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xxx公司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金铜钢钨熔点(℃)-391064108315153410沸点(℃)3572500236027505900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10.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2.根据图2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1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是/s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1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15.图3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16.如图4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7.如图5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18.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1)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约为.(2)一本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6________.19.如图6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图7所示是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km/h.20.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度.21.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22.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的原因.四、探究与实验题(共5题,28题7分、31题6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27.如图12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图13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2)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看到了如图13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4)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时间/minO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98(5)请你在图13丙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2)如图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机上.31.某校初二(1)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3分,计6分)32.小明背着书包欢快地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问:小明背上的书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明你判断的依据.33.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16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2)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六、计算题(共2题,34题4分,35题6分,计10分)34.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h.(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5.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终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铁,目前开通的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h.求:(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比地铁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节约多少分钟附加题(共两题,36题4分,37题6分,计10分)3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蜡烛(附火柴)、凸透镜(估计焦距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O~100cm”),如图17所示.物体离凸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从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由此你能否想到利用现有器材粗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请你说出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37.如图18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___________与乙车相等.(3)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一时间的图线.(4)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南京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八年级(上)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CCAABBCDACDD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16.频率音色17.BB18.m/smm19.动8520.凸透40021.反射折射水空气22.凝华液化冰棒熔化吸热四、探究与实验题(共5题,28题7分、31题6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27.弹振动空气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8.(1)量程分度值(2)水多了倒掉一部分水(或开始加热时水温太低换热水做实验;或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改用外焰加热,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3)沸腾前(4)98(5)如右图29.(1)竖直(2)比较像和物的大小(3)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移开棋子B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否成在白纸上(能说明怎样放白纸得1分,怎样观察白纸得1分)。像不能成在白纸上(1分)虚(1分)(4)不转向自己30.(1)上(2)幻灯(或投影)31.(1)纸片下落的高度纸片下落的时间(2)刻度尺手表(3)2分(表格中三个物理量少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次数高度/m时间/s速度/m•s-1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3分,计6分)32.认为书包是运动或静止都可以(1分),所选的参照物正确再给2分。33.利用平面镜成像可看到牙齿的背面(1分),平面镜在火焰上烤一下后温度升高,可以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1分)在镜面上发生液化现象(1分)。六、计算题(共2题,34题4分,35题6分,计10分)34.(1)t=11h(1分)(2)s=506kmv=s/t(1分)=506km/11h(1分)=46km/h(1分)35.(1)v1=55km/ht1=24min=(1分)s=v1t1=55km/s×=22km(2分)(2)v2=400km/ht2=s/v2=22km/400km/h==(2分)t=t1–t2=24min一=(1分)(说明:计算题因前面计算错误代入后面造成结果错误,后面不扣分)附加题(共两题,36题4分,37题6分,计10分)36.(1)在光具座上最左端放蜡烛,最右端放光屏,凸透镜紧靠光屏放置;(2)移动凸透镜逐渐远离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3)在光具座上读出此时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s,则凸透镜的焦距与s近似相等。37.(1)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秒出发;骑车者比跑步者速度大。(其他信息只要合理均可)(2)路程(3)见下图(4)只要编题符合题意,解答与所编题对应即可(自己补充数据不得分)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鹏鹏,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鹏鹏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A.地上的雪B.月亮C、通电的探照灯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3、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5、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A.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B.声音的反射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6、下面的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7、玲玲在书房里记单词,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剧,为了不受电视声音的影响,玲玲采用下列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A.把电视关掉B.减小电视音量C.打开书房的收音机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8、下列图的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9、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D.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音量和频道10、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A.21:05B.21:15C.20:15D.20:05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2、下面是小林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B.光在任何透明介质中都能传播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13.如图所示的四种镜片适合近视眼戴的是()14.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处.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则这两次成的像()A、都是实像B、都是正立的像C、都是虚像D、都是放大的像15.在桌面上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屏放在一直线,并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出现一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黑纸挡住,则光屏上的像()A、只剩下上半部分B、只剩下下半部分C、全部不见了D、仍然存在,只是亮度减弱。二、认真的你,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每空1分,共19分)16、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17、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⑴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来的。⑵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18、如图1所示,图A是由光的形成的,图B的手影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19、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同学们学习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20、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她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m。当她向平面镜前进2m时,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21、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22、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某人耳朵聋了,生活会出现哪些不方便?请写出两个出现不方便、但要合理的情景:;。23、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三、细心的你,动手作一作,相信你能行!(每小题3分,共12分)24.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图825、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26、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27、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图9中已经标示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四、勤奋的你,开动脑筋,完成实验探究题(2分/空,共:32分)2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方来回移动。(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9、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12所示的光路图。ABC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e五点中的点处,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2)若将蜡烛放在e处,则将会成(填“正”或“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3)若将蜡烛放在点处,则不能成像。(4)若成等大的实像是,应将蜡烛放在点处。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先组装器材,调节烛焰、透镜、光屏,即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