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14-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圆周运动[随堂检测]1.(多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A.因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B.如果物体在0.1s内转过30°,则角速度为300rad/sC.若半径r一定,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D.若半径为r,周期为T,则线速度v=eq\f(2πr,T)解析:选CD.线速度v=eq\f(s,t),反映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程度,是矢量,大小恒定,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在不断地改变,故不能说线速度恒定,故A错误.角速度ω=eq\f(φ,t),反映质点与圆心的连线转动的快慢,国际单位为rad/s,B中应为ω=eq\f(\f(π,6),0。1)rad/s=eq\f(5π,3)rad/s,故B错误.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由该式可知,r一定时,v∝ω;ω一定时,v∝r,故C正确.物体转动一周时间为T,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在特殊情况下(转一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表达式分别为v=eq\f(2πr,T),ω=eq\f(2π,T),故D正确.2.有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就会双眼紧盯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最大,易于判断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C.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周期较大,易于判断D.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解析:选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各处的角速度一样大,故A项错误.由T=eq\f(2π,ω)知,树各处的周期也一样大,故C项错误.由v=ωr知,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判断树倒下的方向,故B项正确,D项错误.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c的线速度比a、b的大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大小不同,故选项B正确,A、C错误;再结合v=ωr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4.机械手表(如图)的分针与秒针从第一次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A.eq\f(59,60)minB.1minC.eq\f(60,59)minD.eq\f(61,60)min解析:选C。先求出分针与秒针的角速度为ω分=eq\f(2π,3600)rad/s,ω秒=eq\f(2π,60)rad/s。设两次重合的时间间隔为Δt,则有φ分=ω分Δt,φ秒=ω秒Δt,φ秒-φ分=2π,即Δt=eq\f(2π,ω秒-ω分)=eq\f(2π,\f(2π,60)-\f(2π,3600))s=eq\f(3600,59)s=eq\f(60,59)min,故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A.eq\f(r1ω1,r3) B.eq\f(r3ω1,r1)C.eq\f(r3ω1,r2) D.eq\f(r1ω1,r2)解析:选A。本题属于摩擦传动,摩擦传动的特点是各个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1=v2=v3,则有ω1r1=ω2r2=ω3r3,可得A选项正确.6.为了测定子弹的飞行速度,在一根水平放置的轴上固定两个薄圆盘A、B,A、B平行相距2m,轴杆的转速为3600r/min,子弹穿过两盘留下两弹孔a、b,测得两弹孔所在圆盘的半径的夹角是30°,如图所示,则该子弹的速度可能是()A.360m/s B.720m/sC.1440m/s D.108m/s解析:选C.子弹从A盘到B盘,盘转动的角度θ=2πn+eq\f(π,6)(n=0,1,2,3,…),盘转动的角速度ω=eq\f(2π,T)=2πf=2πn=2π×eq\f(3600,60)rad/s=120πrad/s.子弹在A、B间运动的时间等于圆盘转动θ角所用的时间,即eq\f(2m,v)=eq\f(θ,ω),所以v=eq\f(2ω,θ)=eq\f(2×120π,2πn+\f(π,6))m/s(n=0,1,2,3,…),v=eq\f(1440,12n+1)m/s(n=0,1,2,3,…).n=0时,v=1440m/s;n=1时,v≈110.77m/s;n=2时,v=57.6m/s;….[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不变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D.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解析:选C.由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知,速度的大小不变也就是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A、B两项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即路程相等,D项正确、C项错误.2.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解析:选A。如图所示,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时,地球上各点的运动周期及角速度都是相同的.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平面是物体所在纬线平面,其圆心分布在整条自转轴上,不同纬线上的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不同的,只有同一纬线上的物体转动半径相等,线速度的大小才相等.但即使物体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3.一小球被细线拴着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2m,角速度为1rad/s,则()A.小球的线速度为1.5m/sB.小球在3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6m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5s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B.由v=ωr知线速度大小为2m/s,A错误;3s内路程s=vt=6m,B正确,D错误;由T=eq\f(2π,ω)知周期为2πs,C错误.4.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的速度为vA时,小球B的速度为vB,则轴心O到小球A的距离是()A.vA(vA+vB)l B.eq\f(vAl,vA+vB)C.eq\f((vA+vB)l,vA) D.eq\f((vA+vB)l,vB)解析:选B。两个小球固定在同一根杆的两端一起转动,它们的角速度相等.设轴心O到小球A的距离为x,因两小球固定在同一转动杆的两端,故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半径分别为x、l-x.根据ω=eq\f(v,r)有eq\f(vA,x)=eq\f(vB,l-x),解得x=eq\f(vAl,vA+vB),正确选项为B。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大齿轮的半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A点和B点分别在两轮边缘,C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不打滑,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vC为()A.1∶3∶3 B.1∶3∶1C.3∶3∶1 D.3∶1∶3解析:选C。A、C两点转动的角速度相等,由v=ωr可知,vA∶vC=3∶1;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1∶1;则vA∶vB∶vC=3∶3∶1。6.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B,A盘固定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能持续沿半径向外发射红外线,P到圆心的距离为28cm.B盘上固定一个带窗口的红外线信号接收装置Q,Q到圆心的距离为16cm.P、Q转动的线速度相同,都是4πm/s.当P、Q正对时,P发出的红外线恰好进入Q的接收窗口,如图所示,则Q每隔一定时间就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这个时间的最小值应为()A.0.56s B.0.28sC.0.16s D.0.07s解析:选A。根据公式T=eq\f(2πr,v)可求出,P、Q转动的周期分别为T1=0。14s和T2=0.08s,根据题意,只有当P、Q同时转到题图所示位置时,Q才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所以所求的最小时间应该是它们转动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即0。56s,所以选项A正确.7.如图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其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为R,且R=3r.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t.则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为()A.eq\f(t,2) B.eq\f(\r(5)-1,2)tC.eq\f(\r(6)-1,2)t D.eq\f(\r(7)-1,2)t解析:选B.因为A轮角速度一定,A轮磁带外缘半径随时间均匀增加,线速度v=ωr,故线速度大小随时间t均匀增加,可将磁带的运动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处理.整个过程中,设A轮外缘初速度为v,则末速度为3v,运动时间为t,加速度为a,位移即磁带总长度为x,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3v)2-v2=2ax,3v=v+at,当磁带有一半绕到A轮上时,两轮半径相等、两轮角速度相同,此时,v′2-v2=ax,v′=v+at′,解得:v′=eq\r(5)v,t′=eq\f(\r(5)-1,2)t,B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eq\f(r1,r2)nD.从动轮的转速为eq\f(r2,r1)n解析:选BC。因为皮带不打滑,两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各点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为切线方向,则皮带上的M、N点均沿MN方向运动,从动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A错B对.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式:v=rω,ω=2πn得n∶n2=r2∶r1,所以n2=eq\f(r1,r2)n,C对D错.9.如图所示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忽略齿轮啮合部分的厚度,甲、乙两个轮子的半径之比为1∶3,则在传动的过程中()A.甲、乙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3∶1B.甲、乙两轮的周期之比为3∶1C.甲、乙两轮边缘处的线速度之比为3∶1D.甲、乙两轮边缘上的点相等时间内转过的弧长之比为1∶1解析:选AD。这种齿轮传动,与不打滑的皮带传动规律相同,即两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故C错误;根据线速度的定义v=eq\f(Δs,Δt)可知,弧长Δs=vΔt,故D正确;根据v=ωr可知ω=eq\f(v,r),又甲、乙两个轮子的半径之比r1∶r2=1∶3,故甲、乙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1∶ω2=r2∶r1=3∶1,故A正确;周期T=eq\f(2π,ω),所以甲、乙两轮的周期之比T1∶T2=ω2∶ω1=1∶3,故B错误.10.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A.该车可变换2种不同挡位B.该车可变换4种不同挡位C.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1∶4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4∶1解析:选BC.由题意知,A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D连接,自行车可有两种速度,B轮分别与C、D连接,又可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4种挡位,选项B正确;当A与D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转1圈,D转4圈,即eq\f(ωA,ωD)=eq\f(1,4),选项C正确,D错误.三、非选择题11.地球的半径为R=6400km,试计算:(1)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各是多少?(2)在纬度为60°的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各是多少?解析:地球绕地轴匀速转动,地球上的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但转动半径并不一致.(1)地球自转周期一天,所以T=24×3600s=86400s,转一周转过的角度为2πrad=2×3.14rad=6.28rad.据ω=eq\f(2π,T)有ω=eq\f(6.28,86400)rad/s≈7.27×10-5rad/s,又据v=eq\f(2πR,T)有v=eq\f(6.28×6400×103,86400)m/s≈465.19m/s(或用v=Rω求).(2)在纬度θ=60°的地方,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也为ω=7.27×10-5rad/s.如图所示,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而不是地心O,设其半径为R′,则R′=Rcos60°=eq\f(1,2)R=3.2×106m.故v=ωR′=7.27×10-5×3.2×106m/s=232.64m/s.答案:(1)7。27×10-5rad/s465。19m/s(2)7.27×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扬州2025年江苏扬州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教师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岳麓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牛津译林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内饰打胶加工合同3篇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租赁担保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合同3篇
- 内科学(医学高级):风湿性疾病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
- 音乐剧好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查干淖尔一号井环评
- 案卷评查培训课件模板
- 体检中心分析报告
- 2024年江苏省样卷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 金融交易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项目环境敏感性分析
- 牛顿环与劈尖实验论文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其他平台载体的运营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