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_第1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_第2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_第3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_第4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2第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

内容提要第一节过渡问题的产生第二节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第三节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第四节中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基本经验第五节经济改革的新阶段与新特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3第一节

过渡问题的产生过渡问题的产生的背景过渡经济学:以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规律为目标的经济学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苏东剧变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式改革苏东: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西方市场经济为蓝本的激进式改革

过渡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4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激进式改革理论

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苏东的激进式改革实践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漫画:叶利钦的“休克疗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5过渡国家的绩效比较年份捷克波兰俄罗斯中国19914.112.9――2.3319933.8418.7163.392.7419954.4319.471933.013.0719977.1817.173272.843.13199911.3722.237750.543.09表一:各国痛苦指数表年份捷克波兰俄罗斯中国

1991-11.5-7-137

1992-3.32.6-14.512.8

19930.63.8-8.713.4

19943.25.2-12.611.8

19956.47410.2

19963.96.1-4.99.7

199716.90.48.819981.46.5-0.47.8表二:各国GDP变化率表(%)注: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胀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6学术争鸣:对不同改革道路的比较研究新古典主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有利的初始条件,如落后的经济结构、传统体制的松散性等,因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华盛顿共识

(如萨克斯等)新凯恩斯主义:考虑到市场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的竞争等现实,以完全竞争范式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在转型经济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后华盛顿共识

(如斯蒂格利茨等)

萨克斯(上)斯蒂格利茨(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7学术争鸣:对不同改革道路的比较研究(续)后凯恩斯主义:激进式改革理论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过渡更多地需要的是看得见的手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的看不见的手演进主义:制度变迁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全面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难以成功。激进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设计了一个理想的配置体制希望将其一步到位,但不可避免遇到信息不足的难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8学术争鸣:对不同改革道路的比较研究(续2)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和经验的认识双轨过渡论或增量改革论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世界银行在中国经济考察报告——《90年代的改革和计划的作用》中的概括“北京共识”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9学术争鸣:对不同改革道路的比较研究(续3)评论:第一,以上比较忽略了改革过程与改革的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对于改革方式的认识需要在社会结构的整体过程中全面深入的考察。第三,上述的观点考察宪法制度与改革路径的相互关系。现实的改革过程既包括了宪法制度约束内的选择,也包括了对宪法制度的选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0第三节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差别是什么?同样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什么会出现渐进和激进两种不同的改革道路?关键: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1

基本问题: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和特征

第一,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经济转型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制度的创新相联系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2难点剖析:如何理解不同的宪法制度对于改革路径分化的作用宪法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是制定规则的规则。1、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内容。2、宪法制度变化方式决定着经济转型方式。小结: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而苏东的激进式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彻底否定,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转型的方式和速度,也不在于它们温和还是激烈,而在于是彻底否定还是逐步改革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3第四节中国改革模式的基本经验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三、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五.初始条件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4基本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第一,政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标准。第二,在政治秩序相对集中和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第三,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步推进民主化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5重点解析: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史观的实践品格“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自发性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还是“建构”小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统一的领导与自发的变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就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具体实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16第五节经济转型的新阶段与新特点

经济转型的新阶段经济转型的新特点

1、新的改革形势。2.新的发展阶段。3.新的国际环境。

4.新的矛盾与风险。5.资源短缺和紧张问题日趋严重

6.社会不公问题也更加突出。………初期:1978-1992新旧体制并存,传统体制占主导中期:1992-20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确立后期:2001以来中国加入WTO,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