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_第1页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_第2页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_第3页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_第4页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篇1:《外国诗》教学设计《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升鉴赏能力。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升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利用到自读、自学中去。(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步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作者及写作背景: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身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二.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一)读准字音:忧郁向往瞬息(二)解词:忧郁:忧伤,愁闷。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瞬息:一眨眼、一次呼吸的短时间。三.学习本诗。(一)思路:第一节,开宗明义,否定了面对生活的欺骗而产生的消极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说明了正确的态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第二节:说明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欺骗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要向前看,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是幸福、美好的;艰难困苦、痛苦悲伤带来的忧郁只是暂时的。(二)思考: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交流自身读诗的体会:提示(总结时):诗人在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心急,不要悲伤,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应永保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善待生活,善待人生。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提示: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身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身,做生活的主宰。《未选择的路》一.有关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闻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含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二.先朗读本诗,了解全诗。(一)读准加黑字的音。伫立涉足萋萋诱人幽寂人迹(二)解词: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伫立:长时间地站着。三.学习本诗。思考: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提示:“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有魅力。2.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提示: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提示: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4.反复朗读全诗,理解、体会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提示: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和探索,这在文学创作中用的是象征手法。5.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提示:“路”象征着人生之路事业和前途,“荒草”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曲折、坎坷。“足迹”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奋斗。“落叶”可理解为在探索和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挫折、坎坷……6.反复品读全诗,你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2.反复朗读这两首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下篇2:《外国诗》教学设计《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内涵。4.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尊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研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课程设计】第一课时《祖国》一.导入爱国主义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永恒的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诗歌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莱蒙托夫和休斯的吟唱。二.作者简介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同革命的十二月党人站在一起,对黑暗的农奴制社会发出愤怒的抗议。正因为如此,生前尝尽颠簸流放的辛苦,最终死于沙皇党羽阴谋策划的决斗中。莱蒙托夫明确提出了自身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三.诗歌赏析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2.奇异表现在何处?(“无论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3.“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四.重点赏析1.但我爱──自身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马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身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诗人截取的几幅祖国的土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画面。正是这些寻常景物,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2.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第三段,诗人将笔触深入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他以“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开头,详细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场景:“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到了“节日夜晚”,农人们尽情地饮酒、谈笑、舞蹈。诗人则同他们一起欢乐到深夜。)五.深入探究在诗中,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平实中见真情: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身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身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六.板书设计自然风光奇特的爱情平淡中见真情农家生活七.作业背诵《祖国》。第二课时《黑人谈河流》一.检察背诵情况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兰斯顿·休斯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是美国黑人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是诗,也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有诗集《困倦的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等。2.黑人是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身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很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三.诗歌赏析1.诗中的“河流”是一个怎样的意象?诗中的“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如何理解?第二节只这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上一节对河流的认识仅限于“了解”,到了这一节,“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换句话说,黑人的“灵魂”因见证“河流”(历史)而深邃。下面一节,则是由此开始的历史回顾。3.你了解幼发拉底河、刚果河吗?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4.最后一节的作用: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重复,结构上前后呼应,意在加强突出主题。黑人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显得“深邃”。四.小结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身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身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有很强的号召力。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五.作业1.比较两首诗歌,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特色。2.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之情的诗歌,试赏析品味。六.板书设计中心诗句: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幼发拉底河沐浴(亚洲)刚果河畔盖茅舍(非洲)尼罗河畔建金字塔(非洲)──了解人类历史密西西比河听歌声(美洲)七.作业1.比较两首诗歌,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特色。2.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之情的诗歌,试赏析品味。篇3:《外国诗》教学设计教学札记:《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身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生平著述。2.认真体会两首诗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感受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3.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学方法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2.合作研讨法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我国诗歌长河中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1.莱蒙托夫简介、生平2.休斯简介三.研读《祖国》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身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5.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6.学生熟读全诗。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转变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2.学生合作研讨: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目前什么表达效果?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学生研讨,教师点拨: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五.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老马选段阅读训练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七.布置作业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篇4:《外国诗》设计《外国诗两首》设计【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内涵。??2.通过联想想像,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抒写的情志。??3.收集与作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掌握读诗品诗的方法。??学习重点??1.对诗歌节奏、韵律的把握。??2.对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领会,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解说:在学习了一些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读诗歌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和“单元提示”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等要求,确定“自读要求”1.2。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探究能力,培养读诗兴趣,确定自读要求3。)??【自读程序】??一.交流经验,相互启发??鼓励学生交流自身读诗的经验,在读诗方法上相互启发,进而相互指导,为自读做好准备。??二.初步感知,把握节奏??1.学生初读诗歌,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蔚蓝雾霭桅杆乐疆??清澈祈求暮色??负债蒙恩束缚??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节奏、语气等。??三.小组合作,交流成果??1.各学习小组学生间采用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正音,把握朗读时的节奏,推举出各组朗诵代表。??2.各学习小组交流在图书馆、网络、资料室等收集到的有关莱蒙托夫、泰戈尔的资料,整理后推举出各组发言人。??3.各学习小组任选一首诗进行讨论,就诗歌的内涵、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达成一致后准备班内交流。??四.诵读诗歌,把握内涵??1.各学习小组采用“朗读资料明确提出见解”的方式展示本组朗读能力,明确提出本组理解意见。??2.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讨论,对两首诗内涵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允很多元解读下的不同看法。??五.品读语言,领悟感情??参考问题:??1.“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一句应如何理解???2.“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3.请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情感经历谈谈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身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身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几句诗给你怎样的启示,这和上面所说的“欢乐”有怎样的关系???注意事项:??1.尊重学生的解读和品味,不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2.对个性化、创造性的意见要引起重视。??3.引导学生结合诵读时的感受和与诗人相关的背景资料的理解进行诗歌品读,防止出现架空分析和胡乱联系的情况。??(解说:诗歌的内涵或者言外之意本就没有固定、惟一.标准的答案,读诗品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融入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设计这样的“自读程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交流合作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对诗歌内涵和诗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诵读、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础之上的。总体上看,读诗经验指导读诗感知,激活诵读时的情感投入和品读时的个性理解,最后达到“与诗人心灵对话”的最终目标。)??【自读点拨】??一.有关莱蒙托夫??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XX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XX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XX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闻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诗篇。??二.有关泰戈尔??泰戈尔,印度闻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年至19担任梵社秘书,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闻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计数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获诺贝尔文学奖。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三.如何理解“帆”??莱蒙托夫的《帆》并非只是单纯地描写景致,诗人赋予“帆”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一种理解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写照。另一种理解认为,“孤帆”、“寻找”、“不安分”、“祈求风暴”,表现了诗人积极的战斗姿态,表达的是作者虽内心孤独却渴望斗争的激情。因此,对“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义是丰富的。??四.如何理解“萤火虫”??绝不能简单地赋予“萤火虫”一个崇高的精神,从诗中可以看到,萤火虫首先是“欢乐”,其次是“自身”的,它“冲破了黑暗的束缚”,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使微小如萤火虫,也有属于自身的人生欢乐和人生意义;即使微弱如萤火,也有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芒,也有自身的价值。??五.有关诗歌的“言外之意”??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读诗时更应重视引领学生一起透过文字表面,探寻隐藏在跳跃、变化的诗句下面的“诗人的心”。从两首诗看,二者的共同点即:赋予平常事物丰富的涵义,通过“帆”、“萤火虫”等的意境,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这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感受、领悟。??(解说:了解作者,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解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教学中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将之作为知识去灌输、传授,点拨时可考虑在学生交流时适当补充。而对“帆”、“萤火虫”的理解在点拨时就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既然我们认可了对诗歌的多种理解,那就不能用惟一固定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个性化的多元理解。尤其是学生融入自我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见解,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必须给予尊重和重视,点拨时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说。)??【自读思考】??阅读下列两首中国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天空于坚??天空永远流着??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在鹰和闪电的上面??在神的上面??天空日夜流着??没有岸??没有帆??也没有波浪??星星和萤火虫晓雪??远天的星星??有时只像萤火虫那样??但它毕竟仍然是星星??近处的萤火虫??有时会像星星那样??引篇5:《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这是两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抓住意象的特点,感受美好的意境,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学生赏析诗歌的关键步骤。教读本课,要先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歌中,用心去感受诗中美好的境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能顺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情感。⑵能抓住诗歌主要意象,体会诗歌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颂,整体感悟诗歌。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意境。⑶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体会大自然的多面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⑵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升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2.分析领会诗人创作的意图及手法。3.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型】课内自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准备】1.教师:查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音乐、练习有感情的范读诗歌、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复习现代诗赏析的方法。【教学过程】蝈蝈与蛐蛐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二.配乐范读老师先朗读一次《蝈蝈与蛐蛐》,请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身置身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三.自由朗读,体会整体情感(播放欢快的轻音乐)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老师希望大家将自身化为画面中一员,进入诗歌意境中。通过自由朗读,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情感。等会儿请同学讲讲,你在诗歌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抓住关键的情感词)自由朗读──谈发现──齐读──评价──齐读。落实问题:1.感情基调:明朗欢快。2.主要情感: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3.对蝈蝈“乐音”、蛐蛐“鸣叫”的赞美。四.个别朗读,找出不理解的诗句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但如果深入品味,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疑问。我想请一位同学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你不大理解的诗句。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自身不理解的诗句了,请将你的问题摆出来,让我们共同来研究,看看能否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如果同学所提问题你能解答,就由你来为他解答,好吗?(师生共同解答。)落实问题:1.以季节特点分为两层,各层特点不同:景:盛夏(生机)──严冬(冷寂、温馨)物:蝈蝈(喜悦)──蛐蛐(悦耳)虽然景物特点不同,但全诗情感前后一致:明朗欢快,热爱、赞美自然。2.对比烘托:昏晕──飘扬寂寞宁静──弹起3.①⑨照应,点明主旨;末尾通过联想将两幅画面叠印,生动表达“大地诗歌永不死亡”的主题。4.选材以少胜多,大自然的其它歌声也不断,留下想象空间。问题储备:⑴诗歌两层景、物有何不同?(答案见1)⑵蝈蝈和蛐蛐的鸣唱声都非常突出,为什么?环境安静:夏──昏晕飘扬。(但非死气沉沉──盛夏的豪华、可喜的草丛──充满生机、活力,而蝈蝈是热烈的、活跃的,因此更为突出。)冬──寂寞宁静弹起。(悦耳,可以伴随入眠。)⑶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虽然景物不同,但作者的情感却是一致的,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贯穿全诗。)五.个别朗读,整理收获,个性化赏析大家都积极参与了诗歌的感悟,那,你应该有所收获了,将你对诗歌的理解再次还原到诗歌中,请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细细品味。(可从内容、情感、结构、技巧、字词等方面进行赏析。)示例:我最欣赏“盛夏的豪华”“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日白天蝈蝈“乐音”的美妙。(学生自由发言。)六.朗读男女生比赛。七.小结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请同学们将刚刚学过的方法,迁移到另一首诗歌上,请大家自学《夜》。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也是一位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身融入自然,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传递了自身的情感与对生命的体会。夜八.指导自读九、学生自学,谈自身的点滴体会自学问题:1.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学生自由发言。)十、总结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十一.作业1.大自然的“歌声”纷繁多样,请选择一种事物,寄托你的某种思想感情,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2.去感受都市的夜色,抓住夜的特点创作一首短诗。篇6:外国诗教案教学设计外国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王海云教学设想意象是诗歌表达主旨和感情的重要载体,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读懂诗歌一个最重要的步骤。这两首诗都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在教学时,要以朗读指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局部到整体地理解诗歌内容,注意想像,反复揣摩诗歌意象,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意象,并迁移训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二.组织学生朗读诗歌1.听朗读带。2.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歌。3.讨论:这两首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4.组织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指导时,可以多放放朗读带,让学生多模仿,多体会,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然后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朗读诗歌,并将自身的朗读与朗读带中的朗读进行比较,找出优点与不足。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诗歌的内容与感情。5.组织学生配乐朗读诗歌。三.精读诗歌,深入理解1.思考:这两首诗采用的揭示主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理由。明确:是相同的。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分别抓住帆和萤火虫的基本特征,抒写心中的感情,引发读者去思考人生的一些问题。2.思考: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在“帆”身上贯注了一种什么精神?3.思考:怎样理解《萤火虫》一诗中“你所有的都是你自身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这几句话的含义?4.讨论交流:这两首诗中的帆、萤火虫分别给了你什么人生启示?四.比较学习1.从情感、结构、语言、意象、意境、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白己的意见,不要求学生说很多,能说出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即可。2.迁移: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给过我们很多的人生启示,请读读下面这首诗,结合你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臂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首诗与《帆》的异同点。3.训练:你能模仿课文的写法以及《礁石》的写法,寻找一种意象写一首小诗吗?大胆试试,表现出你的才华。要求:在构思时,不要被诗的形式所拘泥,先考虑意象和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考虑形式的问题。(《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篇7:课文外国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4.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教学重点】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教学难点】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教学设想】1.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2.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二.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闻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较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朗读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3.分组朗读,开展朗读比赛。四.新课讲授1.教师提示: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曰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2.教师点拨: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曰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身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3.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4.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明确: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升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5.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明确: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6.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明确: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板书设计蝈蝈与蛐蛐济慈(夏)蝈蝈的乐音(冬)蛐蛐的歌儿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外国诗。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三.新课讲授1.分析诗歌内容,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明确: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2.学生品读诗歌: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身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分析: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板书设计夜叶赛宁河水松林夜莺秧鸡静谧、美丽溪水月色(反复吟咏)大河小溪青草(安适、宁静的心境)篇8:《外国诗》优秀教学设计《外国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识记本课的生字词。⑵掌握本课的作家作品常识。⑶掌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能力目标:分析两首写景诗的意境及其各自特点。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济慈、叶赛宁的有关资料。【教学媒体】录音机、磁带。【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分析学习济慈的《蝈蝈与蛐蛐》,第二课时分析学习俄国诗人叶赛宁的《夜》。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不同的诗人面对大自然,总是有不同的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捕捉到了两种很平常的昆虫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而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给我们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那这节课就向大家来介绍一篇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蝈蝈与蛐蛐》。(板书)1.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⑴标画生字新词。⑵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⑶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XX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XX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较大,维多利来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3.简介作品:《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二.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首诗重视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身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的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反衬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那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读完了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本文的构思非常巧妙。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2.首诗重视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3.本文语言平易,通俗易懂: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三.研读赏析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后,明确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四.布置作业1.朗读全诗。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起的句子是()A、前8行B、全诗2.蝈蝈鸣叫的环境是:。蛐蛐鸣叫的环境是:。但它们欢快的叫声却显示了。3.请你找出这首诗中的两种修辞手法并分别举例。4.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5.请你也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开头,写一种昆虫的的声音。第二课时一.导入,作者简介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从小生活在野花杂树和歌谣祷词的氛围中。他家附近的米歇拉森林、美丽的奥卡河给了他幼小的心灵以诗的熏陶。十九岁时,他的一本诗稿得到当时闻名诗人勃洛克的称赞,称他为天才的农民诗人。他的诗以纯朴的浓郁的农村生活情趣和色彩绚丽、想像力奇特的语言引起了诗坛的惊奇,诗歌的主题大都是讴歌或哀叹俄国农村和美丽的大自然。诗集有《亡灵节》、《天青色》、《乡村祈祷书》、《玛利亚的泉水》等将近十本。读完了这首诗,那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这首小诗主要写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提问:文章中是如何体现夜的美丽的?本文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虽不言静而静自现。这里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增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诗人所描写的夜景,是多么静谧,又是多么美丽,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作者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身融入自然。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三.结合课后练习二的训练1.用自身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3.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四.布置作业1.朗读全诗。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1.找出这首诗中的两种修辞手法并分别举例。2.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篇9:外国诗优秀教学设计外国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范例【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全诗主旨。2.学会比较阅读。3.揣摩诗句,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联想和想像,以意驭情,加强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学会比较阅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自然万物,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令无数诗人为之讴歌。二.《蝈蝈与蛐蛐》1.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一生写有不少的闻名诗篇,如《夜莺颂》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立体感强,有一种永恒的美。可惜他宏才初展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他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2.学生朗读诗歌。3.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把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比作大自然的歌声,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4.诗中怎样表现虫声之美?衬托: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冬日的寂寞冷清、人们家中的温馨。三.《夜》1.作者简介: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30岁时,因思想极度矛盾,精神忧郁,自杀身亡。2.反复朗读诗歌。3.请归纳这首诗每一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在轻轻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夜的静谧、月色的美丽。4.尝试用自身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学生以小组单位自主活动,答案不求统一,只求感悟独特。四.拓展比较与郭沫若《静夜》相比,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自主发言)预设:相同──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光。不同──《夜》:描写眼前实景,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静夜》:在写景基础上转入想像世界,引发对理想境界的遐想。五.课堂小结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无论济慈、叶赛宁,还是包含我国诗人在内的许很多多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身融入自然,并通过诗歌表现出来,渗透着自身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着生命的底蕴,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六.布置作业1.完成《语文作业本》。2.熟读这两首诗。篇10:《外国诗》教学设计1《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外国诗两首从容说课《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身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了解诗人简历及写作背景,诵读、研讨、理解诗歌内容。[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设计(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4]篇11:《外国诗》教学设计及反思《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⑵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2.能力目标:⑴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⑵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⑶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设想】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教学程序与策略】一.导语设计(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三.研读《祖国》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身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5.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6.学生熟读全诗。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转变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2.学生合作研讨:⑴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⑵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目前什么表达效果?⑶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学生研讨,教师点拨:⑴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⑵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⑶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本课也是略上,花适当的时间进行朗读,然后进行适当的讲解。)【板书设计】祖国莱蒙托夫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统摄全诗)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森林河流白桦农家生活:打谷场农家茅房小窗饮酒笑谈舞蹈(平实中见真情)黑人谈河流休斯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中心诗句: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幼发拉底河沐浴深邃刚果河畔盖茅舍中显尼罗河畔建金字塔自豪密西西比河听歌声【教后反思】由于对外国历史的不了解,学生的情感难以得到共鸣。我想,作为教师,有的时候也很无奈,为了中考,也不得不把这么好的诗歌简略的上一下,学生囫囵吞枣,并没有真正地领略到诗歌的神韵。篇12:《外国诗》的教学设计【创意说明】无论是莱蒙托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拟利用多种形式的课中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学步骤】一.学习莱蒙托夫《祖国》1.朗读全诗,初步感受。2.续写诗句,体验情感: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坚贞不渝。2.改写诗句,歌唱祖国: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五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温馨宁静质朴简单美不胜收刻骨铭心如第四小节,可以改写为: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这样平常而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二.过渡,学习休斯《黑人谈河流》1.了解背景。2.体验情感: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说话。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身这令人自豪的种族。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三.比较两首诗写作的'不同点两首诗一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一从时间人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两首诗一把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二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身历史的自豪。四.分组朗读,收束全课篇13:《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⑵写景诗的特点。⑶分析写景诗的意境。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闻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1.作者简介: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⑴用自身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⑵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教学课后记】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身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二.教读新课。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XX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XX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