16,1个14N2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4,B项错误;n=
,m相同、M不同,所以n不同,而每个12C18O和14N2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相同,D项错误。解析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体积17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1.基本公式(1)物质的量(n)、微粒数(N)、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换算
=n(mol)=
以上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任何物质。考点突破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突破18
=n(mol)=
特别提示
①任何状况下的任何气体均存在Vm。②标准状况(0℃、101kPa)下,Vm=22.4L·mol-1。③上述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气体,在标准状况下,H2O、SO3、苯、己烷等
均不是气体。(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的换算 =n(mol)= (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19N2+3H2
2NH3物质的质量之比28∶6∶34物质的量之比1∶3∶2气体体积之比1∶3∶2物质的分子数之比1∶3∶22.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步骤(1)基本原理N2+3H2 2NH32.依据化学20
(2)解题步骤 (2)解题步骤213.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中的应用(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比例式求解。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
物质的体积。(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2典例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
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D)A.
B.
C.
D.
典例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气态双23解析
解法一公式法ag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
g·mol-1所以b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mol-1=
L。解析
解法一公式法24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g气体的分子数为N,则N=
,bg该气态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解法二比例法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g气体的分子数为N,则N251-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2Q+R中,当1.6g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
之比为
(D)A.46∶9B.32∶9C.23∶9D.16∶9解析
应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
∶
=2∶1,m(Q)=2m(R)×
=2×4.4g×
=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m(Y)=4.4g+3.6g-1.6g=6.4g。m(Y)∶m(Q)=6.4g∶3.6g=16∶9。
1-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26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
充分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A.
B.
C.
D.
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272NaHCO3
Na2CO3+CO2↑+H2O↑
Δm2×8410662
xg(w1-w2)g=
x=
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解法一差量法。设样品中含NaHCO3
xg,则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28解法二设样品中有xmolNaHCO3,则:2NaHCO3
Na2CO3+CO2↑+H2O↑
xmol0.5xmol根据样品加热前后固体质量的关系,有w1g-xmol×84g·mol-1+0.5xmol×
106g·mol-1=w2g,解得x=
,m(NaHCO3)=
mol×84g·mol-1=
g,从而推知样品中m(Na2CO3)=w1g-
g=
g,因此Na2CO3样品的纯度ω(Na2CO3)=
=
。解法二设样品中有xmolNaHCO3,则:29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是高考的常
见考查形式。本考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已知物质的质量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
·NA来计算,解答此类题应注意看清所求微粒的种类,分子的构成(是单原子分子,还是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以及微粒中含有
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30例如: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
为NA,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此题包含以下信息:
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质量一定时,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不影响分子总数,故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例如: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12.已知气体的体积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
·NA来计算,解题时要注意:(1)若题目给出物质的体积,一要看是不是标准状况,若不是标准状况,则
1mol气体的体积一般不为22.4L;二要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
体(如在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若不是气体,则无法求其物质的量和分
子数目;若是气体,则可求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目,这与其是混合气体还
是单一气体无关。2.已知气体的体积来求微粒的数目32例如: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这
一说法是否正确?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此时2
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氧原子数目也小于2NA,故这一
说法不正确。(2)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微粒数目与外界条件无关。(3)注意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
氧(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4)如有可逆反应,还要考虑平衡及平衡移动的问题。例如: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33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c·V·NA来计算。这类题一般会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
水解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解题时注意对“隐含条件”的挖掘。例如:1L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
,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解答此题时要考虑HC
的水解及电离,实际存在于溶液中的HC
数目应小于0.1NA,故这一说法不正确。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来求微粒的数目344.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微粒数目的计算这类题着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解答此类题时
应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得失电子守恒规律。例如:1mol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解题时首先要考虑二者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根据哪种反应物的量来计算
转移的电子数。由于HNO3是足量的,所以反应时Fe被氧化生成Fe3+,在
计算转移电子的数目时应根据Fe的物质的量及1个Fe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来计算,此时Fe失去电子的数目为3NA,故这一说法不正确。4.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微粒数目的计算35典例2
(2019北京朝阳期末)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A.1molH2O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B.1L0.1mol/LNa2CO3溶液中,C
的数目为0.1NAC.质量为12g的12C含有的中子数为6NA
D.2.3g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典例2
(2019北京朝阳期末)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6解析
A项,1molH2O分子中含有2NA个共用电子对;B项,在Na2CO3
溶液中,C
会发生水解,故1L0.1mol/LNa2CO3溶液中C
的数目小于0.1NA;C项,一个12C原子中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故质量为12g的12C
含有的中子数为6NA;D项,1molNa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2.3gNa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解析
A项,1molH2O分子中含有2NA个共用37难点突破突破一:抓“两看”,突破状态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二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聚集状态是否为气态。如:H2O、CCl4、HF在
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突破二:审“组成”“结构”,突破微观粒子数目陷阱一审气体分子组成。如:He、Ne为单原子分子。二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水解。难点突破38突破三:判断反应特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陷阱一判是否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2与H2O、Cl2与NaOH的反应分
别为Na2O2、Cl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二判是否为可逆反应。如:N2和H2、SO2和O2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突破三:判断反应特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陷阱392-1
(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1mol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3B.0.5mol·L-1NaCl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C.8gS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9.03×1023D.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1.806×1024
2-1
(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0解析
A项,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mol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4;B项,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C项,S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8gS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D项,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原子数目为1.806×1024。解析
A项,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mo412-2
(2018北京海淀期中)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
BaSO4↓+2HCl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0.1molBaCl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0.3NAB.25℃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C.标准状况下,17gH2O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9NAD.生成2.33g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0.224L
2-2
(2018北京海淀期中)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42解析
A项,BaCl2为离子化合物,故0.1molBaCl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0.3NA;B项,HCl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含有H+的数目;C项,17gH2O2为0.5mol,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8=9mol;D项,生成2.33g
BaSO4沉淀需要吸收0.01mol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224L。解析
A项,BaCl2为离子化合物,故0.1mol43(3)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求算:M=
,对于混合物
=
。(4)根据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百分含量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A·a%+MB·b%+……其中a%、b%……是混合气体中A、B……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
百分含量。
(1)根据气体的密度求算:在标准状况下,M=ρ·22.4L·mol-1。(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
求算:M2=D·M1。考点三摩尔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3)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求算:M= ,对于混合物 = 。 考44典例3利用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C)A.二氧化碳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B.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密度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D.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解析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1mol分子的质量之和,故由二氧化碳
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典例3利用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453-1按要求计算。(1)由8gO2和28g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2)若m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N个,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气
体的摩尔质量为
。(3)在一定条件下,mg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按要
求填空。①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
。(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3-1按要求计算。46②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
尔质量为
。(4)在空气中N2、O2、Ar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21%、1%,则空气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答案(1)28.8g·mol-1(2)
·NAg·mol-1(3)①
mol6dg·mol-1②22.4ρg·mol-1(4)28.96g·mol-1
②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g·L-1,则混合气47解析
(1)
=
=
=28.8g·mol-1。(2)M=
=
=
·NAg·mol-1。(3)①
=d
=2dg·mol-1,n混=
=
mol。由NH4HCO3
NH3↑+H2O↑+CO2↑可知,NH4HCO3的物质的量为
×
mol=
mol,故
=
=6dg·mol-1。②
=ρVm=22.4ρg·mol-1。(4)
=28g·mol-1×78%+32g·mol-1×21%+40g·mol-1×1%=28.96g·mol-1。解析
(1) = = =28.8g·mol-1。② 483-2(1)标准状况下,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2)在25℃、101kPa的条件下,相同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
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3)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时,X中充入agA气体,Y中充
入ag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4)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a∶b和质量比为a∶b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其平均摩尔质量分别是
和
。3-2(1)标准状况下,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49答案(1)64(2)30g·mol-1(3)44g·mol-1(4)
g·mol-1
g·mol-1
解析(1)n=0.672L/22.4L·mol-1=0.03mol,M=1.92g/0.03mol=64g·mol-1。(2)温度、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设CH4和A气
体的质量均为mg,15∶8=
∶
,M(A)=30g·mol-1。答案(1)6450
(3)温度、体积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4∶11=
∶
,M(A)=44g·mol-1。(4)
=
×
+
×
=2g·mol-1×
+32g·mol-1×
=
g·mol-1。
=(a+b)g/(
+
)mol=
g·mol-1。mol-1。51第1讲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52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教材研读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教师专用)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突破考点三摩尔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符号:n。(3)单位:摩尔,用①mol
表示。教材研读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教材研读55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2)符号:NA。(3)单位:mol-1。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②
n=
。2.阿伏加德罗常数56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0g
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2)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3)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4)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5)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7自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1mol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C.1mol水中含2mol氢和1mol氧D.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解析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或原子构成的,故A错;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故C错;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理量,故D错。
自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解析
有58自测3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相同吗?答案不相同。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
罗常数(NA)是指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数值上与0.012kg12C中所
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自测3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相同吗?答59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常用单位是g·mol-1。公
式:①
M=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
子的②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602.气体摩尔体积
2.气体摩尔体积61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1)四条件
(2)结论: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2)结论:1mol任何62(2)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4)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5)常温常压下,3.2g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6)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自测4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63相同条件推论
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T、V相同
=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n、T相同
=
物质的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成正比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教师专用)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相同条件推论
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64
特别提醒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粒子数相等”这一
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2)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
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特别提醒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65自测5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2)在相同条件下,CO、N2的混合气体与相同物质的量的O2的分子个数
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3)若把(2)中的O2改成氩气,则分子个数、原子个数也都相同
(✕)(4)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2H4和C3H6,所含分子个数相同,而相
同质量时,它们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5)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d,则在1个大气压、273℃时的密度为2d(✕)
自测5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6自测6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C)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自测6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67解析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体积相同,
则分子数相同,而每个CO和N2分子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同温同压
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12C18O的摩尔质量为30g·
mol-1,14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A项错误;1个12C18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
为16,1个14N2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4,B项错误;n=
,m相同、M不同,所以n不同,而每个12C18O和14N2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相同,D项错误。解析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体积68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1.基本公式(1)物质的量(n)、微粒数(N)、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换算
=n(mol)=
以上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任何物质。考点突破考点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考点突破69
=n(mol)=
特别提示
①任何状况下的任何气体均存在Vm。②标准状况(0℃、101kPa)下,Vm=22.4L·mol-1。③上述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气体,在标准状况下,H2O、SO3、苯、己烷等
均不是气体。(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的换算 =n(mol)= (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70N2+3H2
2NH3物质的质量之比28∶6∶34物质的量之比1∶3∶2气体体积之比1∶3∶2物质的分子数之比1∶3∶22.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步骤(1)基本原理N2+3H2 2NH32.依据化学71
(2)解题步骤 (2)解题步骤723.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中的应用(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比例式求解。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
物质的体积。(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中的应用73典例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
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D)A.
B.
C.
D.
典例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气态双74解析
解法一公式法ag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
g·mol-1所以b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mol-1=
L。解析
解法一公式法75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g气体的分子数为N,则N=
,bg该气态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解法二比例法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g气体的分子数为N,则N761-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2Q+R中,当1.6g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
之比为
(D)A.46∶9B.32∶9C.23∶9D.16∶9解析
应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
∶
=2∶1,m(Q)=2m(R)×
=2×4.4g×
=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m(Y)=4.4g+3.6g-1.6g=6.4g。m(Y)∶m(Q)=6.4g∶3.6g=16∶9。
1-1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77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
充分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A.
B.
C.
D.
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782NaHCO3
Na2CO3+CO2↑+H2O↑
Δm2×8410662
xg(w1-w2)g=
x=
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解法一差量法。设样品中含NaHCO3
xg,则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79解法二设样品中有xmolNaHCO3,则:2NaHCO3
Na2CO3+CO2↑+H2O↑
xmol0.5xmol根据样品加热前后固体质量的关系,有w1g-xmol×84g·mol-1+0.5xmol×
106g·mol-1=w2g,解得x=
,m(NaHCO3)=
mol×84g·mol-1=
g,从而推知样品中m(Na2CO3)=w1g-
g=
g,因此Na2CO3样品的纯度ω(Na2CO3)=
=
。解法二设样品中有xmolNaHCO3,则:80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是高考的常
见考查形式。本考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1.已知物质的质量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
·NA来计算,解答此类题应注意看清所求微粒的种类,分子的构成(是单原子分子,还是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以及微粒中含有
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81例如: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
为NA,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此题包含以下信息:
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质量一定时,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不影响分子总数,故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例如: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822.已知气体的体积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
·NA来计算,解题时要注意:(1)若题目给出物质的体积,一要看是不是标准状况,若不是标准状况,则
1mol气体的体积一般不为22.4L;二要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
体(如在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若不是气体,则无法求其物质的量和分
子数目;若是气体,则可求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目,这与其是混合气体还
是单一气体无关。2.已知气体的体积来求微粒的数目83例如: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这
一说法是否正确?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此时2
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氧原子数目也小于2NA,故这一
说法不正确。(2)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微粒数目与外界条件无关。(3)注意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
氧(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4)如有可逆反应,还要考虑平衡及平衡移动的问题。例如:常温常压下,22.4L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84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来求微粒的数目主要应用N=c·V·NA来计算。这类题一般会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
水解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解题时注意对“隐含条件”的挖掘。例如:1L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
,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解答此题时要考虑HC
的水解及电离,实际存在于溶液中的HC
数目应小于0.1NA,故这一说法不正确。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来求微粒的数目854.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微粒数目的计算这类题着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解答此类题时
应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得失电子守恒规律。例如:1mol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解题时首先要考虑二者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根据哪种反应物的量来计算
转移的电子数。由于HNO3是足量的,所以反应时Fe被氧化生成Fe3+,在
计算转移电子的数目时应根据Fe的物质的量及1个Fe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来计算,此时Fe失去电子的数目为3NA,故这一说法不正确。4.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微粒数目的计算86典例2
(2019北京朝阳期末)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A.1molH2O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B.1L0.1mol/LNa2CO3溶液中,C
的数目为0.1NAC.质量为12g的12C含有的中子数为6NA
D.2.3g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典例2
(2019北京朝阳期末)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87解析
A项,1molH2O分子中含有2NA个共用电子对;B项,在Na2CO3
溶液中,C
会发生水解,故1L0.1mol/LNa2CO3溶液中C
的数目小于0.1NA;C项,一个12C原子中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故质量为12g的12C
含有的中子数为6NA;D项,1molNa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2.3gNa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解析
A项,1molH2O分子中含有2NA个共用88难点突破突破一:抓“两看”,突破状态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二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聚集状态是否为气态。如:H2O、CCl4、HF在
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突破二:审“组成”“结构”,突破微观粒子数目陷阱一审气体分子组成。如:He、Ne为单原子分子。二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水解。难点突破89突破三:判断反应特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陷阱一判是否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2与H2O、Cl2与NaOH的反应分
别为Na2O2、Cl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二判是否为可逆反应。如:N2和H2、SO2和O2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突破三:判断反应特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陷阱902-1
(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1mol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3B.0.5mol·L-1NaCl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C.8gS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9.03×1023D.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1.806×1024
2-1
(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1解析
A项,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mol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4;B项,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C项,S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8gS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D项,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原子数目为1.806×1024。解析
A项,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mo922-2
(2018北京海淀期中)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
BaSO4↓+2HCl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0.1molBaCl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0.3NAB.25℃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C.标准状况下,17gH2O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9NAD.生成2.33g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0.224L
2-2
(2018北京海淀期中)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93解析
A项,BaCl2为离子化合物,故0.1molBaCl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0.3NA;B项,HCl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含有H+的数目;C项,17gH2O2为0.5mol,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8=9mol;D项,生成2.33g
BaSO4沉淀需要吸收0.01mol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224L。解析
A项,BaCl2为离子化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播放器及耳机套装采购合同
- 不诚信的课件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朗读与讲故事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如东县2024-2025学年初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厦门大学《篮、足、排教学与实践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物理化学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树人外国语学校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商务英语阅读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市皋兰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创伤性网胃炎课件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宏观大类外汇系列专题(一)阿根廷汇率贬值的经验教训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成矿预测课件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年产美甲贴100万张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信息时代的研究生 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契税补贴申请表
- 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高速公路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