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研修与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叶平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教育)首席专家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校本研修与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叶平1一、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2022/12/142一、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2022/12/132
(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正式提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1、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校本研修的背景(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3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一次把“教师专业化”正式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已从民间和学者的呼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取向。我们要率先高扬起“教师专业化”的旗帜,围绕专业化来开展教师教育活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4(五十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研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五十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5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研究者;教研主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有责任为教师教研寻求专业支撑;学校应建设教研文化,形成学习型组织。■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创举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6■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和教师发展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学校教育教学学生教师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2022/12/147■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和教师发展理念学校教师发展 我国2、关于“教师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
■“教师发展”主要指的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准”专业→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得到教师证照只是拿到了一把教师专业成长机会的钥匙而已。(Burke,1987)2022/12/1482、关于“教师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教师发展”主要指的(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教育部启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2011年,教育部选择6个省份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证书定期登记需要有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评价考核内容,每5年进行一次注册考核,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2012年,教育部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9■三大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
1、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认同、专业态度
——关爱学生、个人修养
2、专业知识:
——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3、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反思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三大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10■观点1: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是“学科教学知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认证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最新实践发现,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名师与低水平教师之间的不同。■Cochran,King,andDeRuiter(1991)提出:
教师不同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不单是在学科内容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他们的知识组织应用也不同。例如,一个有经验的科学课老师,他的知识组织是基于教学——用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的观点;而科学家则不同,知识的组织是用来架构这个领域的新知识。■观点1: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是“学科教学知识”■世界各国对11■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①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本学科性质的知识,本学科中哪些是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②学生对哪些学习内容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③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与整体联系的知识。④如何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格罗斯曼(P.L.Grossman,1994)■学科教学知识(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①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②了解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③掌握针对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④掌握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12■观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业能力,以及PCK(实践性知识)
■专业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专业能力(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变量(如教师对教材的准备程度或智力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很小的相关,这类变量充其量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大的变量。这就是说,超出了某种最低的或临界的水平,这些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没有什么影响。
——[美]奥苏贝尔■观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业能力,以及P13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
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隐性知识)。■观点3:把握好两类知识“学”与“习”关系,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明确知识”和“缄默知识”构成了知识“冰山”的上下层,分别由“学”与“习”获取。■示例:德国机电专家斯坦因门茨与电机修理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14■实践性知识不能“学”,只能“习”。
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举的例子:中国古代甲骨文“学”与“习”:■教师的专业能力(及PCK)属于缄默知识,也称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即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指出:学术理论不一定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不适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性知识不能“学”,只能“习”。■教师的专业能力15
■观点4: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
(1)每位教师对教学都有一种基本认识;(2)对教学的认识是在学校(职场)中形成的,而过去流行的观点认为教师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获得的;(3)教学和学习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是学习;(4)教师的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基础,为实践提供更多的知识。□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教授提出: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学识”的发展。■观点4: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16■对教师的要求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实践”的要求■专业能力标准:(十四)反思与发展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教师的要求■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实践”的要求■专173、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反思实践”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动员全国所有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这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靠“研修”还是“培训”?2022/12/14183、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反思实践”和“■关于研修与培训“起点”的思考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培训研修2022/12/1419■关于研修与培训“起点”的思考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教师知识■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式(教师是被培训对象)从教育理论和知识切入,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然后提供示范和练习。往往由一些不了解教师日常教学的专家“开处方”,把“最佳方案”包装后交给教师,期望他们能够运用。□讲授先行的学习:理论→实践□实践先行的学习:实践→理论■《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改进的教师研训模式(教师自主研修,研训结合)从教师和学生的实践问题切入,自主研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理论对话,提高专业能力。■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式(教师是被培训对象)□讲授先行的学习20
■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知行统一,研修学习听(看)中学(读书、听讲座)——学
做中学(实践学习,课例/案例学习)——习
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行为跟进)——行动
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隐性知识显性化)——反思
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这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其实就是学习。
——迈克尔·富兰《透视教育改革》■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知行统一,研修学习21■就目前的情况看,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能是“破冰”。只有将重心下移,关注绝大多数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修,让教师在“知行统一”的研修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下,自主学习、现场研究、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持续的、大面积的提升。校本研修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八)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
2022/12/1422■就目前的情况看,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能是二、校本研修及行动策略——校本研修是学校以校本研究方式开展的教师进修(或自我培训)活动。2022/12/1423二、校本研修及行动策略——校本研修是学校以校本研究方式201、校本研修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教育部关于课改实验要求的《通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1、校本研修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教育部关于课改实验要求24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讲义课件252、校本研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特点: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研究内容: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和校本培训研究等方面。■研究重点:聚焦课堂教学,组织教师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研究、反思实践和行为跟进,进而总结提升和探索规律。必须把“研究”、“反思”、“行动”与“问题”联系起来。教师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对于问题的诠释,以及解决问题的决策和行动。
■研究应用:教学模式改革、高效课堂、反转课堂……2、校本研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特点:为了学263、校本研修要改变教师什么?为了生存的职业生活方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为了理想的职业生活方式:把改革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开始研究如何提高自己。不关心学校的规划、发展,学校制度也不便于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关注学校的长远规划,积极参与学校发展。以个人为中心开展教学,与其他教师交往可有可无。积极交流,共同研究,分享、欣赏、反思自我。■认识:校本研修根本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实践,通过行动和反思。3、校本研修要改变教师什么?为了生存的职业生活方式:为了理274、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基本方式:校本行动研究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反思即学习,效果即成果。■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建议)——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班级层面、教师个人层面),发现带有共性的关键问题,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行动研究的当前课题和后续课题;——筛选和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研究并制定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实施行动计划和方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总结和反思(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出改进策略,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叙事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等)。——行为跟进:改变教学行为,提出新的问题。4、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基本方式:校本行动研究28
■如何梳理和发现问题
——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和教学进程的需要,重点围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和专业能力,梳理和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开展行动,包括叙事研究、观察研究、课例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什么是行动研究的问题领域
——核心知识、重点难点、整体联系、呈现方式;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以学定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
——高效课堂、学案导学等;
——研究性学习、社区教育、社会实践等;
——教书育人、德育渗透、因材施教等。■如何梳理和发现问题29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校本行动研究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校本行动研究30
5、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
——湖北省校本研究协作课题的实践经验
5、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
——湖北省校本研31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同伴互助
教师与同行对话■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保持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同伴互助),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专业引领),三者的整合,构成“校本研究”核心要素。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发展32■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2、以社会化网络软件支持行动研究:搭建网络校本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3、以观察研究发现教学问题:聚焦课堂教学,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发现问题,并实现“替代学习”。4、开展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5、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实现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的结合,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6、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创新教研制度,重构教研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33三、校本研修的
行动研究案例2022/12/1434三、校本研修的
行动研究案例2022/12/1334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反思。
■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叙事研究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真实、深入地反映作者的思考。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35■示例
水的沸点是可变化的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郑翠萍
初二物理第四章《热现象》中有一节实验课是观察水的沸腾,测水的沸点。我像往常一样带领学生到实验室。首先在讲台上演示一遍仪器的安装、实验步骤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实验,要求他们注意观察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正在进行,同学们都忙着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沸点)。突然,有个同学很紧张很兴奋地喊:“老师,快来看,我们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还在上升,都快超过102℃了。”我赶忙过去看了看,没有马上指出问题,而是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实验装置与别组的安装有什么不同。他们观察了一会儿,说:“我们的挡水蒸汽的塑料片覆盖在杯口上,别的组离杯口有一段距离。”“那么,你们把塑料片往上移动一点,再观察看看。”■示例水的沸点是可变化的36
当他们把盖在杯口的塑料片向上移动后,过了一段时间,水仍然在沸腾,但温度下降到100℃就不变了。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这件事使我突然有了灵感:让全班同学都来体验一下这个实验。于是,我让同学们仿照这种方法重做一遍实验,并强调移塑料片时不要被烫着,认真观察并与先前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做完新实验后,有同学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片没盖着杯口时,水的沸点是100℃?而盖着杯口时,温度达到100℃还要上升呢?”我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同学们恍然大悟:用塑料片盖住杯口蒸汽不能及时跑出来,水面气压增大,沸点就会升高啊。
这次实验不仅使学生证实并牢牢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抓住教学中偶发事件灵活处理,生成新的课程,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他们把盖在杯口的塑料片向上移动后,过了一段时间,水37
■反思是就是“回头看”:通过反思要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按照杜威的说法,所谓“反思”就是去“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反思“我们的活动和所发生结果之间的关联。”
■反思必须寻求两个差距:寻求自身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之间的差距;寻求教学设想与学生实际获得之间的差距。
■反思处于教师发展的中心位置: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经验才能成为教师的财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就是“回头看”:通过反思要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问38■教师的学习特点:□基于对话的理论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情境的案例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对“学习”认识的深化中国古代篆文“学”、“习”、“思”思:从心从囟(xin),心脑合作产生思想(说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教师的学习特点:■《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习”39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把叙事研究作为个人行动研究的记录如何处理偶发事件设计新的实验生成新的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把叙事研究作为个人行动研究的记录如何处理偶402、以观察研究发现教学问题,实现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班杜拉(A.Babdura)提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理论,即: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表现和行为后果的方式进行间接学习,从而替代地产生直接经验。■观课(听课):许多专家都建议把我国中小学的“听课”改为“观课”(课堂观察)。因为“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还需要记录和思考,从而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2、以观察研究发现教学问题,实现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班杜拉(41■示例:顾泠沅教授:几何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课堂观察实例观察结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课堂观察: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并进行相应研究。■示例:顾泠沅教授:几何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课堂观察实42■观察工具与分析□工具:互动分类频次统计(总观察时段:682″)□分析: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有绝对优势。
课堂内主要使用老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第⑤、⑥、⑦类),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做出迅速、及时的回应(第⑧类)。行为具有结构性,对学生的回答有限制。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得极少(第①、②、③类,仅占4.3%),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未留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⑨类,频次为O)。■观察工具与分析43■课堂观察的步骤
通常可以按照“观察准备阶段”、“实际观察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等步骤进行。
观察工具表格记录发现揭示问题■课堂观察的步骤通常可以按照“观察准备阶段”、“实际44■示例:宜昌伍家岗实验小学低语组课堂观察活动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变长且难度加深,低语组老师意识到指导学生“读”的重要性。但是,怎样让学生真正做到“读准、读通、读懂、读得有感情”,我们决定开展课堂观察研究,推荐年轻老师张帆为大家提供观察课,以两次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作为观察内容,在组内进行了任务分工,每2~3人一组便于同伴互助,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发碰撞与思考。观察任务分工:
1、本节课老师采用了哪些形式的导读?是否有效?(谭双珍、肖红)
2、本节课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哪些形式的读?其设计合理吗?(赵家珍、王京雨)
3、请观察并统计学生课前及课后读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贾传琼、王冬英、郭容)
4、你认为本节课中教师设计的“读书”方式,哪些是侧重于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哪些是侧重于帮助学生积累发展语言的?是否有效?(伍爱群、穆宗梅)■示例:宜昌伍家岗实验小学低语组课堂观察活动45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讲义课件46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讲义课件47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观察研究是一种集体行动研究灌输式教学的发现观察及工具准备揭示:边讲边问的灌输教学策略改进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观察研究是一种集体行动研究灌输式教学的发现48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课例研究:一般认为,课例研究是围绕“课”展开,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教学课例:课例研究的载体和成果形式是教学课例教学反思教学实录集体备课课前说课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课例研究:一般49
■教学课例的一般内容
——教学课例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教学课例的各部分内容,正好对应了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最常用的几种形式: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说课(观课)(议课)
——“教学设计”是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描述“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教学课例的一般内容50■有效的教学课例必须围绕问题解决展开■示例:教学课例《质疑课堂小结》
教学单元:小学数学《统计》·(分类概念学习)教学设计(片段):情境创设(大象过生日),角色扮演(贴水果),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教学实录(片段):课堂小结部分教学反思(片段)问题1:为什么学生不能沿着教师的意图来小结?问题2:低数课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归纳数学知识?
问题3: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课例:质疑课堂小结(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有效的教学课例必须围绕问题解决展开■示例:教学课例《质疑课51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讲义课件52
■教学课例再认识
——教学课例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反映了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重点是揭示和解决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课例的各部分内容,正好对应了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最常用的几种形式: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说课(观课)(议课)
——“教学设计”是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描述“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教学课例再认识53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原始文本资料做出选择。即:围绕着教学问题,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资料进行取舍和剪辑,以便集中反映教学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教学反思”更需要集中在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和讨论上。■“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54教学反思教学实录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课例研究再认识
■课例研究:围绕“课”展开,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教学反思教学实录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再认识■课例研究:围55■有效的课例研究必须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有效的课例研究主要不是着眼于改进某一节课的教学,而应该是以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活动。■课例研究的常见形式(围绕问题解决而开展)——多人同课:指年级学科组(备课组)或教研组的多位教师同上一节课。
——一课多轮:指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模式。——同课异构:指不同教师以不同设计构想或不同教学策略上同一节课,在相互观课的比较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效的课例研究必须以问题解决为中心56■示例:“如何进行几何概念教学”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长方体的认识》(宜昌市伍家岗实验小学)
在教学研讨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对几何概念的教学有不同认识,因此在处理上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将概念直接告知,再找重点词逐一突破;有的要求学生首先“背”概念,然后以大量练习进行巩固;有的不要求学生识记,只是在应用中逐步熟悉……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让几何概念“深入人心”呢?我们决定围绕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开展几何概念教学课例研究,请数学组陈老师示教。■示例:“如何进行几何概念教学”课例研究课例57师:让我们把长方体画到纸上就是这样。(出示图1)师:和长方形一样,它的各个部分也有名字的,咱们来看看它的各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在图1上标出顶点、棱、面,如图2)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咱们手中的长方体纸盒,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生:3个面、9条棱、7个顶点。■“一课多轮”课例1:标一标■“一课多轮”课例1:标一标58■教研组第一次讨论■自我反思:陈老师自己对这一环节倍感失败:长方体学生早在二年级就已经进行了初步接触,自己就按照教材上的图示,直接让学生在图形上标注。然而,学生的印象仍停留在图形的平面认知上,真令人大失所望。■同伴互助: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陈老师严格按照教材设计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对长方体没有立体印象时,就在几何图上认识其部分,是不科学的。■专业引领:区教研员周老师指出,《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过于拘泥课本,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什么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呢?■教研组第一次讨论59■发现问题:虽然学生在二年级曾经接触过长方体,但那种认识是初步的。把长方体的几何图示视为长方体,对于学生已经有相当的难度,更别说在几何图示上去认识面、棱、顶点等几何概念了。■行为跟进: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小学几何概念教学必须抓住概念与生活实物的联系,只有这样,抽象的几何概念才有现实依托,才能为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搭建台阶。■发现问题:虽然学生在二年级曾经接触过长方体,但那种认识是初60■“一课多轮”课例2:指一指
师生在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长方体物体之后。师:(手举长方体纸盒)在长方体上,(手指一个顶点)这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样的顶点一共有多少个?生:(在各自的长方体纸盒上数后)一共有8个顶点。师:(用手指从一条棱上滑过)这样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生:(在纸盒上数后)一共有12条棱。师:(用手掌摸长方体的一个面)这就叫做长方体的面。大家数数看,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面?生:(数后)一共有6个面。■“一课多轮”课例2:指一指师生在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长61■教研组第二次讨论■观察:在将几何图换成实物以后,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在实物上出现,而且学生有机会动手去亲身感受这些概念,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对顶点、棱、面的形象也开始清晰了。■发现问题:课后一学生问老师:“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为什么不叫“边”?可见,学生虽然能在实物上指出来,但并没有真正认识长方体与长方形的本质区别,即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不同的空间形式。■教研组第二次讨论62■反思:回顾我们的课堂环节,我们给学生的是“静止”的几何概念,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参与的“指”、“摸”等活动,只是在简单体验顶点、棱、面的形态,而没有深入概念的实质。■行为跟进:我们再一次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达成共识的改进意见:教师在揭示顶点、棱、面等概念时,要与长方体的立体形态结合起来,在长方体的形成过程中逐个突破。■反思:回顾我们的课堂环节,我们给学生的是“静止”的几何概念63■“一课多轮”课例3:切一切师:怎样将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咱们一起来试试看。师:(切下一刀)大家看看,出现了一个平平的面。(师板书“面”)师:(切下第二刀)这时大家看到有几个面?生:两个。师:除了两个面,还出现了什么?生:两个面交界的地方,出现了一条边。师:两个面相交的这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师板书“棱”)师:(切下第三刀)这时大家看到有几个面,几条棱?生:3个面,3条棱。师: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什么?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一个尖尖的角。…………■“一课多轮”课例3:切一切师:怎样将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64■教研组第三次讨论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反映学生在这堂课上学的特别积极主动,尤其是在切土豆时,学生的思维被土豆形态的不断变化紧紧地牵住了,顶点、棱、面的概念不知不觉的被学生吸收内化。■反思与问题解决:交流会议上老师们表达的共同意思是:对于面、棱和顶点这些很抽象的几何概念,若要充分揭示概念本质,教师必须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几何概念才能根植学生心中,学生空间观念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教研组第三次讨论65一课多轮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日本课例研究的流程
合作设计研究课
现场观摩研究课
集体讨论研究课
重新设计研究课(酌情采用)
重新演绎研究课(酌情采用)
集体反思研究课一课多轮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日本课例研究的流程66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课例研究也是一种集体行动研究几何概念教学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观察与发现问题反思与教学改进问题计划行动反思■课例研究也是一种集体行动研究几何概念教学同67(1)基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包括个人发展目标、自我教学能力分析、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教学改进的方法、专题研修计划等内容,形成以“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模式,促使自己成为研究者。——确定自己的独立研究课题。针对个人的问题、疑点、难点、兴趣点,确定研修专题。选择多种学习资源(书籍、报刊、网络、录像等)等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1)基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6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记录个人研修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论文、听课评课记录、获奖记录、他人评价等,促进教师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能力。□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个人专题研修□个人实践反思□建立成长档案袋■《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记录个人研修过程中的教学设计69(2)基于学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根据教师需求确定课题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并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关注的问题,并形成研修课题。——研修课题的主要方式
■课例研究:
通过观察,发现某一学科单元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案例研究:
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形成研究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教师教学行为中带有共性的问题。(2)基于学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研修课题的主要70——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在自主、开放、宽松的研修氛围中形成研究群体,以行动研究方式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改革学校传统的教研内容把学校教研工作,从主要研究考试成绩和教材教法,拓展为全面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不是在常规教研之外另搞一套,而是把研修融入常规教研活动中。——重构校本研修制度建立反思互动制度、研修激励制度、资源共享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制度、专业能力考核制度、交流考察制度等新的研修制度。——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71
——创新学校研修文化■以反思文化促进教师心智模式的转变[美]彼得·圣吉:以一种新的方式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一种心灵的转变,从将问题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和评价对话营造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同伴互助的氛围,围绕问题进行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讨论”和“对话”,展开充分的交流。[日]佐藤学: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是,敞开每一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续改进,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创新学校研修文化■以反思文化促进教师心智模式的转变72
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30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
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摘自[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73(3)基于区域校际协作的校本研修
——以学区制、联校办学等方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这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发挥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的辐射作用,以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为引领,通过协作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合作开发校本研修课程、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促进区域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等载体,开展基于网络的连片教研和校际协作研修。(3)基于区域校际协作的校本研修——以学区制、联校办学等方74■《人民教育》2009-19期封面文章《这里也是教师迷恋的精神家园》重点推荐
:湖北省校本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宜昌市伍家岗实验小学“以案例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范例■案例:以校本研修的实践,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
探索实践证明: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已经初步具备学习共同体“团体学习”、“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等的特征,是学习型组织的生长点和雏形。■《人民教育》2009-19期■案例:以校本研修的实践,建设75■宜昌伍家岗实验小学“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经验①以观念更新为指向开展“破冰”行动,建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校长作为研究首席和第一责任人,带领教师投入校本研究;②以叙事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唤醒主体意识,改善心智模式,营造反思文化氛围,进入研究状态;③以教师博客和网络教研为联结点,打造校本教研平台,打开教师思想互联的窗口;④以教师需要为着眼点,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倡导“深度汇谈”,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对话;■宜昌伍家岗实验小学“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76⑤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实行专业引领;先导小组引路,年级学科组连环跟进,关注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⑥以案例研究和课例研究为主要载体,聚焦课堂教学,改造传统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每堂课;⑦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促进行为跟进,通过观察研究等方式,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和策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⑧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重构教研组织,建立扁平、高效的校本研修网络,创新校本研究的系列管理制度;⑨以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为宗旨,再造教研文化和学校文化,促进校本研修常规化和持续开展,让教师活出生命的意义。⑤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实行专业引领;先导小组引路,年级学科77■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化,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制度创新),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了。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78谢谢各位!谢谢各位!79校本研修与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叶平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教育)首席专家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校本研修与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叶平80一、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2022/12/1481一、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2022/12/132
(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正式提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1、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校本研修的背景(五十一)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82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一次把“教师专业化”正式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已从民间和学者的呼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取向。我们要率先高扬起“教师专业化”的旗帜,围绕专业化来开展教师教育活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83(五十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研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五十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84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研究者;教研主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有责任为教师教研寻求专业支撑;学校应建设教研文化,形成学习型组织。■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创举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85■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和教师发展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学校教育教学学生教师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2022/12/1486■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和教师发展理念学校教师发展 我国2、关于“教师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
■“教师发展”主要指的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准”专业→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得到教师证照只是拿到了一把教师专业成长机会的钥匙而已。(Burke,1987)2022/12/14872、关于“教师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教师发展”主要指的(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教育部启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2011年,教育部选择6个省份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证书定期登记需要有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评价考核内容,每5年进行一次注册考核,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2012年,教育部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88■三大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
1、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认同、专业态度
——关爱学生、个人修养
2、专业知识:
——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3、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反思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三大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89■观点1: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是“学科教学知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认证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最新实践发现,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名师与低水平教师之间的不同。■Cochran,King,andDeRuiter(1991)提出:
教师不同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不单是在学科内容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他们的知识组织应用也不同。例如,一个有经验的科学课老师,他的知识组织是基于教学——用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的观点;而科学家则不同,知识的组织是用来架构这个领域的新知识。■观点1: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是“学科教学知识”■世界各国对90■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①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本学科性质的知识,本学科中哪些是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②学生对哪些学习内容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③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与整体联系的知识。④如何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格罗斯曼(P.L.Grossman,1994)■学科教学知识(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①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②了解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③掌握针对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④掌握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91■观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业能力,以及PCK(实践性知识)
■专业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专业能力(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变量(如教师对教材的准备程度或智力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很小的相关,这类变量充其量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大的变量。这就是说,超出了某种最低的或临界的水平,这些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没有什么影响。
——[美]奥苏贝尔■观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于提高专业能力,以及P92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
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隐性知识)。■观点3:把握好两类知识“学”与“习”关系,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明确知识”和“缄默知识”构成了知识“冰山”的上下层,分别由“学”与“习”获取。■示例:德国机电专家斯坦因门茨与电机修理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93■实践性知识不能“学”,只能“习”。
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举的例子:中国古代甲骨文“学”与“习”:■教师的专业能力(及PCK)属于缄默知识,也称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即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指出:学术理论不一定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不适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性知识不能“学”,只能“习”。■教师的专业能力94
■观点4: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
(1)每位教师对教学都有一种基本认识;(2)对教学的认识是在学校(职场)中形成的,而过去流行的观点认为教师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获得的;(3)教学和学习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是学习;(4)教师的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基础,为实践提供更多的知识。□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教授提出: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学识”的发展。■观点4: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95■对教师的要求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实践”的要求■专业能力标准:(十四)反思与发展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教师的要求■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实践”的要求■专963、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反思实践”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动员全国所有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这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靠“研修”还是“培训”?2022/12/14973、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反思实践”和“■关于研修与培训“起点”的思考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培训研修2022/12/1498■关于研修与培训“起点”的思考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教师知识■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式(教师是被培训对象)从教育理论和知识切入,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然后提供示范和练习。往往由一些不了解教师日常教学的专家“开处方”,把“最佳方案”包装后交给教师,期望他们能够运用。□讲授先行的学习:理论→实践□实践先行的学习:实践→理论■《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改进的教师研训模式(教师自主研修,研训结合)从教师和学生的实践问题切入,自主研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理论对话,提高专业能力。■传统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式(教师是被培训对象)□讲授先行的学习99
■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知行统一,研修学习听(看)中学(读书、听讲座)——学
做中学(实践学习,课例/案例学习)——习
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行为跟进)——行动
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隐性知识显性化)——反思
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这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其实就是学习。
——迈克尔·富兰《透视教育改革》■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知行统一,研修学习100■就目前的情况看,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能是“破冰”。只有将重心下移,关注绝大多数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修,让教师在“知行统一”的研修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下,自主学习、现场研究、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持续的、大面积的提升。校本研修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八)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
2022/12/14101■就目前的情况看,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能是二、校本研修及行动策略——校本研修是学校以校本研究方式开展的教师进修(或自我培训)活动。2022/12/14102二、校本研修及行动策略——校本研修是学校以校本研究方式201、校本研修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教育部关于课改实验要求的《通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1、校本研修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教育部关于课改实验要求103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讲义课件1042、校本研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特点: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研究内容: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和校本培训研究等方面。■研究重点:聚焦课堂教学,组织教师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研究、反思实践和行为跟进,进而总结提升和探索规律。必须把“研究”、“反思”、“行动”与“问题”联系起来。教师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对于问题的诠释,以及解决问题的决策和行动。
■研究应用:教学模式改革、高效课堂、反转课堂……2、校本研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特点:为了学1053、校本研修要改变教师什么?为了生存的职业生活方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为了理想的职业生活方式:把改革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开始研究如何提高自己。不关心学校的规划、发展,学校制度也不便于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关注学校的长远规划,积极参与学校发展。以个人为中心开展教学,与其他教师交往可有可无。积极交流,共同研究,分享、欣赏、反思自我。■认识:校本研修根本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实践,通过行动和反思。3、校本研修要改变教师什么?为了生存的职业生活方式:为了理1064、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基本方式:校本行动研究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反思即学习,效果即成果。■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建议)——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班级层面、教师个人层面),发现带有共性的关键问题,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行动研究的当前课题和后续课题;——筛选和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研究并制定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实施行动计划和方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总结和反思(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出改进策略,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叙事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等)。——行为跟进:改变教学行为,提出新的问题。4、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基本方式:校本行动研究107
■如何梳理和发现问题
——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和教学进程的需要,重点围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和专业能力,梳理和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开展行动,包括叙事研究、观察研究、课例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什么是行动研究的问题领域
——核心知识、重点难点、整体联系、呈现方式;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以学定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
——高效课堂、学案导学等;
——研究性学习、社区教育、社会实践等;
——教书育人、德育渗透、因材施教等。■如何梳理和发现问题108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校本行动研究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校本行动研究109
5、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
——湖北省校本研究协作课题的实践经验
5、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
——湖北省校本研110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同伴互助
教师与同行对话■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保持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同伴互助),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专业引领),三者的整合,构成“校本研究”核心要素。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发展111■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2、以社会化网络软件支持行动研究:搭建网络校本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3、以观察研究发现教学问题:聚焦课堂教学,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发现问题,并实现“替代学习”。4、开展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茌山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10月 第二次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
-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花都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空调公司运营方案
- 河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65
- 河北省公务员面试模拟10
- 文创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广东行政职业能力模拟2
- 2008年2月22日浙江省宁波市海关面试真题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汇编13
- 汽车服务4S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内窥镜有限公司)QG-Ⅰ型气腹机使用说明书
- 氧气、二氧化碳、氩气安全周知卡
- 隧道监测总结报告
- 远离流动摊点,拒绝垃圾食品
- 泥结碎石路面的施工[新版]
- 桥梁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二次供水单位各类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
- 船体结构焊接要求作业指导书
-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 大脑分区AA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