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 教师版_第1页
【原创】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 教师版_第2页
【原创】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 教师版_第3页
【原创】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 教师版_第4页
【原创】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 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专题八××经济发展模式的调试与转型命题趋势命题趋势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线索提炼]线索一: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线索二: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线索三: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线索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鲜明特点;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常规考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借鉴创新社会经济制度建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工业化建设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经济结构与体制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常规考点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特点及原因(1)战略①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②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③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2)特点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④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3)原因①工业基础薄弱,国内资金短缺,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工业化体系建设。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使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④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常规考点三、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①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②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④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2)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造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一五”计划实施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③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④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3)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常规考点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两大问题、产生原因及经验教训(1)两大问题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2)主要原因①国际因素:在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领导人急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赶英超美”,也隐含着“超苏”的动机。②历史因素:封建专制时间长,民主观念淡薄,易盲目服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③主观因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④个人因素:在个人崇拜和专断作风下,毛泽东等人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式。⑤体制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民主与法制缺乏,权利过分集中,更缺乏监督机制。⑥根本原因:未能充分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未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3)经验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③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④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的关系。⑤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⑥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⑦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能急于求成。⑧必须发扬民主,完善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广开言路。⑨要保持社会安定,抓住发展机遇。常规考点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1)内容①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行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个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2)特点①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或者是与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的。②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③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④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即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常规考点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1)计划与市场: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3)分配方式:单一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4)改革空间: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改革目标: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市场经济深入: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7)市场经济配套: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常规考点七、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阶段方针政策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常规考点八、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四次转折(1)第一次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2)第二次转折:改革开放后实现由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作用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3)第三次转折:中共十四大后实现由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4)第四次转折:中共十六大后实现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这是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这个转变仍在继续进行之中。常规考点九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一、科技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2.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成功。3.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新时期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文艺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执行遭受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3.新时期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预测真题考点一手抓1.“一五”计划的特点产业结构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理论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投资结构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发展速度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方针政策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性质体现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2.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3.“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目的提高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所属领域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反映了我国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二者是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4.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A.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B.失误的原因(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C.经验教训(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3)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4)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5)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5.辩证地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从当时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2)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6.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点、线、面”“全、多、宽”(1)“点、线、面”A.“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办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B.“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C.“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2)“全、多、宽”A.全方位: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

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

关系。B.多层次: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地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C.宽领域: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

域对外开放。7、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20世纪90年代“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8、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

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

路农业合作化(1)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

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9.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时间原因内容作用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1)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经济模式(2)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1)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巩固(2)核心: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过积极作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80年代末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1)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核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1)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核心:把企业推向市场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10、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学堂,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2)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利用学堂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实行新学制,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民国时期:设立教育部,教育内容不再以封建时代的忠君尊孔为主要内容,使近代教育得到发展。(5)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完成扫盲教育和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1.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表现时间阶段特点主要表现1949—1956年深受苏联影响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②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1956—1966年曲折中前进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②1964年先后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试验成功了第一枚我国自

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1966—1976年遭受严重挫折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②高考制度被废止,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③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面繁荣①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②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精题集训精题集训(70分钟)经典训练题经典训练题1.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A.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

B.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C.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

D.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此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且有多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还未占主体,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恢复经济的措施,不是结果,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恢复经济的措施,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建立,排除C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D项。2.“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

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可知大部分民用企业分布在东北,那是因为东北工业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还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根据材料“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可知大部分国防企业分布在中西部,是为了改变之前国防工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不合理局面,和加强国防安全的需要,所以是资源分布和军事需要相结合,故选B项;该布局意在更快更好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巩固国防,且材料没有全面反映我国工业布局情况,无法得出东北地区是工业中心,排除A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工业的布局问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布局是根据资源分布和军事需要来的,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体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排除D项。3.1993年,我国对“八五计划(1991~1995年)”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党中央做出上述调整的背景是()A.改革开放遇到了重重阻力

B.国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C.已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国民经济比例极不协调【答案】C【解析】据材料“1993年”“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可知其背景为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选C项;1992年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并不是阻力重重,排除A项;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国家政治局势比较混乱,排除B项;极不协调说法过于绝对,而且材料说的不是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下列成就排序正确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双百”方针提出③中美两国结束对抗④恢复高考制度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①为1964年;②为1956年春;③为1972年;④为1977年,选择A项符合题意。5.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这一改变()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

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中小学教材,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教材版本,在当时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选C项;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才提出来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教育出版领域,而非整个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教育而非政权建设,排除D项。高频易错题高频易错题6.下表是1956年3月前对部分省、市的各级先进工作者人数的统计。上海北京江苏新疆西安唐山5万多20525211281200038779463上表中,各级先进工作者的涌现()A.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

B.显示出经济区域发展明显失衡C.客观上加速了国民经济恢复

D.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答案】A【解析】题干中所述及的时间点是“1956年”,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据此可以推知众多的“各级先进工作者”被表彰,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去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故选A项;虽然各地被表彰的各级先进工作者的人数不一样,但是这与区域发展失衡没有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即1956年底,这与题干中的“1956年3月前”不一致,排除D项。7.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5月至1990年底,广东股份制试点企业中有1000多家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仅筹集资金8.5亿元,大部分都是在企业内部发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企业只有50多家,且多是国有小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B.对外开放的水平有限C.民营企业的地位比较低D.经济改革重心的转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僵化的,对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在面对股份制改革时,多数还是持观望态度的,因此,最后筹集的资金是比较有限的,且大部分还是在企业内部发行的,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提及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唯独没有反映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1987年经济改革的重心依然在城市,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8.1981年,上海电机厂成立经营服务部,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地区甘蔗大丰收,但当地糖厂设备陈旧,加工能力跟不上。于是,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此后,上海电机厂的产品迅速占领南方市场。这反映出当时()A.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B.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该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迅速占领南方市场”,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做法,体现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所有制调整无关,排除A项;C项开始于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9.1962年,中共中央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明确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此后,人民公社数量较核算单位下放前增加了15534个,增加27.72%,生产队增加了895502个,增加58%.这一变化()A.克服了公社体制的弊端

B.扩大了人民公社的规模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形式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由材料“明确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此后,人民公社数量较核算单位下放前增加了15534个,增加27.72%,生产队增加了895502个”可知明确生产的核算权下放到生产队,适度缩小了公社和生产队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民公社体制一大二公的弊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一定提高,故选D项;这一举措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缩小了人民公社的规模,排除B项;生产核算权下放不代表改变所有制形式,排除C项。10.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外研社的发展反映了()A.中国的外语教育已经处于世界先进的行列B.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C.外语人才基本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D.中国人走向世界、寻求发展的渴望与尝试【答案】D【解析】据材料“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可知1979年外研社成立之后,出版了多种语言的图书,语种的丰富反映了中国人走向世界、寻求发展的渴望与尝试,故选D项;材料只是反映外研社的发展,没有体现在世界中的地位,排除A项;仅从外语出版不能全面反映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排除B项;材料反映是外语出版物而非外语人才的培养,排除C项。精准预测题精准预测题11.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都实行统一分配,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样的做法旨在()A.适应经济建设需要B.调动生产者积极性C.有效缓解就业压力D.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人力资源,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以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是客观作用,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未涉及其他就业群体,无法得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排除C项;根据材料“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可知这不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排除D项。12.如图是一幅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A.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B.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C.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D.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1954年正值“一五”计划期间,据《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这一宣传画的名字可知当时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故选D项;漫画主题是关于工业化建设的,与党的教育方针、环保意识和农田水利建设无关,排除A、B、C三项。13.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观察图中③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了农民收入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加了城镇居民收入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D.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城乡经济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比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得益于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故选B项;图中③的部分反映的是城市居民收入增加,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上才确立,排除C项;图中③的部分反映的是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中国自身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14.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下图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特点是()A.全方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无差异【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由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区、内地城市等构成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故选B项;全方位是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材料涉及的主要是中国开放区域,排除A项;宽领域是指跨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安全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材料涉及的是开放地区不是领域,排除C项;材料中不同类型开放时间不同体现了差异,排除D项。1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兴起新的边疆研究高潮,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从近代的边界问题研究转向历史疆域、边疆治理研究并重,从单一的边疆历史地理研究到融合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经济发展是边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B.时代需要促进边疆史学研究的发展C.边疆史学研究确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学科交叉研究是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B【解析】这一转变适应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据材料“融合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可知,边疆史学研究的内容广泛,经济发展并不是其主要内容,排除A项;边疆史学研究只能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供理论依据,但并不能确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学科交叉研究只是史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必然趋势”表述错误,排除D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出口及在美国进口中分别所占份额情况的对比。日本中国年均出口增长率(%)在美国进口中所占(%)年均出口增长率(%)在美国进口中所占(%)20世纪50年代12.43.9—0.220世纪60年代16.64.8—0.020世纪70年代14.613.313.50.220世纪80年代5.318.525.01.420世纪90年代2.315.623.46.421世纪前10年3.510.722.410.4——巴里·艾肯格林《全球失衡与布雷顿森林的教训》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进来”,第二个阶段是“接轨”,第三个阶段是“走出去”。当中国经济迅速成长,产业逐步升级,逐渐走出去的时候,引发的问题就开始凸显。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已走出东亚,开始走向非洲、拉美、中东,甚至是资本主义大本营的美欧。这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由于中国的产业升级伴随大量对美出口,受到冲击的美国产业界对中国的态度日益转变。2011年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谈道:“美国中期选举期间出现了29个针对中国的电视广告,说明有人有意识地将矛头引向中国,这是第一次;在中美出现摩擦时,过去美国企业界会站出来为中国讲话,现在美国企业界却保持沉默,这也是第一次。”美国民众及企业家对中国的态度在发生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中国严重依赖美国的市场开拓模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出口冲击了美国的劳工,不断升级的中国新兴产业开始对美国资方构成挑战,美国国内集团的对华情绪开始转变。——摘编自黄琪轩、李晨阳《大国市场开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模式比较及对“一带一路”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日两国二战后出口的总体发展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