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gif)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2.gif)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3.gif)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4.gif)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1a961c5b5f279d4d7f597fc18c11f77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蔡玉平2015.3第2讲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蔡玉平2015.31引言2014年12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引言2014年12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我国经2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文化重构目录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目录3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台阶。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在这一新的平台上扬帆起航。一、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4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52000年我国GDP为8.9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超过5万亿美元。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4年。GDP总量不断攀升2000年我国GDP为8.9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6(一)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绩56884520132014636463(一)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绩56884520132014637占世界份额占世界份额8
人均GDP418052013465352013人均GDP4180520134653520139
财政收入1291432013年财政收入1291432013年10外汇储备余额382002013外汇储备余额38200201311
三次产业结构46.143.9102013109.242.648.22014三次产业结构46.143.9102013109.242.612城镇化水平53.72013201454.8城镇化水平53.72013201454.813高速公路里程2013201410.411高速公路里程2013201410.41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26955201320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2695520132014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320148896104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3201488961048916(二)国际比较(二)国际比较17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
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8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6.679.46.02013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6.679.46.193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基本观点3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三)困惑和问题我国1978-2012年35年间快速增长,人均GDP只达到目前美国的1/8。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三)困惑和问题我国1978-2012年35年间快速增长,人21伴生的问题实在不少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假冒伪劣诚信危机发展粗放环境污染(第4讲)“城市病”问题严重(第5讲)“三农”问题很严重(第6讲)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第7讲)全民炒房房价飞涨(第8讲)伴生的问题实在不少分配不公贫富分化22(四)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波动,随后增速持续显著下滑,由2010年的10以上,下滑至2014年的7.4%。(四)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23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47.37.325如何判断这种下滑的趋势?观点一:增速下滑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会回升。观点二:增长到了增速下滑阶段,增速下滑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将下降。观点三:增速下滑是各种原因所致,未来增速将保持在中高速一段时间。如何判断这种下滑的趋势?观点一:增速下滑是经济危机的表现,26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9大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与“四期叠加”“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9大阶段性特征27(一)中国经济呈现九大阶段性特征①消费需求②投资需求③出口和国际收支④生产能力⑤生产要素⑥市场竞争特点⑦资源环境约束⑧经济风险⑨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一)中国经济呈现九大阶段性特征①消费需求28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29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30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31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32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33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34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35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36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37(二)“新常态”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二)“新常态”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38“新常态”意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是指前面提到的9大新趋势“常”这种新趋势会持续较长时期在这个时期,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的四个内涵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变。“新常态”意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是指前面提到的9大新趋39“新常态”的“中高速”如何理解7-8%?6-8%?6-9%?“新常态”的“中高速”如何理解7-8%?40传统增长点和新增长点传统增长点:投资、出口、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制造业;新增长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服务业、消费。传统增长点和新增长点传统增长点:投资、出口、房地产、城市基础41(三)“经济新常态”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三)“经济新常态”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421.“经济新常态”与“四期叠加”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运行机制加速消长期向新常态的过渡期1.“经济新常态”与“四期叠加”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向新常态的432.“经济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既包含“旧常态”、也包含“新常态”。新常态究竟有多长。2.“经济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综443.“新常态”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3.“新常态”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不是泛指任何国家45“新常态”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2050战略机遇期2000203019802015旧常态新常态20252008四期叠加“新常态”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2050战略机遇46三、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化改革,激活新增长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发展新载体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克服经济短板高度重视物价稳定,解决好通货膨胀高度重视房地产稳定,解决好房价问题三、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47(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常态的保证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大源泉乃是体制改革。每一次体制改革的提速和深化,为以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激发活力。朱镕基强力改革的制度红利已经消失。近几年经济减速,根源上乃是体制机制约束所致。(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常态的保证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48又到了改革推动发展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迫切需要新的改革1978199220012013今后几年,体制改革将会提速,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又到了改革推动发展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巡讲话社会主义49创造激发新增长点主要靠改革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创造激发新增长点主要靠改革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50全面改革、大胆改革、精准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全面改革、大胆改革、精准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51(二)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常态的关键“新常态”下的发展主旋律乃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此任务展开。之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如此紧迫: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资源有限,严重短缺。其次更因为30余年来粗放化发展导致严重恶果。(二)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常态的关键“新常态”下的发展主旋律乃52(三)加快城市化是新常态的支撑城市是现代工业的集中地城市是服务业的依托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阵地加快城市化才能创造新的增长动力、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才能提高人口质量,才能真正建成市场经济。(三)加快城市化是新常态的支撑城市是现代工业的集中地53(四)解决“三农”是新常态的重点到2020年还有短短六年时间,要完成:3-4亿农民市民化;农地市场化交易;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生产;农村村庄整合、基础设施完备;基本实现绿色、环保、健康农业生产。(四)解决“三农”是新常态的重点到2020年还有短短六年时间54四、新常态下的社会文化重构35年来,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建设,轻视法律规制建设。整个社会沉浸在追求金钱的狂欢之中。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黯然失色,糟粕东西大行其道,整个社会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扭曲,又在扭曲中挣扎发展。信仰缺失、行为失范、心态失衡等问题十分严重。四、新常态下的社会文化重构35年来,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55
(一)中华民族精神光辉灿烂源远流长
——中原文化核心价值观(1)道法自然。(2)家国责任。(3)和谐共处。(4)以人为本。(5)知行并重。(6)有所作为。(7)重德守信。(8)尚俭节用。(9)求真务实。(10)兼容并包。
(一)中华民族精神光辉灿烂源远流长
——中原文化核心价值56习近平论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习近平论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57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58(二)中国传统文化大冲击大嬗变中国传统文明面临冲击和挑战: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空想色彩计划经济理念冲击;我国现代工业化、市场化的冲击。这种建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文化,是否还能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支撑?(二)中国传统文化大冲击大嬗变中国传统文明面临冲击和59(三)社会文化糟粕还不少忘却历史迷失传统金钱至上物欲横流文化复古迷信盛行生活方式依然陈旧诚信危机职业操守堪忧理念迷失社会责任淡漠(三)社会文化糟粕还不少忘却历史迷失传统60
(四)我国的社会文明仍有巨大
进步,大方向明确,基本面健康对中国发展前景更认同更自信国民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革新求变开放包容心态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公民(青年)道德水准不断提高
(四)我国的社会文明仍有巨大
进步,大方向明确,基本面健康61谢谢!谢谢!62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63第2讲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蔡玉平2015.3第2讲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蔡玉平2015.364引言2014年12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引言2014年12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我国经65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文化重构目录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目录66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台阶。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在这一新的平台上扬帆起航。一、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67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682000年我国GDP为8.9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超过5万亿美元。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4年。GDP总量不断攀升2000年我国GDP为8.9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69(一)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绩56884520132014636463(一)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绩568845201320146370占世界份额占世界份额71
人均GDP418052013465352013人均GDP41805201346535201372
财政收入1291432013年财政收入1291432013年73外汇储备余额382002013外汇储备余额38200201374
三次产业结构46.143.9102013109.242.648.22014三次产业结构46.143.9102013109.242.675城镇化水平53.72013201454.8城镇化水平53.72013201454.876高速公路里程2013201410.411高速公路里程2013201410.41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26955201320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2695520132014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320148896104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3201488961048979(二)国际比较(二)国际比较80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
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81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6.679.46.02013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6.679.46.823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基本观点3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问题83(三)困惑和问题我国1978-2012年35年间快速增长,人均GDP只达到目前美国的1/8。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三)困惑和问题我国1978-2012年35年间快速增长,人84伴生的问题实在不少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假冒伪劣诚信危机发展粗放环境污染(第4讲)“城市病”问题严重(第5讲)“三农”问题很严重(第6讲)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第7讲)全民炒房房价飞涨(第8讲)伴生的问题实在不少分配不公贫富分化85(四)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波动,随后增速持续显著下滑,由2010年的10以上,下滑至2014年的7.4%。(四)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86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877.37.388如何判断这种下滑的趋势?观点一:增速下滑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会回升。观点二:增长到了增速下滑阶段,增速下滑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将下降。观点三:增速下滑是各种原因所致,未来增速将保持在中高速一段时间。如何判断这种下滑的趋势?观点一:增速下滑是经济危机的表现,89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9大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与“四期叠加”“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9大阶段性特征90(一)中国经济呈现九大阶段性特征①消费需求②投资需求③出口和国际收支④生产能力⑤生产要素⑥市场竞争特点⑦资源环境约束⑧经济风险⑨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一)中国经济呈现九大阶段性特征①消费需求91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92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93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94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95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96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97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98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99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100(二)“新常态”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二)“新常态”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101“新常态”意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是指前面提到的9大新趋势“常”这种新趋势会持续较长时期在这个时期,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的四个内涵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变。“新常态”意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是指前面提到的9大新趋102“新常态”的“中高速”如何理解7-8%?6-8%?6-9%?“新常态”的“中高速”如何理解7-8%?103传统增长点和新增长点传统增长点:投资、出口、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制造业;新增长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服务业、消费。传统增长点和新增长点传统增长点:投资、出口、房地产、城市基础104(三)“经济新常态”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三)“经济新常态”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1051.“经济新常态”与“四期叠加”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运行机制加速消长期向新常态的过渡期1.“经济新常态”与“四期叠加”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向新常态的1062.“经济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既包含“旧常态”、也包含“新常态”。新常态究竟有多长。2.“经济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综1073.“新常态”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3.“新常态”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不是泛指任何国家108“新常态”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2050战略机遇期2000203019802015旧常态新常态20252008四期叠加“新常态”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2050战略机遇109三、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化改革,激活新增长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发展新载体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克服经济短板高度重视物价稳定,解决好通货膨胀高度重视房地产稳定,解决好房价问题三、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110(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常态的保证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大源泉乃是体制改革。每一次体制改革的提速和深化,为以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激发活力。朱镕基强力改革的制度红利已经消失。近几年经济减速,根源上乃是体制机制约束所致。(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常态的保证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111又到了改革推动发展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迫切需要新的改革1978199220012013今后几年,体制改革将会提速,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又到了改革推动发展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巡讲话社会主义112创造激发新增长点主要靠改革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创造激发新增长点主要靠改革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113全面改革、大胆改革、精准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全面改革、大胆改革、精准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114(二)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常态的关键“新常态”下的发展主旋律乃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此任务展开。之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如此紧迫: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资源有限,严重短缺。其次更因为30余年来粗放化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洋资源开发借款施工合同
- 2025年度进口药品注册及临床试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同模板(2024版)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以租代购与充电服务合同
- 电商平台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研究
-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混凝土预制构件加工及销售合同范本
- 物联网在企业巡检中的应用实践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模板-@-1
-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
- 中学生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 游泳池经营合作方案
- 弱电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 擘画未来技术蓝图
- 基于情报基本理论的公安情报
-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示范课课件(第1课时)
- 员工节能环保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用书
- 华为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
- 月球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