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 知识点_第1页
税收学 知识点_第2页
税收学 知识点_第3页
税收学 知识点_第4页
税收学 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导论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的、无偿的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规范性。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就是政府与具体纳税人而言,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规范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实施征税。税收基本要素:税基、税率、纳税人。税率形式:税率按形式特征可以分为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收效率一、税收效率原则1、现代税收两大原则:效率原则(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原则(收入的公平分配)。2、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另一些人的情况变坏。4、实现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必须符合的条件:生产最优交换最优生产和交换结合最优。5、税收的效率原则: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分为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类。市场配置是企业和个人为主体,通过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生产和消费,平衡供给和需求,引导资金流量和流向。政府配置则以政府为主体通过税收、政府支出、公债、货币等经济手段和计划、行政、法律手段来引导、安排资源配置的实现。税收对效率配置的效率取决于经济条件:在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处于有效的情况下,税收将导致效率损失;在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下,税收有可能改善效率。二、税收对效率的影响1、税收导致效率损失a.税收产生超额负担: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指政府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税收收入,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税收的超额负担可用消费者剩余净损失来说明。(广税基,低税率)总超额负担公式课本14页。超额负担的大小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税率和税前购买支出相关,尤其同税率呈几何相关。b.税收改变消费选择2、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a.税收与外部经济性商品:税收与外部成本商品,税收与外部收益商品。b.税收与社会有益(有害)商品C.税收与计划定价商品三、税收效率选择税收征收一方面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作用。税收目标:在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保持税收中性,以减少效率损失;在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下,强化税收杠杆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税收中性与经济效率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应采取不偏不倚的姿态,不干预市场经济的决策,使超额负担极小化。税种选择(所得税优于商品税)税基选择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税的超额负担小于选择性商品税。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税率选择在实行一般商品税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差别税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相当于选择性商品税。*价格弹性为减少效率损失,应选择单一税率的一般商品税。反弹性法则也就是征税商品选择或税率高低差异应同价格弹性相反,选择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征收商品税,或按较高税率征收。、税收杠杆与经济效率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配合价格平衡供求以税代费调节资源级差收益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税收引导税收公平名词解释最优税收:即如何在实现税收的公平目标时兼顾效率,或在实现税收的效率目标时兼顾公平。税收公平原则(一)、公平标准:机会标准、效用标准、均等标准(二)、税收公平原则1、竞争原则: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鼓励平等竞争2、受益原则:受益多的人,应承担较多的纳税义务;反之,应承担较少的纳税义务。3、能力原则税收的能力原则是以个人纳税能力为依据行使征税。(1)、普遍征税。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凡是具有纳税能力的都必须普遍征税,消除税收上的一切特权。(2)、能力负担。凡是具有同等负担能力的纳税人应同等纳税,以体现税收的横向公平;凡是具有不同负担能力的纳税人应区别纳税,以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反映个人纳税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收入、支出、财富。税收公平选择累进税制有利于公平。累进税制是指在一种税制下,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支出较大、拥有财富较多的个人或家庭比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支出较小、拥有财富较少的个人或家庭,支付的税额站其收入、消费或财富的份额较高。选择性商品税与公平分配选择性商品税包括选择部分水平征税和实行差别税率。最优税收效率和公平是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准则,即税收应同时符合效率和公平目标。但效率和公平目标往往是冲突的提高效率往往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而实现公平也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因此,要同时实现税收的效率和公平目标,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牺牲部分效率以换取公平目标的实现,或牺牲部分公平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最优税收就是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权衡。最优商品税商品税的效率分析从效率角度分析单一税率的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反弹性法则:就是征税商品选择或税率高低差异应同价格弹性相反,选择价格弹性大的商品不征税,或按较低税率征收,而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征商品税,或按较高税率征收,可以达到减少税收对市场的经济干扰,减少效率损失的目的。最优所得税并不是边际税率越高越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耳室应找到有利于公平分配的最优税率。所得税税率应按反弹性法则设计。所得税税率设计还取决于给予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效用以不同的社会权数时所产生的影响。税收稳定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政策目标,包括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价格稳定这是指价格总体水平的稳定,一般以价格指数来反映价格稳定的状况。价格指数是计算期价格同基期价格的比率。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上升。解决方法:提高税率,扩大税基,减少优惠,增加税收。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税收稳定机制税收自动稳定机制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税收制度本身能够对经济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税收随着经济的波动而自动的增加或减少,自动的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波动。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是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稳定经济的方式,是税收制度对经济的一种自动反应能力。税收相机抉择机制与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相对应,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是政府为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税收政策有意识的调整经济活动的水平,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两个方面:1、扩张性税收政策,当需求不足,在经济发生萎缩时,为了防止经济的衰退和停滞,政府一般要实行扩张性的税收政策。这就是减少政府税收。2、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期,政府一般要执行紧缩性的税收政策。这就睡增加政府税收,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下降,社会性需求缩小,降低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第五章税负归宿税负归宿涉及税收负担、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三方面问题一、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衡量指标:宏观税收负担指标,是指一国中的所有的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和,也称总体税收负担。(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3)、国民收入税负率。微观税收负担指标影响税负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职能范围,宏观经济政策,个人分配政策,财政收入结构,税负统计口径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转嫁方式: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简答题):(1)税负转嫁和税种形式,税负能否转嫁首先取决于税种形式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流转税易转嫁(2)税负转嫁和定价方式,市场定价,流转税易发生转嫁。计划定价,流转税不发生税负转嫁。(3)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在市场价格下,流转税转嫁多少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首先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成反向运动,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趋于生产者。供应弹性则相反。最后税负转嫁取决于供求之间的弹性关系,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负趋于生产者。(4)税负转嫁与征税范围,从需求分析,征税范围狭税负易转嫁,供应角度反之。(5)税负转嫁与反应期限。税收体系税收分类按能否转嫁为标志:直接税、间接税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按税收管辖和支配权: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他税收分类方法:实物税和货币税,经常睡和临时税,从价税和从量税,比例税制、累进税、定额税,对人税和对物税。税制结构税制结构是指实行复合税制的国家,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税收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并决定税制结构的基本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管理因素。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制流转税制流转税制特点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而设计征收的税种统称,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流转税的特点(简答题)税收负担间接性。税收负担可以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直接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纳税而承受的福利牺牲,而间接负担是指负担人因税负转嫁而间接承受的税收负担。税收分配累退性。累退性征收应使税负随个人收入的增加,负担能力增强而降低。流转税在名义上一般按比例征收,而消费者负担却具有累退特点。税收征收的隐蔽性。消费者负担的税收并不是由隔日恩直接缴纳,而是在消费商品、支付价格时间接负担,没有强烈的纳税意识和负税意识。税收管理的便利性。税收收入的稳定性。流转税制设计流转税是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而征收的大类税收统称,由许多具体形式的税种组成。在税制设计或指定中都遇到课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税率结构等基本要素及其对这些要素做出的选择。流转税课税对象总值型的:以商品销售收入总额或营业服务收入额为课税对象.增值性的: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劳务服务的增值额。流转税计税依据从价计税和从量计税从价计税。组成计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成本+利润)/(1-税率)不含税价格完税价格=含税价格/(1+税率)流转税纳税环节多环节普遍征税单一环节征税流转税制类型周转税销售税增值税09年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化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是对从事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产制、批发、零售的每个周转环节,以商品销售和营业服务所取得的增值额,按单一税率课征。增值税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消费税流转税比较第八章增值税1、增值税特点:a、以增值税为课税对象b、实行普遍征税c、实行多环节征税2、增值税计税依据是增值额3、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4、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具体认定标准如下:a.规模标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基本划分依据是生产经营规模。b.核算标准企业只要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按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经主管税务部门机关批准,则被认定为一般纳税额。5、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都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6、税法对销售货物的特殊情况作了界定:A、代销代购:代销代购货物本身的经营活动属于购销货物,在其经营过程中货物实现了有偿转让,应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分为委托代购和委托代销两种。B、视同销售:增值税对货物销售征税一般是指货物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并能取得经济补偿,这是一种常规的销售方式,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但在有些情况下,货物没有对外销售,也应视同销售征税。这种视同货物销售应征增值税的行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总分支机构间的货物调拨(2)自产或委托加工收回货物在内部使用(3)自产、委托加工收回或购买的货物其他使用C、混合销售(名词解释):混合销售是指一项业务同时涉及增值税货物销售和营业税业务。D、兼营销售:兼营销售是指增值税的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应税劳务同时,还兼营非增值税应税业务。7、普通发票含税(考小计算)公式:含税价格/(1+17%)看例8-1、例8-4(综合题)例8-5例8-3(基本不考)例8-2(去年考过,今年不一定)涉及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8、纳税人销售和进口货物一般适用17%的基本税率,但对于销售或进口下列货物(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等、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按13%的低税率计增值税。9、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10、折扣销售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劳务时,因购贷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11、我国目前实行增值税采用的类型是消费型增值税。第九章消费税例9-1(很可能考)例9-2例9-41、消费税特点:1、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2、单一环节征税3、从价和从量征税共存4、实行差别税率(从价征收的消费税税率从3%至45%共分10档)2、a、对增值税而言,应税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b、对消费税而言,应税销售额为含消费税但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第十章营业税(判断)掌握例10-1例10-2例10-61、在我国对商品销售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对暂时还不适宜征收增值税的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是一种必要的过渡。2、营业税是对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及从事各种应税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3、单位或个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销售,其自建行为视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同时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第十二章所得税制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而取得的各种所得所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或者说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一种税。所得税特点(必考)1.税收负担的直接性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3.税收征收的公开性4.税收管理的复杂性5.税收收入的弹性3、所得税与流转税的比较:定义、特点、比较4、企业所得税仍有可能转嫁5、个人所得税在名义上一般累进征收即实行累进税率。但企业所得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6、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大致可把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组织形式。7、个人所得税类型:1.个人综合所得税2.个人分类所得税3.个人混合所得税:(指对个人收入按不同的收入类别分别实行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对部分所得进行分类,按比例税率征收分类所得税;对部分所得综合汇总,按累进税率征收综合所得税。)8、所得税税率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税率形式。两种税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设计依据,并适用不同的对象。9、对企业所得设计比例税率而不是累进税率主要依据是:1.累进税率的能力负担原则并不适宜于企业。2.所得大小不反映企业负担能力强弱。10、对个人所得设计累进税率而不是比例税率主要依据是:1.个人所得额大小事衡量个人负担能力的主要指标。2.累进税率体现了税收公平的原则。第十三章企业所得税例13-3例13-4(选择题)例13-5(选择题)练习题1重点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具有以下特点:a.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b.纳税人为法人企业c.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分离d.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2、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具体分为基本税率(按25%比例税率征税)照顾税率(对微小企业采用20%比例税率)和预提所得税税率(预提所得税税率为20%,但实际操作按10%征税)3、《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包括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此外,不征税收入不包括财政补贴,税收返还。4、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包括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工资总额2.5%内准予据实扣除)、工会经费(在工资2%内准予据实扣除)第十四章个人所得税例14-1(去年考了)例14-2例14-4例14-5例14-6(选择)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比例并用(3)、定额定率扣除(4)、按月按次计算(5)、分类分率课征(6)、课源申报结合2、全额-速算扣除=超额3、减征规定:对稿酬所得,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4、加成征税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税办法。对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这等于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和超过50000元的部分,分别适用30%和40%的税率。因此,对劳务报酬所得实行加成征税办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延伸的超额累进税率。例如:对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