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1页
ch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2页
ch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3页
ch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4页
ch国内生产总值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阐述GDP及相关指标的核算原理,提供应用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路径。Ch2主要内容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1.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和(实物构成)。2.

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是从各单位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价值构成)。

Ch2主要内容结构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生产成果;最终产品和劳务产品价值的总和;增加值的总和;表明当期经济活动总量;是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这个生产成果,必然要分配和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Ch2主要内容结构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GDP计算方法增加值最终产品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额GDP=总产出-中间消耗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出口-进口)总产出核算-§2.2.2

中间消耗核算-§2.2.3

增加值各要素核算-§2.2.4

支出要素核算-§2.3.2~3

进出口要素核算-ch07.财富的形成(生产),财富的分配(支出),收入的组成分布(收入)经济核算,是经济描述的工具。反映经济成果最重要的指标,是GDP。GDP是经济核算的中心。国内生产总值,GDP1.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和(实物构成)。2.

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是从各单位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价值构成)。问题:1.生产?生产单位?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劳务产品?2.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Ch2主要内容结构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Ch2学习目的1,掌握经济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2,掌握经济产出的类别:货物与服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3,掌握GDP的不同核算方法及其平衡关系4,掌握增加值概念及其核算方法5,运用GDP核算数据进行经济分析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经济核算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2.2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2.3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2.4

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2.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2.1.2生产者的定义和分类§2.1.3产出的定义及其类别§2.1.4GDP的概念与核算思路§2.1.5GDP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返回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经济核算,是经济描述的工具。反映经济成果最重要的指标,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DP1.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和(实物构成)。2.

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是从各单位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价值构成)。问题:1.生产?生产单位?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劳务产品?2.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方式

含义

例子

活动经济生产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由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为获得产出而投入资本、劳动和其他货物服务。物品生产+服务生产其产出可以提供给经济单位使用的活动,(不论是否发生在私人空间)照顾孩子,美容,清洁,烹调纯自然生产没有人类参与管理的自然资源的生长非生产活动(人类其他活动)人类基本活动:那些不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的活动。吃,喝,睡,锻炼(一)经济生产的定义和边界生产是指利用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这里主要指经济生产。§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二)两种生产观念限制性生产观(Hicks)将生产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物质生产概念下的产业部门,是指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品贸易业。----又称物质生产概念综合生产观(Fisher)是从效用角度入手确定生产范围,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它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因此,综合生产概念下的产业部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服务部门。----又称全面生产概念---创造效用并取得收入的过程。---反映了劳动分工、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经济的流动趋势。§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两种生产的产品观念货物与服务货物(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产品货物性服务产品(交通运输、商业)非物质性服务产品物质产品单纯的生产观(5大物质生产部门),产生GNP观点。综合生产观(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转变,产生GDP概念。§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生产观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物质生产概念综合生产概念生产观与核算体系关系国民账户体系(SNA)中国:从限制性生产观到综合生产观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综合生产观的转变(费雪收入=可持续消费+可持续资本积累),产生GDP概念。单纯的生产观(如希克斯收入=消费+资本积累),产生GNP观点。§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有关生产的核算,叫生产核算。生产核算,也叫“狭义的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核算的原则范围: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生产核算范围。1。支配性原则:产品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可控制货物产品+服务产品2。准市场原则:产品必须具有商品或者准商品性质市场化生产+非市场化生产3。时空性原则:属地(常住单位)、责权发生制(时间)4。存在性原则:不论是否合法,以是否存在为前提§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三)生产(经济生产)核算的范围1.经济生产的类型(1)市场化生产有经济意义的价格,生产可通过市场销售实现。(2)非市场化生产没有经济意义的价格,生产其他方式实现。免费或以无经济价格的生产--其他非市场生产自产自用的生产--为自己最终使用的生产不论合法还是非法,都应计算在内。经济生产,是指其产出可以提供给他人使用的活动。提供他人使用的方式:1,市场销售。2,免费提供。3,自己使用。§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生产范围与产品的核算条件在生产范围内计量生产活动总量时,还必须考虑两个条件:1、产品是否具备“生产性”?2、产品是否具备“社会性”或者“市场性”?国民经济核算,只是对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计算产出,并相应地计算其投入;而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作为非生产活动,是不能计算投入和产出的!国民经济核算,只是对“社会性”或者“市场性”的生产活动有效成果计算产出!(充分条件)§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生产核算与核算条件的讨论(几个典型)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社会性

市场性

是否计量生产?

说明家庭内部的自我服务社会化的家庭服务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反映生产、消费水平房屋租赁农民自有住房的使用反映住房、福利水平政府公共服务反映物品、市场失灵水平条件只是核算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2.生产(经济生产)核算的范围参考p37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类型市场化生产

非市场化生产为自己最终使用的生产

其他非市场化生产

货物生产所有生产,无论是否实际出售所有生产,包括用于自己消费的生产和用于自己积累的生产所有生产(免费或无经济意义价格提供产出)

服务生产所有生产,其中包括对住户提供的市场化服务生产住户自有住房所提供的服务所有生产(政府或非盈利机构的服务)住户内部之间自给性服务生产为自己最终使用提供的服务理论上应属于经济生产,实际核算手段做不到!!§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3.消费(经济消费)核算的范围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和除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以外的所有服务的生产,从而消费范围也限于包括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务。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4.资产(经济资产)核算的范围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是根据所有权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个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者使用它而获得经济利益。金融资产和由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固定资产、存货等,以及某些不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资产(如土地、矿藏、森林、水资源等),只要某个或者某些单位对这些资产行使了所有权,并能够获的经济收益,都属于资产范围。资产范围不包括如大气、公海等无法有效行使所有权的那些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尚未发现和难以利用的矿藏,即一定时期内,鉴于它们本身状况和现有技术,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资源和环境。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例:理论上,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活动D.毒品生产§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四)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1.生产核算的空间限定--“属地”原则对一国经济总体进行生产核算,即所谓“国内”范畴。在该国经济领土上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2.生产核算的时间限定--权责发生制在核算时间内,凡在此期间发生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包括在内,(成品、半成品、在制品)不属于此期间的生产活动,不应该包括在内。生产核算主要提供年度核算数据,也会在更短的时间周期上提供数据。§2.1.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例: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_______的国内生产总值。A.上海B.广州C.上海兼广州D.国外返回§2.1.2生产者的定义和分类生产者(producer)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一)生产者的确认生产(经济)单位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经济单位机构部门产业部门机构单位基层单位国民经济核算的分类基础。综合经济单位,生产活动复杂。常住单位非常住单位

政府居民…第一第二…核算其生产活动。基本经济单位,生产活动单一。§2.1.2生产者的定义和分类全部常住机构单位,构成了经济总体(P.90/4.1)。将经济总体界定为全部常住机构单位的“全集”,同时它又可划分为由常住机构单位组成的部门即机构部门(P.91/4.15)。国外…也可以视为与常住单位进行交易的全部非常住单位。…在本体系的核算结构中,国外起着类同一个机构部门的作用,虽然只有当它们与常住机构单位进行交易时,非常住单位才被包括进来(P.20/2.23)。国外是指与常住单位进行交易或有经济联系的非常住机构单位(P.112/4.16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常住机构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的尺度(P.159/6.238)。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GNP,是通过加总常住机构单位的原始收入余额得到的(P.168/7.17)。两种加总值都与经济总体(全体常住单位或机构部门)有关。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覆盖范围,而在于一项核算产出、另一项核算收入(P.169/7.17)。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2.1.2生产者的定义和分类机构单位主要生产活动和次要生产活动,属于生产核算的对象;而辅助生产活动,则不属于单独的生产核算对象,其投入和产出,作为所服务的主要或次要生产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核算。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i活动类型生产成果是否计入GDP中?1主要生产活动是2次要生产活动是3辅助生产活动不单独计算,成果含在主要、次要活动中§2.1.2生产者的定义和分类(二)生产者的分类返回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生产者的分类产业部门生产者企业部门生产者生产活动性质机构单位性质生产者身份、性质市场生产者自给性生产者其他非市场生产者可了解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可了解经济组织特征可了解产业结构§2.1.3产出的定义及其类别产出(output)也叫产品。是生产的成果。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产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有形产品无形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形态使用性质形成GDP产品的分类商品非商品实现方式生产核算范围§2.1.3产出的定义及其类别例: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E.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2.1.3产出及其类别(一)货物和服务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产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有形产品无形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形态使用性质产品的分类是不能明确所有权的无形产品。特征:是按具体要求生产的产出,不能脱离生产而单独交易。它不可以储存,也不可以被运输。是能够明确所有权的有形产品。特征:在生产、交换、使用是可分离的;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可以储存,可以被运输。§2.1.3产出及其类别SNA1993关于服务的规定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i活动对象活动类型1以货物为对象提供运输、清洁、修理等服务以改变物品状况2以人为对象提供运输、食宿、医疗或者美容等服务以改变人的身体状况3提供教育、信息、咨询、娱乐或者类似服务以改变人的精神状况4以某类经济单位为对象提供保险、金融中介、担保、技术或者保护等以改变机构单位的一般经济状况5以整个社会为对象提供科学研究、行政司法、国防等以保证社会有序运行§2.1.3产出及其类别例: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________。A.总是对的B.总是错的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返回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生产消耗物品)§2.1.4GDP的概念与核算思路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一)GDP概念1.

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是从各单位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后的余额,各单位通过生产活动而新增加的价值(价值构成);2.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实物构成)。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区分最终产品很不容易!计算生产成果,为什么要使用GDP?而不用总产出?总产出中有重复计算问题!(分工导致)§2.1.4GDP的概念与核算思路两部门循环经济关系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从收入角度:形成收入从生产角度:产生增加值工资、利息、利润消费与投资企业居民从支出角度:收入使用这种在生产、收入、支出三方面计算GDP的原理,就是所谓三方等价原则。具体计算,通常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为辅§2.1.4GDP的概念与核算思路(二)GDP计算方法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GDP计算方法增加值最终产品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额GDP=总产出-中间消耗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出口-进口)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出口的产品。扣除了中间消耗的最终产品。使用汇总§2.1.4GDP的概念与核算思路GDP计算例子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返回理论上,3种算法结果应该相同,但实际不等。生产2004年使用2004年一、生产法GDP159878一、支出法GDP160280(一)总产出463266(一)最终消费87033(二)中间投入(-)303388

居民消费63834二、收入法GDP159878

农村居民消费17551(一)劳动者报酬68584

城镇居民消费46283(二)生产税净额21134

政府消费23199

生产税(二)资本形成总额69168

生产补贴(-)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65118(三)固定资本消耗24033

存货增加4050(四)营业盈余46127(三)净出口4079

出口54281

进口(-)50202二、统计误差-402§2.1.5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生产核算可选择的价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含义备注生产价格指生产者向其产品购买者收取的价格。用生产法计算产出(GDP),一般要采用该价格购买者价格指购买者为购买产品而支付的价格用支出法计算产出(GDP),一般要采用该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税的价格在生产核算中,一般倾向是采用基本价格进行估价。如果不具备基本价格,则采用生产者价格。此外,对非市场化生产,需要借用生产活动成本进行估价。贸易加价、增值税、中介费、运费§2.1.5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价格构成(现实价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产品价格中间消耗价格生产消耗价格单位成本价格GDP价格固定资产磨损价格劳动者报酬价格生产剩余价格生产利+税价格§2.1.5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价格构成(GDP)产品GDP价格=(货物价格+服务价格)-中间消耗价格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额

=最终消费支出价格+资本形成总额价格+(货物服务出口价格-进口价格)返回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价格构成,必须体现GDP要素组成§2.2增加值的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2.2.1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2.2.2总产出核算§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返回§2.2.1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是从各单位总产出价值中扣除中间消耗之后的余额,代表该时期内各单位通过生产活动而新增加的价值(价值构成);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即最终产品是指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的产品(实物构成)。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1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二)GDP核算方法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GDP计算方法增加值最终产品支出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额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出口-进口)GDP=总产出-中间消耗生产法收入法从增加值形成角度计算。从增加值分配角度计算。§2.2.1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三)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返回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GDP计算方法增加值最终产品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总额GDP=总产出-中间消耗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出口-进口)总产出核算-§2.2.2

中间消耗核算-§2.2.3

增加值各要素核算-§2.2.4

支出要素核算-§2.3.2~3

§2.2.2总产出核算(一)总产出(grossproducts)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总产出=货物价值+服务价值(二)构成

(三)一般核算方法总产出=(产量×价格)*具体核算按产业部门分类处理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产品构成计算思路价值构成中间产品被其他生产过程消耗的产品转移价值最终产品用于消费、积累、出口的产品增加值§2.2.2总产出核算核算公式几点修正:总产出=(产量×价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修正因素计算思路1考虑在制品、半成品的修正总产出=(当期成品产量×价格+△在制品半成品价值)。△在制品半成品价值=期末存货价值-期初存货价值。2考虑生产与销售关系的修正总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成品存货价值+△在制品半成品存货价值。3考虑自给性货物的特殊性修正自给性货物没有市场价格,需要借助于同类产品的价格估算其产出价值。4考虑服务产出核算方法的变通服务产出=市场性服务产出+非市场性服务产出。市场性服务产出=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服务产品的销售收入)非市场服务产出=成本投入价值=非营利单位经常性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政府产出核算悖论:浪费有功?!§2.2.2总产出核算产业总产出计算方法汇总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方法计算思路适用部门1产品法直接以生产成果-产品为总体单位,计算产品的产出价值。总产出=(产品产量×产品价格)农业、建筑业2企业法(工厂法)以企业为总体单位,计算总产出价值。计算要求:在企业内部,不允许价值的重复计算。它反映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但不是将企业内部各生产车间成果简单相加!工业3总收入替代法用营业收入,近似替代该部门或企业的总产出。适用于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从事服务经营的部门。交通运输、邮电及商业等赢利服务业4总费用替代法对于非赢利服务业及有些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上述方法均不能用。只能选择本方法。非赢利服务业§2.2.2总产出核算(四)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1.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

即把企业作为整体,统计企业当期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同一企业不同生产环节相互之间提供的产品,不允许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出=(企业工业总产出)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只恢复或增加原产品价值的生产性服务:安装、修理、分包、外来加工等以企业为单位,计算其产出。§2.2.2总产出核算【例2—1】工业总产出计算。(p50)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产品生产产量工业总产出1甲产品成品1000件,其中800件属于企业内部的中间产品,只有200件计入总产出200件×25元/件=0.5万元2乙产品成品1500件,其中1000件售出,500件增加库存,无论是否售出都属于本期生产成果1500件×50元/件=7.5万元3期初在制品半成品5万元,不属于本期产出,应予扣除-5万元4期末在制品半成品4万元,属于本期产出成果4万元5建筑安装工程50万元,不属于工业产出,不能计入工业总产出合计7万元§2.2.2总产出核算【例2—12】工业总产出计算。(习题1:汽车公司)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产品生产产量工业总产出1钢材采购25万元,售出8万元非本单位产出2汽车零件生产180万元,其中80万元售出,其余用于本厂装配成品出售半成品80万元3汽车生产120辆,验收入库,每辆15万元,其中40辆售出,其余存入成品库成品无论是否售出都属于本期生产成果,120辆×15万元/辆=1800万元4农机零件生产20万元,其中来料价格10万元20-10=10万元5对外修理修理农机15辆,每辆0.2万元,对方验收入库15辆×0.2万元/辆=3万元5内部修理2万元不允许重复计算7处理废品0.5万元非核算范围合计1893万元企业工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存货变动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1800+80+(20-10)+3=1893(万元)§2.2.2总产出核算2.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农林牧渔业总产出

=(各种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价格)简化处理方法: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不考虑在制品。3.建筑业总产出--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对各建筑安装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建筑产品的总产出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出+设备安装工程产出+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件制造产出+装饰装修产出根据施工预(结)算计算出来各项产出=(建筑产品数量×预(结)算价格)+其他费用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以目录产品为单位,计算其产出。§2.2.2总产出核算4.批发零售业总产出批发零售业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及其他损耗+应交增值税5.金融业总产出金融业总产出=直接收取的佣金、手续费等服务收入+隐含的服务收入银行、证券业隐含服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用自有资金获得的投资收入保险业的隐含服务收入=保险业务收入-应付赔款-提取的保险准备金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虚拟服务收入§2.1.3产出的定义及其类别例: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E.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补:企业法和产品法的特别讨论总产出核算方法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i企业法产品法1基本原理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位,按生产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价值。计算要求: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被消耗品的转移价值。但在不同企业之间,这种重复计算是允许的!以生产成果-产品为统计单位,凡是某一生产过程的预期有效成果(就是统计目录中的产品),无论是否属于有关经济单位的最终生产活动成果,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总产出=(产品产量×产品价格)2两种方法的区别以最终成果为计算的依据。如果产品成果准备出售,则是最终产品,需要计算其总产出;如果不出售,只是作为消耗品自用,则不是最终产品,不能计算总产出!(否则,就是内部的重复计算了!)只要产品被列为统计对象,无论是否出售还是自用,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但企业内外不同产品之间、甚至同一产品之间,可能存在重复计算问题!!)补:企业法和产品法的特别讨论3、核算案例(P49)棉农种植棉花(价值100单位)纺织工将其织成棉纱(200单位)、织成坯布(350单位)印染工再将其染成色布(450单位)最后缝纫工将其制成服装(950单位)假设:(1)所有生产环节均由一个生产企业完成(2)各个生产环节均由不同生产企业完成计算其总产出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补:企业法和产品法的特别讨论假设:(1)所有生产环节,均由一个生产企业完成企业法总产出

=企业总产出=服装企业产出=950产品法总产出

=企业产品总产出

=棉花产品+棉纱产品+坯布产品+色布产品+服装产品

=2050假设:(2)各个生产环节均,由不同生产企业完成企业法总产出

=企业总产出

=棉农企业产出+纺织企业产出+印染企业产出+服装企业产出

=棉花产出+坯布产出+色布产出+服装产出

=100+(350)+450+950=1850产品法总产出

=企业产品总产出

=棉花产品+棉纱产品+坯布产品+色布产品+服装产品

=2050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棉花100棉纱200坯布350色布450服装950补:企业法和产品法的特别讨论总产出核算总结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1核算的基本问题i生产假设企业法总产出产品法总产出1假设1:所有生产环节均由一个生产企业完成总产出=服装产出=950总产出=棉花产出+棉纱产出+坯布产出+色布产出+服装产出=20502假设2:各个生产环节均由不同生产企业完成总产出=棉花产出+坯布产出+色布产出+服装产出=1850总产出=棉花产出+棉纱产出+坯布产出+色布产出+服装产出=2050企业法的重复计算,与分工的环节有关!!重复计算=1850-950=900!!产品法与分工的环节无关!!但与产品种类有关!!如果产品种类繁多(转移价值多),则重复计算不可避免,!!消除这种重复计算的办法,是将产品规定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最终产品!!并且建立《产品目录》返回§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新的产出,必须有各种预先投入。投入=固定资本消耗+中间投入。被磨损的固定资产,称为固定资本消耗;被一次性消耗的货物和服务,就是中间投入。二者都作为原本存在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出价值中去。在计算过程中,应从总产出中扣除投入,得到GDP和净增加值。比如:总增加值(grossvalueadded)

=总产出-中间投入价值=GDP=最初投入净增加值(netvalueadded)

=总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GDP-固定资本消耗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被一次性消耗的货物及服务§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一)中间投入核算1.中间投入(intermediateinput)又称中间消耗(intermediateconsumption),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或服务的价值。2.构成(1)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形式,或者被完全用掉(实物形态)。比如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货物,以及运输、邮电、仓储、修理、金融、保险、广告等服务。(2)中间投入,是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地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部分,不是生产者自己创造的价值(价值形态)。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3.注意事项(1)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与固定资本消耗,有本质不同。(2)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是当期购买额。(3)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的区别。(向本单位雇员提供的货物与服务:生产活动所必须--中间投入;自身需要、雇员自主使用--实物性劳动报酬。)(4)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农业产品法:外购和自产的中间产品消耗;工厂法:外购中间产品消耗。)(5)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如果涉及到原材料存货变动,则需要针对价格变化进行估价调整。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中间投入属于一次性消耗转移,固定资产消耗属于分批次转移§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补充:注意事项1.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就会引起使用额与生产额不平衡。例如:工业企业自产自用的原材料,不能计算中间消耗;而农业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种子、饲料等,却必须计算中间消耗。第三产业计算了服务产出,相应地生产部门使用这些服务,就必须计算中间消耗。2.中间消耗必须是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性使用。例如:企业免费向员工提供的实物产品、福利设施,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健、社会保险费用,都不属于中间消耗。也即生产性的消耗才是中间消耗,福利性的消耗则是“消费”。3.中间消耗还必须是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性使用。例:固定资产损耗不属于中间消耗;工业企业的设备大修理和技术改造支出,农业生产中的垦荒、造林和改良土壤等支出,都属于固定资产形成,不是中间消耗;企业购进后库存的原材料,尚未使用,也不是中间消耗。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1.固定资本消耗(consumptionoffixedcapital,CFC)指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计算的转移价值,俗称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折旧+住户、非企业单位折旧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组成计算方法备注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当期折旧=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年综合折旧率:分大类确定住户、其他非企业单位折旧固定资产总价值:是指其重估价值以企业资料为基础,用直线法计算其实际折旧。无折旧资料,常虚拟估算其虚拟折旧。核算有主观估计的色彩,是估算的结果。也是一个很难、很特别的核算项目,不仅涉及GDP核算,也影响收入、投资等核算!§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2.固定资产消耗与会计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别(1)范围不同。在经济核算中,住户和非企业单位所的固定资产,也需要计算折旧。(2)固定资产总价值的计价方法不同。企业会计遵循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而经济核算在整体上要求以现期价格进行估价(重估价值)。*中国:基于固定资产原值估算实际计提和虚拟的固定资产折旧

=实际计提+虚拟折旧返回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一)增加值的含义1.增加值(valueadded)是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所含货物服务消耗价值之后的余值,是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在产品价值中第一次出现--也称为最初投入。2.总增加值和净增加值总增加值(grossvalueadded)=总产出-中间投入价值净增加值(netvalueadded)=总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更加符合增加值的定义,因为它扣除了总产出中包含的全部转移价值,不包含任何重复计算。但是,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却是总增加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1。计算固定资本消耗的主观性及不确定性。2。提取的固定资本消耗在使用上的特殊性。§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计算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机构部门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收入法)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合计一、非金融企业二、金融机构部门三、政府部门四、住户部门五、私人非赢利部门核算可以按产业部门分类,也可以按机构部门分类。前者便于统一核算方法和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后者有利于整个核算的衔接。对外支付一次性生产消耗对内分配生产要素报酬§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计算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产业部门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收入法)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二、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我国核算,通常按产业部门分类。因为核算属于生产核算,从生产核算角度,产业部门分类,比较符合生产特征的刻画。§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总增加值和净增加值总增加值(grossvalueadded)=总产出-中间投入价值净增加值(netvalueadded)=总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例2—2】总增加值计算。(p54)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生产企业总产出(万元)中间投入(万元)总增加值(万元)(1)(2)(3)=(1)-(2)1煤矿5052炼焦厂157=5+283钢铁产3020=15+510合计502723计算生产成果,为什么要使用GDP?而不用净增加值?计算固定资本消耗有不确定性!§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例2—2】总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计算。(习题3)某经济只包括A、

B、C、D四个生产部门,A部门作为生产起点没有中间投入。已知某时期各部门的生产资料如下:A部门产品(

100元)出售给B部门用做原材料;B部门产品一部分(

100)出售给C部门做进一步加工,另一部分(50元)出售D部门作进一步加工;C部门产品一部分(100元)出售给D部门,另一部分(150元)用做个人消费;D部门产品300元全部用做个人消费。

据此要求计算该经济的增加值总计和最终产品价值。

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i生产部门总产出(万元)中间投入(万元)增加值(万元)最终产品(万元)1A1000100-2B50+100100=10050-3C100+150100=1001501504D300150=100+50150300合计800350450450最终产品:没有被其他生产过程所消耗,而被消费掉、增加资本形成或出口到国外的产品。§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中国部门增加值的计算增加值(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产业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资料来源农林牧副渔业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年报工业规模以上:统计局工业统计年报规模以下:统计局规模以下抽样资料建筑业=总产出增加值率=总产出-增加值统计局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统计、建筑统计年报中的资质等级以上企业产值年报、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部门会计年报中有关营运收入、成本费用资料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增加值率=总产出-增加值统计局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统计金融业金融会计资料中的收入、成本和损益房地产业=总产出增加值率=总产出-增加值住建部房地产会计资料、农村和城市住户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其他服务业=总产出增加值率=总产出-增加值市场性服务:总产出=会计部门营业收入非市场性服务总产出=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我国的生产核算资料,比较系统完整,保证了生产法增加值的统计计算。§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二)增加值的收入项目构成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

是不同生产参与者所获收入(分配)。具体核算方法—Ch04收入组成含义备注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其所在生产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所有货币或实物形式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与生产补贴的差额。其中,生产税是因从事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而向国家缴纳的税金;生产补贴是指国家针对生产或进口对生产单位所做的补贴,可以看作是一种负的生产税。代表政府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的消耗补偿是资本磨损营业盈余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消耗以后的余额。是资本报酬中国部门增加值的计算增加值(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资料来源农林牧副渔业GDP×劳动比重GDP×税比重GDP×消耗比重GDP×余比重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结合核算期资料,比例推算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统计年报规模以下:GDP及抽样资料,比例推算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统计局建筑业统计、企业财务统计年报资质等级以下:第三产业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比例推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系统内:部门会计年报中有关营运收入、成本费用资料系统外:由GDP,进行比例推算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统计局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统计、企业财务统计限额以下:第三产业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比例推算金融业金融会计资料中的收入、成本和损益房地产业住建部房地产会计资料、农村和城市住户抽样调查统计资料无资料:第三产业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比例推算其他服务业行政管理部门会计、劳动工资统计、税务统计、第三产业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比例推算借鉴国外方法,对于能够获得会计资料的部门,通过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费用资料和损益收支情况,分别计算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得到增加值。对于不能获得会计资料的单位,可以根据收入、劳动者人数和税收等资料进行推算,也可以利用普查资料进行推算。返回§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一)生产法GDP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可以系统展示GDP核算的内容组成、特征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可以按产业部门分类核算,也可以按机构部门分类核算前者的好处,是有利于核算方法的统一和产业结构分析;后者则有利于整个核算体系的相互协接!我国是按产业部门分类核算,SAN则两者兼用!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生产法GDP,代表增加值的形成。收入法GDP,代表增加值的分配去向生产法GDP核算表:SNA2000/2004年机构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00020042000200420002004国民经济合计1399一、非金融企业368二、金融机构部门1015三、政府部门四、住户部门五、私人非赢利部门16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生产法GDP核算表:中国2000/2004年产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00020042000200420002004国民经济合计89468159878260713463266171245303388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146282141324916366161028815204二、第二产业4493573904179423299123234488225219

工业

建筑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第三产业29905645615637412752626469629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

批发和零售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收入法GDP核算表:中国2000/2004年产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2000200420002004200020042000200420002004国民经济合计894681598784256868584163882113413650240331686246127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146282141312890202464235558511117300二、第二产业4493573904158022385811076135767574110221048325448

工业

建筑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第三产业299056456113876244794889750254911190056492067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

批发和零售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二)生产法GDP核算应用分析1.产业结构及各产业贡献率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3.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从业人数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各产业所占份额!产业结构变化年份生产法GDP(当年价格计算,亿元)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3645.2174062.5794545.6234891.5615323.3505962.6517208.0519016.03610275.1712058.6115042.8216992.3118667.8221781.4926923.4735333.9248197.8560793.7271176.5978973.0384402.2889677.0599214.55109655.1120332.7135822.7159878.3184937.3216314.4265810.3314045.4340506.81027.5341270.1911371.5931559.4631777.4001978.3872316.0892564.3962788.6903233.0403865.3624265.92350625342.25866.66963.7629572.69412135.8114015.3914441.8814817.6214770.0214944.7215781.2716537.0217381.7221412.7322420240402862733702352261745.21913.521922255.523832646.23105.73866.64492.75251.66587.272787717.49102.211699.516454.422445.428679.433834.937543.039004.241033.645555.949512.353896.762436.373904.387598.1103719.5125831.3149003.4157638.8872.4829878.8874982.03081076.5971162.9501338.0641786.2622585.0392993.7883573.9744590.2605448.3965888.4227337.0999357.37611915.7316179.7619978.4623326.2426988.1530580.4633873.4438713.9544361.6149898.9056004.7264561.2974919.2788554.88111351.9131339.9147642.1年份生产法GDP(%)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8.18856631.26564730.17392431.88068633.38875633.17965832.13197628.44261827.15006926.81104725.69572325.10500727.11617824.52631821.78990519.70843319.76124519.86227419.69101018.28710917.55595416.47024215.06303414.39172313.74274912.79735313.39314212.12302311.11345210.76971010.73156810.34516547.8764347.1006248.2222046.1100244.7650344.3795843.0865342.8858043.7238143.5506043.7896542.8311141.3406541.7886743.4446446.5683646.5692847.1750247.5366347.5390146.2122445.7570545.9165245.0527144.7897945.9689646.2253447.3663547.9485047.3387847.4464646.2953223.9350021.6337321.6038722.0092821.8462022.4407524.7814828.6715729.1361129.6383430.5146232.0638731.5531633.6850034.7554533.7232033.5694632.8626932.7723534.1738736.2318037.6726939.0204340.4555541.4674541.2336840.3815140.5106240.9380341.8915041.8219743.35950年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GDP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3.839029.1789314.240713.964313.080710.924910.00859.297037.833347.619838.431288.300329.0820610.025310.085011.310012.676514.16249.634679.113071.59850.64491.20321.10290.86220.99120.95710.62730.59400.35620.37350.42170.41460.33720.79160.63460.60610.42290.55210.41281.57555.76459.17869.24148.88577.02906.29595.55354.77334.40185.12603.87604.51925.86595.26785.78106.34297.18024.74544.78620.564962.759453.758853.719883.332732.904672.745493.116152.366002.761782.931704.002494.158273.822194.025594.894325.727496.559234.337083.91403产业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1992、2007年,中国的高速度?!§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1.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贡献率分析(p5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4628:44935:29905〖解〗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进一步,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结论:中国处于初级阶段。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图2-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Yt

785090204080t843094980010828688929602第1产业第2产业第3产业2.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p59)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产业增加值率2000增加值率2002状态原因国民经济合计0.360.389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0.580.582比较高二、第二产业0.270.289比较低

采矿业0.580.578中间投入比较高,分工细,环节多,增加值被稀释

食品制造0.310.311

……

建筑业0.270.234三、第三产业0.490.532比较高

运输、邮电0.520.481

商业饮食0.430.501

………

其他服务0.480.521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3.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p60)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从业人数劳动生产率比较:中国2003/2005年产业增加值(亿元)从业人数(万人)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00320052003200520032005国民经济一、第一产业2074423070.436546339700.570.68二、第二产业7238787046.716077180844.504.81三、第三产业4338472967.821809237711.993.07合计136515183084.874432758251.832.41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各产业资本产出率分析资本产出率=增加值/资本投入*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趋势: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反之则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三)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应用收入法GDP核算数据,可以就各产业增加值在不同要素构成项目上的初次分配状况进行分析,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计算各要素的分配比例!增加值初次分配格局分析:中国2000/2002年(p62)产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0002002200020022000200220002002国民经济合计10054.0648.3814.5214.3315.8215.3815.6021.92一、第一产业10087.8980.072.713.283.904.605.5012.06二、第二产业10043.0640.8718.3518.6017.7515.2020.8425.34三、第三产业10054.6046.1114.3613.3018.9219.1612.1221.42Ch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2.2增加值的核算§2.2.5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影响各产业初次分配结构的因素: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会导致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的比例产生差别。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报酬比例比较高;工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营业盈余比例比较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详见CH04年份收入法总值(当年价格计算,亿元)修定GDP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3645.2174062.5794545.6234891.5615323.3505962.6517208.0519016.03610275.1712058.6115042.8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