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性别考试资料_第1页
传播与性别考试资料_第2页
传播与性别考试资料_第3页
传播与性别考试资料_第4页
传播与性别考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与性别第一章性别、文化与传播研究第一节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性别、文化与传播研究内容1、传播活动是怎样创造、维持和改变性别的2、性别怎样影响个人的传播活动3、传播活动怎样影响关于女人和男人的文化观念4、文化观念和习俗是怎样影响传播活动与性别意识二、研究价值1、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价值观和习惯对人们关于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男人与女人的观念所存在的影响方式。2、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和自身性别的理解。3、可以使我们的传播更有效率。讨论:1、什么是女性气质?什么是男性气质?2、做女人或者男人意味着什么?3、关于男性与女性的态度,你的观点与父辈或祖父辈有何异同?4、你是否认同当前关于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观念?哪些观念具有限制性?是否改变或抵制过?5、女性和男性的差别到底有多大?第二节性别、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一、性(sex)1、性与性别性(sex)是一种基于生物学的符号所指性别(gender)是一种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符号所指二者往往相互重叠:大多数男性主要体现男性特征,大多数女性主要体现女性特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娘娘腔、男人婆、易性癖者。2、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激素3、性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生理层面,对行为和个性很少产生决定作用。比生物学差异更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差异一一性别。性——先天;性别——后天补充信息:对于间性的社会观念二、性别(gender)-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符号所指。-性别是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既非天生,亦非持久不变。-性别可以被看作是对性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1、性别是一种文化概念-性别的意义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及其青睐的集体生活组织方式。讨论:国人眼中的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意义。“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意味着什么?-性别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社会认可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观念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手段被灌输给个人。回想一下:从孩提时代起,作为男孩或者女孩的我们会受到哪些鼓励?又会被告诫些什么?-性别的社会意义被强行灌输给我们,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文化意义的被动接受者,我们可以做出选择:或者接受文化规范、或者修正它们、或者完全拒绝它们。-性别的社会意义会因传播而改变。(角色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性别意义具有任意性,不同文化对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有不同的定义方式。※链接:存在于新几内亚社会的三种不同性别模式。Arapesh人:无论男女都严格遵守我们所谓的女性行为规范一一顺从、平和、恭敬、照顾他人尤其是儿童。Mundugumor人:无论男女都积极进取、独立而有竞争意识。母亲们几乎不花时间照顾婴儿。Tchambuli人:正好与我们的社会相反。女性飞扬跋扈,具有侵略性;男性则娇柔脆弱,需要穿上漂亮的外衣并将自己的头发卷起来,以吸引女性的目光。2、性别是一种时间概念多种文化都认为,一个人的性别随时可能改变。即使在一种文化内部,性别的意义也与时俱变。例如:①工业革命前后美国人的性别观念关于女性美貌标准的变化瘦削男、宅男与男性美容人们对不符合性和性别传统定义的人群越来越高的接受度。如变性人、间性人、易性癖者。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任意性。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性别意义都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3、性别是一种关系概念-性别是一种关系概念,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只有彼此对比才会有意义。-当一种性别的意义改变时,另一种性别的意义也随之改变。4、归纳尽管社会对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的定义看上去似乎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赋予性别的任何意义都不是一种必然。这意味着我们在定义自己和他人为男性或女性时,所拥有的选择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补充:社会性别理论一、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从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开始,女性生存权利和地位的改善虽然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轴,但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开始深入探究女性受压迫和遭受不平等对待的根源。-20世纪50年代,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她指出,社会性别(gender)与生物学上的性别(sex)不同,女性的不利处境不是自然的,是父权制社会建构的产物。第一次把性别的生物学构成与社会构成相区别。-1972年,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在对男女的社会和家庭分工进行研究后,在《性别、社会性别和社会》中论证了生物上的性别(sex)与心理文化中的社会性别(gender)之间的差异。她指出:性别分工并不是由男女生物学上的差别决定的自然体,而是社会有意造成的性别不对等的社会规范,从性别规范上揭示了性别的社会文化建构性和不平等性。-1975年,人类学者盖儿■卢宾在题为《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的论文中,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性别机制理论。认为“性/性别制度是制造和规范着性、性别甚至于个性的一整套社会组织;这套组织亲属/婚姻)在制造性别差异的同时不断地维持着性别差异”-1988年,美国史学家琼■斯科特在《性别与历史学》中,进一步强调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即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成分”和“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先后把性别视为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权力关系、分层机制,在性别分析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性别理论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性别理论和实践迅速发展,性别的视角不仅常见于女性研究,西方各国政府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出台政策和制定发展战略时也引入了性别分析的框架。1992年,斯特加德等人撰写的《性别与发展--实践指南》,从性别、统计、农业、就业、住房、交通、健康、家庭资源管理及实践操作等9个方面全面阐释了“社会性别式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对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了解始于1993年在天津举办的“妇女与发展”研讨班。当年海外中华妇女学会第一次同中国妇女研究者合作与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一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在会上,以社会性别一词来介绍“gender”时,引起震动。这次研讨会开始使中国的妇女研究者们积极地学习和了解社会性别理论。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是社会性别理论进一步传播的重要契机。世妇会的文件《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就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物,世妇会推动了中国妇女研究。从1993年到1997年,是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视角吸引了中国妇女研究者的目光。大量的西方社会性别理论文章作品如《社会性别研究选择》《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女权主义社会学介绍》等被翻译到了中国;《中国妇女报》对社会性别意识作了充分的宣传与报道;一些妇女理论研讨会研讨班也对社会性别作了研究和探讨,社会性别理论的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在这期间被熟悉和了解。中国的妇女活动在这个期间也特别活跃。特别是京津地区以及陕西、云南等地,出现了大批的妇女活动团体。而在这三个地区的妇女活动中,社会性别培训最为突出。社会性别理论自1997年以后得到了真正的发展。从1997年至今,是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性别概念被引入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领域,从事妇女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性别概念研究女性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结构、社会性别文化乃至社会性别制度,分析社会性别关系与民族、阶级、国家、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由此推动了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也从单一转向了多重。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明确区分了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理论指出,社会性别是性对于生理性别而言的一个范畴。生理性别是由人的生物特征所决定的,是指男女的生物属性,它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别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所形成的男女两性在性别角色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别,它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社会性别理论将性别的社会文化差异从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批判了生理差异导致女性处于劣势的传统错误观点。(二)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是性别不平等产生的根源社会性别理论强调两性的社会文化差异,认为生理差异并不足以直接导致两性地位的差异,它强调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不同意义,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因素决定,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女性的弱势地位鄙视由生理差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构建出来的。社会和文化对有关男女的角色分工和行为方式等都有不同期待和规范,赋予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气质特征。两性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都是由社会文化所造就的(三)揭示了性别差异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认为社会性别由社会文化所建构,并形成了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的社会制度和结构。这种机制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男女两性施加影响,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接受他(她)们被期待的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逐渐被构建出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气质特征,形成男女不同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社会性别理论发现了建构性别差异的过程和机制,指出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构建的动态过程。(四)主张把女性问题放在两性关系的结构中去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反对孤立地研究女性和女性问题,同时也反对把女性视为男性的对立面。它认为,考察认识妇女问题时,不要将妇女孤立地剥离开来,而要将其置于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之中。在对其性别文化性别制度和性别结构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既可以观察到男女两性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男女两性受到的不同限制和制约,从而有助于男女两性共同反思传统性别规范对于自身发展的束缚,有助于男女两性汇集成反传统性别文化的合力。在男女两性关系上,社会性别理论主张尊重男女两性的共同发展,主张建立两性间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的和谐伙伴关系。(五)认为社会性别的差异是可以改变的生理差异无法改变和消除,但是社会文化却是可以改变的,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可以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加以改变。它强调女性的主体地位,主张通过人的主体性的行动,改变传统观念,实现性别平等和发展。它主张关注和尊重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和价值,把女性作为发展的主体,赋权于女性,女性的利益和需求应当得到重视和满足。作为主体,女性应该克服依赖、自卑等消极心理,积极适应环境和社会,理应对各种挑战。社会性别理论注重把性别分析运用于发展,力图消除发展中的不平等和歧视,通过社会各方面的行动,克服影响女性发展的各种障碍,使女性能够在发展中受益,为实现性别平等和发展创造条件三、文化文化由结构和行为组成,通过证明某种价值观、期望、意义和行为模式的正当性,反映并维护某种社会秩序。性别是文化生活的核心,因此,某一特定社会的性别观念从一系列社会结构和行为中得到体现和推动。行为:传播、文化习俗社会结构:公共机构,如学校、司法制度等。-通过其组织、习俗,特别是交际惯例,社会约定了女性和男性的正当、合理行为,并维护相关观念。-强化性别观念的文化信息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会思考性别的文化规范,从而认识到文化期望的任意性,并进一步认识到并非所以文化期望都可取,这样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和个人身份时将会享有更多的自由。四、传播1、定义■传播是人类在互动中利用符号创建并反映意义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2、特征⑴传播是动态的■传播是动态的,意味着它不断变化、发展和继续,所以它没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⑵传播是系统的■传播发生于特定的场合或系统,而该场合或系统会影响我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以及我们赋予信息的意义。【讨论】假设你看到以下场面,你怎么看待这场交谈?在一幢办公大楼里,你正在等待召见,这时你看见一个中年男子走到秘书台,搂着秘书的肩膀并对她说“你穿这套衣服真是令我神魂颠倒。”秘书头也不抬地说“一句话,你疯了。这跟我穿什么衣服无关。”■作为一个系统,传播的各个方面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除了背景影响意义外,说话者的身份、情绪等也会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意义。•影响传播最庞大的系统是我们的文化。文化是一切传播的背景。⑶传播具有双层意义■所有的传播都具有内容意义和关系意义。内容意义:即字面意义。包括信息的本义,还暗示什么是对信息恰当的反应。关系意义:通过表明每个人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来确定交流者之间的关系。【讨论】小王对她的配偶小张说“今晚轮到你做饭了。”请分析这条信息的内容意义及关系意义分别是什么?•关系意义是体现、影响对对方看法的主要因素,它为内容意义提供了背景,因为它告诉我们如何理解信息的字面意义以及交流者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关系意义在理解传播的性别化模式时尤为重要。⑷传播是一种符号性互动-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依靠符号进行交流、创建意义。-符号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任意性,因此并不限于一种解释,所以符号需要加以思考才能被理解。-传播的意义是建构而成的,并非符号内在的固有之物。-传播的过程是相互的,传播的意义是可变的。-牢记:人们理解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第二章性别形成的理论视角-没有什么比正确的理论更实用。(库尔特•勒温)-理论可以用来描述、解释、预测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会运用理论来认识生活,引导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预测他人的行动等。尽管我们并非总是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却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我们对他人的期望。因此,理论与现实密不可分。第一节性别的生物学理论一、什么是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是最早分析女性和男性之间存在的普遍差异的。这种理论认为,两性的生物学特征构成了性别差异的基础。该理论侧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以及荷尔蒙对身体特征、思维方式和运动技能等各方面的影响。二、研究焦点1、性染色体的影响如:①遗传学证据表明,好几种决定智力的遗传因子仅存在于X染色体当中。②影响社交技能的遗传因子也仅活跃于X染色体当中。2、荷尔蒙在受性影响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荷尔蒙种类及作用神凳作用雌性荷尔蒙拿控卵巢发育与功能生长荷尔蒙掌控身体的成长发育甲状腺荷尔蒙维系身体机能活跃副甲状腺荷尔蒙维持血钙浓度肾上腺素激励身体爆发力,处理紧急危机胰岛素维持血糖浓度雌激素与黄嫌激素调节月经、维持生育能力雄姓有雌性激素的影1响掌管男性性特征如:①“良性”胆固醇②改善免疫系统③形成脂肪④妨碍肝功能-雄性激素的影响如:激素周期与睾丸素3、大脑的结构与发育-研究表明,虽然男性和女性都会运用左脑和右脑,但却各自擅长其中之一。通常,男性的左脑更发达,女性的右脑更发达。-在进行语言活动时,女性倾向于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而男性则倾向于仅使用左脑。-连接左脑和右脑的是大量的神经以及被称为胼胝体的结缔组织。女性通常更善于利用这种结构,因此大多数女性脑胼胝体的压部都比较肥厚。-性倾向可能受生物学因素的制约,如前连合的差异。三、总结•价值它告诉我们有哪些遗传学和生物学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能力和选择。不足只解释了男性和女性普遍存在的生理特征和遗传学特征,没有描述作为个体存在的男性和女性。第二节性别的人际理论这种理论侧重于研究对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存在影响的人际因素,代表性理论有以下两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认为这种关系影响儿童的身份意识,尤其是他们的性别。•心、理学理论:强调儿童向包括父母在内的各种人的学习和角色模仿。一、性别形成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侧重于家庭和心理动力,认为家庭和心理动力影响个人发展,包括个人性别身份。•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尤其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在人格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性别身份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当婴儿吸收了周围人的观念并将其内在化时,其自我意识和性别身份正在缓慢形成。并且,将他人信念内在化不仅仅是获得角色的过程,还是创造心理的基本结构,即核心自我的过程。-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男性身份和女性身份的形成是各种不同关系造成的结果。这种关系通常存在于母亲和儿女之间。【讨论】母女关系与母子关系有何不同?-自我认同并非恒久不变。在我们与他人交往并不断修正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的自我会不断成长、变化。然而,幼儿时期形成的自我认同极其重要,因为它是建立后期自我认识的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在最初的母子或母女关系中形成的基本自我认同。【讨论】亲密关系对于女性和男性是否具有不同的意义?二、性别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同样侧重于性别的人际基础,只是不像心理动力学理论那样强调内心过程,而是强调传播对性别的影响。1、社会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人借助观察、实验以及他人的反应来学习做男人或女人。社会学习意味着,他人之间的传播让男孩和女孩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受到奖励的行为会得到强化和重复,因此,他们可能会形成迎合他人喜好的性别行为模式。-我们生来就带有倾向,但正是社会令这些倾向扩大、增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相对被动。此外,这种理论还认为强化过程伴随我们终生。2、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理论同样侧重于个人如何在交往中学会定义自我,包括其性别。但是与社会学习理论不同的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形成其性别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人员称,儿童利用他人来达到定义自我的目的,因为他们受到内心欲望的驱动,希望自己精明强干。-研究表明,儿童要经历数个阶段才能形成其性别身份。-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胜任自己的性别身份,儿童一直在寻找角色模型,因此,同性榜样极其重要。第三节性别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侧重于从文化或者跨文化的角来理解性别。文化学者并不反对生物学和人际因素,只是他们认为,这两种因素都受到文化影响力的制约。关于性别的文化研究成果比较多,本节将着重讨论其中的三项:人类学、符号互动论和立场论。一、人类学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此词由anthropos和logos组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关人类的知识学问。•人类学大致可区分为三类:人体人类学,亦称自然人类学主要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人体的。文化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史前人类学,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在本门课中,人类学研究的最主要价值在于揭示了文化对性别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系列社会中,两性之间的差别少得出奇,真正的区别在于各种文化对某一性别的品质给予鼓励的程度不同。【讨论】是否存在“母亲的天性”?二、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米德认为,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由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共同组成。传播是我们获得自我认识最重要的过程。-研究表明,性别观念在父母的应答、同侪的游戏和师生的交往中传播给儿童。当他人以生理性别界定儿童,并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期望联系在一起时,儿童就会了解性别的意义。-在互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角色。所谓角色,是指一系列预期行为以及相关价值观。角色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化的。社会不仅分配角色,而且还确定其价值。三、立场论-立场论主要分析个人在文化中的位置对其生活的影响方式,它侧重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影响社会地位的方式以及这些地位所带来的种种体验。-立场论修正了符号互动论,强调社会由等级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构成。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立场会影响其所知、所想和所为,进而决定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立场论可以追溯至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学说。每个人都是以其所属社会群体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的,而且每种视角都有其局限性。-立场论认为,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对于社会的运行方式具有独到见解。-根据立场论,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各自的立场而形成特定的技能、态度、思维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认知。四、总结-文化视角表明,性别是一整套有系统地传授给个体的社会期望和价值观。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文化赋予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的意义通过传播得到体现和维护。-人类学研究展示了性别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定义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性别的任意性和可变性;符号互动论介绍了对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及传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作用;立场论观点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影响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及其角色、活动、优先计划和情感等。第三章语艺对性别的影响:美国女性运动何谓语艺?语艺学(Rhetoric):修辞学语艺即说服,语艺运动即共同努力,采取说服手段,挑战并改变现存的态度、法令和政策。•在本章中,我们将针对改变了美国妇女价值、角色、地位和机会的一系列女性运动进行考察。第一节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大约出现在1840年至1925年之间,包括自由女性主义和文化女性主义两大派别。一、自由女性主义(妇女权利运动)认为女性和男性在大多数方面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因此女性和男性应该拥有同样的权利、地位和机会。二、文化女性主义(家庭生活的信徒)认为女性和男性在本质上并不一样,既然两性在重要方面有所不同,那么女性和男性应该拥有不同的权利、地位和机会。第二节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大约在1960年至1995年间,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席卷美国。一、激进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女性的压迫式压迫的基本形式,是所有其他压迫形式的原型。•她们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反映其政治观念的新型传播方式:交谈小组或称觉悟提高小组。二、自由女性主义•鼓吹家庭之外的女性平等,尤其是工作场所中的女性平等。•语艺策略包括游说、公开演说、起草法律法规、召开大会等。•关注对象几乎全部是身体强健的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中青年女性。三、分离主义-认为在生命、平等、抚育、和平、和谐等价值观上男女存在着根本性区别。她们发现,在父权制资本主义社会中,自己的价值观没有什么机会得到知音的欣赏,因此一些女性组成纯女性社团。-分离主义者认为,想改革美国父权制文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她们选择退出主流社会,建立尊重女性病努力与人、动物及地球和谐相处的社团。四、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者认为,只有那些不以男人为生活中心的女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她们将自己定义为“被女性认同的女性。五、重新评价主义-重新评价主义者旨在提高社会对女性及其所作贡献的评价。其总目标是,提高社会对女性的评价,同时提高社会社会对女性传统技能、活动及人生观的评价。六、妇女主义-一些非洲裔美国妇女批评主流女性主义几乎完全以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及其所面对的问题为关注对象。因此,她们视妇女主义为表达自己种族和性别身份的工具。-妇女主义者的目标之一是让大家意识到女性主义的排斥性;另一个目标是让大家了解性别和种族压迫如何在有色人种妇女的生活中交汇。七、多种族女性主义-多种族女性主义以妇女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影响女性和男性生活的多种统治制度。之所以舍“多文化”而取“多种族”,是因为她们相信种族是一种塑造身份、决定机会、特别强大的权利系统。-多种族女性主义者坚持认为不能独立地看待种族,要将其与其他统治制度结合起来分析。-多种族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强调女性的能动作用。多种族女性主义者向建构性别身份的范畴提出挑战,认为理解一个人身份的关键在于性别、种族-族群、性取向、经济阶层等多种范畴的交汇。八、权力女性主义-权力女性主义主张,社会没有压迫女性,因为女性有能力控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代表人物:内奥米沃尔夫-她们宣称,种族歧视已不再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而只是存在于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当中的类偏执狂的受害者心、理。-权力女性主义者忽视了侵害女性群体权益的普遍性社会因素。-主体主要为白人中上层阶级异性恋者。-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至今仍然很活跃,同时第三次浪潮已经开始涌现。它建立在第二次浪潮的基础之上,涵盖了不同种族、不同能力、不同阶级的女性。一、包容差异二、结盟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四、政治是个人的五、颂扬女孩文化第四章性别化的言语传播第一节语言与性别一、语言定义性别1、男性通用语言-西方社会所使用的语言大多以男性以及男性经验作为标准,不仅贬低了女性,甚至抹煞了女性的存在。例如:businessman,chairman,freshman-男性通用语言影响到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对个人身份的看法以及对不同生活领域中女性存在的感知。2、语言定义性别的方式-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定义男性和女性,并以此表达有关性别的文化观念。-常常以外表或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女性-以活动、成就或地位来定义男性。例如:“谁是亚洲最美丽的女性?”除了长得像昂山素季外......泰国美女总理英拉曝罕见私房照艳光四射3、语言命名存在物-语言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是让我们感知现象存在的影响力。-语言学家指出,不命名某一事物,即意味着否定它的存在或它的重要性。例如:性骚扰二、语言令性别观念条理化1、形成刻板成见的性别观念-所谓刻板成见,是指基于对部分现象的一知半解而归纳出的普遍规律。-言语传播中常见的刻板观念包括女性感性而男性理性,男性是强者女性是弱者等。2、鼓励两极化思维-在整理思想的过程中,语言极大的推动了两极化思维,即把事物看成是对立的两面。如:对错、是非、好坏、多少、高矮、胖瘦、黑白等。-语言和思想的两极分化在我们的性别观念中特别明显。如:人天生分为男女两性思考:这种观念的影响?三、语言评价性别-语言并非不偏不倚,它不仅反映文化价值观,而且会对我们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与性别相关四、语言允许假设性思考-符号允许假设性思考,即想象并不存在的事物。假设性思考能够改变性别的意义。假设性思考在塑造个人的性别身份以及性别观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五、语言允许内省-作为符号使用者,我们不仅可以命名周围的现象,而且命名自我本身。我们可以运用反省的能力和假设性思考来改变自我。六、语言是一个过程语言并非停滞不前。我们不断改变语言,以体现我们对自我和世界不断更新的认识。如:小姐、太太、夫人、女士少爷、老爷、先生、男士第二节性别化的传播一、性别化的言语集团-所谓言语集团,就是共同遵守一套传播准则的群体。也就是说,只有某一群体对交际目的、策略和解释方式的认识都达成一致时,言语集团才有可能存在。-性别化的言语集团形成于社会化过程中,即女性言语集团和男性言语集团。【讨论】童年时的游戏二、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⑴男孩游戏⑴特点-通常人数较多■具有竞技性和明确的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任务⑵传播规则-利用传播表达个人观点、意见和身份■利用对话取得成功,如解决问题或制定策略。⑶利用传播竞争表现机会,成为注意力中心。⑴女孩游戏⑴特点-常常成双结对或三五成群■缺少预先规定的目标和任务■缺乏严密组织■大量运用交谈⑵传播规则■利用传播营造并维护人际关系利用传播建立平等人际关系■利用传播接纳他人■利用传播表现对他人的关注3、总结许多成年男女所采用的基本传播规则都是由他她们在童年游戏中学会的传播规则提炼、发展而成的。三、性别化的传播惯例1、女性言语往往将传播作为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具体特征如下:-建立对等关系。・表达支持。■关注关系程度。■谈话中的维持工作。■应答积极。■个人化、具体化的风格。-间接与试探性的语气。2、男性言语交谈常被当做证明自己、建立威望的手段,具有以下特征:-获取地位,实施控制。・利用言语实现工具性目的。■往往直接、专断。■采用常规术语。应答不如女性言语感情强烈。四、传播中与性别相关的误解1、表达支持2、谈论烦恼3、故事的要点4、谈论关系第五章性别化的媒体第一节性别化的媒介研究一、女性与媒介研究1、标志1978年,美国传播学研究者盖尔■塔齐曼编著的《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出版,标志着“女性与传播”研究正式浮出水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2、内容-三个最主要的研究议题一一女性传播者研究、媒介内容研究和女性受众研究。-女性传播者及女性受众研究是关于女性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和参与。-媒介内容研究是关于传播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与传播导向等。3、方法-强调用社会性别视角来研究传播现象及其本质。-强调用批判的观点考察媒体的性别意识。4、中国的女性传播研究缘起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并发展的。1995年是一个关键节点。95世妇会之后,“女性与媒体”研究正式出现并在我国传播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及著作卜卫:《媒介与性别》(2001)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汇集了作者1995年至2001年间的研究成果。陈阳:《性别与传播》(2001)较完整地介绍了西方“传媒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内容和发展历程。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2004)从社会性别视角剖析美国女性电视频道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态。研究内容在现有的国内研究中,对媒介内容的研究较多,媒介女性形象研究是主要议题。大多数研究的是影视剧、广告、期刊杂志以及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扩展阅读】•张诗蒂在《传媒活动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为性感尤物、女强人、传统家庭女性等六类。-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解玺璋:《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一一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1996)陈力:《近几年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管窥》(1999)何祖健:《李少红电视剧女性意识两重性的文化学透视》(2003)-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刘伯红、卜卫、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1997)童芍素、胡晓芸:《正视现实、正确评价、正面引导一中国大陆广告传播与女性问题的相关研究》(2002)-期刊杂志及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研究陈阳:《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2000)张谦:《积极的歧视一对都市类市民报纸娱乐新闻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分析》(2003)史梁:《新时期(1995-2004)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2006)姚鹭鹭:《人民日报中女性形象的变迁》(2007)二、男性与媒介研究1、性别研究的不平等现象-在媒介的性别角色形象研究中,男性要么被置于受惠角色而受到攻击,要么被遗忘于话语之外。-许多研究者认同性别的问题主要是女性的问题,是解决弱势群体利益争取的问题,所以性别问题在一定时期、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纯粹的“女性问题”被讨论,由此导致媒介的性别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现象。2、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媒介中男性形象刻板印象的研究上,并指出在媒介中存在对男性形象的拔高和美化,反映了当前以男性为中心建构的文化主流。-对男性形象的拔高和美化一方面导致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因而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质询和批判;另—方面也继续加深人们对男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角色定型。-对男性形象的刻板印象主要表现为:(1)在主流的新闻报道中,男性被报道的次数非常多,且多与国家发展、政府决策等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事件相关,男性大多是重要的社会角色。(2)在广告中,男性形象集中体现了男性作为社会中坚和支柱所具有的坚韧不拔、勇敢、富有冒险精神的气质和性格。【扩展阅读】-期刊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傅文斯荔:从当代时装摄影看理想化男性形象的嬗变,2007蒋晓:国内男性时尚杂志中男性形象的塑造与解读研究,2009周倩:中国男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构建2010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2010-广告中的男性形象研究欧阳瑰丽:现代广告中男性形象的变迁2005田兆娣:从“第一性”到“第二性”:中国广告中男性概念的缺失,2008杨环环:30年中国电视广告男性形象变迁研究,2009田皓男:国内男装广告男性形象分析,2011王伟玲:中国当代广告中男性形象的符号学研究,2010-影视剧中的男性形象研究隋红升:继承与超越一一论《阿凡达》中的男性气概,2010周隽:第五代与新生代导演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研究,2010第二节性别化的广告一、广告中的两性形象1、使用频率

首都女记协对CCTV、BTV、东方卫视等10个电视台晚间播出的广告监测发现:-70.5%的广告中出现了女主角,只有47.5%的广告中出现了男主角;-全部以男性角色出现的广告,比例22.8%,全部以女性角色出现的广告,比例为46.4%。-以上数据说明电视广告更倾向于使用女性符号。2、出现场所-国外研究发现:广告中34%的女性出现在家庭里,而只有22%的男性出现在同样的地方;此外,在针对成年人的广告中,与女人相比,男人通常出现在远离家的地方。-国内研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