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_第1页
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_第2页
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_第3页
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_第4页
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及影响因素作者:王勋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23期〔摘要〕混合情绪是指同一情境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规律表现为从对单一情绪理解到对多种情绪理解、从对继时性混合情绪理解到对同时性混合情绪理解的特点。儿童混合情绪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然而在具体的发展年龄特征上存在分歧。〔关键词〕儿童;混合情绪认知;发展〔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3-0008-03在情绪研究领域,混合情绪被界定为个体面对同一情境或同一事物存在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混合情绪的概念最早由Harter和Whitesell(1989)提出,他们认为混合情绪是在单一情境或事件引起主体(儿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情绪认知和体验的一种现象。我国学者徐美琴和何洁认为,混合情绪理解是指同一情境引发的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情绪反应[3]。董光恒等(2007)指出,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是指个体意识到同一情境可以同时诱发两种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情绪反应的能力;如果两种情绪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比如消极的与积极的),则又称为冲突情绪(conflictingemotion)[4]。虽然研究者们在混合情绪概念的界定上还存在争议,但是他们的观点具有某些一致性和相互继承性。一致性表现为都认为混合情绪产生于“同一情境或事件”,都认为混合情绪可以是相同效价的不同情绪,也可以是不同效价的相互冲突的情绪。继承性表现在,每一个研究者的观点是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董光恒的观点是在徐美琴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根据对效价不同的情绪的理解提出了冲突情绪的概念。一、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模式儿童混合情绪研究最初始于Ainsworth对母婴依恋的研究,他运用“陌生情境法”,把婴儿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并使婴儿与母亲短暂分离。研究发现,少部分婴儿在与母亲重逢时表现出了矛盾的情绪反应。Ainsworth把这类儿童的依恋称之为矛盾型依恋。随后Dunn发现这种矛盾的情绪反应不仅存在于母婴之间,年龄很小的儿童对比自己更年轻的兄弟姐妹也有,常在温柔和敌意之间反复。Ainsworth和Dunn的研究表明,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就出现了混合情绪现象,但是,在这个时期个体是否能够理解混合情绪呢?为此,研究者对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一般模式。Donaldson(1986)等人认为,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是从依赖外部线索发展到依靠诸如思想、记忆、态度过程的内在线索[5]。为此,他们把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水平0,单一水平理解;水平1,继时性情绪理解;水平2,能认识到同一事物可以引发相互矛盾的情绪,但还不能理解混合情绪;水平3,能够理解混合情绪。Harter等人(1987)对4〜12岁儿童混合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发现,根据目标的指向性和混合情绪的同质性(即情绪效价相同)和异质性(情绪效价不同),认为这个年龄阶段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水平0,无法识别同时发生的两种不同的情绪;水平1,能够理解指向不同目标引发的两种效价相同的情绪;水平2,能够理解指向不同目标的两种效价相同的情绪;水平3,能够理解指向不同目标、效价不同的两种情绪;水平4,能够理解指向同一目标、效价不同的两种情绪。在同一研究中,Hart等还根据指向同一目标的混合情绪的产生时效性(是否同时产生)把4〜12岁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可能阶段,儿童认为同一情境不可能引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绪;第二阶段是继时性阶段,儿童能够意识到同一情境可以引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绪体验,但是它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的;第三个阶段是同时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认识到同一种情境可以同时引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情绪。在第三阶段内部,根据产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情绪的效价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发展阶段,即相同效价阶段和不同效价阶段[6]。Pons等人(2004)认为个体对情绪的理解是从表情识别到道德情绪理解的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他们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逐步发展、层层递进的特点。他们通过对3〜11岁西方儿童的研究发现,其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处于这一发展过程的第八个阶段,仅次于对道德情绪的理解。早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就出现了混合情绪现象,这一现象在矛盾性型依恋的婴儿中表现明显。但是在这一时期,产生混合情绪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安全依恋的婴儿是否和矛盾型依恋的婴儿一样也会有相互矛盾的混合情绪现象产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综合各个研究者的观点,可以清晰看到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由理解单一情绪向理解多种情绪的发展;(2)由理解不同情境引发不同情绪到理解同一情境引发不同情绪;(3)情绪引发由继时性混合情绪向同时性混合情绪发展;(4)由理解相同效价情绪的混合到理解不同效价情绪的混合的发展;(5)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是一个高层次的复杂的认知任务,仅次于对道德情绪的理解。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和体验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儿童的这两种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这一结论在学界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研究者们在关于儿童混合能力发展具体的年龄特征的研究上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彼此之间有较大的分歧,时至今日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最早Ainsworth等对婴儿的依恋研究中发现有一少部分婴儿,在经历与母亲短暂分别后与母亲重逢时对母亲却表现出矛盾的行为方式,他们一方面努力与母亲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却拒绝母亲的拥抱,说明这类婴儿对母亲的出现有相互矛盾的情绪反应。Dunn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比自己小的兄弟姐妹的态度在温柔与敌意之间反复,这说明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对同一个体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情绪体验。Ainsworth和Dunn的研究表明,个体最早在婴儿和儿童早期就具备了混合情绪的理解和体验能力。他们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以后很多研究者对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Harter等(1987)最早对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年龄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7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理解同质性(效价相同)混合情绪,大部分8岁儿童和全部10〜11岁儿童能够理解异质性(效价不同)混合情绪。Donaldson(1986)等把儿童情绪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部分(见上文),在此基础上对4〜11岁儿童的情绪理解进行了划分,他们认为4〜5岁儿童大部分处于水平0或水平1,7〜8岁儿童大部分处于水平1或水平2,而10〜11岁儿童处于水平2或水平3[6]。Steele等通过给儿童呈现卡通人物的情境,发现5〜6岁可以描述卡通人物既高兴又不高兴的情绪。然而在他的研究中应用的都是继时发生而非同时发生的情境。因此,此时儿童所描述的情绪是继时性混合情绪,按混合情绪的定义此时还不能称为混合情绪。Gordis(1990)看到了这一缺点,在同一年他对Steele的研究作了改进。在研究中,他设置情境能同时诱发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看完卡通人物后,询问被试的感受。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开始对混合情绪有所了解。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以上的研究都是通过儿童对卡通人物情绪描述来确定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这对儿童语言能力有一定要求。Wintre(1990)认为如果不依赖于言语表达,可能更小的儿童也能够理解混合情绪。他进行的一系列问卷调查发现,7岁儿童能够理解情境中的混合情绪,8岁儿童能够预测情境中会产生混合情绪。也有研究认为儿童混合情绪产生更早,Kestenbaum等(1995)的研究发现,如果采用线索清晰的简单任务,在配以“脚手架”情境下,四五岁儿童也能够识别和理解混合情绪。进入21世纪,研究者对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Harris等(2001)对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索。他们设计了能产生混合情绪的复杂情境,发现6岁的儿童大部分只会选一种情绪与设置情境进行匹配。然后他们将复杂情境拆分成只能引发单一情绪的情境。结果发现,儿童能够很好地完成情绪匹配任务。Harter通过自传式叙述范式对4〜12岁儿童的混合情绪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7岁的儿童能够识别相同效价的混合情绪;直到平均11.3岁才能识别同一种情境中效价不同的混合情绪,这一结果与他在1987年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ons等采用结构化的情绪理解测验(TEC)研究发现,6岁儿童只能理解单一情绪,大部分9岁儿童可以理解混合情绪的存在。Larsen等人通过儿童报告情境中主角产生的情绪体验的研究发现,只有47%的8〜9岁儿童能够报告出主角产生混合情绪,而在11〜12岁组这一指标达到了达到了77%。我国学者陈琳、桑标等(2007)通过研究2〜4年级(7〜10岁)的儿童对混合情绪的认知发现,在这一年龄段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有明显的发展。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出现的混合情绪现象,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和无意识,他们并不能真正意识到混合情绪的存在。正如Harter所认为的那样,尽管发现很小的儿童能够对同一事物表现出混合情绪,但是距离儿童真正意识到和理解它却要相隔数年。不过,对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特征各研究者得出了相对统一的结论,即混合情绪是在同一情境下的多种情绪的现象,其发展总体表现为从单一情绪到混合情绪的理解、从继时混合情绪的理解到同时性混合情绪理解、从相同效价混合情绪的理解到不同效价混合情绪的理解。然而,在具体的发展年龄的特征上存在分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研究范式和实验条件不同;(2)选用的实验材料的形式和难度有差异;(3)实验主要是通过被试的口头报告,研究结果受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制约。尽管如此,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一些年龄特征:健康的儿童在五六岁能够意识到同一事物能够引发多种情绪,7岁就能够理解同一情境中相同效价的混合情绪,到10〜11岁能够理解同一情境中的不同效价的混合情绪。即4〜6岁是儿童混合情绪的萌芽阶段,7〜11岁是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关键期。二、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性别对儿童混合情绪的影响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混合情绪的发展上是否具有差异,学术界还存在争议。Larsen研究发现,儿童在混合情绪发展上有性别差异。女孩的混合情绪能力呈线性发展趋势,男孩是曲线发展,而男孩在情绪理解上呈线性发展趋势。我国学者姚端维等的研究也表明女孩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要高于男孩。语言能力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语言对儿童对混合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有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儿童情绪(混合情绪)理解的预测指标,能对情绪理解产生积极的影响[1]。但也有研究认为语言能力制约了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的表达,Larsen认为语言的限制造成了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与体验要比通过言语报告出来的多。但Steele(2008)的研究认为,语言能力对儿童混合情绪理解没有明显贡献[2]。潘发达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儿童对情绪的理解,但不同的发展阶段,语言的作用不同;在前语言阶段不受语言的影响,到了语言表达阶段儿童对混合情绪的表达依赖于语言的发展。家庭环境和依恋对混合情绪发展的影响Brown等认为儿童的情绪理解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儿童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他发现3岁儿童与家庭成员讨论情绪发生的原因、与哥哥姐姐积极交流和其6岁时的情绪理解能力显著相关。我国研究者邓锡平也发现家庭情绪表露与情绪理解的关系密切。在家庭环境中,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Ontai的研究表明,母子依恋关系能促进儿童对混合情绪的理解,1岁时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其6岁时混合情绪能力。除此之外,家庭的社会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等也与儿童混合情绪理解之间存在相关。社会文化对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是否存在影响是近年来混合情绪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差异对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卓美红(2008)的研究表明,在情绪理解的九个成分当中,与西方儿童相比,我国儿童混合情绪理解顺序提前,即我国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在总体上略早于西方儿童。YuriMiyamoto、YukikoUchida对美国和日本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日美儿童混合情绪能力的发展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美国儿童在消极情境中更容易有混合情绪,日本儿童在积极情境中更容易出现混合情绪,这两个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社会文化差异影响了东西方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除文化的影响外,Hargreaves(2000)的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混合情绪也会对儿童混合情绪的发展产生影响。三、结语对情绪的理解能力,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表明,情绪理解是预测儿童与同伴、成人关系的重要指标,情绪理解能力高的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越高,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混合情绪也是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能为个体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提供参照。通过众多心理学家对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4〜6岁是儿童混合情绪的萌芽期,7〜11岁是儿童混合情绪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一关键期正好处于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当的引导,提供较多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和体验的机会,能够极大地促进儿童混合情绪能力的发展,进而加速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优化人际关系,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那么促进他们混合情绪能力发展的责任就落到了教育者的身上,特别是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线教师。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情境法是促进儿童混合情绪发展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多地创设能够引起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情境,让他们尝试去理解处于情境中的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并把情境中的主角想象成自己,进一步去体验混合情绪。主要参考文献:PonsF,LawsonJ&HarrisPL,etal.Individualdifferencesinchildren'semotionunderstanding:Effectsofageandl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