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流派1课件_第1页
经济学流派1课件_第2页
经济学流派1课件_第3页
经济学流派1课件_第4页
经济学流派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参考书目:1、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3、傅殷才:当代世界十大经济学流派。武汉出版社4。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1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参考书目:1前言: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时期。1936到20世纪7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争论时机。

2前言: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2

第一讲古典宏观经济理论1、重要假设:经济理性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完全信息假设价格完全弹性假设经济主体预期稳定性假设332、主要理论及模型总生产函数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把产量,即总供给作为宏观经济问题的中心,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是中心。YN42、主要理论及模型总生产函数理论YN4就业与工资理论总产量决定于劳动量,劳动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均衡的三个重要假设:1、利润最大化:劳动的边际产品=边际成本2、劳动市场完全竞争3、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5就业与工资理论5劳动市场均衡模型6劳动市场均衡模型6储蓄、投资与利率决定7储蓄、投资与利率决定7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货币购买力》(1911)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的二分法价格水平的决定:费雪方程式

Y(T)P8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Y(T)P8现金余额说(K: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率,即公众为交易而持有的货币与货币国民收入的比率)劳伦斯·哈里斯:“在20世纪30与40年代,凯恩斯的思想被普遍接受之前,货币数量论是占统治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9现金余额说93、总结: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103、总结: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10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以总供给为中心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强调价格的伸缩性及调节作用货币与经济分开1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以总供给为中心11第二讲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1、20世纪20和30年代,库兹涅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商务部从概念上和统计上为国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宏观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2、凯恩斯的《通论》建立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体系3、现代数学(包括数学理论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工具。12第二讲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凯恩斯革命战后到60年代70年代以后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凯恩斯经济学特点:(1)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1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3(2)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3)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4)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5)对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6)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14(2)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142、新古典综合学派

主要代表:

汉森(Alvinhansen)、萨缪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M.Solow)、约翰.希克斯(JohnRichardHicks)

理论特征: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综合。152、新古典综合学派15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投资和其他支出产生“收入效应”;传统微观经济理论:价格变动引起“价格效应”。新古典综合认为两者可以结合:短期内,存在市场不完全性,凯恩斯理论适应;长期内,可实现充分就业,新古典理论仍然有效。萨缪尔森1955提出:把早期经济学和现代的收入决定论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16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投资和其他支出产生“1964:新古典综合就是总收入决定理论与早先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合。萨缪尔森:“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萨伊定理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171964:新古典综合就是总收入决定理论与早先的相对价格和微观主要理论及模型收入—支出理论与模型(二、三、四部门理论)18主要理论及模型收入—支出理论与模型18主要理论及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利率刚性利率充分弹性19主要理论及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利率刚性利率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幻觉货币工资充分弹性20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幻觉货币工资充分弹性203、“两个剑桥之争”由来:凯恩斯:“但在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与充分就业的产量相去不远,从这一点开始,传统经济理论还是对的。”萨缪尔森等:把凯恩斯就业理论与新古典均衡理论结合起来,用生产函数的微观分析来补充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建立新古典综合。213、“两个剑桥之争”由来:凯恩斯:“但在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琼·罗滨逊:凯恩斯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均,主张回到李嘉图的“重建政治经济学”中来,考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相对分配额的变化。主张国家采取措施,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资本主义的症结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合理引起资源配置失调和经济机制运行混乱。22琼·罗滨逊:凯恩斯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收斯拉法(P.Sraffa,1898-1983)1960:《用商品生产商品》把生产看作是用同样的商品既表现为生产资料又表现为最终产品的一种循环过程,这种研究方法复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路线。斯拉法革命23斯拉法(P.Sraffa,1898-1983)斯拉法革命23在价格理论上,反对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回到李嘉图,用生产成本和平均价格计算商品价格在收入分配理论上,反对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收入分配就是社会成员对国民收入这部分纯产品的分配,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取决于:24在价格理论上,反对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回到李嘉图,用生产成本1、利润率的高低。2、利润率的高低直接与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相关,生产技术的物质装备水平越高,资本—劳动比例越大,利润所占比例越大。3、取决于财产所有制度和历史上形成的劳资关系。251、利润率的高低。25第三讲:货币主义:货币学派的反革命一、什么是货币主义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管理研究院的经济学教授、“货币主义”一词的首创者卡尔·布鲁纳“认为,货币主义的中心命题有以下三点:(1)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2)货币存量(或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力的最可靠测量标准;(3)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26第三讲:货币主义:货币学派的反革命一、什么是货币主义26迈耶和米切尔提出了鉴别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货币主义者的基本标准,有以下四条:(1)强调货币因素对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因素,即货币供应的变化是货币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标准,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货币当局应当而且能够担当起稳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职责。(2)提出关于传递机制的货币主义模式,即认为货币是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对经济发生直接影响的。(3)相信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性。根据这一标准,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的失误造成。(4)认为由私人经济行为决定的资源配置与货币收入的短期变化无关,因而无需对私人经济行为进行详尽分析就可做出高度准确的总体经济分析。根据这一标准,货币主义者喜欢小的、简单的经济模型,而不喜欢大的、复杂的多变量的经济模型。27迈耶和米切尔提出了鉴别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货币主义者的基本标准二、货币主义的产生:[美]哈里.约翰逊:新理论产生的两个条件:新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新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亨利.沃利克(30年代)严重失业和萧条给我们带来了凯恩斯主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延,我们陷入了通货膨胀的困境,使许多人成为货币主义者28二、货币主义的产生:28托宾(1996):正象20世纪30年代在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一样,70年代的滞胀使经济学者和公众欢迎(货币主义)反革命凯恩斯主义的缺陷:1、缺少微观基础2、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货币因素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对供给因素的认识相对较弱3、只假定价格刚性或粘性,而没有系统理论和论述29托宾(1996):正象20世纪30年代在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三、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主要理论贡献:持久性收入假说现代货币数量论自然率假说名言: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原理是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30三、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30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既不同于早期货币数量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固定不变的观点,也不同于凯恩斯主义者关于货币需求主要受利息率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由于投机动机的作用而极不稳定的观点。31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函数:31弗里德曼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中只有较小的部分与现期收入有关,而主要与其恒久收入正相关。(2)由于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关系不大,因而政府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可能是无效的。

(3)货币需求是相当稳定的,而货币供应量却因受货币政策当局的操纵而在短期内剧烈变化,从而影响了经济体系的稳定;而要使经济稳定发展,就必须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4)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32弗里德曼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突破口愚弄模型(1967,货币政策的作用):失业率不应该与货币工资变动率联系在一起,而应该与实际工资变动率联系在一起.适应性预期与自然率假说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33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突破口愚弄模型(1967,货币政策的货币主义的影响复活古典经济学:经济具有自稳定功能,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货币政策的无规则变动引起经济学对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理论研究的兴趣强调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将经济学家们的兴趣由需求管理转向总供给管理(改善劳动市场和产业结构等)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采纳了货币主义的建议,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自己控制的变量34货币主义的影响复活古典经济学:经济具有自稳定功能,经济波动的第四讲理性预期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货币主义让位于理性预期理论1972,Robert.E.Lucas:预期和货币中性:理性预期革命的标志(罗伯特.霍尔:自凯恩斯以来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最有意义的论文)35第四讲理性预期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货币主义让位于在1972年的《预期和货币中性》一文中,卢卡斯把弗里德曼—费尔普斯的自然率假说和连续的市场出清假设、理性预期假说结合在一起试图论证:如果由于信息不完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替换关系是存在的;但是,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实际产出的有用的替换。36在1972年的《预期和货币中性》一文中,卢卡斯把弗里德曼—费除了上文以外,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托马斯·萨金特(ThomasSargent)与奈尔·华莱士(NeilWallace)、罗伯特·巴罗(RobertBarro)、芬纳·基得兰德(FinnKydland)与爱德华·普里斯考特(EdwardPrescott)等人发表的研究成果,掀起了一场横扫7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革命”主要代表Thomas.Sagent,Neil.wallace,Robert.Barro37除了上文以外,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既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反动,同时又是货币主义的新发展。1、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1)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宏观经济学要求政府逆经济风向而选择政策工具来保持经济稳定,实质就是提倡政府实行欺骗式的经济政策,但这就与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人”的理性特点根本对立。38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38(2)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是自相矛盾的。如在消费函数中,劳动者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是被假定为富有远见的个体,但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劳动者却只在现有的收入与闲暇中选择,实际上又被假定为目光短浅只重眼前的个体。这两种假设显然是自相矛盾的。39(2)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是自相矛盾的。39(3)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2、对货币主义的批判与发展:(1)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吗?(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3)菲利普斯曲线

40(3)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40(4)方法论差异:弗里德曼:理性预期是瓦尔拉斯主张,而他的货币学派则是马歇尔主义。(5)关于“货币中性”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在长期内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多少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实际产量和就业,而在短期内不然。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使在短期里,货币也是中性的。(6)关于”自然率”的看法41(4)方法论差异:41理论贡献:1.用理性预期代替适应性预期,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2.宏观经济学需要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卢卡斯批评与宏观经济计量学: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之所以大多数失败,是因为这些模型的参数是模拟过去的经验数据得出的,没有考虑到经济当事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他们的预期和行为.42理论贡献:423.将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转向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研究:提出了均衡的或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在市场连续出清和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假定下,未预期的货币冲击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影响:使关于经济政策的争论由政策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转到是要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还是固定不变的政策规则的争论433.将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转向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研究:4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革命Finn.Kydland,Edward.Prescott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是由对经济持续的实际(供给方)冲击引起的政策结论:稳定政策不仅不起积极作用,反而有害.4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革命Finn.Kydland,E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革命1.对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前,把产出波动解释为围绕一个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短期波动由总需求引起,长期趋势由实际因素决定.实际周期:技术冲击会导致增长路径上移,不会回到以前的增长路径,每一次持久的生产率冲击会决定一个新的增长轨迹.产出的波动实际上是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短期产出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的波动.45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革命45影响:改变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方向:A.打破了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二分法;B.将注意力由需求方回到供给方.2.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的跨时和动态特征46影响:改变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方向:A.打破了短期分析和3.对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产生的影响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不是试图提供各种能够进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模型,而是提供一种校准方法(calibrationmethod)或“可计算试验”(computationalexperiments)。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要作出某种趋势预测,而是首先按照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构造出特殊的总量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用一个随机技术冲击序列对这个模型进行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经济的真实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再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473.对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产生的影响47第五讲供给学派“回到萨伊定律”减税是刺激供给的最重要手段“拉弗曲线”反对政府干预,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削减预算支出,保持预算平衡100%0%ty48第五讲供给学派“回到萨伊定律”100%0%ty48第六讲新凯恩斯主义Robert.E.Lucas(1980):凯恩斯主义死亡了曼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躯体因重新赋予微观肌肉而获得了新生;曼昆:新恺恩斯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再生而不是复活49第六讲新凯恩斯主义Robert.E.Lucas(198新凯恩斯主义通过从反对派那里获得营养而新生

1.把预期通货膨胀和供给冲击纳入其模型2.接受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3.接受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说继续为凯恩斯主义的短期需求管理政策辩护50新凯恩斯主义通过从反对派那里获得营养而新生

1.把预期通货膨新凯恩斯主义的新:1.强调名义价格刚性(粘性)而不仅仅是名义工资刚性.2.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狄克森: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中,关键的新思想是不完全竞争.3.提出了具有逻辑一致的微观基础:以经济当事的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基础来研究价格刚性(粘性)

51新凯恩斯主义的新:514.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在市场不完全性下,个体的理性选择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从而市场不能出清524.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52新凯恩斯主义的特色新的综合:既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又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和分析框架.着力寻找和解释价格粘性的微观基础与新古典综合的区别:从市场不完全性出发,通过最优化行为来解释价格粘性以及它们与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关系.53新凯恩斯主义的特色新的综合:既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又吸收第七讲宏观经济学理论论争: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凯恩斯:

宏观非均衡分析难以与微观均衡分析统一,两者处于对立.微观均衡分析不能成为宏观非均衡分析的微观基础.54第七讲宏观经济学理论论争: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凯恩新古典综合:

宏观非均衡导致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受干扰,所以需要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干预解决宏观问题是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55新古典综合:55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基本含义1.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具有微观个体的行为基础2.宏观经济理论应该有合理的微观结构基础3.微观个体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因此,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研究,可以理解为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容的可能性56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基本含义1.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具有微观个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格林沃尔德,斯蒂格列茨:研究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容的方式有两种:要么使宏观理论适应微观理论,即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思路;要么使微观理论适应宏观理论,即新凯恩斯主义的方法.57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格林沃尔德,斯新古典主义思路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市场出清和经济理性的基础上,采用理性预期均衡分析方法完全竞争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和分析方法不仅应该是微观,也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分析方法.一般均衡理论可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货币经济周期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58新古典主义思路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市场出清和经济理性的基础新凯恩斯主义试图在微观个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和理性预期的前提下,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构建微观基础承认宏观经济学应建立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强调现实中市场的不完全性,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理论中是一种理想59新凯恩斯主义试图在微观个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和理性预期的前提下构建微观基础的三大假设:最大化行为,理性预期,市场非完全理论:价格粘性60构建微观基础的三大假设:最大化行为,理性预期,市场非完全60总结:趋同与分歧趋同:1.个体理性2.均衡分析3.理性预期4.信息经济学和博奕方法新古典主义:动态不一致问题:政府与个人的博奕,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61总结:趋同与分歧趋同:61新凯恩斯主义: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争论与分歧:1.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新古典主义:完全竞争与价格机制的灵活调节新凯恩斯主义:不完全竞争与价格粘性2.信息是否对称:62新凯恩斯主义: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62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稳定性政策是否必要2.稳定性政策是否可行新古典:不可行,虽然个人预期会产生偏差,政府预期同样也会产生念头新凯恩斯:可行: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3.稳定性政策是否有效新古典:无效:新凯恩斯:有效:市场不完全和价格粘性63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稳定性政策是否必要63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第四次综合条件:1.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上逐渐趋向一致2.分析方法上趋向一致(博奕论\信息经济学)3.广泛采用计量经济学与计量经济模型64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第四次综合条件:64整合可能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1.政策无效性命题的统计检验2.市场非出清更符合现实3.国家干预更符合现代政府的需求65整合可能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65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参考书目:1、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3、傅殷才:当代世界十大经济学流派。武汉出版社4。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66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参考书目:1前言: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时期。1936到20世纪7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争论时机。

67前言: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2

第一讲古典宏观经济理论1、重要假设:经济理性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完全信息假设价格完全弹性假设经济主体预期稳定性假设6832、主要理论及模型总生产函数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把产量,即总供给作为宏观经济问题的中心,在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是中心。YN692、主要理论及模型总生产函数理论YN4就业与工资理论总产量决定于劳动量,劳动量决定于就业量,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均衡的三个重要假设:1、利润最大化:劳动的边际产品=边际成本2、劳动市场完全竞争3、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70就业与工资理论5劳动市场均衡模型71劳动市场均衡模型6储蓄、投资与利率决定72储蓄、投资与利率决定7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货币购买力》(1911)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的二分法价格水平的决定:费雪方程式

Y(T)P73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说)Y(T)P8现金余额说(K: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率,即公众为交易而持有的货币与货币国民收入的比率)劳伦斯·哈里斯:“在20世纪30与40年代,凯恩斯的思想被普遍接受之前,货币数量论是占统治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74现金余额说93、总结: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753、总结: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10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以总供给为中心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强调价格的伸缩性及调节作用货币与经济分开76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以总供给为中心11第二讲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1、20世纪20和30年代,库兹涅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商务部从概念上和统计上为国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宏观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2、凯恩斯的《通论》建立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体系3、现代数学(包括数学理论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工具。77第二讲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凯恩斯革命战后到60年代70年代以后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凯恩斯经济学特点:(1)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78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3(2)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3)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4)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5)对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6)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79(2)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142、新古典综合学派

主要代表:

汉森(Alvinhansen)、萨缪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M.Solow)、约翰.希克斯(JohnRichardHicks)

理论特征: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综合。802、新古典综合学派15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投资和其他支出产生“收入效应”;传统微观经济理论:价格变动引起“价格效应”。新古典综合认为两者可以结合:短期内,存在市场不完全性,凯恩斯理论适应;长期内,可实现充分就业,新古典理论仍然有效。萨缪尔森1955提出:把早期经济学和现代的收入决定论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81什么是新古典综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投资和其他支出产生“1964:新古典综合就是总收入决定理论与早先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合。萨缪尔森:“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萨伊定理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821964:新古典综合就是总收入决定理论与早先的相对价格和微观主要理论及模型收入—支出理论与模型(二、三、四部门理论)83主要理论及模型收入—支出理论与模型18主要理论及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利率刚性利率充分弹性84主要理论及模型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模型)利率刚性利率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幻觉货币工资充分弹性8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幻觉货币工资充分弹性203、“两个剑桥之争”由来:凯恩斯:“但在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与充分就业的产量相去不远,从这一点开始,传统经济理论还是对的。”萨缪尔森等:把凯恩斯就业理论与新古典均衡理论结合起来,用生产函数的微观分析来补充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建立新古典综合。863、“两个剑桥之争”由来:凯恩斯:“但在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琼·罗滨逊:凯恩斯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均,主张回到李嘉图的“重建政治经济学”中来,考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相对分配额的变化。主张国家采取措施,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资本主义的症结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合理引起资源配置失调和经济机制运行混乱。87琼·罗滨逊:凯恩斯的核心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收斯拉法(P.Sraffa,1898-1983)1960:《用商品生产商品》把生产看作是用同样的商品既表现为生产资料又表现为最终产品的一种循环过程,这种研究方法复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路线。斯拉法革命88斯拉法(P.Sraffa,1898-1983)斯拉法革命23在价格理论上,反对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回到李嘉图,用生产成本和平均价格计算商品价格在收入分配理论上,反对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收入分配就是社会成员对国民收入这部分纯产品的分配,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取决于:89在价格理论上,反对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回到李嘉图,用生产成本1、利润率的高低。2、利润率的高低直接与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相关,生产技术的物质装备水平越高,资本—劳动比例越大,利润所占比例越大。3、取决于财产所有制度和历史上形成的劳资关系。901、利润率的高低。25第三讲:货币主义:货币学派的反革命一、什么是货币主义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管理研究院的经济学教授、“货币主义”一词的首创者卡尔·布鲁纳“认为,货币主义的中心命题有以下三点:(1)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2)货币存量(或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力的最可靠测量标准;(3)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91第三讲:货币主义:货币学派的反革命一、什么是货币主义26迈耶和米切尔提出了鉴别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货币主义者的基本标准,有以下四条:(1)强调货币因素对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因素,即货币供应的变化是货币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标准,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货币当局应当而且能够担当起稳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职责。(2)提出关于传递机制的货币主义模式,即认为货币是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对经济发生直接影响的。(3)相信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性。根据这一标准,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的失误造成。(4)认为由私人经济行为决定的资源配置与货币收入的短期变化无关,因而无需对私人经济行为进行详尽分析就可做出高度准确的总体经济分析。根据这一标准,货币主义者喜欢小的、简单的经济模型,而不喜欢大的、复杂的多变量的经济模型。92迈耶和米切尔提出了鉴别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货币主义者的基本标准二、货币主义的产生:[美]哈里.约翰逊:新理论产生的两个条件:新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新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亨利.沃利克(30年代)严重失业和萧条给我们带来了凯恩斯主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延,我们陷入了通货膨胀的困境,使许多人成为货币主义者93二、货币主义的产生:28托宾(1996):正象20世纪30年代在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一样,70年代的滞胀使经济学者和公众欢迎(货币主义)反革命凯恩斯主义的缺陷:1、缺少微观基础2、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货币因素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对供给因素的认识相对较弱3、只假定价格刚性或粘性,而没有系统理论和论述94托宾(1996):正象20世纪30年代在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三、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主要理论贡献:持久性收入假说现代货币数量论自然率假说名言: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原理是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95三、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30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既不同于早期货币数量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固定不变的观点,也不同于凯恩斯主义者关于货币需求主要受利息率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由于投机动机的作用而极不稳定的观点。96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函数:31弗里德曼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中只有较小的部分与现期收入有关,而主要与其恒久收入正相关。(2)由于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关系不大,因而政府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可能是无效的。

(3)货币需求是相当稳定的,而货币供应量却因受货币政策当局的操纵而在短期内剧烈变化,从而影响了经济体系的稳定;而要使经济稳定发展,就必须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4)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97弗里德曼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突破口愚弄模型(1967,货币政策的作用):失业率不应该与货币工资变动率联系在一起,而应该与实际工资变动率联系在一起.适应性预期与自然率假说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98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突破口愚弄模型(1967,货币政策的货币主义的影响复活古典经济学:经济具有自稳定功能,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货币政策的无规则变动引起经济学对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理论研究的兴趣强调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将经济学家们的兴趣由需求管理转向总供给管理(改善劳动市场和产业结构等)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采纳了货币主义的建议,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自己控制的变量99货币主义的影响复活古典经济学:经济具有自稳定功能,经济波动的第四讲理性预期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货币主义让位于理性预期理论1972,Robert.E.Lucas:预期和货币中性:理性预期革命的标志(罗伯特.霍尔:自凯恩斯以来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最有意义的论文)100第四讲理性预期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货币主义让位于在1972年的《预期和货币中性》一文中,卢卡斯把弗里德曼—费尔普斯的自然率假说和连续的市场出清假设、理性预期假说结合在一起试图论证:如果由于信息不完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替换关系是存在的;但是,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实际产出的有用的替换。101在1972年的《预期和货币中性》一文中,卢卡斯把弗里德曼—费除了上文以外,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托马斯·萨金特(ThomasSargent)与奈尔·华莱士(NeilWallace)、罗伯特·巴罗(RobertBarro)、芬纳·基得兰德(FinnKydland)与爱德华·普里斯考特(EdwardPrescott)等人发表的研究成果,掀起了一场横扫7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革命”主要代表Thomas.Sagent,Neil.wallace,Robert.Barro102除了上文以外,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既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反动,同时又是货币主义的新发展。1、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1)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宏观经济学要求政府逆经济风向而选择政策工具来保持经济稳定,实质就是提倡政府实行欺骗式的经济政策,但这就与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人”的理性特点根本对立。103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38(2)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是自相矛盾的。如在消费函数中,劳动者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是被假定为富有远见的个体,但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劳动者却只在现有的收入与闲暇中选择,实际上又被假定为目光短浅只重眼前的个体。这两种假设显然是自相矛盾的。104(2)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是自相矛盾的。39(3)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2、对货币主义的批判与发展:(1)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吗?(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3)菲利普斯曲线

105(3)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40(4)方法论差异:弗里德曼:理性预期是瓦尔拉斯主张,而他的货币学派则是马歇尔主义。(5)关于“货币中性”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在长期内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多少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实际产量和就业,而在短期内不然。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使在短期里,货币也是中性的。(6)关于”自然率”的看法106(4)方法论差异:41理论贡献:1.用理性预期代替适应性预期,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2.宏观经济学需要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卢卡斯批评与宏观经济计量学: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之所以大多数失败,是因为这些模型的参数是模拟过去的经验数据得出的,没有考虑到经济当事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他们的预期和行为.107理论贡献:423.将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转向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研究:提出了均衡的或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在市场连续出清和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假定下,未预期的货币冲击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影响:使关于经济政策的争论由政策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转到是要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还是固定不变的政策规则的争论1083.将宏观经济学的重点转向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研究:4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革命Finn.Kydland,Edward.Prescott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是由对经济持续的实际(供给方)冲击引起的政策结论:稳定政策不仅不起积极作用,反而有害.109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革命Finn.Kydland,E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革命1.对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前,把产出波动解释为围绕一个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短期波动由总需求引起,长期趋势由实际因素决定.实际周期:技术冲击会导致增长路径上移,不会回到以前的增长路径,每一次持久的生产率冲击会决定一个新的增长轨迹.产出的波动实际上是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短期产出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的波动.110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革命45影响:改变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方向:A.打破了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二分法;B.将注意力由需求方回到供给方.2.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的跨时和动态特征111影响:改变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方向:A.打破了短期分析和3.对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产生的影响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不是试图提供各种能够进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模型,而是提供一种校准方法(calibrationmethod)或“可计算试验”(computationalexperiments)。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要作出某种趋势预测,而是首先按照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构造出特殊的总量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用一个随机技术冲击序列对这个模型进行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经济的真实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再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1123.对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产生的影响47第五讲供给学派“回到萨伊定律”减税是刺激供给的最重要手段“拉弗曲线”反对政府干预,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削减预算支出,保持预算平衡100%0%ty113第五讲供给学派“回到萨伊定律”100%0%ty48第六讲新凯恩斯主义Robert.E.Lucas(1980):凯恩斯主义死亡了曼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躯体因重新赋予微观肌肉而获得了新生;曼昆:新恺恩斯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再生而不是复活114第六讲新凯恩斯主义Robert.E.Lucas(198新凯恩斯主义通过从反对派那里获得营养而新生

1.把预期通货膨胀和供给冲击纳入其模型2.接受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3.接受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说继续为凯恩斯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