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物,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参考答案:B据材料“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该学者希望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应该主动有所作为,力争国权,故B选项正确;列强环伺的隐患,属于中国力争国权的背景,不是材料主旨,故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说明学者也肯定了国联的积极作用,故C选项错误;当时国联受到英法控制,对中国争取外交平等的不利性更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因为正月是新年的开端。由此,你可以推断出这一节日应当是依据下列哪一古代历法而形成的(

)A.《夏小正》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参考答案:B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参考答案:B4.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②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③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④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近代西方代议制。①项正确,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的权利;③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是没有实权;②④项错误,美国众议院人数根据各州的人数比例而定;第一届政协并不是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的。5.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

A.建立和强化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的活力

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投资,实现工业化参考答案:B6.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北朝时期为此做出杰出贡献的是A.孔子B.诸葛亮C.孝文帝D.唐太宗参考答案:C材料中提到的是民族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有关民族融合问题的历史事件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先秦时期的历史人物;B选项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D选项是唐朝的皇帝。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抓住的就是材料给出的时间:北魏。从时间角度入手分析这几位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只要不是北魏时期就可以排除,由此得出正确选项。7.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D.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B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故排除A;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加剧,但在本题中没有反映,所以C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排除D;根据“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选B。8.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社会习俗变迁 B.生活水平提高 C.思想解放有限 D.民众追赶潮流参考答案: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社会习俗不会导致帽子成为“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的原因,故A项错误;从“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可知生活水平提高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实行剪辫易服,废除清朝时的发饰,从材料可知即使贫穷也要戴帽子是适应不了新的发饰,反映出人们心理上没有接受新制度,故C项正确;民众追赶潮流与材料中“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9.1924年,吉诺维耶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B项时间不符;材料中许多领导人都表示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因此C项本身正确,但并不是这些人的看法,答案为A;正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才被新经济政策取代,D项错误。故答案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0.“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略11.周恩来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A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角度一

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供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角度二

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角度三

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角度四

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的评价。此题属于评述型问题。首先明确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论述是从文化理念、制度建构、技术创新、文明气度等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只要论据充分有理,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层次清晰、语言学科化即可。13.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参考答案: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意要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所学可知为1919——1949。1839年虎门销烟,1860年火烧圆明园,1894年甲午战争,1900年义和团,1911年辛亥革命;192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中共总后方。由此排除ABC,D符合题意。14.“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A.“理”是否万物的本原

B.求“理”的方式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

D.“孝亲”的方式参考答案:B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的区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有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都是孔孟儒学的新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程朱理学求理的方式是格物致知,王阳明求理的方式是致良知。所以答案选B。15.英国史研究专家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的最主要表现是A.创立和发展政党及政党制度B.创立和发展内阁及内阁制度C.创立和发展议会及议会制度D.创立和发展分权和法治原则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是指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议会民主制(代议制),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重要体现。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议制16.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对这句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社会带来巨额的财富和广阔的市场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C.有利于人性的解放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参考答案:C新航路的开辟。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哥伦布航海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也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封建主义的逐渐衰落和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故选C项。A项是从经济方面进行的分析;B项只是说的世界市场的问题;D项从文明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而都是错误的。17.以下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周王朝时期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当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例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可见设置春宫最主要目的在于:A.巩固政权统治

B.加强等级观念

C.加强礼乐教育

D.普及乐理知识32.据记载,王祯的《农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

B.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C.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

D.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33.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赞成将成吉思汗陵榇(棺)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A.促进民族发展

B.民族团结,共同抗日C.保护历史文物

D.消除隔阂,国共团结3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35.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

3分1分1分0分31ABCD32DACB33BCDA34CADB35ACDB

18.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参考答案:D“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因此象征D。19.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准确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A根据表格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的决策班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汉武帝时期设內朝限制外朝,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行省制度下各行省没有的自主权,受到中央的节制,排除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在清王朝被推翻之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而颁布的,排除C。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排除D。20.美国内战导致棉花价格高昂,受此影响,浙江棉花价格突然大涨,从每包九元涨至二十八元,这使种植者受到极大的震撼,纷纷放弃了其它作物的种植。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C.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

D.家庭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参考答案:A21.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o华资企业增I与时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_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22.表1为孔子年谱(摘要)年份年龄大事记前5484岁在鲁,齐国大臣崔杼弑齐庄公前51736岁离鲁去齐,鲁君昭公被权臣驱逐至齐国前49359岁去卫西行;卫国内乱父子夺位表1所示内容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是()A.以“仁”的宽广胸怀引导世人

B.对“礼崩乐坏”局面理性反思C.以“忠恕”理念对待社会动荡

D.主张“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参考答案:B材料中“弑齐庄公”“父子夺位”,反映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A项是对当时社会局面的反思,但不够全面,故A项错误;对“礼崩乐坏”局面理性反思,包含其他选项,最为全面,故B项正确;C项是对当时社会局面的反思,但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D项是对当时社会局面的反思,但不够全面,故D项错误。23.1919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组织了两支远征队分赴非洲和南美两地观测日全食。根据测量数据发现:光线在经过太阳太阳时的确发生了超过1.6弧秒的偏转。这一测量结果有力地证明了A.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狭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D.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参考答案:D24.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参考答案:D略25.1890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材料现象说明外来的棉纱与本土棉花价格相近,而本土棉花纺成棉纱,价格更高,这必然导致传统纺纱业走向衰落和破产,C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A项结论,排除;当时的中国已经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清政府不能够单方面提高关税,B项错误;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2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家经营不善C.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封建势力的压迫参考答案:C2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A.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使国王统而不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参考答案:B28.右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从图片信息来看,该战争发生在山东、山西、河北的华北地区。以摧毁敌人据点和破坏铁路交通线为主要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应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C项正确。A项指的是太原会战;B项指的是台儿庄战役;D项是抗战初期的取得斗争结果。29.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D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参考答案:30.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C.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故A项排除;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项排除;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故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材料二2012年9月19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钓鱼岛问题指出:“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势力非但不深刻反省……反而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缺乏国际法效力,激化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等。”而日本新闻界20日援引新华社消息进行报道时,特意没有提到“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缺乏国际法效力,激化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等”这句话。2013年2月再版发行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没有介绍《开罗宣言》的内容。——摘编自《参考消息》(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开罗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开罗宣言》发表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日本刻意冷落《开罗宣言》的原因。参考答案: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材料一

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庙会的历史沿革》材料二

都城(东京)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

——《麈史》材料三

进入近代以后,(无锡)纺织、缫丝、造船等现代工业发展更快。各行之间竞争激烈。而庙会是轰动城乡、沟通八方的综合性集会,在传统社会,对于企业(业主)来说,象这种展示实力、赚取声望的机会并不多……参加庙会的行业,总是使出浑身解数,力求使各自资助的庙会更为“体面”,借助神的风采来展示行业的实力。——朱小田《近代江南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材料四

我曾批评过这样一种做法:从各个不同社群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要素”,冠以“中国”或更大范围的字样,似乎就建立了某种要素之间的历史联系,表面看起来颇成一体;但那是一个虚拟的整体、抽象的整体。——朱小田《人类学方法在地域社会史研究中的应用》(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庙会最初形成的制度因素,这反映了“远古时代”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庙会有哪些特点?(3分)(3)据材料三分析,近代无锡的庙会具有怎样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无锡庙会”和“中国庙会”二者关系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宗法制,族权与神权相结合。(4分)(2)有固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商品经济相结合。(3分)(3)成为行业竞争的平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企业主的竞争意识增强。(4分)(4)无锡庙会是中国庙会的组成部分,要注意中国庙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

时期饮食文化特色先秦时期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秦汉时期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隋唐时期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两宋时期“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元明清时期忽必烈力主的“涮羊内”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带到大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顺治、康熙时代的“满汉全席”则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阐述:先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社会等级观念。折射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政治特征。秦汉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外来食物和烹饪技术丰富中华饮食文化,隋唐实行科举制,饮食文化反映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体现交流频繁的时代特色。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元明清时期,中华饮食文化吸收了蒙满民族气息并打上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的时代烙印。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凝聚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详解】论题,据材料“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贵族饮食……外来食物……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美洲马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例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阐述,再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先秦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特征、秦汉时期外来食物和烹饪技术、隋唐社会阶层流动、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元明清时期蒙满民族气息和全球物种交流等方面予以阐述。34.美国金融界经受着巨大的阵痛,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终丁如火山般的爆发,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这次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这种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引发一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既导致了经济上的一场“浩劫”,也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造成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面对危机,美国胡佛总统与罗斯福总统的应对策略有何明显小同?(6分)材料二、1944年夏天,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主要内容是规定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后,我们把这次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2)结合学所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并说明该体系建立的影响(8分)材料三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1973年中东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提高石油价格,把每桶标价由3.10美元提高到11.56美元,由此触发了1973—1975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3)结合材料分析1973一1975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次危机对美国有何影响(8分)材料四1997年夏,一场金融风暴袭击了东南亚。先是泰国,随后波及菲律宾、马亚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受到影响。年底,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也受到影响。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4)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8分)。材料五2007年8月,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