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贾平凹笔下的女性美引言:一直以来,对于作家贾平凹,很多人都已经关注到了他笔下所塑造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中也都能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美进行十足的欣赏,但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很少有人能结合贾平凹的女性崇拜倾向来进行欣赏。在本论文中,笔者在道出贾平凹笔下女性美的同时,也探讨了产生这些美的基础———文本中的女性崇拜倾向。在中国的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文化姿态异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卓然的作家,他一直依据自我认定的风格在进行着不倦的创作。无论他的不合时宜还是他的独特怪异都被当作是一种“贾平凹现象”,在“商州”和“西京”这两块根据地上,贾平凹向我们奉献了许多美妙和奇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审美境界。作为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对女性的独特感觉和理解,他往往通过对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流程的刻画,凸现出其性格中耀眼的部分,展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感悟和别样解读。作家既注重自己独特的作文风格,又注重通过对故事和人物的搭建来表现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与透视,加上作家深厚的艺术底蕴,使得作品好读又耐读,因而多次出现“洛阳纸贵”的场景。在贾平凹的前期作品中,差不多是“尽了全身去抒写女子的”(穆涛语),这些女子或美在诗意、或美在良善、或美在妖娆、或美在不可言传,作者仰视之如天上的星月一般,但从《废都》开始作家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废都》中,“庄之蝶成了神,对待女人犹如大佛顶施恩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1]。在其后创作中那种淳朴美丽的女性已不再复现,代之的是那些展示了复杂的“丑陋”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贾平凹的作品来展现其中的女性美。1.女性本体的美1.1纯真温情之美。在贾平凹的早期作品《满月儿》中,他对满儿和月儿的描写,充满纯真温情和山野芳香,它的价值不再是对人生入木三分的刻画,而是为新时期文学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满儿和月儿的纯净和美丽“在复苏的文坛上吹过一缕清新的春风”[2]。在之后的《小月前本》中的小月,《鸡窝洼人家》中的麦绒和烟峰,《远山野情》中的香香仍然都是这种类型的女性的代表。她们不仅有着外形的美丽,更有着内心的善良,这一批钟灵毓秀的女性与淳朴的生活相映成趣,而她们的形象由于其单纯的美丽,使得听惯了伤痛和苦诉的人们眼前一亮,引起了人们对清新秀丽的向往,因而这类作品在新时期的文坛引起很大的成功。尽管这类女性的美丽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她们的单纯也带来了某种审美的平面化。在小说《浮躁》中,贾平凹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去塑造了柔情似水、钟灵毓秀的少女和少妇形象,视他们为中国民间传统美德的精灵与化身,并在创作中把握富有时代生命,焕发着美的地方,让女性作为自己审美理想的载体,赋予其言行心理、形象气质,灵魂精神以时代的美,期待着过去与未来、古朴与文明、精神与物质、传统美德与现代进步的和谐结合。[3]贾平凹的作品,女性由于其温柔的天性、秀丽的面容、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气息等特征可以给予男性以更多的心灵抚慰,帮助男性战胜脆弱,获取精神的力量,激发起生命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所以,女性尤其是被神化的女性往往是美的象征。《浮躁》生动而形象地反映出由时代变革所引起的生活的矛盾,观念的抗争,心灵的波澜在女性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化。1.2、诗意之美。贾平凹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品中逐渐涉及较多的女性类型,是在城市与乡村不断交叉变异中那些心性高洁,美丽善良,具有现代与保守相结合的女性,这类女性以石华、虞白、西夏等为代表。这类女性形象,在形象的深入与生动上明显的逊于贾平凹对于以上两类女子的刻画,似乎总与人物有一层隔膜,不能写出一种切肤的感觉。尽管他所写的是现代女子,但给人的感觉仍是一位传统女性。这些女子的行动,无不以主宰爱情的男性的意愿为旨归,未曾表现出当代女性理应具有的独立与平等的精神风范。如《高老庄》中西夏的形象寄予了作家的几许期望,西夏有着“大宛马”般挺拔高挑的身材,美丽性感。更为可贵的是在她的品德方面,丝毫没有城里姑娘的娇气和做作,也没有一般漂亮女子的傲慢与自私。她对婆婆孝敬有加,视子路与前妻菊娃所生的儿子石头亲如己出。对高老庄的穷脏乱,她有一颗包容之心并寄予深深同情,对传统习俗中腐朽的东西,她敢于批判和抵制。对婚姻的宽容坦诚,对待蔡老黑的公正态度,也都给西夏的形象抹上理想的色调。但她在小说中的位置也颇为尴尬,尽管她试图在高老庄学着约束自己适应环境,但在对外界感到新奇的同时又显得那么幼稚,无力改变高老庄反而被高老庄所吸附,作者想借西夏这个似乎具有异族血统的形象来实现对传统的延伸与重铸,但西夏在高老庄未曾怀上一个孩子的结局似乎又象征了这种愿望的最终破灭。品德的高尚并不能使人物形象高大、丰满,西夏作为文明模式的象征显得苍白而虚幻。以上三类女性形象都具有美丽、善良、痴情、媚态的性格特征。贾平凹笔下的女子,几乎个个都是美的,这种对于女性极度美化的形象塑造,尤其是肉体上的过分美化,源于男性潜意识的心理需求。他不但在女性身上发现美的极致,亦寻得了善的闪光,他笔下一个个形容姣好的女子,是月亮,是菩萨,有抚慰男性痛楚的母性情怀,善良的天性在她们身上抹上一层暖色调的圣洁光辉。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人性善的一面,但同时也更具有一种奴性。她们的全部身心都是奉献给家庭和男性的,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以付出自己的权益与独立为代价,并且牺牲的无怨无悔。贾平凹在描述女性境遇时强调女性的外形美,女性的奉献精神,探讨女性应依附于男性而生并如何才能在男性的世界里过的如鱼得水、有滋有味。1.3风情之美。如果说纯情诗意的形象表现了贾平凹对于女子“贤”的要求,那么比较另类的风情形象满足了他对于女子“色”的狂想。这类女性相貌媚人,口舌伶俐,乖精泼辣,象“小兽”,有“狐气”,且又风情万种,同时又对自己所钟爱的男性一往情深,执著不已。她们是贾平凹笔下最为鲜活生香的一种类型,更是贾平凹最为倾心的女性。这类女性形象,具有潘金莲、王熙凤、赛金花之流“祸水型”女性的风流美艳、泼辣放肆,又剔除了她们的狠毒暴虐,淫佚无德的恶习,不但有“金莲”们妖娆多姿的余韵,更继承了蒲松龄笔下狐媚花妖们矢志不移的精髓。这类女性以香香、柳月、唐宛儿、四姨太为代表。《美穴地》中的四姨太,不仅艳光四射,而且泼辣无忌。对她所钟情的风水先生柳子言“很狐地丢过来一个笑眼”。当她与柳子言偷欢未成时,在小屋里“砸着茶碗,踢倒了凳子,随之一疙瘩东西从窗子里甩出,哭声就起了”,又流露出潘金莲般的风情与乖张。纯粹就人物的刻画而论,四姨太这类女性形象无论在造型、动作及心态上都比那些“美丽淳朴的女性”来的生色耀眼,她亢奋的情欲以及乖张的心态所汇集成的激情与喧嚣,为女性人物注入了新的生命。2.女性内在的美:高尚、母性、包容具有这种内在美的女性,是贾平凹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妻性类型。她们容貌美丽,心地善良,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对男性关怀备至,具备男权社会所规定的女性应具备的种种美德,是具有母性情怀的女子类型,也是文学传统中一再推崇的“圣女”类型的当代再现。《浮躁》中小水用母性去温暖和抚慰金狗,在失去金狗后,她以极大的勇气甚或是殉葬式的坚忍的态度选择了婚姻,后来又义无反顾地主动追求新生活。这个女性人物形象饱满,比起满月儿式的单纯更具有人性的深度和品味推敲的余地。《天狗》中的师娘在两个男人之间无奈地周旋,但又不忍心伤害其中任何一个。四姨太(《美穴地》)为了追求爱情,不惜在往昔俏丽的脸上留下了永恒的伤痕。她们都不甘处于被压制地位,以及传统文化给她们设定的种种规范。即使是黑氏(《黑氏》)在她那丑陋的外表下仍是一颗温情美丽的心,在苦难的日子从不泯灭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的女性,在自己的爱情追求上不断自主重建,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承担了一切的苦难。她们都有“美丽而博大、神圣而苦难、平凡而难以企及的特征,是男主人公生命为之奋斗的动力和苦难的避风港。”[4]在这部分作品中,贾平凹对她们身体上所映现出来的伟大的母性和崇高的母爱表现出极深的依恋。这类作为男性主人公生命启蒙者和庇护者的形象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可以算得上是作家真正的审美理想和生命偶像。她们是男人们心目中所需要的女人,是男人们臆造出来的女人,是不能与男人处于平等对话地位的女人。她们满足了男性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责无旁贷地以无限的胸怀、隐忍、坚韧替男性承受起所有的苦难与不幸,给予男性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拯救。综观上述的女性形象,其个性或许不同,但都具有传统文化结构中女性某种理性的内涵。她们美丽、善良、贤惠,用她们的真心付出构建起属于男性的神话世界,却永远是理想和受难者的双重综合体,她们的性格虽然柔弱但却坚韧,虽然微弱但又富有生机。因此,这一类女性形象获得了优美、崇高、绝少冲突和压抑的审美境界。3.女性自主的美3.1为争取幸福自由而执着的女性形象。《浮躁》中的小水身上不仅体现出一种女性的柔韧与沉静,稳重与从容,而且体现了传统美德在女性身上的秉承,更体现出新的时代农村女性在沉默和无声中所包孕的觉醒和进步意识。这个温柔如水而又内心柔弱的女子,当得知自己的心上人金狗复员回来,以娶田中正之女英英为代价,进州城当了记者,在田巩两家的夹缝中经过一番沉浮,重又回到游仙川组织河运队,她意识到了是自己的保守和消极失去了金狗,她以极大的勇气和极度的坚忍殉葬式地选择了自己的婚姻。在金狗出狱后,她又义无反顾,勇敢主动地支持他开始新的生活。她身上不但有着传统女性的温柔、勤劳、善良的美德,而且具有新时代女性那种勇于追求,主动创造的勇气和行动。除小水之外,其他小说中的一些女性人物身上也体现了这种美德,如小月追求自我幸福,主动选择自己的婚姻与爱情,离开了被称为“古代的好人”的才才(《小月前本》);小梅在大哥被捕以后,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古堡》);麦绒在艰难的抉择与他人的非议中,支持着禾禾,并勇敢地冲破旧的封建伦理的束缚重组家庭(《鸡窝洼人家》);即使又丑又黑的黑氏,在辛酸生活中也并不泯灭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毅然走出了没有真爱的家(《黑氏》)。这些都是贾平凹作品中塑造的为追求幸福自由而执着的女性形象。3.2活出女人的“态”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重写女性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女神”走向现实人生是现代审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创作为什么需要再造女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具体到贾平凹的作品,女性由于其温柔的天性、秀丽的面容、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气息等特征可以给予男性以更多的心灵抚慰,帮助男性战胜脆弱,获取精神的力量,激发起生命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所以,女性尤其是被神化的女性往往是美的象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形象走出了神化女性偶像的桎梏,成为追求自由理想的新女性。而“作家对这些人物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既反映了他们对女性的评判心理,亦成为作家身份的一种判别。”[5]4.结论:贾平凹在作品中通常通过对女主人公的跌宕起伏的命运流程的描写,凸现其性格的闪光点,展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感悟。所以在贾平凹的小说里,女性一直是他歌颂的对象,他总是以浓厚的笔调,以独特的见解,塑造着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形象走出了神化女性偶像的桎梏,成为追求自由理想的新女性。而“作家对这些人物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既反映了他们对女性的评判心理,亦成为作家身份的一种判别。”《浮躁》里第一主人公金狗,从起点飞出去,盘一圈末了又回归起点。“商州”的山水,明月与清风孕育了贾平凹这个“山里娃”的灵魂,他也正借助着“商州”这块神奇秀美的山川,发挥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营构出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焕发出无穷艺术魅力的“商州世界”。在那里不仅有着牧歌田园情调般的自然山水,民情风俗的细腻描绘与精致展现,也不仅有着时代前进给生活带来的变革与波澜的巧妙发掘和艺术传递,更有着一系列既秉承着传统习俗与道德观念,又蓬勃着鲜活时代气息,用自己的血汗和劳动,青春与生命演绎着山乡生活的各色人物形象。除了那份充分渲染着时代“浮澡”不安情绪的金狗,女性形象不仅是他笔下最动情,最精心的描绘与塑造的部分,而且是他小说中最动人,最具有审美意蕴的部分。参考文献:【1】贾平凹.浮躁[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2】贾平凹.小月前本[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3】杨欣.试论贾平凹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第74页.【4】费秉勋.贾平凹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5】赵德利.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下生物课程纲要
- 细菌性痢疾课件
-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课件
-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路径
- 家庭教育核心方法与实施策略
- 小学生防暴防恐安全教育
- 工厂团体保险合同协议
- 地皮流转租赁合同协议
- 牛奶包装设计开发方案
- 瓷砖铁托销售合同协议
- 各国材料对照表
- 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浙江超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零碳智能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露营地评定标准
- 儿童滑膜炎护理查房
- 水闸安全鉴定综合报告
- 2024年蚂蚁云客服支付宝云客服工作证客户工作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酒店水单模板
- 作业指导书露天矿山作业指导书
- 部编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
- 社会单位1234+N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评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