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818页,总=sectionpages1919页试卷第=page1919页,总=sectionpages1919页安徽省阜阳市某校七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一、选择题
1.在学完《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会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B.使用磨制石器
C.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 D.会用骨针缝衣服
2.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3.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A.纸上谈兵﹣﹣﹣﹣赵括 B.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C.退避三舍﹣﹣﹣﹣晋文公 D.问鼎中原﹣﹣﹣﹣楚庄王
4.如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大运河
5.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国家形势图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如图两幅形势图的相关信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春秋时期出现“三家分晋”
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奴隶制国家
④秦国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7.秦朝时,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铲形币B.刀形币C.圆形方孔半两钱D.蚁鼻钱
8.如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图片中的主要人物是()
A.陈涉、吴广 B.项羽、吴广 C.陈胜、刘邦 D.项羽、刘邦
9.《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0.东晋灭亡后,我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A.洛阳 B.建康 C.咸阳 D.长安
11.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开发C.北方人民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D.南方自古以来经济就比北方发达
12.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如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作战双方
东晋——前秦兵力对比8万——87万(号称百万)结果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1964年11月9日,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在很多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其中数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A.发现日食,月食B.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C.发明地动仪D.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技术
14.学习历史,要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二、判断题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商朝现存世界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汉武帝在全国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还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现了经济的大一统。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北魏郦道元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学史上名著。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推恩令”颁布后,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削弱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这里的房屋构造主要是半地穴式的。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和制度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泛指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的大批封建(分邦建国)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指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区域)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主父偃说(劝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建立侯国)。彼人人(诸侯王的儿子们)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削藩)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3)根据材料三,“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了当时“上”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汉武帝用哪些措施来“规范、整齐”思想的?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某班级进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小明搜集的素材的一部分,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类别历史人物成就古代科技①蔡伦改进造纸术古代医学张仲景医书《②伤寒杂病论》古代书法王羲之代表作《③兰亭集序》古代绘画顾恺之代表作《④女史箴图》(1)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材料二:竹木简笨重,绢帛昂贵,用作书写材料都有明显的缺点。……植物纤维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与竹木简、绢帛相比,改进后的造纸术有什么优点?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3)根据材料三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谈谈如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及盗窃的处以相应的刑罚,废除其它全部的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谋士)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1)依据材料一指出,刘邦入咸阳后,是接受什么教训只制定了简短的三条法律?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两点重要原因。
材料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记载:今诸侯有的统辖几十个城,方圆千里。如果置之不理,他们就会骄横放纵为害一方;如果阻止他们,他们就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希望陛下让诸侯有推恩的权利,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他们为侯爵。那么就会人人喜得所愿,既感受到陛下的恩惠,实际上又是分割了诸侯国,不实行武力削藩他们也会衰弱。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2)材料二表明刘邦大封同姓王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哪一个皇帝通过什么政策解决了这一问题?
材料三:当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他(月氏王)的头作为喝酒的器具,月氏远逃且一直仇恨匈奴,但却苦于没有帮手来共同抗击匈奴。大汉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就想派使者去月氏。出使必须经过匈奴地盘,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的人。张骞以中郎将应募,出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3)材料三中张骞出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材料四: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4)根据材料及所学,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材料五:《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安徽省阜阳市某校七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北京人【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解答】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用火烧烤食物。故与史实相符的是会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2.【答案】C【考点】百家争鸣【解析】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解答】墨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故C项正确。
故选C。3.【答案】B【考点】春秋争霸【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故事,识记相关知识。【解答】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所以不搭配的是B项。4.【答案】A【考点】都江堰【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解答】由图中“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依据所学可知,这一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5.【答案】D【考点】都江堰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解析】本题以“两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的统一。【解答】①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原有的秦、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③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①③不符合题意。6.【答案】C【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刺史的职责。【解答】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汉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故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
故选C。7.【答案】C【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货币,知道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解答】秦朝时,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8.【答案】A【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涉、吴广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相关史实.陈涉、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解答】观察图片和据“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这是陈涉、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涉、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涉、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A.9.【答案】D【考点】赤壁之战【解析】本题考查了赤壁之战的相关典故。【解答】题目给出了“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设问考查相关战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
故选D。
10.【答案】B【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1.【答案】D【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2.【答案】D【考点】淝水之战【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为切入点,考查淝水之战。【解答】依据所学,383年东晋与前秦在淝水展开决战,结果东晋以8万人大败前秦80万军队,以少胜多,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因此图表反映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故选D。
13.【答案】B【考点】祖冲之与圆周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4.【答案】D【考点】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5.【答案】D【考点】司马迁和《史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二、判断题【答案】×,“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考点】青铜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解答】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工艺最复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答案】×,把圆形方孔钱改为五铢钱【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巩固统一的经济上的措施。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解答】汉武帝时期,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圆形方孔钱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答案】×,把“郦道元”改为“贾思勰”【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答】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郦道元”改为“贾思勰”。【答案】√,√【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知道“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解答】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答案】×,将“半地穴式”改为“干栏式”【考点】河姆渡人的生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答案】分封制;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推动了文化交流。人物:秦始皇(嬴政)。制度:郡县制。汉武帝;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国家统一。【考点】西周的分封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1)本题考察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和作用。
(2)本题考察秦朝为了巩固统一,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各自在政治上、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3)本题考察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解答】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西周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扩大统治范围,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也推动了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家,定都咸阳,是为秦朝。为了巩固统一,他建立起一套君主专制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协议书模板3篇
- 绿色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融合
- 科技发展对现代安保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 2025年度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利率调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度假村客房预订与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转让及二手车鉴定评估及维修服务合同3篇
-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安全保障措施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捐赠服务赠与合同(公益车辆捐赠)3篇
- 2025版智慧小区物业服务与社区养老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材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2篇
- 文化冲突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疥疮的防治及治疗》课件
- 学校对口帮扶计划
- 肿瘤全程管理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
- 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
- 寒假作业一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30次打卡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 2024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