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XX省普洱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单位:普洱市教科所高三历史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代国际形势是<>A.美国已经彻底衰落B.多极化趋势C.加入国际集团才能生存D.全球化趋势2.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3.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4.到20XX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l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5.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A.发动了武昌起义B.终结了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了《临时约法》6.下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文物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这一文物<>A.是研究我国甲骨文的直接证据B.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形成C.是研究西周冶金技艺的原始资料D.说明周王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理7.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8.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B.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9.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A.传播了周文化B.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C.拓展了疆土封界D.稳定了诸侯王的统治1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1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原来"民人屯聚之所谓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现在是"民聚而庙,交易其所"谓之"市","市大而形胜会焉谓之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江南市镇都由军镇演变而来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的兴起C.市镇的兴起让江南的村落消失了D.市镇中普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2.结合所学分析下图,造成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很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A.社会性质B.政治体制C.思想观念D.经济结构分卷II二、非选择题〔必考部分共37分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14.〔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XX》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三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张千帆《主权与分权》〔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材料二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XX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成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诏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井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又诏以:"代人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无异寒贱;故宦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自太祖已降,功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四姓,卢、崔、郑、王也>自此以外,应班士流者,寻绩别敕。其旧为部落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亦为姓。其大人之后而官不显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官显者亦为族。凡此姓族,皆应审核,勿容伪冒。令司空穆亮、尚书陆磅等详定,务令平允。"磅,馥之子也。——《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孝文帝提出改汉姓的理由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材料二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它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原因。[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的XX,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XX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2卷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年谱》<1975-1997>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XX、XX、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概述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欧盟、日本、第三世界的兴起,推动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与美国无关,故A项错误;同时图片内容不属于全球化,故D项错误;日本为单独一个国家,不存在加入国际集团的问题,故C项错误。2.[答案]A[解析]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并且数据逐渐增加,体现出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数据表明,英国对华贸易优势明显,但有波折,不是"逐步加强",故B项错误;中国在与法国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体现不出"法国强化对华转嫁危机",故C项错误;中俄<苏>间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期间有波折,体现不出"稳步增长",故D项错误。3.[答案]B[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立子以贵,用血缘关系亲疏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巩固统治。故B项是最佳答案。4.[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300多项多边条约"、"联合国维和"的信息归纳可知,这是多边外交的成就,故A项正确;材料中"130多个""300多项"表明,外交涉及的不可能都是世界大国,故B项错误;"联合国维和"、"反恐"不是经济方面,概念错误,故C项错误;以上外交对象应该包括世界大国、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等,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只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无法说明"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终结了清朝统治"未指明"君主"的内核,不够准确,故B项错误;"推翻封建帝制"告别了君主,"建立中华民国"提倡了民主,此理由与材料观点相符,故C项正确;《临时约法》的颁布不能说明"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无从体现对君主制的否定,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铭文〔也叫金文晚于甲骨文出现,不能成为研究甲骨文的直接证据,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实施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是青铜文明时期,青铜文物是西周冶炼技艺重要的原始资料,故C项正确;西周主要实行分封制,并非周王对全国直接管理,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生产的下降。8.[答案]B[解析]表格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故A项错误;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银行资产总额从无到有,在金融机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钱庄、典当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故B项正确;1920—1936年间,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从来,并没有放松对华侵略,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官僚资本的信息,无法得出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以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的地区,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安置殷商遗民不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拓展了疆土封界只是其表面的影响,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王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不能稳定其统治,故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时期的西、葡两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在王室大力支持下开辟西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的,故A项正确;西、葡两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大都位于大西洋沿岸,并没有比欧洲其他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故B项错误;当时西、葡两国相对西欧其他国家而言,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因此"商业资本发达"和"金银需求量大"不符史实,故C、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江南市镇由商市演变而来,故A项错误;"交易其所"谓之市说明市镇的核心功能是商业,故B项正确;市镇并没有取代此前的村落,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手工业领域的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分析问题,可知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很大差异表现在中国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仍然是封建制度,西方的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欧洲国家的社会转型,了解了二者结果的不同,可知导致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国是自然经济为主导不重视资本主义发展,西方重视工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正确;A、B、C项是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B、C项错误;13.[答案]〔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新力量的发展。〔3说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解析]〔1第一小问美国学者观点,梳理材料提取其中关键词,可知该学者认为苏联扩张,引起冷战;第二小问冷战的原因,冷战是以美苏为首两大正营间在外交领域的引起的对抗,从影响外交的诸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可知主要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析,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冷战。〔2第一小问梳理材料,提取关键词可知,在争霸过程中呈现"紧张"与"缓和"并存的特点。第二小问,制约冷战爆发的因素,结合阶段特征,可知此是时期多极化趋势的孕育及发展制约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及美苏之间实力相对均衡,尤其是核武器的威慑。〔3冷战制约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联系冷战在亚洲的表现,我们知道冷战导致朝鲜半岛分裂;XX问题;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等。14.[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2实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3说明:在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由于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这就容易出现多数公民针对少数公民做出错误的处罚,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局面,如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实行;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间的制衡,避免了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力的威胁。[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信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国王"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掌握了立法权,据此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3根据材料三信息,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结合所学知识,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和滥用,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15.[答案]<1>其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2>孝文帝采用门阀制度取得了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树立了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推动了改革的进行,促进了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