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1.gif)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2.gif)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3.gif)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4.gif)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ccdab61fab239507c423acf007f4a9e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本单元知识框架人类文化的发展第三课文化传播第四课文化继承第五课文化创新发展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前提前提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怎样传播及要求本单元知识框架人类文化的发展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综合探究2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3、传统文化的作用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辨证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文化发展中教育的角色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3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影响地位其他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古代文学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41.(单项)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D.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C1.(单项)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52.(多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A.这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B.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BC2.(多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6(07年佛山模拟,多项)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C(07年佛山模拟,多项)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72.(单)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戏、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这说明()A.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B.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这是两岸同根、同祖、同脉的证明C.传统文化因时而变D.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影响着两岸B练习《金》P137第28、32题2.(单)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8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9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2)请你就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提两条建议。(6分)简答题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10(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答:(1)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分)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2分)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1·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作用:·······2·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作用:·······(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答:(111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1)从传统文化能否做到“与时俱进”的角度理解①②(课文42)(2)从传统文化的内容的性质角度理解①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即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即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的内容——消极作用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12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为什么?——必要性(课文P43)(2)怎么样?(练习:课文P43的探究活动)问题:结合本框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以上两个观点加以评述。(参看《金》P132)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13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为什么?——必要性(课文P43)(2)怎么样?——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正确的态度:具体内容(怎么看?怎么做?)②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参看P《金》133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14同步练习(单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同步练习(单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151.(多项)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回答1-2题,1.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这说明:A.文化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传统文化对社会、人的发展的作用是具有双重性C.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D.文化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BD1.(多项)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162.(多项)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要彻底摒弃B.坚持辩证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我们要批判地继承D.文化对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BC2.(多项)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BC1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07年广东37题,简答题,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7年广东318(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答: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①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1分)②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2分)(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两个方面评价,均可酌情得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答:漫画反映了社会19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07年广东37题,简答题,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7年广东320答: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答: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21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辨证关系(1)关系的内容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课文P43)(2)关系的要求(如何进行文化传承?)
(课文P43、《金》P130)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22(单选)下列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B(单选)下列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23辨析题: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答:(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1分)。(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继承是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4分)(4)可见,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辨析题: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24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作用和特殊作用参看《金》P130)练习练习《金》P137第33题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25(单选)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单选)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时,对文化而言意味着A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的文化B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C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D文化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AC(单选)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C26(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回答1-3题。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C(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27(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回答1-3题。2.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B(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28(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回答1-3题。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D(单选)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29辨析题: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现代人而言,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其产生发展具有规律性。(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要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在发展中加以继承。(3)简单地认为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的观点在思想上是片面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辨析题: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现代人而言,文化继承就是要30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31本单元知识框架人类文化的发展第三课文化传播第四课文化继承第五课文化创新发展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前提前提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怎样传播及要求本单元知识框架人类文化的发展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综合探究32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3、传统文化的作用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辨证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文化发展中教育的角色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33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影响地位其他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古代文学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341.(单项)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D.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C1.(单项)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352.(多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A.这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B.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BC2.(多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36(07年佛山模拟,多项)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C(07年佛山模拟,多项)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372.(单)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戏、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这说明()A.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B.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这是两岸同根、同祖、同脉的证明C.传统文化因时而变D.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影响着两岸B练习《金》P137第28、32题2.(单)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38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39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2)请你就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提两条建议。(6分)简答题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40(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答:(1)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分)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2分)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1·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作用:·······2·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作用:·······(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4分)答:(141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1)从传统文化能否做到“与时俱进”的角度理解①②(课文42)(2)从传统文化的内容的性质角度理解①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即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即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的内容——消极作用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42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为什么?——必要性(课文P43)(2)怎么样?(练习:课文P43的探究活动)问题:结合本框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以上两个观点加以评述。(参看《金》P132)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43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为什么?——必要性(课文P43)(2)怎么样?——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正确的态度:具体内容(怎么看?怎么做?)②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参看P《金》133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44同步练习(单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同步练习(单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451.(多项)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回答1-2题,1.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这说明:A.文化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传统文化对社会、人的发展的作用是具有双重性C.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D.文化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BD1.(多项)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462.(多项)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要彻底摒弃B.坚持辩证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我们要批判地继承D.文化对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BC2.(多项)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BC4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07年广东37题,简答题,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7年广东348(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答: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①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1分)②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2分)(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两个方面评价,均可酌情得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答:漫画反映了社会49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07年广东37题,简答题,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7年广东350答: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答: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51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辨证关系(1)关系的内容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课文P43)(2)关系的要求(如何进行文化传承?)
(课文P43、《金》P130)练习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52(单选)下列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B(单选)下列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53辨析题: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答:(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1分)。(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继承是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4分)(4)可见,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辨析题: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54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作用和特殊作用参看《金》P130)练习练习《金》P137第33题第四课重难点:文化的继承性及文化发展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55(单选)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单选)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时,对文化而言意味着A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分级设备地矿勘测设备:钻探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涨紧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面板检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酶标记制剂项目发展计划
- 淮安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物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降解率
- 关键业务连续性恢复措施
- 2025年编程教学项目发展计划
- 季度活动策划方案
- 红酒销售代理合同协议
- 机器狗: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场景刚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会议讲话稿(3篇)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知识培训
- 《加油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化学反应工程流固相非催化反应PPT课件
- 二次回路和电缆编号原则
- 电厂黑启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