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文字词句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辽宁舰上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TOC\o"1-5"\h\z.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匚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厂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D.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 ;A E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超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超声波、次声波B.无线电波、可见光 | [)?[j 1C.无线电波、紫外线 八圈月D.可见光、紫外线.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匙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口1口A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v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I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甲,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中间开有“△”形小孔竖直放置的黑色薄木板AB上,阳光透过小孔在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形成一个太阳的椭圆形像,现在在小孔处用一块与小孔一样形状和大小的“△”形竖直放置的小平面镜填满,小平面镜镜面向左,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M‘N’到AB的距离与MN到AB的距离相等,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M'N'上形成光斑的形状为()A.“△”形 B.“▽”形 C.椭圆形 D.都有可能第17题图 第18题图.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⑵过度变凸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已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
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DE ,3巴口£—一工芋二PE 或EC口三』-i-=F3海平面':;海平面;""海平面T;;;;海平面;;::; ';1;1 ;!■'I ;';:j.W\/.海底海底2-海底.如图(a),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信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A.20米/秒 B.25米/秒 C.30米/秒 D.40米/秒第22第22题图 第23题图.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 ..B•在b点或d点时,m=1,n=1 k山必幺C.在c点时,m=2,n=2D.在/点时,m=0,n=0.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力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nA.f B.L C.f+L D.f-L二、非选择题.某校“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利用“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甲小组:在探究“光的传播”实验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易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形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该实验时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甲 刀U甲 刀U(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 。A.f<13cm B.13cm<f<20cmC.20cm<f<40cm D.f>40cm(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些。(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4)把烛焰置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2所示,则烛焰的像。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 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像(填“实”或“虚”)。.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 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卜(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点能先
后被你看到。(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的虚像。(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气;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aB,贝UaB aC。.探究光的反射定律。⑴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填“光滑”或“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的大小。⑶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片—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⑶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选填“A”“B”“C”或“D”)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电鼠标中的凸透镜成像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鼠标移动时, :上二T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厂‘*;+ 仁一一 『成像透镜'―、X'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根据这些结果<2一二^"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i)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这和成像原理是一样的。(3)当鼠标向前推移时,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填“前”或“后”)移动。(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水透镜,并利用水透镜探究“透镜成像”,如图所示。(1)图甲中,从形状上可以判断此时的水透镜是 (选填"凹”或“凸”)透镜。兴趣小组对水透镜中继续注入少许水,发现焦点左移,抽出少许水后,焦点右移;并测得了水透镜的多个焦距值。这一现象说明水透镜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镜的焦距越 (选填“大”或“小”)。(2)若图乙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某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图乙所示的水透镜“戴上”(如图丙)。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I\甲I\⑴若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0,A.甲处;⑴若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0,A.甲处;使用说明书<13实验装置加图厮示,甲、乙是声信号采索器.(2)舞位后用棒舞^打弱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的篦对值,单位关皿做读作能荤秒”,Lm=1QQB.乙处;C.甲乙中点处; D.甲乙的垂直平分线上(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在远离甲的过程中,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⑶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打开实验室空调提高室内温度,此时他会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1=2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S系列知识介绍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招远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异常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徽商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专业全综合实验(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漯河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查漏补缺试题(文理)含解析
-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定向运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卫生管理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民航大学《大学外语四》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月联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门急诊陪诊管理制度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原物料环保协议书范本
- 《莫比乌斯环》课件
- 《不抱怨的世界》课件
- 施工现场围挡搭设验收记录表
- 护理消防安全
- 《小米的成功之道》课件
- 文献检索(宁夏医科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4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
- 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