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一、伦理道德的概念康德ImmanuelKantbornin1724Diedin18042021/1/52一、伦理道德的概念康德ImmanuelKant2021/1在他的墓碑上可有:“Twothingsfillthemindwithevernewandincreasingwonderandawe—thestarryheavensabovemeandthemorallawwithinme.”.“有两种东西,我对它愈是深入思考、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强烈,那就是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2021/1/53在他的墓碑上可有:“Twothingsfillthe康德的名言让你想到什么?自然世界: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和存在于我们自身的自然本能;自由世界:摆脱了被盲目力量和客观规律所支配与奴役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精神状态。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恰好有两种伦理学家,他们分别立足于自然世界和自由世界来思考伦理学的问题,并分别把自由和自然作为道德的前提。
人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自然律与道德律
3他律与自律
4真与善
5偏好(inclination)与责任(duty)6“是”与“应该”
7感官存在与理智存在人既是“物质存在”更是“道德存在”人既需“物质生活”更需“道德生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wisdom2021/1/54康德的名言让你想到什么?自然世界: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和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伦理?
2021/1/55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伦理?
2021/1
(一)什么是道德?(Whatismorality?)
(一)词源意义上的解释中国古代的含义
1.中国古代的解释••“道”演进:——人人涉足、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与“行”相通。老子把“道”概括为最高的客观规律。——后引伸为道理、原则、规范、规则等意。•“德”演进:——直目无邪,正道而行。——《卜辞》中,德等同于“双人德”和“直心德”——东汉刘熙的解释是“德(双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许慎的解释是“德(直心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
2021/1/56(一)什么是道德?2021/1/56“道德”一词的英文是“moral”,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相当于汉语中的“风尚”、“习惯”等意思,后来演化为“特点”、“内在本质”、“规律”、“规定”、“性格”、“品质”等意思。
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354-430)阿奎那(1225-1274)西方的含义2021/1/57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方的含义2021/1/57
(二)什么是伦理?
伦理学(ethics)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学。道德哲学的三种理论:目的论
义务论
德性论
目的论就是主张一个行为的对或错,完全决定于这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或所实现的目的。
义务论则认为,一个行为的对或错,不是完全决定于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或目的,而是取决于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德性论另一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它强调道德人格的优位性,因此它最关注的是“行为者”而不是“行为”的性质或特点。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
2021/1/58
学术上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GoodvsBad)、对错(RightvsWrong)等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人们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行为和对人物评价看法的倾向性态度。古人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岂谁怜之!”;“众口铄金”。所谓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承认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入乡随俗”。所谓内心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义务和强烈责任感。2021/1/59学术上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水门事件
(ScandalofWatergate)
安然丑闻
(EnronScandal)
黄禹锡事件
(HwangWooSuk'sEvent)
Ethicsboom
二、行政伦理学
2021/1/510水门事件
(ScandalofWatergate)
安然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2021/1/511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水门事件之后美国:改进和制定有关公共服务伦理方面的法规和指导原则。把行政伦理法规纳入一切新官员和新雇员的就职宣誓中。准备提拔的官员要参加行政伦理培训班;设立联邦政府伦理委员会,对全体政府雇员颁发统一的伦理指导准则。配备专门调查政府内部腐败问题的官员。对那些输送大量公共官员的行政学院和专业学校,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行政伦理即公共服务的道德方面。1978:《美国政府伦理法》2021/1/512水门事件之后美国:2021/1/512《美国政府伦理法》
:自总统以下的民选和任命官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自己的收入、资产和受礼等信息,而且要求官员的税表等财产申报资料在6年内可供公众查询。伪造账务和逾期申报都要处罚。该法律规定成立政府伦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公布的执行办法,与总检察长(司法部长)共同负责对违反伦理法规的官员进行调查。政府伦理法最重要的内容现在列为美国法典第五篇的一部分,其中的核心是它的第一篇“联邦政府官员财务申报公示规定”。其中规定,有义务申报财产的官员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包括总统、副总统、所有国会议员、各院法官等。2021/1/513《美国政府伦理法》:自总统以下的民选和任命官员都必须在规定《美国政府伦理法》
:规定官员需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均为上一年度):从联邦政府之外的任何来源得到的超过200美元的红利、租金、利息、资本利得以及它们的来源、种类和数量或价值;从非亲属收受的累积价值超过250美元的所有礼品,包括来源和礼品说明;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贸易或业务投资所得;任一时间对任何债权人负债超过10000美元的债务;本人主要住所除外,超过1000美元的房地产购置、出售或交换;超过1000美元的股票、债券、期权或其他证券的买卖或交换。2021/1/514《美国政府伦理法》:规定官员需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均为上一美国安然公司(Enron)
曾经创造了一系列神话,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张成世界能源巨头。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直到破产前,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安然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连续4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
2021/1/515美国安然公司(Enron)然而,就在它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瞬间从辉煌的顶点跌落至万劫不复的深渊。安然高层用种种手法掩盖了公司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致暴露后资不抵债,2001年被迫破产。而法院刚刚判决安然丑闻案中的最后一位主角斯基林24年零4个月的徒刑并赔偿1.83亿美元。但他只被冻结了6千万美元的财产和现金。另一位主角因自杀身亡无法追究。100多亿美元的巨额坏账使无数银行、投资公司、股东以及几万名员工的养老金统统泡了汤。安然的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2021/1/516然而,就在它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瞬间从辉煌的顶点跌落至万劫不复黄禹锡丑闻
2005年底,科学界披露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韩国最高科学家、“克隆之父”黄禹锡的论文被揭发作假。韩国首尔大学就此组成调查委员会,并于2006年1月10日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小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条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
2021/1/517
行政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1部分政府的“目的”(“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第2部分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义务论”政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第3部分政府的美德(“美德论”政府:“好”人与“好”生活)第4部分中国的伦理传统(儒、道、释)第5部分公务人员应对伦理“两难”(伦理决策模型)
wisdom2021/1/518行政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1部分政府的“目的”(“目的论第1部分政府的“功利”
(“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案例:杨达才的“微笑门”,人们有权质疑他吗?wisdom2021/1/519第1部分政府的“功利”
(“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
wisdom人们为什么质疑他吗?2021/1/520wisdom人们为什么质疑他吗?后果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wisdom2021/1/521后果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wisdom2021/1“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目的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派别,一般认为,其代表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Bentham,1748-1832)和密尔(JohnS.Mill,1806-1873,也译作“穆勒”)。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Thetestofrightandwrongisthegreatesthappinessofthegreatestnumber)这一原则是评价一切行为(政府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最终的尺度。wisdom2021/1/522“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功利主义(utilitarian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
JeremyBentham(杰里米·边沁)杰里米·边沁(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边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1776年)、《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年)、《司法证据原理》(1827年),《宪法典》(1830年)。其中《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是其最主要的著作。2021/1/523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JeremyBe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
JohnStuartMill(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是英国近代史上继杰里米·边沁之后最重要的功利主义者。2021/1/524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JohnStuartMill(约边沁的功利主义苦和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边沁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系统地阐述了功利主义的道德体系,该书的第一段话就开宗明义地谈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2021/1/525边沁的功利主义苦和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根据苦乐的效用,可以衡量行为的善恶。苦乐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十五种纯粹的苦与乐:穷乏的痛苦、感官的痛苦、怕神的痛苦、畏惧的痛苦;感官的快乐、发财的快乐、权利的快乐、知识的快乐、名誉的快乐等。苦乐的计算的七种方法:强弱度、持续性、确实程度、远近、发动力、纯粹性和范围。边沁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效用或个人利益,其依据是一个明白浅显的心理学事实,即: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负的快乐)。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并且我们重视每一个人的利益,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就社会范围而言,我们应当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总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2021/1/526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根据苦乐的效用,可以衡量行为的善恶。苦乐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功利主义》(1863),《论自由》(1859),《密尔自传》(1873)。功利主义的定义:“承认功利或最大幸福原则是道德的基础,主张行为的正确与其增进幸福的倾向成比例,行为的错误则与其产生不幸福的倾向成比例。幸福就是指趋乐避苦。”(《功利主义》,第8页)2021/1/527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功利主义》(1863),《论自由》(1密尔的功利主义快乐的等级
密尔指出,人们衡量快乐或幸福的时候所注重的不是量上的区别,而是质上的区别。快乐可以分为“心灵的快乐”和“肉体的快乐”,二者之间有着质的差别,即“心灵的快乐高过肉体的快乐,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更稳妥,更便宜等等”因此,尽管获得心灵的快乐常常以损失一些肉体的快乐为代价,但人们还是常常选择心灵的快乐。感官的快乐是低等的,精神的快乐是高等的。人性的向善,表现在愿意选择高级而放弃低级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2021/1/528密尔的功利主义经典功利主义的总结三个命题:第一,行动的道德正确性只是根据行动的后果来加以判断,除了后果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影响我们对行动的道德正确性的评价。简单地说,正确的行动就是具有最好的后果的行动。第二,在评价后果时,唯一相关的东西就是一个行动所引起的幸福或不幸的分量,任何其他东西都是无关的。所以,正确的行动就是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动。第三,在计算幸福或不幸时,任何人的幸福都必须被认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幸福应该被认为比其他人的幸福更加重要。每个人的幸福都同样重要。2021/1/529经典功利主义的总结三个命题:2021/1/529功利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功利主义符合了近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重要伦理思想。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人性假设: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求自己的快乐,每个人对快乐的追求或多或少都是对其他人追求快乐的补充。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行为评价标准:计算预期行为的效果量。道德的预设:人们按其最强有力的欲望而行动,道德必须适应这一事实。2021/1/530功利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功利主义符合了近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功利主义的局限性?1、功利主义是猪的学说2、功利主义无视个人自由、权利、职责和义务3、功利主义无视社会规范……2021/1/531功利主义的局限性?1、功利主义是猪的学说2021/1/531案例1:警察动用酷刑行不行?
假如一个恐怖分子在我们正在上课的教学楼上安放了一枚炸弹,在7月4日中午将发生爆炸。这个恐怖分子就在7月4日上午10点被逮到,但他拒绝说出炸弹放在哪里。如果营救众多无辜学生和老师生命的唯一途径就是让这个恐怖分子面对极度的痛苦——酷刑,说出炸弹放在哪里,然后拆除,那么,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警察动用酷刑?为什么?2021/1/532案例1:警察动用酷刑行不行?2021/1/532
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或者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明确规定了非法获得的言词证据包括口供予以排除的规则。2021/1/533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或者以威胁、引诱第2部分“义务论”政府:政府的职责与义务
(政府的职责与义务: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义务论(Deontology)又可称为道义论,这种道德理论主张人及其行为道德与否,不是依据行为的结果,而是根据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它集中于道德动机,把义务或职责看作其中心概念。义务论者把“正当”和“应当”作为基本概念。典型的义务论者认为,某些行为之所以内在地正当或原则上正当,是因为它们属于它们所是的那种行为。“义务论把针对人的行为而发的道德义务判断看作更基本的、更优先的。它认为对人及其品质的评价最终要依赖于对他的一系列行为的评价,善恶的价值判断最终要归结为行为的正当与否,而行为的正当与否,则要看该行为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或者行为准则的性质是什么。”义务论的道德推理思路是这样的:人们行为或活动的道德性质和意义不在于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者它所体现的内在价值,而在于它所具有的正当性。某一行为的正当性在于它与某种形式的道德原则是否相符。符合道德原则即意味着道德行为的规范化,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之所以具有普遍的正当性,是因为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本身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权利与义务作出了恰当明确的规定,并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分配的道德公正原则。公管学院MPA教育中心wisdom2021/1/534第2部分“义务论”政府:政府的职责与义务
(政府的职责与义“义务论”政府: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义务论的其代表人物:康德和罗尔斯康德道德命令(规范)的三原则:可普遍化人是目的意志自律wisdom2021/1/535“义务论”政府: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义务论的其代表人物:康德和罗可普遍化(1)第一、“按照你愿意让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则去行动。”(《实践理性批判》第30页;《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第16页。)一个人每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使促使你做这件事的意志,成为一条人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例如:如果我想偷面包,那么,我愿意让“想偷就偷”的规则成为普遍的吗?再如:撒谎、自杀、等等。2021/1/536可普遍化(1)第一、“按照你愿意让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则去人是目的(2)第二、“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决不仅仅当作手段。”(《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第43页。)
人类尊严和自尊的基础就在于,一切人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们都具有道德-理性-自决的能力。例如保存自己的生命,不侵犯他人的财产等等。2021/1/537人是目的(2)第二、“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意志自律(3)第三、“意志的第三个实践原则就是:‘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遍律的意志’。”这就是“意志自律”。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意志(理性)自身所颁布订立的,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性,也因为意志自律,人才真正成为目的。意志自律使人伟大、自由和有尊严。2021/1/538意志自律(3)第三、“意志的第三个实践原则就是:‘个个有理性罗尔斯正义论2021/1/539罗尔斯正义论2021/1/539约翰·罗尔斯
(JohnRawls,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
1921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又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2021/1/540约翰·罗尔斯1921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2021/1正义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面为绿色,当时一些哈佛的学子以“绿魔”来形容这本书的影响力。2021/1/541正义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面为绿色,当时一些哈佛的学子以罗尔斯的正义论公平的正义罗尔斯的正义学说,是以洛克、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罗尔斯认为,正义是至高无上的。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任何一种理论,法律或制度,不管怎样有用和巧妙,但只要它是不正义的,就一定要被抛弃和消灭。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即使为了全社会利益也不能加以侵犯。正义所保障的各种权利,不受政治交易或社会利益的考虑所左右。罗尔斯所讲的正义指社会正义,即社会制度的正义。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每个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平等权利,即和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相并存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第一个原则又称“平等自由原则”,即社会制度规定和保障公民的各种基本的平等自由。也即社会基本制度如何分配权利和义务。所谓基本自由包括政治自由;言论、集会、信仰、思想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法治概念中所规定的不受专横逮捕和搜查的自由,等等。这个原则要求人们平等地享有这种自由,正义社会的公民拥有同样的基本权利。2021/1/542罗尔斯的正义论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安排的: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对所有人开放。第二个基本原则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另一部分,即社会制度规定和建立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方面,也即社会合作中利益和负担的分配。具体地说,它适用于人们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在适用权力方面的不平等。这一原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必须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务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在以上两个原则中,第一个原则优于第二个原则,如果违反了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也就无足轻重了;同时在第二个原则中的公平机会原则优于差别原则。因而就随之产生两个优先原则。第一是自由的优先性。自由只能为了自由而被限制,因而一种不广泛的自由,必须加强由所有人所享受的完整的自由系统;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是能为那些仅有较少自由的人所接受。其二是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性。也就是说公平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因而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提高机会最少者的机会;一种过高的储存率,必须相应地减轻承受这种困难者的负担。2021/1/543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安排的:1、在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局限:一、两个正义原则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互排斥。这使罗尔斯的理论实际上无法产生他所希望的社会效果。《正义论》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批评,原因也在此。在美国现有的社会基本结构下,正义即公平的理论难以被接受,至少难以被全部接受,因而也难以达到改良主义的目的。二、正义的两个原则带有颇多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较多的道德主义因素。三、罗尔斯理论的这种缺点还表现在他对用观念变革现实的信仰上。2021/1/544罗尔斯正义论的局限:一、两个正义原则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在某种政府公务员行为规范内容行为规范内容业务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外事行为规范保密行为规范公文处理规范公务交往规范婚姻家庭规范政治行为规范2021/1/545政府公务员行为规范内容行为业务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第4部分政府的美德
(“美德论”政府:“好”人与“好”生活)美德伦理: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Ethics,NE)和麦金泰尔《追寻德性》(AfterVirtue)美德比规范更重要:很显然,只有在那些具有相应美德品格的个人身上,伦理规范或规则才可能产生实际的道德意义,而对于一个毫无正直品格的人来说,所谓正义的原则只能是过眼的云、侧耳的风,甚或大行不义的借口
公管学院MPA教育中心wisdom2021/1/546第4部分政府的美德
(“美德论”政府:“好”人与“好”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潜能与实现:潜能就是是其所是、成其所是的趋势和倾向。自我实现就是事物和人是其所是、成其所是;幸福;美德与实践;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沉思是最高的德性;好国家标准:让人过上“好”生活2021/1/547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潜能与实现:潜能就是“好”人的“中道”不足…中道…过份(deficiency)…(mean)…(excess)2021/1/548“好”人的“中道”不足…中道…亚里士多德论作为中道的德性2021/1/549亚里士多德论作为中道的德性2021/1/549“好”国家:让人过上“好”生活国家的形式:一个人就能管理好的国家是君主政制;但管理不好就成了僭主政制;几个人能管理好的国家是贵族政制;但管理不好就成了寡头政制;许多人管理好的国家是共和制(宪政);但管理不好就成了民主制。只要能促进幸福,任何一种形式的国家都可以是好的。所以评价一个国家的好坏,不是看它的政治形式是否符合某种标准,而是看它的管理是否有助于促进“好”生活。2021/1/550“好”国家:让人过上“好”生活国家的形式:2021/1/55一、人格(德性)与行政人格(德性)(一)人格(德性)的内涵:
persona——Personality(character)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的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即法律上讲的人格权)2021/1/551一、人格(德性)与行政人格(德性)(一)人格(德性)的内涵:(二)行政人格(德性)1、内涵: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完整性,是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形态。2、理解:行政人格的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既表现为行政价值观与行政伦理观在行政人员个体及职业群体上长期稳定的具体体现与境界升华,也表现为行政人员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整合,是行政人员社会本质生成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2021/1/552(二)行政人格(德性)2021/1/5523、行政人格(德性)的构成:5方面(1)行政理性:既是行政人员的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中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2)行政情感:处于较低层次的行政情绪:分为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和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两种。行政情绪带有较多的生理性和原始性,具有波动性大、不甚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处于较高层次的行政感情:如对上级的敬仰之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3)行政意志:是指行政人员决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主观努力,行政意志是行政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意志行动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所产生的。
(4)行政信念: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行政人员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并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所确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5)行政习惯: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不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表现于言语、态度、仪表、爱好等,也表现在思维方面。2021/1/5533、行政人格(德性)的构成:5方面2021/1/553二、行政人格(德性)的地位与作用1、行政人格(德性)——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和目标2021/1/554二、行政人格(德性)的地位与作用1、行政人格(德性)——公共2、行政人格(德性)的具体作用具体作用:(1)对自身而言:导向和激励作用(2)对外部而言:示范和教化作用
2021/1/5552、行政人格(德性)的具体作用2021/1/555三、行政人格(德性)的模式划分行政人格模式概述:农业社会:等级制下的依附人格(德性)。工业社会:官僚制下的工具人格(德性)。后工业社会:服务行政条件下的独立人格(德性)。2021/1/556三、行政人格(德性)的模式划分行政人格模式概述:2021
案例2002年3月初的一天,湖南省某粮店的主任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粮食局的陈副局长。领导给他打电话让他受宠若惊,而且领导告诉他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搞到一批粮食指标,转手就可以赚到10多万元。粮店主任喜出望外。电话中陈副局长还留下了自己的私人银行帐号,要求粮店主任先打入1.5万元钱。对于这笔钱,大家是心照不宣的。2021/1/557
放下电话,粮店主任就将钱打入了对方的帐号。第二天就安排人去拉粮食。但是,陈副局长没有来。他急忙与陈副局长联系,但陈副局长说他根本没有给他打过电话。粮店主任心里一惊,忙去查帐号上的钱,发现已经被提走了。粮店主任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于是,他赶紧到县公安局报案。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湖南警方多次接到类似的报案。作案人员都是利用模仿领导的声音给下级单位打电话的手段骗取钱财。2021/1/558放下电话,粮店主任就将钱打入了对方的帐号。第二天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警方通过银行的监控录像,将犯罪分子抓获。案犯是一名无业人员,名叫龚金凤。据他交待,在前后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单独或伙同他人7次作案,累计诈骗金额达25万余元。在每次行骗之前,他首先确定要模仿的领导,然后以领导的同学或朋友的身份往领导办公室打电话,在闲聊中他就能摸透该领导讲话的习惯和语气。老于世故的龚金凤知道,下级一般都很听上级的话,领导的名字在他们心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骗子利用领导的权威和一些基层干部对权力的盲从,以及企图利用权力获得非法利益的心理弱点,所以行骗屡屡得手。冒充上级领导“盖起小洋楼”请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骗子得逞的原因。2021/1/559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警方通过银行的(一)依附型行政人格(德性)1.依附人格形成的历史背景统治行政模式中,行政权力关系是行政体系的轴心。官吏的权力、身份、地位及所有的一切均是来自于所处的等级职位,而职位的取得往往也是根据君王、上级的需要,甚至是个人的喜怒、偏好等不确定因素而获得。各级官吏虽有“官”之名,却实为君主之家仆(自称奴才),对君主有着密切的人身依附性,是君主豢养的执行命令的工具。上下级关系类似。2.依附人格的本质行政依附人格就是在以权力关系为轴心的等级森严的行政体系中所产生的一种行政人格,它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却仍然没有摆脱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一种未完成的人格模式。3.依附人格的特征欧洲中世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神权性,在君权神授的理念下,表现为对国王的依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官吏以形成坚定的忠君观念为其道德的理想追求,“愚忠”。“忠君”前提下的“爱民”行为。2021/1/560(一)依附型行政人格(德性)1.依附人格形成的历史背景202(二)工具型行政人格(德性)1.工具人格的制度基础在工业社会,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和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人对物的依赖成为物对人的控制,个体并没有因独立性的获得而形成真正的独立人格,表现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官僚制对行政人员的控制,行政人员被形式化为工具。2.工具性行政人格官僚制形式化表现是以牺牲人的需要和价值为代价的。(1)行政人员被定格于严密的层级体系中,层级之间强调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决不允许有下级对上级权威挑战的现象。(2)行政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组织规章,一切按规章办事,规章的合理、合法性不容置疑。(3)官僚制以效率为组织的主要目标,效率至上在行政人员中造成一种实质上的功利主义倾向。(4)官僚制是一个责任中心主义体系。(5)官僚体制排斥一切非理性因素。2021/1/561(二)工具型行政人格(德性)1.工具人格的制度基础2021/(三)独立型行政人格(德性)1.独立人格形成的历史背景(1)社会需求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自由裁量权的扩展化……(2)个人需要人的素质的提高平等、自由、民主等意识觉醒/交换关系扩大化对现实的管理体制的不满……2021/1/562(三)独立型行政人格(德性)1.独立人格形成的历史背景2022.独立人格(德性)的要素(1)完整的人格意识独立人格构成的基础。所谓“完整”是指独立人格意识的真正确立,人格意识不仅达到自在、他律状态,而且达到自为、自律状态,真正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既理解自己为人,也尊重他人为人。(2)独立的行为能力服务行政根据服务精神所进行的德制建设为行政人员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制度前提,而行政人员在做出这种选择时,他是独立的、自由的,是自觉自愿的,不会感到外在的强迫。(3)自由的社会关系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自由的社会关系。社会成员有选择行政管理作为自己职业的自由。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人员不再像在传统行政模式中那样,是单纯依附于权力关系、法律关系的工具,而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行政行为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执行与服从命令,而是独立判断、自由选择。2021/1/5632.独立人格(德性)的要素2021/1/563四、人格(德性)形成的一般规律与行政人格的养成机制(一)个体道德的形成的一般规律案例:猴子与香蕉的故事(二)行政文化的引导(三)制度完善与保障(四)个人的自我修养2021/1/564四、人格(德性)形成的一般规律与行政人格的养成机制(一)个体(一)个体道德的形成
人格(德性)形成的一般规律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
2021/1/565(一)个体道德的形成
人格(德性)形成的一般规律
(皮亚杰转移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概括: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规则不具有约束力2.权威阶段(6-8岁):绝对地尊敬和顺从权威3.可逆性阶段(9-10岁):规则如果所有人同意可以改变(他律走向自律的标志)4.公正阶段(11岁以后):倾与主持公正、平等。
2021/1/566转移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概括: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1.前习俗水平(10岁前的大多数)(1)避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11-15岁的大多数)(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的部分人)(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2021/1/5671.前习俗水平(1)避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二)行政文化的引导行政文化的价值导向1.理想行政人格生成中的价值导向在官僚制片面追求效率和形式的普遍有效性的努力中,将行政人员的非理性因素给“祛除”掉了,它否定行政人员的价值规定性。公共领域中,行政人员不能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其道德的价值确定和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2.对行政人格生成有导向作用的价值观:广义效率观念;社会公正观念;行政民主观念;行政法治信念;协调合作意识;公共服务精神2021/1/568(二)行政文化的引导行政文化的价值导向2021/1/568(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1.制度的必要性邓小平:“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一个社会制度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行政人员人格整体的优劣。自律与他律的争论个体道德的局限性:社会治理、搭便车个体道德的生成机制:前道德阶段需要制度的约束2021/1/569(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1.制度的必要性2021/1/5692.制度保证的机制农业社会:因制度的缺失而“人治”专横,导致行政人员失去人身的独立性而最终形成依附人格;工业社会:因制度的过分形式化而使得价值理性被吞噬,导致行政人员成为理性的附属物,失去发挥主体性的动力和欲望,进而形成工具人格。后工业社会:要求制度走向道德化,重视行政人员个体的生命属性,实现个体存在之道德性。道德的制度化与制度的道德化2021/1/5702.制度保证的机制2021/1/5703、当前我国制度的缺陷制度的严重缺失导致人治规则对人的过度控制:忽视问题解决以及与人性需求相结合2021/1/5713、当前我国制度的缺陷2021/1/571(四)个人自我修养人生修养:个体基于行政实践活动在职业道德和品质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锻炼和改造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境界。
1.人生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行政技能;学习方法。(2)内省:善于自我认识;敢于自我批评;敢于思想斗争。(3)践行:学习和内省的最终体现,学习积累的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并经实践检验才是稳定可靠的,而实践反过来促进学习不断深化,内省只有在实际活动中才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而内省结果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巩固。(4)慎独:个人独处时自我节制、自我约束。《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021/1/572(四)个人自我修养人生修养:个体基于行政实践活动在职业道德和2.行政人员人生修养的内容(1)政治修养:明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2)道德修养: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3)作风修养: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金钱观;幸福观。2021/1/5732.行政人员人生修养的内容2021/1/573思考题:
现实中的官员被人称为具有双重人格:一方面对上级唯唯诺诺、惟命是从、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一方面对下级呼来喝去,视下级为奴仆,对公众更是不屑一顾,盛气凌人。
试分析这种人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2021/1/574思考题:2021/1/574第5部分应对伦理“两难”
(伦理决策模型)
案例:小李的“两难”2021/1/575第5部分应对伦理“两难”
(伦理决策模型)
案例:小李的伦理“两难”一是:权力冲突二是:角色冲突三是:利益冲突2021/1/576伦理“两难当一个行政人员遭遇到伦理困境时,怎么办?有没有一种程序、模式、样板可以提供最准确的决策?2021/1/577当一个行政人员遭遇到伦理困境时,怎么办?2021/1/577认识伦理问题描述情形定义伦理问题界分可供选择的方法ABCDEF设想可能的后果选出一种方法决策道德规则答辩彩排预期的自我评价伦理准则伦理决策模式2021/1/578认识描述定义界分A设想可能选决策道德规则答辩彩排预伦伦理决策伦理决策的基本步骤(环节)描述问题定义伦理问题界分可替代的行为过程设想可能的后果寻找最合适的2021/1/579伦理决策的基本步骤(环节)描述问题2021/1/5791描述问题
(目的:尽最大的能力获得“事实真相”)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扭曲的、零散的、主观的。伦理问题的再现:个人必须对问题或事件进行完整和客观的描述,还必须收集更多的符合事实的信息并筛选掉没有根据的判断。客观的描述包括:界定关键角色,每一个角色的观点立场,事件、后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危险性。2021/1/5801描述问题
(目的:尽最大的能力获得“事实真相”)伦理问题的等级信任
贝克(1943年):在一个社会化程度较好的体制成员看来,高层领导的描述应被视为组织运行可获得的最为可信的描述。组织等级会影响描述的可信度。2021/1/581等级信任
贝克(1943年):在一个社会化程度较好的体制成员2定义伦理问题
(目的:确定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处于危险当中)这个阶段,行政人员需要来界定伦理问题。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利益冲突?2021/1/5822定义伦理问题
(目的:确定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处于危险当中)3界分可替代的行为过程
(发挥想象力,不要作评判)最常见的陷阱:不可替代的方法、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要么这样,要么那样。2021/1/5833界分可替代的行为过程
(发挥想象力,不要作评判)最常见的陷替代方案替代方案模型可能的结果(积极的和消极的)2021/1/584替代替代方案模型可能的结果2021/1/584移民款由市县乡各层政府发放给移民移民款由市政府找银行发放给移民移民款由市、县或乡各层政府发放给移民替代方案举例2021/1/585移民款由市县乡移民款由市政府移民款由市、县或乡替代方案举例24设想可能的后果可替代的解决方法确定之后,需要考虑每一种可能行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预期后果。运用道德想象力,系统地、有意识地、正式地将每一个方案的可能的结果展开。2021/1/5864设想可能的后果可替代的解决方法确定之后,需要考虑每一种可能审议过程:杜威(1922年)在想象中体验“多种对抗性的可能行为过程”的“一场戏剧彩排”。2021/1/587审议过程:杜威(1922年)在想象中体验“多种对抗性的可能行比较各种可能的结果:标准问题通过什么来比较可能的结果:
2021/1/588比较各种可能的结果:标准问题通过什么来比较可能的结果:2025在可能的结果中寻找最合适的
(情感、理性、价值、信仰的平衡)其顺序为:寻找道德规则答辩彩排(“60分钟测试”即“自问”)排列伦理准则的等级次序预期的自我评价2021/1/5895在可能的结果中寻找最合适的
(情感、理性、价值、信仰的平衡合适的决策职责、准则、可能的后果之间的平衡行为有合理的理由,感觉完满最大限度地接近公众利益2021/1/590合适的决策职责、准则、可能的后果之间的平衡2021/1/59谢谢!谢谢!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一、伦理道德的概念康德ImmanuelKantbornin1724Diedin18042021/1/593一、伦理道德的概念康德ImmanuelKant2021/1在他的墓碑上可有:“Twothingsfillthemindwithevernewandincreasingwonderandawe—thestarryheavensabovemeandthemorallawwithinme.”.“有两种东西,我对它愈是深入思考、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强烈,那就是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2021/1/594在他的墓碑上可有:“Twothingsfillthe康德的名言让你想到什么?自然世界: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和存在于我们自身的自然本能;自由世界:摆脱了被盲目力量和客观规律所支配与奴役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精神状态。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恰好有两种伦理学家,他们分别立足于自然世界和自由世界来思考伦理学的问题,并分别把自由和自然作为道德的前提。
人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自然律与道德律
3他律与自律
4真与善
5偏好(inclination)与责任(duty)6“是”与“应该”
7感官存在与理智存在人既是“物质存在”更是“道德存在”人既需“物质生活”更需“道德生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wisdom2021/1/595康德的名言让你想到什么?自然世界:存在与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和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伦理?
2021/1/596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伦理?
2021/1
(一)什么是道德?(Whatismorality?)
(一)词源意义上的解释中国古代的含义
1.中国古代的解释••“道”演进:——人人涉足、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与“行”相通。老子把“道”概括为最高的客观规律。——后引伸为道理、原则、规范、规则等意。•“德”演进:——直目无邪,正道而行。——《卜辞》中,德等同于“双人德”和“直心德”——东汉刘熙的解释是“德(双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许慎的解释是“德(直心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
2021/1/597(一)什么是道德?2021/1/56“道德”一词的英文是“moral”,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相当于汉语中的“风尚”、“习惯”等意思,后来演化为“特点”、“内在本质”、“规律”、“规定”、“性格”、“品质”等意思。
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354-430)阿奎那(1225-1274)西方的含义2021/1/598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方的含义2021/1/57
(二)什么是伦理?
伦理学(ethics)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学。道德哲学的三种理论:目的论
义务论
德性论
目的论就是主张一个行为的对或错,完全决定于这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或所实现的目的。
义务论则认为,一个行为的对或错,不是完全决定于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或目的,而是取决于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德性论另一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它强调道德人格的优位性,因此它最关注的是“行为者”而不是“行为”的性质或特点。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
2021/1/599
学术上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GoodvsBad)、对错(RightvsWrong)等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人们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行为和对人物评价看法的倾向性态度。古人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岂谁怜之!”;“众口铄金”。所谓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承认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入乡随俗”。所谓内心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义务和强烈责任感。2021/1/5100学术上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水门事件
(ScandalofWatergate)
安然丑闻
(EnronScandal)
黄禹锡事件
(HwangWooSuk'sEvent)
Ethicsboom
二、行政伦理学
2021/1/5101水门事件
(ScandalofWatergate)
安然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2021/1/5102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水门事件之后美国:改进和制定有关公共服务伦理方面的法规和指导原则。把行政伦理法规纳入一切新官员和新雇员的就职宣誓中。准备提拔的官员要参加行政伦理培训班;设立联邦政府伦理委员会,对全体政府雇员颁发统一的伦理指导准则。配备专门调查政府内部腐败问题的官员。对那些输送大量公共官员的行政学院和专业学校,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行政伦理即公共服务的道德方面。1978:《美国政府伦理法》2021/1/5103水门事件之后美国:2021/1/512《美国政府伦理法》
:自总统以下的民选和任命官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自己的收入、资产和受礼等信息,而且要求官员的税表等财产申报资料在6年内可供公众查询。伪造账务和逾期申报都要处罚。该法律规定成立政府伦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公布的执行办法,与总检察长(司法部长)共同负责对违反伦理法规的官员进行调查。政府伦理法最重要的内容现在列为美国法典第五篇的一部分,其中的核心是它的第一篇“联邦政府官员财务申报公示规定”。其中规定,有义务申报财产的官员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包括总统、副总统、所有国会议员、各院法官等。2021/1/5104《美国政府伦理法》:自总统以下的民选和任命官员都必须在规定《美国政府伦理法》
:规定官员需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均为上一年度):从联邦政府之外的任何来源得到的超过200美元的红利、租金、利息、资本利得以及它们的来源、种类和数量或价值;从非亲属收受的累积价值超过250美元的所有礼品,包括来源和礼品说明;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贸易或业务投资所得;任一时间对任何债权人负债超过10000美元的债务;本人主要住所除外,超过1000美元的房地产购置、出售或交换;超过1000美元的股票、债券、期权或其他证券的买卖或交换。2021/1/5105《美国政府伦理法》:规定官员需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均为上一美国安然公司(Enron)
曾经创造了一系列神话,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张成世界能源巨头。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直到破产前,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安然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连续4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
2021/1/5106美国安然公司(Enron)然而,就在它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瞬间从辉煌的顶点跌落至万劫不复的深渊。安然高层用种种手法掩盖了公司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致暴露后资不抵债,2001年被迫破产。而法院刚刚判决安然丑闻案中的最后一位主角斯基林24年零4个月的徒刑并赔偿1.83亿美元。但他只被冻结了6千万美元的财产和现金。另一位主角因自杀身亡无法追究。100多亿美元的巨额坏账使无数银行、投资公司、股东以及几万名员工的养老金统统泡了汤。安然的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2021/1/5107然而,就在它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瞬间从辉煌的顶点跌落至万劫不复黄禹锡丑闻
2005年底,科学界披露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韩国最高科学家、“克隆之父”黄禹锡的论文被揭发作假。韩国首尔大学就此组成调查委员会,并于2006年1月10日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小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条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
2021/1/5108
行政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1部分政府的“目的”(“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第2部分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义务论”政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第3部分政府的美德(“美德论”政府:“好”人与“好”生活)第4部分中国的伦理传统(儒、道、释)第5部分公务人员应对伦理“两难”(伦理决策模型)
wisdom2021/1/5109行政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1部分政府的“目的”(“目的论第1部分政府的“功利”
(“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案例:杨达才的“微笑门”,人们有权质疑他吗?wisdom2021/1/5110第1部分政府的“功利”
(“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
wisdom人们为什么质疑他吗?2021/1/5111wisdom人们为什么质疑他吗?后果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wisdom2021/1/5112后果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wisdom2021/1“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目的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派别,一般认为,其代表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Bentham,1748-1832)和密尔(JohnS.Mill,1806-1873,也译作“穆勒”)。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Thetestofrightandwrongisthegreatesthappinessofthegreatestnumber)这一原则是评价一切行为(政府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最终的尺度。wisdom2021/1/5113“目的论”政府:功利的最大化功利主义(utilitarian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
JeremyBentham(杰里米·边沁)杰里米·边沁(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边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1776年)、《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年)、《司法证据原理》(1827年),《宪法典》(1830年)。其中《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是其最主要的著作。2021/1/5114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JeremyBe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
JohnStuartMill(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是英国近代史上继杰里米·边沁之后最重要的功利主义者。2021/1/5115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JohnStuartMill(约边沁的功利主义苦和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边沁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系统地阐述了功利主义的道德体系,该书的第一段话就开宗明义地谈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2021/1/5116边沁的功利主义苦和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根据苦乐的效用,可以衡量行为的善恶。苦乐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十五种纯粹的苦与乐:穷乏的痛苦、感官的痛苦、怕神的痛苦、畏惧的痛苦;感官的快乐、发财的快乐、权利的快乐、知识的快乐、名誉的快乐等。苦乐的计算的七种方法:强弱度、持续性、确实程度、远近、发动力、纯粹性和范围。边沁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效用或个人利益,其依据是一个明白浅显的心理学事实,即: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负的快乐)。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并且我们重视每一个人的利益,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就社会范围而言,我们应当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总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2021/1/5117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根据苦乐的效用,可以衡量行为的善恶。苦乐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功利主义》(1863),《论自由》(1859),《密尔自传》(1873)。功利主义的定义:“承认功利或最大幸福原则是道德的基础,主张行为的正确与其增进幸福的倾向成比例,行为的错误则与其产生不幸福的倾向成比例。幸福就是指趋乐避苦。”(《功利主义》,第8页)2021/1/5118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功利主义》(1863),《论自由》(1密尔的功利主义快乐的等级
密尔指出,人们衡量快乐或幸福的时候所注重的不是量上的区别,而是质上的区别。快乐可以分为“心灵的快乐”和“肉体的快乐”,二者之间有着质的差别,即“心灵的快乐高过肉体的快乐,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更稳妥,更便宜等等”因此,尽管获得心灵的快乐常常以损失一些肉体的快乐为代价,但人们还是常常选择心灵的快乐。感官的快乐是低等的,精神的快乐是高等的。人性的向善,表现在愿意选择高级而放弃低级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2021/1/5119密尔的功利主义经典功利主义的总结三个命题:第一,行动的道德正确性只是根据行动的后果来加以判断,除了后果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影响我们对行动的道德正确性的评价。简单地说,正确的行动就是具有最好的后果的行动。第二,在评价后果时,唯一相关的东西就是一个行动所引起的幸福或不幸的分量,任何其他东西都是无关的。所以,正确的行动就是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动。第三,在计算幸福或不幸时,任何人的幸福都必须被认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幸福应该被认为比其他人的幸福更加重要。每个人的幸福都同样重要。2021/1/5120经典功利主义的总结三个命题:2021/1/529功利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功利主义符合了近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重要伦理思想。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人性假设: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求自己的快乐,每个人对快乐的追求或多或少都是对其他人追求快乐的补充。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行为评价标准:计算预期行为的效果量。道德的预设:人们按其最强有力的欲望而行动,道德必须适应这一事实。2021/1/5121功利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功利主义符合了近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功利主义的局限性?1、功利主义是猪的学说2、功利主义无视个人自由、权利、职责和义务3、功利主义无视社会规范……2021/1/5122功利主义的局限性?1、功利主义是猪的学说2021/1/531案例1:警察动用酷刑行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有关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合同
- 《食管癌的化疗治疗》课件
- 2025关于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商业办公空间的租赁合同
- 2025广东塑料交易所(PVC)货物交割合同
- 船舶火灾报警自动报警系统概述火灾探测方法与探测器基本
- 《青少年早期成长》课件
- 《全国教育机构联盟》课件
- 《盛会全景呈现》课件
- 江西服装学院《学校音乐导论与教法教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H/T 1673-1999工业用环己烷
- GB/T 9661-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 GB 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 社会组织培训概述课件
- 春节作文优秀课件
- 三角函数的应用论文Word版
- 农业创业风险控制与防范培训课件
- 生物制造国内外状况课件
- 幼儿园大班数学口算练习题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