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818页,总=sectionpages1818页试卷第=page1717页,总=sectionpages1818页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
)
①开通大运河
②太原起兵
③长安称帝
④重用魏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册封是古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唐朝政府册封的“怀仁可汗”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A.回纥 B.匈奴 C.南诏 D.靺鞨
3.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流域
4.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削弱相权
5.如果想了解契丹族的历史,可以阅读下列哪一书籍(
)A. B.
C. D.
6.下列有关金灭辽及北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金与北宋订立盟约夹攻辽朝B.1125年北宋灭辽并收复失地C.1127年,金攻破开封,北宋灭亡D.统治者腐败无能是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
7.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
8.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9.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10.下列哪些作物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⑥葡萄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⑤⑥
1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2.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关于清朝疆域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北接西伯利亚 B.东北至巴勒喀什池
C.南至南海诸岛 D.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3.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业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商帮”包括()
①京商②晋商③徽商④浙商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15.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是19世纪初的流行语。《红楼梦》描写的是()A.唐僧取经的故事B.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C.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故事D.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二、综合题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与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了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1)材料一中的“贞观皇帝”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运用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他如何发展民族关系?(2)据材料二,金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进入中原前,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一地区?材料二中“宋金和议”后,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在与金的“战争状态”中,哪位汉族将领后来被人们尊崇和怀念?(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元朝时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清朝为了维护“塞外之一统”而做了哪些努力?(4)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代王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国力强盛则和平友好交往,国力衰落的出现战争冲突,在国家交往过程,推动了人类科技与文明的传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
航海家项目郑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时间1405年﹣1433年1492年﹣1504年1495年﹣1524年1519年﹣1522年航海次数7次4次3次1次航海的船只41﹣310艘3﹣17艘4﹣14艘5艘每次航行人数约2.7﹣2.8万人90﹣1500人未知270人
材料二名将诗歌中的中外碰撞
诗一:“云护牙签满,星寒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铃深处》
诗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复台》
材料三中俄两国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比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比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材料四(如图漫画)
(1)据材料一,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他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是哪一年?中国的哪项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有什么贡献?如何评价他们?(3)材料三这段文字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4)材料四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唐太宗时期,该制度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材料二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但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3)材料三中“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
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选项②太原起兵、③长安称帝,与唐高祖李渊有关;选项
C符合题意;选项①开通大运河是隋炀帝;④重用魏征是唐太宗;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知道被唐朝政府册封为“怀仁可汗”的是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解答】8世纪时,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3.【答案】A【考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这五个政权和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答案】D【考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削弱相权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D项符合题意;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北宋初期的统治者派文
臣做地方知州,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5.【答案】B【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辽与西夏的建立【解析】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契丹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6.【答案】B【考点】金灭辽及北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知识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发展: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1125年,辽被金灭亡。B表述错误。7.【答案】A【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中国元朝领土面积约1372万平方公里(1330年),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故A项正确;
从奏朝开始就是统一的王朝,排除B;CD项奏朝开始就已经实现,排除;故选A.8.【答案】D【考点】宋词和元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的相关史实。【解答】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于两宋的现状,因为当时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而A项是源于D项,排除,
BC项不合题干主旨。
故选D。9.【答案】A【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进一步应用于军事领域,隋朝建立是在唐朝之前
,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故A符合题意。BCD都发生在唐朝之后,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A【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清代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所以○②③④⑤符合题意。⑥葡萄不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不符合题意。所
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答案】D【考点】明长城和北京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知识点。【解答】在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的基础上,明朝时期大规模的修筑,达到完善的程度。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12.【答案】B【考点】清朝疆域图【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疆域,北接西伯利亚,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
湾及其附属鸟屿,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C【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商帮的相关史实。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解答】明清商业兴盛,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这些商帮在全国进行业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京商在1963年10月成立,是以遥控模型为主的模型制造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浙江出现,形成了在中国声名远播的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史有“遍地龙游”和“无宁不成市”之说。鸦片战争后,浙商把握机遇,以家乡浙江为基地,以上海为中心,以全国乃至海外为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经商活剧,浙商也成为近代中国史上最为活跃的地域性资本家和企业家集团。题干这些“商帮”包括②③.选项C符合题意。14.【答案】D【考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史综合题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问题。【解答】汉朝时,皇帝和大臣讨论朝政时是“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只能站着和皇帝议论朝政;清朝的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受笔录”,图1到图3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的实质是君主权力的强化。
故选D。
15.【答案】B【考点】明朝的文学艺术【解析】本题考查《红楼梦》。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B符合题意。二、综合题【答案】①开明的民族政策;②唐太宗同意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①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②形成宋金对峙局面(或南北对峙局面);③岳飞。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②宣政院。③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任两点即可)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促进各民族和平交往;民族间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明;尊重少数民族的不同的习俗等等。(任一点,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西藏和平解放南宋和金的对峙【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金朝的建立民族与统治区域、宋金对峙、元朝的建立与宣政院的设置、清朝为维护“塞外之一统”而做的努力等知识,明确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促进各民族和平交往,民族间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明,尊重少数民族的不同的习俗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与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了国家发展。【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贞观皇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他发展民族关系的史实有唐太宗同意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据材料二,金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进入中原前,主要生活在我国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材料二中“宋金和议”后,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在与金的“战争状态”中,汉族将领岳飞后来被人们尊崇和怀念。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朝时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井统辖吐螯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为了维护“塞外之一统”而做得努力有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我认为我们今天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促进各民族和平交往;民族间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明;尊重少数民族的不同的习俗等。【答案】①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②1405年;③指南针。①诗一: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安全;诗二:郑成功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①《尼布楚条约》;②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①闭关锁国政策;②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进程。【考点】郑和下西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解析】本题以中国历代王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国力强盛则和平友好交往,国力衰落的出现战争冲突,在国家交往过程,推动了人类科技与文明的传播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闭关锁国政策,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解答】据材料一,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他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中国的指南针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诗一的作者是戚继光,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安全;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诗二的作者是郑成功;郑成功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这段文字出自《尼布楚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纵隔占位影像诊断
- 工厂承包货柜方案简单
- 原料检验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与流程
- 脑卒中康复面试题及答案
- 货物类投标技术方案
- 首都机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构对外宣传方案模板
- 小儿结核病护理
- 酒店培训内容课件
- 奉贤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测试附有答案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扶贫农产品购销合同协议(农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山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 班长述职ppt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