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学案_第1页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

世界学案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学案【本章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原有的列强的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操纵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瓜分世界,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新的瓜分世界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均恢复发展,美日发展极快。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尖锐。1929年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又引起政治危机。为对付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执政。德意日疯狂扩张,中、埃、西等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斗争,而英法美纵容侵略,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危机愈加严重。【学习建议】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巴黎和会上的争斗《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形成国际联盟成立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帝国的衰落法国的恢复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美国的霸主地位日本的对外扩张德国赔款洛迦诺公约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及扩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4.法西斯国家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轴心国集团建立【知识点拨】1.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操纵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形成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新格局。这一体系是列强对世界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再次争夺,列强之间争斗与妥协、合作交织在一起。该体系也是列强继续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所以在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该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使矛盾冲突的再起危险加大,德国大资产阶级利用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使法西斯上台,以后又发动新的世界大战。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开始1825年的英国,以后每隔七八年或十余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危机的根源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聚积,私人资本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生产热点商品,商品极大丰富,而广大群众因贫困而无力购买,故市场上商品积压,形成相对生产过剩。一战以后,美英法日德等国都在20年代使经济发展迅速,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在经济发展过渡中,无限制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扩大生产,以试图获得更多的利润,形成“泡沫经济”。当时,股票暴涨。1929年10月25日华尔街股票开始暴涨,成为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起点。3.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为拉丁语中“束棒”的音译,指军事独裁专政。语出古罗马时代罗马执政官身边12个扈从扛的插入斧子的笤棒。法西斯后来成了暴力强权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筹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政党“战斗的法西斯”,也译作“棒喝党”。由于党徒身着黑衣,也称“黑衫党”。法西斯党从事暗杀、破坏和颠覆政权以及恐怖活动。德国的纳粹党也是法西斯政党。20世纪20〜30年代,宣传这种独裁、侵略、奴役、种族歧视的反动思想体系被称作法西斯主义。共产国际七大会议决议里指出:法西斯主义是金融垄断资产阶级极端反动、极端专制、极端帝国主义的公开、恐怖独裁。4.关于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张伯伦和达拉第为代表的英法美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奉行的妥协、退让、姑息、纵容的外交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疯狂扩军、扩张和侵略,严重威胁和侵犯了英、法、美的既得利益和霸权地位。英、法统治者不敢与德、意、日正面对抗,为苟安一时并维持现状,便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与侵略者妥协,达成欧洲问题的“总解决”。同时,企图推动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使“祸水东引”。1938年秋,英法德意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的《慕尼黑协议》就是绥靖政策典型表现。绥靖政策无法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疑难解析】例1根据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A.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享有自治权B.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c.削弱了自治领的经济联系D.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该法允许加、澳、新、南自治领独立。答案:D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的国家是A.捷克斯洛伐克B.罗马尼亚c.波兰D.保加利亚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和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应排除罗、波、保三国。答案:A例3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据此回答—题: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A.推行国有化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c.制定经济计划D.加大科技投入分析:本组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题AB、c项不准确,而D项属于全局性政策。题要求比较得出政府宏观干预经济活动结论。答案:DB例4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c.西班牙人民的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最佳选项的分析辨认能力。共产国际参加了这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答案:B例5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分析:属“小切口,深分析”问题。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为切口,进而分析其“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原因,认识这一体系崩溃的必然性,最后再以史实说明“这一体系如何被打破的。”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例6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问题和分析原因的能力,重点在主要特点和未能遏制二战原因。考生应概括中、埃、西三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答案: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