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东山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3套】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考点综合押题(共125题)1.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者更多。在SilaTechnologie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新型锂硅电池的阳极主要用硅来制造。比起当前用石墨制造的电池阳极,硅阳极可以储存更多电量。在现实应用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SilaTechnologies已开发出一种原型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将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结合,使产品变得更耐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
A.新型锂硅电池将使智能手机等的电池的容量大幅增加
B.新的创业公司总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一骑绝尘
C.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
D.新的电池技术的运用必将大大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锂硅电池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的电池容量增加。后文通过两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储电量大的原因,一是硅可以比石墨储存更多的电量,二是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能够解决硅阳极脆弱和寿命短的问题,也可以让电池更加耐用。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强调锂硅电池能够提高电池容量,对应A项。
B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锂硅电池”,排除。
C项,“硅和石墨烯”为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且“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在文段中并未涉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并未体现“降低成本”,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新型锂-硅电池即将量产
手机电量猛增逾30%》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增加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后文明确该新型技术为——全新的锂硅电池,并且通过两方面分析了该技术能增加电池容量的原因,一是硅阳极可以存储更多电量,二是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可以解决硅阳极比较脆弱的问题。文段是“总—分”结构,前两句为主旨句,全文论述的核心话题为“全新的锂硅电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掌握。快速阅读文段,理清文段的结构,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应重点阅读文段首句,略读其后的内容,同时提炼文段主旨。文段首句指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使智能手机等电池容量增加30%或更多,后文具体介绍这种新型电池技术的情况。
B项的“总能”表述绝对,排除。
C项,“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克服了“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的问题,排除。
D项的“降低……电子产品的成本”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2.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为(
)次/分钟。
A.60-80
B.80-100
C.60-120
D.60-140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大多数为。
故正确答案为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而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这句话体现了:
A.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B.认识具有无限性
C.事物发展是一条直线
D.世界是难以把握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此外,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世界的变化,国内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正是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C项: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并非一条直线。C项说法错误,排除。
D项:人类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D项说法错误,排除。
4.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历代著名改革说法有误的是:
A.秦国商鞅变法主张废井田,开阡陌
B.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张王田私属,不许买卖
C.北宋王安石变法主张青苗法、募役法
D.明朝张居正改革主张整顿吏治,实行“一条鞭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张是推行均田制,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结合题干,“主张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属于王莽改制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张王田私属说法错误。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变法壮大了秦国国力,为秦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C项: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年间,也称熙宁变法,是北宋宋神宗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王安石主张赋税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等,同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D项:万历年间,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进行改革,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在政治上创设并颁行考成法,整顿吏治。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5.曹禺∶日出
A.戴望舒∶雨巷
B.巴金∶寒夜
C.郭沫若∶屈原
D.朱自清∶匆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二者属于作者与剧作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二者属于作者与诗作的对应关系,排除;
B项:“寒夜”是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二者属于作者与小说的对应关系,排除;
C项:“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话剧,二者属于作者与剧作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二者属于作者与散文的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6.香蕉水作为油性涂料、油漆等建筑材料的溶剂和稀释剂,常用于家庭和办公室装修。下列关于香蕉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香蕉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有机液体
B.香蕉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易燃无毒
C.香蕉水是一种特殊水溶液,不易燃烧
D.香蕉水是提取于香蕉的天然无毒液体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香蕉水是由多种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B项错误,香蕉水的主要成分是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醋酸异戊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等,易燃有毒。
C项错误,香蕉水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D项错误,香蕉水的得名是因为有乙酸戊酯或乙酸异戊酯的香蕉味,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常识。
第二步,香蕉水,又名天那水、梨油等,是一种由多种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因有乙酸戊酯或乙酸异戊酯的香蕉味而得名。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可采用对比法和联想法作答。首先观察选项,A、B两项中的“不易燃烧”和“易燃”明显相左,因此可以推测这两项中至少有一项说法错误。再看B、D两项,二者都指出香蕉水无毒。联想到一般的工业溶剂大都可以燃烧,且具有一定毒性,我们可推断香蕉水作为油漆等建筑材料的溶剂和稀释剂,应该也具有这些特性。据此,可推断A、B、D三项说法错误,C项当选。A项说法错误。香蕉水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许多化工产品(如涂料、黏合剂等)的生产过程中要用到香蕉水。
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香蕉水是由多种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主要成分有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醋酸异戊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D项说法错误。香蕉水又名天那水、乙酸异戊酯、醋酸异戊酯等,因有乙酸戊酯或乙酸异戊酯的香蕉味,故得名香蕉水。其并非提取于香蕉。
故本题选C。7.关于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B.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C.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救火的能力
D.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
消防“四个能力”是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出的,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在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的周边上植树,共植了12棵树,如果树间距为一米,绿地面积是6m²,问在绿地的斜边上最多能植多少棵树?
A.7
B.5
C.6
D.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由共植了12棵树,间距一米,则周长为1×12=12(米)。设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则斜边长为。周长为a+b+=12①,面积为=6②,②代入①得a+b+=12,解方程得a+b=7,因此斜边长为5。
第三步,斜边植树尽量多时,即考虑边端均栽一棵树,此时植树最多为+1=6(棵)。
因此,选项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由共植了12棵树,间距一米,则周长为1×12=12(米),又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为6m²,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数(勾3股4弦5),可得三边长度分别为3、4、5米。
第三步,斜边植树尽量多时,即考虑边端均栽一棵树,此时植树最多为+1=6(棵)。
因此,选项C选项。9.空气污染程度指标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的颗粒物。
A.毫米
B.丝米
C.微米
D.纳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AB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
10.①水库边钓鱼
②送交水库管理处
③小明放暑假
④放归水库中
⑤捉到一只百年乌龟
A.①⑤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③①⑤②④
D.③⑤④①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事件,可以提取出“钓鱼”“送交水库管理处”“放暑假”“放归水库”“捉到百年乌龟”等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可以明显看出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此考虑直接进行排序。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③小明放暑假后去①水库边钓鱼,⑤捉到一只百年乌龟,然后②送交水库管理处,最后将乌龟④放归水库中。故本题选C。1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应征范围的是:
A.甲在外企工作,每个月工资8000元
B.乙完成著作并发表,获得稿费1万元
C.国企工作人员丙获得单位发放的差旅费津贴2000元
D.个体经商户丁每个月营业额2万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C项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因此,选择C选项。
ABD项: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ABD项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12.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落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的总结、独创于世。在十二时辰中,(
)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A.丑时
B.子时
C.申时
D.亥时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
第二步,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由此可知,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是子时。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丑时为1~3时,A项不符合题意。
C项:申时为15~17时,C项不符合题意。
D项:亥时为21~23时,D项不符合题意。
13.-3,10,7,17,(
),41
A.18
B.21
C.24
D.31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7=-3+10,17=10+7,猜测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则所求项为7+17=24,验证17+24=41,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C选项。14.对正在进行下列犯罪的人实施防卫行为造成其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的是(
)。
A.抢劫
B.绑架
C.盗窃
D.故意杀人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D。1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因此,选择C选项。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16.下列诗句出自同一诗人的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D项:“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意思是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AD项都是出自杜牧的诗句。
因此,选择AD选项。
B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望岳》,意思是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C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意思是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17.小贾顺手拿起手机翻看通讯录,发现里面存储的4000多个姓名和号码,________有近一半不知是谁,更记不起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存留下来的。仔细想一想,大概是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与这些________的人有过简单的一面之缘,当时就存留下来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然
机缘巧合
B.俨然
南来北往
C.竟然
萍水相逢
D.居然
素昧平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中强调通讯录中的姓名是谁是不知道的,这和“存储4000多个姓名”的语境是相对的,故横线处应该表达“意想不到”的意思。C项“竟然”、D项“居然”均表示出乎意料、没想到,符合语境。A项“显然”强调很明显感觉到;B项“俨然”形容庄重、严肃。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后强调与这些人有简单的“一面之缘”,C项“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与下文表意重复,排除C项。D项“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在这里指与从未相识的人有了一面之缘,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600多个姓名和号码,有近一半不知是谁,更记不起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存留下来的”,可知文段体现的是“惊讶”之意,C项“竟然”和D项“居然”均可。A项“显然”指非常明显,显而易见,和文意相悖,排除;B项“俨然”指整齐的样子,并不表示惊讶,排除。
第二空,根据“不知是谁”、“一面之缘”,可知横线处表达“不认识的人”,D项“素昧平生”指过去没见过面的人,符合文意。C项“萍水相逢”指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相逢”与后文“一面之缘”重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激活人生删除键》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根据句意及词义,排除C、D。第三步,第二空,结合句意及所剩两个成语的侧重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通讯录中600多个姓名和号码“有近一半不知是谁”表明事情出乎意料,“竟然”与“居然”含有此意,与句意相符,排除C、D。
第二空,“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素昧平生”指过去没见过面的人。“萍水相逢”侧重于“逢”,强调的是相识的不易,“素昧平生”侧重于不认识,从文段的语境看,“素昧平生”更恰当。
故本题选B。18.下列哪项不属于准司法行为?(
)
A.行政确权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
D.调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准司法行为即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
A项正确,行政确权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之间就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予以确认裁决的行为,属于行政确认的范畴,属于行政行为。
B项错误,行政诉讼行为是以法院作为第三者,由法院作出裁决的司法行为,不是准司法行为。
C、D项正确,我国准司法行为主要包括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行政仲裁行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9.老王的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中有一人买彩票中了大奖。有人问他们时,老大说“中大奖的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四”;老二说“老四中了大奖”;老三说“我没有中大奖”;老四说“中大奖的肯定不是我”。了解儿子的老王说“他们中有三位绝不会说谎话”。若老王说得正确,则中大奖者为(
)。
A.老大
B.老二
C.老三
D.老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
整理题干可得:
老大:老三或老四;
老二:老四;
老三:非老三;
老四:非老四。
题干指出,他们中有三位绝不会说谎话,即至少有三位为真,最多有一位为假。而老二和老四的话矛盾,则两人必有一真一假,而最多只能有一位为假,则老大和老三说的话为真。
第二步:看其余的话。
由老大和老三说的话为真可知,中奖的是老四,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0.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翠翠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水灵灵的,一眨眼,就像一个闪电打过,真可媲美秋水
B.从中原去印度,唐僧一路上要遇到很多屏障,全靠他们师徒四人耐着心性,一个一个地排除
C.近年来,我国学历教育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对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重视不够的问题
D.对那些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的迁就,是对革命先烈英灵的亵渎,也是对人民的犯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媲美”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与秋水媲美”。B项“屏障”指像屏风一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唐僧一路上不仅会遇到具体的遮挡物,还包括师徒关系的破裂等问题,故此“屏障”用于此处不合适,应将“屏障”改为“障碍”。D项“迁就”往往搭配中性内容,与“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搭配不当,应将其改为“姑息”。
故正确答案为C。21.“十三五”规划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这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
)。
A.人才强国战略
B.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一带一路”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将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这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他的战略都与生态环保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2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
C.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维护公平正义
D.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A项错误,D项正确,平等和合理差别是有条件共存的,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主体资格上的普遍平等是绝对的,这是形式平等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差异,因而对具有各种差别的人们给予权利、义务方面的差别对待是合理的,这有助于实质平等的实现。因此,禁止一切差别的说法是错误的,宪法允许由于年龄、生理差异、民族的差异而采取的合理差别。
B、C两项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维护公平正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3.思维定势又称为“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能体现思维定势的有(
)。
A.削足适履
B.买椟还珠
C.亡羊补牢
D.盲人摸象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不懂变通,符合“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思维的僵化和呆板”,符合定义,排除;
B项: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不符合“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不符合“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比喻以偏概全,不符合“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D。24.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就必须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对用人失察失误的严肃追究责任。监督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关键措施。要增强主动监督的意识,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使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与监督的关系
B.监督在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的作用
C.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意义及解决措施
D.监督在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问题上有哪些手段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为了防范、纠正不正之风以及种种偏向,必须对选人用人进行监督问责。接着进一步具体论述“监督”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监督”。综上所述,文段主要讨论的是“监督”对于“防范和纠正不正之风以及种种偏向”的作用、方法、必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择。A项概括全面。B项、D项概括片面,排除。C项的“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意义”,文段并未表述,文段谈的是“监督”的意义,这属于偷换概念。且C项未体现“监督”这一主体词,概括片面,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5.沈阳、北京、台北三大故宫举世闻名,按照建造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B.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北京故宫
C.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
D.台北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北京故宫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因此三大故宫的建造时间为北京—沈阳—台北。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建筑。
第二步,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沈阳故宫始始建于清朝初期;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
因此,选择C选项。26.与“春节:团聚”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清明:祭奠
B.元旦:雄黄酒
C.圣诞:冬季
D.春天:踏青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春节是一个节日,主要活动是团聚,二者为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清明是一个节日,主要活动是祭奠,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元旦是一个节日,但主要活动不是雄黄酒,喝雄黄酒对应的节日是端午节,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圣诞是一个节日,但是对应的活动不是冬季,而是纪念耶稣诞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春天不是节日,踏青也没有具体的对应日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7.倾销,是指企业在国外出售产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其生产成本。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倾销的是:
A.某国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他国销售新产品
B.某企业在国内有较高的垄断地位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质量不如国外同类商品,为了抢占国际市场,该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某地为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其生产的蔬菜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
D.某国软件公司为了获得他国政府采购的订单,与他国同类软件竞争,以低于该产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投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他国销售新产品,属于“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符合定义;
B项: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属于“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符合定义;
C项: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导致蔬菜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未体现“在国外出售”,也未体现“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不符合定义;
D项:为获得他国政府订单,以低于该产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投标,属于“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28.“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囚人常思赦,病人常思医。”从哲学看,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题干中“北人”没见过大象这一事物,故而晚上做梦(意识活动)就梦不到大象。这体现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而“囚人”、“病人”由于各自所处状态的差异,囚人就会经常思考特赦的事情,病人就会常思考求医的事情,这说明了意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说法本身错误。A项错误。
B项: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题干并没有强调人脑与意识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说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题干强调的并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先后顺序。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29.下列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的有:
A.甲骑一辆摩托车从乙身边经过,拽下乙脖子上的项链(价值5000元)后,迅速逃离
B.甲骗到乙的一件祖传玉器(价值10000元)后被乙识破,乙抓住甲不放,甲为防事情败露,将乙杀死
C.甲骑辆摩托车在一个巷子里把乙强行逼倒后,将乙的挎包抢走
D.甲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偷走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B项:第二百六十九条,【转化的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题干中,甲事先有一个诈骗行为,乙识破甲的骗局,甲为防事情败露,当场使用暴力将乙杀死。此种情况属于转化的抢劫罪,以抢劫罪论处。与题意相符,B项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甲骑辆摩托车在一个巷子里把乙强行逼倒后,将乙的挎包抢走,属于以其他方法致使乙不能反抗,属于抢劫罪,C项当选。
因此,选择BC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甲骑一辆摩托车从乙身边经过,拽下乙脖子上的项链(价值5000元)后,迅速逃离。这种行为属于对物采取的暴力,目的是为了取物,属于抢夺罪的范畴,A项不当选。
D项:根据《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甲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偷走,属于入户盗窃,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
30.宏远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集训,先乘汽车,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而后乘船,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这个单位外出集训的有多少人?
A.240
B.225
C.201
D.196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每个条件,确定总人数的范围或特征。“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说明集训的总人数为181~240人;“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说明集训的总人数为201~300人;“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说明集训总人数是平方数。综上,总人数是一个201~240的平方数。根据题干“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的组数与每组人数相同”可知,外出集训总人数应为完全平方数,排除A、C;又乘船需要100人的船3条,因此总人数大于200,排除D,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由组数与每组人数恰好相等可知,总人数一定为平方数,排除A、C项;由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可知,200<人数≤300,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条件,到达基地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相等,则可知此次培训的人数一定是平方数,依此排除A、C两项;
乘船时,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则可知此次来学习的人数应在201~300之间(当人数小于201时,仅需2条船就可以了),依此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31.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骑行,在距西镇20千米处两人相遇,相遇后两人又继续前进;甲至西镇、乙至东镇后都各自立即返回,两人又在距东镇15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镇相距多少千米?
A.45
B.50
C.55
D.6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结合题意画图如下:
实线代表甲所走路线,虚线代表乙所走路线,BC=20,AD=15。整个过程乙所走的总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乙所走路程的3倍,所以整个虚线的长度为20×3=60,则甲乙两地距离为60-AD=60-15=45(km)。
因此,选择A选项。
32.决策是为达到某一目的,对若干可行方案进行(
),从中选择较优方案的过程,是在权衡各种矛盾、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后作出的选择。
A.分析
B.比较
C.判断
D.实践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决策是为达到某一目的,对若干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从中选择较优方案的过程,是在权衡各种矛盾、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后作出的选择。决策过程中没有实践,实践属于决策之后的执行,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33.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杭州—上海之间由于距离较近,不用坐飞机。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之间由于距离太远,即使高铁建成,对民航影响也不是太大。武汉—广州之间通了高铁后,由于铁路距离不长,部分旅客就会选择乘坐高铁,这样民航就会遭受巨大冲击。
故正确答案为A。34.所有市民都迫切希望加强城市绿化,但是需要市民们为一个绿化方案付费时,总有一些人认为即使他们不出钱也能享受到绿化的好处,所以他们拒绝承担费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是上述论证所需的前提?
A.这些人喜欢占小便宜
B.这些人认为绿化应该由政府出资
C.为绿化方案出钱具有强制性
D.这些人认为总有人会付费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他们拒绝承担费用。
论据:总有一些人认为即使他们不出钱也能享受到绿化的好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这些人喜欢占小便宜,因此拒绝承担绿化费用,补充论据加强,保留;
B项:这些人认为绿化应该由政府出资,因此拒绝承担绿化费用,补充论据加强,保留;
C项:为绿化方案出钱具有强制性,那这些人就无法拒绝承担费用,不能加强,排除;
D项:这些人认为总有人会付费,因此拒绝承担绿化费用,补充论据加强,保留。
比较A、B、D项,D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所有人都不付费,那这些人就不能拒绝承担费用了。而A、B项均不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即使这些人不喜欢占小便宜,也可以拒绝承担绿化费用;同理,即使绿化不由政府出资,由其他市民买单,这些人也能不出钱就享受绿化的好处。前提假设的题目正确选项只有两种,一个是搭桥,一个是必要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所需要的前提,可以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由论据得到论点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漏洞,能够把这一漏洞补上的就是题干论证成立所需的前提。一些人认为即使他们不付费也可以享受到绿化的好处,隐含的前提是这些付费的方案总会有人付费的,不会因为他们不付费而导致绿化方案实施不了,D项是其所需前提。A项这些人是否喜欢占小便宜、B项绿化是否应该由政府出资、C项出钱是否具有强制性均与题干的论证过程无关,并非论证所需的前提。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一些人认为即使不出钱也能享受到绿化,所以他们拒绝承担费用。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本题考查前提类论证,可以利用“否定代入法”。
A项:无关选项。否定后可得“这些人不喜欢占小便宜”,代入题干,即使“这些人不喜欢占小便宜”,他们同样可以拒绝承担费用,论点仍能成立,不是前提,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否定后可得“这些人不认为绿化应该由政府出资”,代入题干,即使“这些人不认为绿化应该由政府出资”,但是不代表他们会自己出资,他们同样可以拒绝承担费用,论点仍能成立,不是前提,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绿化方案收费是否具有强制性与题干讨论的某些人不承担费用的理由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补充前提。否定后可得“没有人会为绿化方案付费”,代入题干,如果没有人会为绿化方案付费,那么不出钱就不能享受到绿化了,论点就不成立了,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3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
)举报。
A.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B.其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其上级机关
D.其上级检查机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法。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故正确答案为A。36.随处可见的榨菜,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与此同时,该地区涪陵榨菜销售额创造了接近50%的增长。有专家就此指出,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政府可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从容应对人口骤增后带来的就业、治安、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言论?
A.榨菜是大众喜爱的食品,四川、重庆人尤其酷爱榨菜,而四川、重庆两地又都是农民工输出地
B.榨菜美味可口、价格低廉,购买、携带均很方便,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
C.据传,国家某权威部门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人口流出区”,但近期该部门对此传闻予以明确否认
D.浙江、福建等地生产的榨菜可能与涪陵榨菜的销售情况相似,其销量的区域变化也能体现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专家言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专家的论据为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相关性,论点为政府可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要支持该言论,可以说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内在联系。题干由榨菜的销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有很大相关性,得出政府可以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
A项,说的只是四川、重庆的情况,不能说明整体问题,对题干的支持力度较弱。
B项,在榨菜与农民工之间建立了联系,说明榨菜销量改变与农民工转移之间确实存在联系,支持了专家的言论。
C项,无法说明是否能够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不能支持专家的言论。
D项,说的只是浙江、福建等地生产的榨菜的情况,不能说明整体问题,对题干的支持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政府可根据“榨菜指数”变化制定政策,应对人口骤增带来的公共服务问题。
论据:有数据指出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流动有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通过“四川、重庆”两地的情况来支持论据,具有加强作用。
B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榨菜主要消费群体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榨菜销量变化与农民工流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予以明确否认”削弱了专家言论,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通过“浙江、福建”两地的情况来支持论据,具有加强作用。
第四步,强度比较。
A、D两项的加强方式都是增加论据,而B项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力度强于加强论据,所以,B项强于A、D两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政府可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从容应对人口骤增后带来的就业、治安、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问题。论据:有数据证明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流动趋势相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题干由榨菜的销量与农民的流动趋势有很大相关性,得出政府可以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
B项:“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榨菜能体现农民工流动趋势的前提条件,说明了榨菜销量的改变与农民工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了论据,支持专家的言论,当选。
A项“四川、重庆”和D项“浙江、福建”都是枚举小样本的论据,支持力度弱于B项近乎整体性样本,排除。
C项:“否认说”削弱了专家言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7.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例如点豆腐用的卤水
B.如果不使用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C.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造出的噱头
D.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在水泥里能够作为高效减水剂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论据: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选项中只提到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和卤水的例子,但没有具体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是否对人体无害,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B项:增加论据。以“不使用添加剂,食品就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为例,说明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对人体无害,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无食品添加剂是否迎合消费者心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而三聚氰胺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第一句话,其他为论据。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无害。题干论据: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题干结论: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A项,指出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的噱头,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从反面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作用,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悠久,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及其在水泥里的作用,但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对人体无害,而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者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为什么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或举例证明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导致食物中毒,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是有好处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当选;
C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商家会以什么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强调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三聚氰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8.旋律:歌词
A.形状:色彩
B.生命:食物
C.义务:责任
D.目的:动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析两个词项的关系,旋律和歌词都与歌曲有关,是组成歌曲的两个要素。旋律和歌词是组成歌曲的两个要素。
A项,形状和颜色是组成外观的两个要素,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食物是生命存活的必备条件,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义务和责任是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动机影响目的,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39.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A.导致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目的
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D.已完成该犯罪行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知识点:
绑架:我国《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以勒索为目的。
故正确答案为C。40.下列哪句诗不是纪念诸葛亮的(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若非先生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
A、B项正确,该诗出自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作者到武侯祠游览时的作品。
C项正确,该诗出自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给刘禅的进表,纪念的是诸葛亮。
D项错误,该诗出自唐代汪遵的《咏南阳》: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题目虽为《咏南阳》,但实际上夸赞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恳,希望自己也能够得到重用的情感。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1.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A.在合同期满时可以终止
B.合同期满后即可终止,但具体终止时间由公司负责人而定
C.延续到医疗期满时终止
D.病情不严重的,可在合同期满时终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所以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应当延续到医疗期满时终止。A、B、D项错误。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42.进出口∶进口∶出口
A.硬币∶正面∶反面
B.地图∶南半球∶北半球
C.生物∶动物∶植物
D.上下班∶上班∶下班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进出口”是“进口”与“出口”的综合,“进口”与“出口”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进出口”与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硬币”分为“正面”与“反面”,“正面”与“反面”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但二者不是“硬币”的组成部分,排除;
B项:“南半球”与“北半球”是地球的组成部分,而非“地图”,排除;
C项:“生物”包含“动物”与“植物”,还包括微生物等,“动物”与“植物”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D项:“上下班”是“上班”与“下班”的综合,“上班”与“下班”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上下班”与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3.①3D模拟海啸袭击、解析肝癌细胞样本、大幅提高石油勘探效率……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成果正日渐走入大众视野
②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领域的重大应用需求不断引领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
③超级计算机是指计算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的计算机,旨在解决一些特别复杂的科学工程挑战性问题
④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应用需求相伴相生
⑤超级计算机的重大技术进步往往也会对应用领域的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催生一大批重大前沿科学突破与新技术变革,从而衍生出新的超级计算应用发展需求
⑥当然这个“超级”的概念是相对的,一个时代的超级计算机到下一时代可能成为普通的计算机,其技术也可能转化为通用的计算机技术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⑥⑤
B.③②⑥①⑤④
C.④⑤③⑥①②
D.①③⑥④②⑤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根据首句较难排除选项,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由⑥的“这个‘超级’的概念”可知,其前句应是关于“超级计算机”概念的表述,与此相符的为③,即③⑥应紧密相连,排除A、B。④总说“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应用需求相伴相生”,②、⑤对此进行具体阐述,故②、⑤应紧跟④后,排除C。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提出“超级计算机”这一话题,②句指出哪些需求引领超级计算机的发展,③句是下定义的句子,④句也在说超级计算机和需求的关系。①句引出话题和③句下定义适合做首句,②④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C项。又根据②句与④句话题一致,②句是对④句的解释说明,④②应绑定在一起,排除B项。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D项。先介绍超级计算机是什么,然后再介绍其与高性能应用需求的关系。语义通顺,符合逻辑。
因此,选择D选项。44.水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由(
)两种元素组成。
A.氮
B.碳
C.氢
D.氧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C项、D项: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项、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CD选项。
水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天要通过皮肤、内脏、肺以及肾脏排出1.5升左右的水,以保证毒素从体内排出。
水在机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
①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
②水在体内起溶媒作用,溶解多种电解质;
③水在体内起运输作用,可以传递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内分泌物质(如激素)等;
④水有较高热导性和比热,可作为“载热体”在体内和皮肤表面间传递热量,有助于人体调节体温。
45.1998年,A镇的人口是484人,十年后,人口增加到634人,到2018年,又增加了150人。则在这20年中A镇人口增长的百分比最接近于:
A.42%
B.47%
C.52%
D.62%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1998年,A镇的人口是484人,十年后增加到634人,到2018年,又增加了150人,2018年为634+150=784(人),则这20年中A镇人口增长的百分比为(或者看首位商6)。
因此,选择D选项。
46.随者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凸显。许多老人体衰身弱,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子女也年岁渐老。在孝敬老人方面,多少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们的第三代正肩负着工作重任。怎样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则材料支持如下一种观点,即:
A.必须大力开展孝敬老人教育
B.必须安排青年人照顾老年人
C.必须安排下岗人照顾老年人
D.必须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支持的观点。文段首先指出我国老龄化问题凸显,然后解释说明,最后强调怎样让老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见,文段是“分—总”结构,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如何解决老人安度晚年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必须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符合文段支持的观点。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与C项:无中生有。
47.公共汽车∶售票员
A.司机∶火车
B.汽车∶乘客
C.飞机∶空姐
D.营业员∶商店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售票员”可以在“公共汽车”上售票,二者属于工作场所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司机”可以在“火车”上工作,但是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乘客”乘坐“汽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是“汽车”不是“乘客”的工作场所,排除;
C项:“空姐”在“飞机”上工作,二者属于工作场所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营业员”在“商店”工作,但是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8.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
A.政企不分是谁
B.人员分流
C.法制欠缺
D.配置失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配置失衡。
因此,选择D选项。
政企不分是从职能角度来看的,B、C项不是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49.东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考古学家在这座岛上发现了大量的黑曜石,它们的形状并不像武器,倒像一种工具,当地古人正是用这些黑曜石制成的刀建造出巨人的石像。
上述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形状像是工具
B.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数量非常之大
C.古人用黑曜石制成的刀造出巨人石像
D.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巨人石像”的话题,接着介绍岛上有大量形似工具的黑曜石,最后说明“巨人石像”就由这些黑曜石工具建造。故文段核心话题为“巨人石像”与“黑曜石”,介绍了巨人石像是如何使用“黑曜石”建造的,对应C项。
A、B两项,均未提及“巨人石像”,缺少主题词,排除;
D项,“闻名于世”为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主题词“黑曜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黑曜石阿帕奇的眼泪》50.一个人不能失忆,一个国家当然就更不能失忆了,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因为历史的原因使得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试图________某方面的回忆。对于这种无奈的现实,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并不是说就应该支持或者默许这么做。在具备了条件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寻找和________我们的记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避恢复
B.隐藏修复
C.躲避还原
D.掩盖复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回忆”,并根据选项词语的词义进行判断。第二步,第二空词语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有差别,由此入手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的是“回忆”,“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但它通常用于人或者困难,不能与“回忆”搭配。排除C。
第二空,“恢复”通常用于还原事物状态。“修复”通常用于被损坏的事物。“复原”通常指恢复健康。“恢复记忆”为常见表述,排除B、D。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此空与“记忆”搭配。A项“恢复”与“记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B项“修复”指修理,针对的对象一般有“破损”之意;C项“还原”指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或形状。但文中未体现“我们的记忆遭受破损”的含义,故排除B项和C项。D项“复原”一般指病愈康复,比如,身体复原,与“记忆”搭配不当,故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填入的词和“回忆”搭配,“回避某方面的回忆”搭配得当,且照应前文“一个人不能失忆,一个国家当然就更不能失忆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要能和“回忆”搭配,“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搭配的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困难,与“回忆”搭配不当,故排除C项。
第二空,所填词语与“记忆”构成搭配,“修复”指修整使恢复原样,文段中“记忆”原样并没有变化,用在此处不合适,故排除B项。“复原”一般指病后恢复健康或者恢复原状,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A项“恢复记忆”为常见固定搭配。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光靠声讨是断绝不了谣言的》51.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
①生活必需品
②高档消费品
③替代品
④互补品
⑤正常品
⑥劣等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⑤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时,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由此可知,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
因此,选择C选项。
①项、②项: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还是小于1,可以将消费品分为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此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显著,高档耐用品属于此类商品,如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特电机的能效优化考核试卷
- 2024年标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岗位合作三方合同版
- 2024年度贷款购买与转让协议3篇
- 玉米种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评估考核试卷
- 煤化工生产过程监控与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支付课程设计
- 2024年燃气综合服务购销协议示例
- 2024医院医用耗材包装及运输服务合同3篇
-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要求
- 算法股票投资课程设计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千里江山图》演示文稿
- 职业规划样本
- 五年级数学公式(共4页)
- 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询价记录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兽医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2776
- 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选矿学基础PPT课件
- 初中数学思维训练给你一个活的数学大脑任勇课堂PPT
- 安利食品经销商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