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二章 家庭的成立与功能(《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1页
教案:第二章 家庭的成立与功能(《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2页
教案:第二章 家庭的成立与功能(《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3页
教案:第二章 家庭的成立与功能(《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4页
教案:第二章 家庭的成立与功能(《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社会学教案PAGEPAGE14第二章家庭的成立与功能教学目的:一、在认识家庭的涵义、特征基础上,了解家庭的成立过程二、认识家庭的重要功能教学重点:一、家庭的涵义二、家庭的特征三、家庭的成立过程四、家庭的功能教学难点: 家庭的成立过程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家庭的成立教学要点:一、家庭的涵义二、家庭的特征三、家庭的成立过程教学内容:一、家庭的涵义对于家庭,每个人都不陌生。有人说它是人生的港湾,有人则认为它是束缚人的牢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另一类则强调家庭的社会属性。参考已有的定义并结合当代家庭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认为: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二、家庭的特点(一)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涵义、特征社会群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实例: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飞机和火车中的旅客、电梯中的乘客、剧场中的观众,虽然都是集中起来的一群人,但通常都不是社会群体,我们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聚集体或集群。他们或许有共同的规范,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临时性的,目的地一到或演出一结束,就各奔东西。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2.初级群体涵义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它具有初级群体的一些特征。(二)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但也可能是其他,如法律上的收养关系,以爱情为基础的同居关系等。维系家庭的纽带不同,家庭的脆弱性和稳定性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血缘关系最稳定,婚姻关系和收养关系次之,爱情的关系最脆弱。(三)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不但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有相当大部分为全体家庭成员所共有和共享。家庭成员共食同住,共享家庭消费品,同享日常生活的场所,家庭成员间产生摩擦的几率也很高。(四)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人人都向往有一个幸福而稳定的家庭,尽管有矛盾和纷争,但都倾向于尽力维系家庭的存在,不到迫不得已家庭不会解体。虽然现代家庭在许多方面面临困难,其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但相比其他团体来讲,家庭仍有着巨大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其基础是相对稳固的。(五)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首先表现在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次,一个具体的家庭本身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再次,表现在家庭的形态、功能和关系等方面的特征具有历史性,也就是说,家庭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制度具有某种关联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家庭各方面的规定性是不同的,家庭的种种具体形态和规定性也会经历产生、变迁、乃至于消亡的历程。三、家庭的成立过程要建立一个家庭,一般分两步,一是找对象,二是结婚。(一)择偶择偶是指社会成员选择配偶的行为。择偶和恋爱有区别。恋爱较多的是一种两性之间的爱慕行为,更强调双方的情感交流,其动机更为单纯。而择偶更多是一种动机复杂的理性行为,它以婚姻为目标。虽然择偶中也包括情感因素,但只是择偶过程的一个方面。当然,择偶过程可能也包含恋爱在内,特别是现代社会,恋爱与择偶在很多时候是重合一致的。1.关于择偶的理论——选择谁做配偶选择谁做配偶,并不是你想选谁就选谁。在事实上,它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如年龄、性别、婚姻地位(是否曾经婚配)、社会地位、乱伦禁忌、宗教、种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合适”的对象受到极大的限制。实例:比如,有的社会,选择谁做配偶是由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亲或者家长决定的,婚姻当事人反而没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包办婚姻;有的社会把婚姻看作是一种命中注定的安排,因此他们在择偶的时候要祈求神灵的保佑;再如,在我们中国社会,人们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外貌、性格气质、教育、职业等因素,而且有不少人还考虑对方的生肖(后来西方的星座也成为人们参考的标准之一)甚至算命学意义上的长相,以了解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相克”的可能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找对象都是父母包办,包办婚姻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双方“门当户对”(即双方的家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有其合理性的。从某种程度上看,由于家庭中的长辈知道哪些因素是婚姻和家庭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父母包办的婚姻比自由恋爱的婚姻更稳定;相反,由于年轻人在找对象时过于强调或者沉迷于双方一时的情感因素,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一些条件,导致婚后出现危机。(1)择偶理论对于择偶行为的解释,有很多理论:比如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它认为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在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方面能互补人,这些方面互补的男女往往更能相互吸引。再如同质性理论,它认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的、社会的、人格心理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对择偶的影响更为重要(因为共同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在空间上和心理上更容易接近,更倾向于互相吸引)。还有社会交换理论,这种理论倾向于把择偶看成是一种交易行为,如有的男性用较高的,经济地位去换取女性的美貌或者换取女性的服从,有的女性则通过上嫁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等等。(2)择偶原则以上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择偶和婚姻的影响,综合来看,择偶具有以下基本的原则:一是同类性原则,包括双方其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阶层、职业、知识水平、价值观念、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的生活习惯等。二是对等性原则,这并不是说双方要有完全相同的属性,而是要求按照社会通常的标准,双方所具有的属性和资源能够对等交换或者互补。三是互补性原则,双方要能够满足对方深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经济的。四是人们在择偶时还会受到他周边的亲友网络的影响。如果双方的亲友网络对彼此的婚姻安排持赞同态度,那么婚姻当事人结合的可能性就更高。2.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1)择偶动机不同的择偶动机决定了不同的择偶标准。择偶动机是多方面的,有情感型动机、经济型动机、政治型动机和狭义的社会型动机等几类。同时,择偶的动机和标准又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实例:比如,在20世纪50——70年代,人们在择偶问题上比较注重彼此的政治身份,因此“又红又专”的军人、工人成为青年择偶时的首选对象,而属于“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黑五类”社会成员就不好找对象;8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至90年代,政治属性不再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向学历和经济标准看齐,因此类似知识分子和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找对象就相对容易些;到了90年代至今,社会对经济和物质的崇拜更是发挥到极致,表现在择偶上,经济标准以及与之相连的职业因素成为人们看重的头等因素,因此才有所谓的“傍大款”、“包二奶”等变异现象。(2)择偶标准择偶的具体标准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配偶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人口状况等,家庭背景主要以家长的职业背景为衡量因素;二是配偶自身的个人特征和属性,如长相、能力、性格、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等。一般来说,在择偶过程中,男性青年比较看重女方的个性特征和自然特征,而女性青年则比较看重男方的家庭背景和能力特征。从目前许多征婚启事及现实经验来看,年龄、身高、文凭、职业、收人、住房状况、性格等已经成为现代青年择偶中的关键要素。我感觉到,现代女大学生,虽然也看重对方的个性,但普遍更为看重的是对方的职业(其实代表的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学历;对于男生而言,则更多强调女生的外表和内在修养。实际上,除了一些功利性的标准,现代年轻人的择偶还讲究一个“缘”字。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本身是一种主观感觉,任何的客观测量都是不准确的,其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3.择偶与约会约会是指男女双方事先预约的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面对面或者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过去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的约会大多是面对面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这种浪漫情景的写照。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约会的方式和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样,如网恋者的网上约会就是其中之一。约会是一种沟通,可以促进感情的交流,约会又是一门技巧,很多人因为不知道如何约会而使得自己的恋爱行为屡屡受挫。台湾学者彭怀真认为,年轻人在约会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四个方面的困扰:(1)如何在初次约会中约会对方,如何开始一个约会?尤其是第一次约会的男女,多半会有一些心理的焦虑与不安。女方害怕没有人与自己约会,而男方则担心自己的约会要求被拒绝。一般来讲,在初次或不明对方心意的情况下要想约到对方,要给自己和对方一个自然、恰当、能让对方接受而不至于拒绝的理由。(2)约会的内容应该如何设计?为了尽可能提高成功的概率,约会中应该注意地点的选择和温馨气氛的营造。在选择约会地点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约会初期对对方不甚了解的情况,不要选择过于隐秘的地方和不安全的地方以防意外发生;二是选择的地方和场景最好能给人愉悦感,并利于共同的活动,激发共同的兴趣和话题。(3)怎样达到对对方的充分了解?在约会过程中,男女都应该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话题和活动,来增进对对方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甚至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方式等的了解,以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决定是否继续推进双方的情感交往。(4)如何认识性在约会中的作用?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只讲一句话,十个字“走稳每一步”、“真爱要等待”。4.恋爱恋爱是异性间以交流相互的爱慕情感为目的的互动。一般来说,恋爱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恋爱的最后结果如何,则取决于许多因素。根据一般人的经验,恋爱的进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爱情的萌动爱情的萌动往往带有突发性质,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则是长期交往浑然不觉而在某一时被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所触动,从此,对方的形象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爱情的萌发又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个阶段,当事人往往很难分清自己的情感和理由,当然更难分辨对方的感觉和意思,所以往往是惴惴不安,夜不成寐,食不甘味。当然也有很多情形是单相思,当事人隐匿着自己的感情,长期经受着甜蜜和痛苦的双重折磨。(2)试探和表达对于萌发感情的一方,总是抱有从对方那里得到回馈和肯定的希望。因此,处于爱情中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各种方式试探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以期得到回应。有的人用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如写情书、送花、主动提出与对方约会、当面表达爱情等。也有人采取委婉的方式来试探,如找理由接近对方(如借书、邀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打电话、有意等候在对方经常出人的场合等),或由第三者告诉对方。直接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给对方以触动,在短期内直接获得答案,或者使感情迅速升温,或者遭到对方的拒绝而失去努力的机会。委婉的方式可以避免被直接拒绝的难堪,但是也可能使本来有意的双方互相猜疑,像打太极拳似的你来我往,最后可能因一方失去耐心而坐失良机。表达爱情需要一定的勇气,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既不宜过于粗鲁,也不宜过于含糊,更不宜时间过长,迟迟不决。(3)热恋当彼此接受对方的爱慕时,双方就正式确立了恋人关系,进人热恋阶段。在热恋阶段,双方的感情都比较强烈,并具有排他性。双方会尽量向对方展现自己的优点,尽情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心思并渴望得到对方的回应,而且双方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对方的缺点和双方的差异,总是很快在观点和行动上达成一致或和谐。在这个时候,彼此在对方的眼里都是最美的,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人在一起的时刻,对彼此来说都是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能够永远卿卿我我,厮守在一起,并希望听到对方山盟海誓的承诺。所以说,热恋可能是人生中最甜蜜、也是最缺乏理性的一段时间,但是热恋阶段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在热情过后,恋爱就进入平和、理性的阶段。(4)平和恋爱期经过热恋阶段感情的充分宣泄,双方的关系会稍稍松弛下来,回到比较冷静、平和的交往状态。此时,尽管双方还会希望给予对方好的印象,但已经逐渐率直地表露出自己的一部分庐山真面目,并开始理智地相互观察,加深了解。此时,将会注意到两人之间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性格是否调和、习惯是否相容、家庭和客观条件是否支持等,开始考虑长久相处的一系列问题。随之一些小的分歧和争吵开始出现。如果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或容纳,仍有分手的可能,分手的理由也多半是“个性不合”。而当彼此感觉到可以把恋爱关系稳定下来时,就会为进入婚姻做准备,他们可能同居,也可能准备结婚。(5)进入婚姻准备或分手经过相对长久的平和恋爱期之后,可能的结果就是进入婚姻准备或者分手。关于结婚准备,我们下节再说,这里说一说分手。一般来讲,分手往往是由一方先提出的,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分手,都会对双方特别是不愿分手的一方造成伤害。一方提出分手的建议后,另一方最经常出现的情绪是觉得受到了伤害,他/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为什么?我哪里做错了?为什么这样对我?”他/她可能会固执地要求提出分手的一方给自己一个答案。但对于提出分手的一方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在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上,很少有简单的是非可谈,就像爱情的萌发一样,我们也可以问:“分手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也许失恋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即使对方给他一个答案,他也不会轻易接受、承认。一般来说,不希望分手的一方会尝试挽回,他/她会努力去争取,甚至改变自己以迎合对方。但是大多数结果是回天乏术。当确认了不可能再挽回时,失恋者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有一种一片空洞的感觉,或者陷入痛苦、自责、回忆而不能自拔,有的人甚至走上自杀之路。(二)、结婚1.婚前准备(1)婚前准备的涵义婚前准备是指男女双方结婚之前的相关准备。广义的婚前准备包括择偶、恋爱的过程,而狭义的婚前准备仅仅是指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直至正式结婚之前的这个阶段。我们今天所讲的婚前准备,主要是指狭义理解。在农村,所谓的婚前更多意义上是指男女双方按照当地传统的社会习俗,从“订婚”到正式举行婚礼之间的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结婚是不到婚姻登记处去登记的,一般的农村人并不十分看重结婚登记的法律认可);在城市,所谓的婚前则多半是指从双方确定要结婚到正式登记结婚之间的这段时期,强调的是法律意义上对婚姻的认可。(2)婚前准备的内容婚前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和法律准备四个方面。心理准备是指双方在心理上对婚后的生活变化有一个大致的心理预期,以便做好适应性调整,例如,双方婚后个人生活空间的变化(从单身到组建一个新的家庭)、生活内容的变化(从婚前的恋爱交往到婚后的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的变化(双方亲属的介人)、角色的变化(从讲求浪漫的恋人到负有家庭责任的夫妻)等。知识准备则主要学习处理家务和婚姻生活问题的方法。如生理知识的准备、家政的安排等。物质准备则主要是指建立一个新的家庭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如住房、基本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配备等。法律准备,它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看重的一个步骤。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如何签订婚姻契约,以便在婚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婚姻权益,这方面的法律准备成了许多人婚前准备中思考的重要内容。如婚姻财产公证、议定离婚协定等已经成为婚姻准备中时髦的词汇。2.结婚(1)结婚的涵义结婚至少可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法律层面和习俗层面的结婚。法律层面的结婚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确立夫妻关系的过程。习俗层面的婚姻则是指男女双方按照传统的社会习俗确立婚姻关系的过程。这两个层面的结婚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实际上,在更多的场合,人们是把法律上的结婚和习俗上的结婚结合起来,实行“双轨制”意义上的结婚。实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或经商,有很多人是先领取《结婚证》,结成法律意义上的夫妻,然后一同外出并在城市同居。但按照老家的习俗,这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结婚”,因此多年以后,他们中有的人尽管已经生儿育女,但仍会在老家举行一次传统的结婚仪式,如此才算是正式确立双方的婚姻关系。(2)婚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举行婚礼是结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形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婚礼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开始,它带给新人成家的喜悦,同时也带给他们更多的义务与责任。我们传统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婚礼,一般家庭都会力求使婚礼办得隆重、体面、喜庆。但是,我认为,理性而又有意义的婚礼设计应该做到隆重而不奢华、周到而不繁复、简约而又庄重,并且新人和家人都不至于过分劳累。第二节家庭的功能教学要点:一、家庭功能的涵义二、家庭功能的内容教学内容:一、家庭功能的涵义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二、家庭功能的内容(一)正功能与负功能家庭的功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即家庭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1.正功能(1)生产功能在历史上,家庭曾经是重要的生产单位,起着组织生产的作用。实例:例如,在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的。众多的家庭手工作坊就像今天的工厂一样进行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但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兴起,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外移到社会,在很多区域,如城市社会中,家庭的生产功能正逐渐消失。家庭的生产功能与社会的总体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为地强化或取消家庭的生产功能都会对社会生产造成损害。实例:例如,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基本单位的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解放以后,在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被强行取消,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生产的效率,使社会生产处于低效运行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实行土地承包制之后,家庭的生产功能得以重新恢复,农业生产才恢复了活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家庭的生产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城市家庭的生产功能基本上自然消失,而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正在发生着分化。在一些发达农村,如江苏、浙江等省的许多地区,出现了大量家庭工厂和家族企业。这些家庭和家族在其组织农业生产的功能趋于消失的同时,组织工业生产的功能却在加强。可见,家庭作为生产的基本单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家庭生产功能的变迁,对家庭关系、家庭结构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消费功能家庭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在社会的消费总量中,除了个体性的消费之外,家庭整体的消费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家庭消费功能越来越突出,其消费模式也逐渐告别以日用品消费为主的模式,朝着大件耐用品消费模式发展。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成为家庭消费的主体。家庭消费功能的正常发挥,与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紧密相关。(3)生育功能在现代社会,家庭是惟一合法的社会人口生产单位。家庭的生育功能保证了人口的正常繁衍,维持着社会的正常延续,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在传统社会,家庭的生育功能被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我国古代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民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生育功能正逐渐削弱甚至消失。众多不育和少育子女的家庭的出现,说明家庭的生育功能正由伴随家庭整个生命周期的功能,向着只是在家庭某个阶段的功能发展。(4)教化和教育的功能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为自然、最为适宜的基本场所。孩子在家庭中不但可以习得基本的社会规范,而且可以从长辈那里学到基本的谋生技能和生产生活经验。所以说,传统家庭的教化和教育功能是全面而强大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正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社会中的专门教育机构和电视、网络、书刊、报纸等媒体以及朋辈群体、社区人文环境等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正逐渐增强,这些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取代了家庭的教育作用。但是,不管怎样,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和睦、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生活能够使儿童增强抵御不良社会影响的能力,而不健康的家庭则可能成为制造个人问题的温床。(5)抚育和赠养的类社会保障功能抚养子女和赠养老人是传统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至今这一功能仍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流行,既是观念的惯性使然,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局限所导致。从长远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应逐渐完善其社会保障功能,将家庭成员从繁重的抚育和赡养的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6)闲暇生活和情感满足的功能家庭是闲暇生活的基本场所之一,因此,才说家庭是人生的港湾。通过共同的家庭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