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层次、研究对象、发展阶段、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受环境影响下的状态、形态、神态、心态、姿态、动态等)。研究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研究对象: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分法。发展阶段:萌芽期、建立期、巩固期和现代期。发展趋势:宏观、微观。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环境、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的定义(掌握)环境:主体周围的所有客体的集合。生态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落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三、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掌握)综合作用主导因子(限制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四、限制因子、Liebig(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幅的定义(掌握)限制因子:生态因子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Liebig(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Shelford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生态幅: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五、生态幅的分类(了解)按照对光照的适应:窄光性、广光性。按照对温度的适应:窄温性,广温性。按照对盐分的适应:窄盐性,广盐性。六、内稳态的定义,利用生物做环境指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内稳态:内稳态即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内稳态是通过生理过程或行为的调整而实现的。七、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周期、有效积温、贝格曼定律、阿伦定律的定义(掌握)光补偿点:植物同化器官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是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可能下降,这个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周期: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八、光照度、光质光周期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特性(了解)生物的外貌特征、生长发育、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九、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地理分布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特征(了解)十、水对生物的重要作用及生物在形态结构、行为和生理上的适应(理解)十二、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盐土植物在形态、生理上的适应特征(了解)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一、种、种群的定义,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掌握)种:形态上相似,生理上可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二、导致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了解)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或大发生,种群平衡,种群的衰落和灭亡,生态入侵。三、生命表的编制(了解)四、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的定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及原因(掌握)种群增长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是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映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随机分布是由于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成群分布的原因为:(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2)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五、种群调节学说(了解)气候学派生物学派自动调节学说第四章种群生活史一、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扩散的定义(掌握)生活史: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扩散等)称为生活史。生长:生物体生物物质增加或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过程。发育:伴随着生长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代相似的性成熟的个体,这个总的转变过程叫做发育。繁殖:有机体生产出与自己相似后代的现象。扩散: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中的过程。三、生物繁殖的种类,生态学意义和扩散的生态学意义(掌握)生物繁殖的种类:营养繁殖,孢子繁殖,有性繁殖。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1)在现存环境条件下的扩展性;(2)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3)繁殖速度;(4)繁殖潜力;(5)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的进化速度。生物扩散的生态学意义:(1)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殖而产生的不良后果。(2)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3)扩大种群的分布区。六、繁殖格局(繁殖次数、生活年限与繁殖),R-、C-、S-选择的生活史式样,动植物的性选择(理解)七、r选择和K选择的特点比较(掌握)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一、种内与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掌握)种内主要关系: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植物的性别系统和动物的婚配制度)、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种间主要关系: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3/2自疏法则:在一定生境内,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自疏过程中存活个体的平均株干重(W)与种群密度(d)之间可以用关系式W=cd-a来表示,式中a为一个恒值3/2,因此W=cd-a这一经验公式被称为-3/2自疏法则。三、植物的性别系统、动物的婚配制度(了解)四、领域的定义,领域性的概括性原理(掌握)领域: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性的概括性原理:(1)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领域大小必须以能保证供应足够的食物资源为前提,动物越大,需要资源越多,领域面积也就越大。(2)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肉食性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草食性种类大,并且体重越大,这种差别也越大。(3)领域行为和面积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五、种间竞争、高斯假说、生态位、他感作用、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的定义(掌握)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他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他感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冷库维修合同协议
- 合同额变更的补充协议
- 种子合同协议范本
- 解除运输协议合同
- 华图协议班合同条款
- 货物合同变更协议
- 夫妻终身协议合同
- 可转股协议存款合同样本
- 简易加工协议合同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CAE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报错价格整改报告范文
- 《煤矿电气安全培训》课件
-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化工企业试生产方案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入学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