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总复习
背一背,比一比,看谁的记性好!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总复习
背一背,比一比,看谁的记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填空: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中国地形国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中部和北部的(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2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米以下)。3、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我国人口多,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4、(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四大盆地是指(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三分之一土黄色绿色1000~2000米1000米以下粉红色2000~3000米农、林、丘陵盆地山脉高原平原牧、副、渔、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三大平原()。8、我国云南南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个美丽的(
热带植物王国),还有()的美称,药用植物有500多种,还是我国第二大(),也是闻名全国的()故乡。9、(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天高地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这里(凉爽
)。10、(糌粑
)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主食。11、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西双版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橡胶生产基地热带植物王国药材之乡
冬季严寒普洱茶青藏高原天高地寒夏季凉爽糌粑森林宝库世界屋脊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12、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保护天使)。13、丹顶鹤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14、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15、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
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许多代人的(聪明才智)。16、现在很多牧区都建立了(定居点
),有(商店)、(学校
)和(
医疗站
),老人和孩子得到了很大的照顾。17、(船
)除了做运输工具外,也是会走的房子。徐秀娟
丹顶鹤的保护天使
一级保护动物
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
以避风雨
一两个人
定居点
聪明才智
商店
学校
医疗站
船
12、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18、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到了北京都想游览(四合院
),叫做(
胡同游)。四合院的房子很独特,(
房房相连
),(
院院相通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19、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被称作(黄土高原
)。20、不同地域的民居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与当地的(
气候
)、(
地理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21、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
窑洞
)居住,窑洞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22、(延安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北方主要依靠(),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船
)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四合院
黄土高原
四合院
胡同游
房房相连
院院相通
气候
地理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直立不易坍塌
窑洞
省工省料
冬暖夏凉
延安铁路和公路铁路和公路船18、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25、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作用可大了。26、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曾一度领先。27、我国城市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28、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29、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30、云南的风味食品(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32、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缫丝、织帛)的本领。33、(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湖泊众多纵横交错船
聪明才智造船技术世界第九大奇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米饭过桥米线面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嫘祖养蚕、缫丝、织帛服饰25、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34、人们奉(黄道婆)为(纺织业)的祖师。35、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
),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工艺精湛,一件单衣重量不足(一两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难得的珍品。现在,丝绸仍是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产品。36、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为(地形、气候)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也很大。37、绚丽多彩的(服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38、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穿(、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们穿(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情况,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了。黄道婆纺织业养蚕、缫丝素纱禅衣地形、气候一两服饰人与自然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灰色、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服饰34、人们奉(黄道婆)为(纺织业)的祖39、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穿上衣,这种行为不文明。每个人自觉的文明行为,是文明国家的必要条件,我们小学生的着装也应做到:(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袒胸露背
)。40、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域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对于讲方言的同学,我们不能歧视,要帮助他们(正确发音、讲普通话)。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41、赛龙舟在(端午节)举行,风筝节每年在(山东潍坊)举行,本地端午节风俗(吃粽子),(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42、方言代表着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化),但也带来了交流上的不方便,在(保留乡音)的同时,还要重视推广(普通话)。出入公共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能袒胸露背方言正确发音、讲普通话普通话山东潍坊吃粽子傣族彝族语言文化普通话保留乡音端午节39、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2、我们每个同学要有爱心,不论对他人还是对动物。(√)3、牦牛、骆驼、雪橇、船、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等,它们都是交通工具。(√)4、我国南方温暖多雨,多河流多湖泊,因此水上交通工具发达(√)5、我国是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自行车总数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6、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北方干旱产麦,南方多雨产稻。北方的面点上百种,南方的美其名味佳肴数不胜数。(√)7、丝稠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对保护皮肤十分有利(√)8、丝稠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深受人们喜爱(√)9、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二、判断对错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1、我们的生活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穿的棉制品服饰是(农业)提供的,我们吃的食品是(农产品),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3、我国的土壤:其中东北地区属于(黑土地
),它十分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基本上是(黄土地),适合种植温带植物,南方主要是(红土地),适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5、没有了(土地),人类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6、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耕地面积)却大大低于()7、(土地资源)的多少时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多变少,也可以由少变多。土地农业农业农产品农业泥土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鱼米之乡世界平均水平生存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土地资源第二单元复习要点1、我们的生活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穿的8、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的不同。9、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的粮食是(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是这里的特产。10、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1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作物
)和(农产品
)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12、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小麦比较适宜在(北方种植),而南方(稻米)比较多。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14、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水乡,是(稻米)的故乡,也是(茶叶)的故乡,这里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生活习惯特点世界屋脊青稞藏绵羊牦牛藏山羊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农业大国北方种植农产品农作物地域性稻米秦岭——淮河南北稻米茶叶水稻油菜8、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15、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
),还有(季节性)。16、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我国人民子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二十四节气)。17、(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18、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
)、(蝗灾)、(雹灾)、(水灾)和(风灾和沙灾)。20、俗话说(干旱起蝗灾)。(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必须及时治蝗。播种管理地区性季节性收获农时雹灾农业生产播种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自然灾害旱灾蝗灾风灾和沙灾水灾蝗灾干旱起蝗灾农作物15、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21、有经验的农民知道(雹打一条线),对付自然灾害要提早预防。22、(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2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24、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25、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适时适度),过度(开采)会导致不良后果。26、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养育着(人类),孕育了(文明)。27、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28、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
)的种植历史。雹打一条线土地沙漠化356万三分之一50多亿174.3万18.2%适时适度开采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类文明茶叶种叶饮茶大豆王国四五千年21、有经验的农民知道(雹打一条线),对付自然灾害要提29、(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的。它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3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31、黄海休渔期始于7月1日,时间为2个半月;东海休渔期始于6月15日,时间为3个月;南海休渔期始于6月1日,时间为2个月;(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海洋资源)。32、(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开始,世界文明古国的起源都始于(农业)。33、(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它的发明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34、(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科技下乡)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致富的希望。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的生长植物鲜嫩翠绿生态环境环境休渔海洋资源农业蒙昧文明农业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科学技术科技下乡29、(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的。二、判断题。1、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都离不开农业。(对)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对)3、我国土地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对)5、小麦有秋小麦和冬小麦之分。(×)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对)7、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是指:玉米、大豆、高梁、小麦、水稻。(对)对对错对错对对二、判断题。对对错对错对对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对)9、“生物灭蝗”是治蝗灾的一种重要方法。(对)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对)11、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海洋资源。(对)12、古镰、石刀、曲辕犁、筒车、收割机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13、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对)14、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对)15、温室技术,大棚种植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对)对对对对错对对错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对)对三、选择题。1.东北地区俗称(C
)。
A黄土地B红土地C黑土地2.丘陵的红土地是(A)土壤。
A酸性B碱性C中性3.青藏高原被称为(A
)。
A世界屋脊B中国屋脊C世界脊梁4.云南是“药材之乡”和(C
)。
A玉米之乡B鱼米之乡C橡胶园地5.小麦分为(A
)和(D
)。
A春小麦B夏小麦C秋小麦D冬小麦6.冬小麦主要分布在(B
)。A甘肃、新疆、西藏B华北、黄淮、长江流域CAACADB三、选择题。CAACADB7.黑龙江省原来是有名的(B
),经过几代人的开垦种植,现在已成为(C
)了。
A北大苍B北大荒C北大仓8.过去,在北方商店里的水果非常(A
)。
A少B多C不一定9.杂交水稻的发明,被誉为(B
)。
A第一次绿色革命B第二次绿色革命C第三次绿色革命10.为了表彰(A
)作出的突出贡献,2001年2月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袁隆平B牛顿C达尔文11.(B)种植让我们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A无土栽培B温室技术、大棚种植C施肥BCABAB7.黑龙江省原来是有名的(B),经过几代人的开垦种植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填空: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继(农业)以后,(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工业社会)。2、远古社会,人类没有衣服,冬天(披兽衣)来保暖。3、(用动物的毛编制成柔软的织物),这就是最初的纺织品。4、织布需要的纺织纤维分成两种:一种是(天然纤维),如(羊毛、棉花、蚕丝)等,另一种是(化学纤维),是用(木材)、(煤)和(石油)等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造出来的,如(尼龙,晴伦,人造毛皮)等。5、人们在商店里买的衣服都是由(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厂)的工作就是把各种衣料加工成(各式服装),然后(运到商店出售),人们就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服装了。6、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工业),(生产食品)的原料主要是由(农民)提供的,这些原料经过(食品工人)的加工,制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第三单元知识要点7、住房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工业产品)。8、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9、从1989年到2001年,中国工业以三倍于世界工业的发展速度,实现了(世界迈一步,中国迈三步)的跨越式发展。10、从(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看出,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突飞猛进。11.中国的(印刷术)传遍了世界,也影响了世界,(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12.公元105元,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来写字。13.公元1041年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7、住房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工业产品)。二、判断1、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和为。(√)2、工业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3、造纸术被称为“文明之母”。(×)4、印刷品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播知识和传递信息都离不开它(√)5、商周时也把文字刻铸在青铜器上,叫“金文”。(√)6、公元865年,中国人已经用木刻版印书了。(×)7、丝织品发明以后,人们把字写在帛绢上,这就叫“帛书”。(√)8、印刷品与光盘的优势一样大。(×)9、从事电力工业的人们也有节假日。(×)10、解放前,我国的工业很薄弱。(√)二、判断三、选择题。1、解放前,许多日用品前面都加个(A)字。A洋B美C西2、古代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上,叫(B)A金文B简策C帛书3、北宋毕昇发明了(A)A活字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4、衣服属于(C)A食品工业B运输工业C纺织工业5、20世纪(B)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的时代。A70B90C806、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都是从(C)A1948年—2002年B1947年—2003年C1949年—2002年三、选择题。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总复习
背一背,比一比,看谁的记性好!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总复习
背一背,比一比,看谁的记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填空: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中国地形国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中部和北部的(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2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米以下)。3、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我国人口多,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4、(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四大盆地是指(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三分之一土黄色绿色1000~2000米1000米以下粉红色2000~3000米农、林、丘陵盆地山脉高原平原牧、副、渔、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三大平原()。8、我国云南南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个美丽的(
热带植物王国),还有()的美称,药用植物有500多种,还是我国第二大(),也是闻名全国的()故乡。9、(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天高地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这里(凉爽
)。10、(糌粑
)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主食。11、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西双版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橡胶生产基地热带植物王国药材之乡
冬季严寒普洱茶青藏高原天高地寒夏季凉爽糌粑森林宝库世界屋脊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12、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保护天使)。13、丹顶鹤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14、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15、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
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许多代人的(聪明才智)。16、现在很多牧区都建立了(定居点
),有(商店)、(学校
)和(
医疗站
),老人和孩子得到了很大的照顾。17、(船
)除了做运输工具外,也是会走的房子。徐秀娟
丹顶鹤的保护天使
一级保护动物
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
以避风雨
一两个人
定居点
聪明才智
商店
学校
医疗站
船
12、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18、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到了北京都想游览(四合院
),叫做(
胡同游)。四合院的房子很独特,(
房房相连
),(
院院相通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19、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被称作(黄土高原
)。20、不同地域的民居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与当地的(
气候
)、(
地理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21、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
窑洞
)居住,窑洞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22、(延安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北方主要依靠(),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船
)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四合院
黄土高原
四合院
胡同游
房房相连
院院相通
气候
地理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直立不易坍塌
窑洞
省工省料
冬暖夏凉
延安铁路和公路铁路和公路船18、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25、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作用可大了。26、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曾一度领先。27、我国城市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28、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29、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30、云南的风味食品(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32、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缫丝、织帛)的本领。33、(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湖泊众多纵横交错船
聪明才智造船技术世界第九大奇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米饭过桥米线面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嫘祖养蚕、缫丝、织帛服饰25、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34、人们奉(黄道婆)为(纺织业)的祖师。35、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
),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工艺精湛,一件单衣重量不足(一两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难得的珍品。现在,丝绸仍是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产品。36、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为(地形、气候)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也很大。37、绚丽多彩的(服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38、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穿(、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们穿(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情况,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了。黄道婆纺织业养蚕、缫丝素纱禅衣地形、气候一两服饰人与自然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灰色、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服饰34、人们奉(黄道婆)为(纺织业)的祖39、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穿上衣,这种行为不文明。每个人自觉的文明行为,是文明国家的必要条件,我们小学生的着装也应做到:(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袒胸露背
)。40、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域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对于讲方言的同学,我们不能歧视,要帮助他们(正确发音、讲普通话)。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41、赛龙舟在(端午节)举行,风筝节每年在(山东潍坊)举行,本地端午节风俗(吃粽子),(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42、方言代表着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化),但也带来了交流上的不方便,在(保留乡音)的同时,还要重视推广(普通话)。出入公共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能袒胸露背方言正确发音、讲普通话普通话山东潍坊吃粽子傣族彝族语言文化普通话保留乡音端午节39、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2、我们每个同学要有爱心,不论对他人还是对动物。(√)3、牦牛、骆驼、雪橇、船、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等,它们都是交通工具。(√)4、我国南方温暖多雨,多河流多湖泊,因此水上交通工具发达(√)5、我国是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自行车总数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6、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北方干旱产麦,南方多雨产稻。北方的面点上百种,南方的美其名味佳肴数不胜数。(√)7、丝稠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对保护皮肤十分有利(√)8、丝稠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深受人们喜爱(√)9、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二、判断对错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1、我们的生活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穿的棉制品服饰是(农业)提供的,我们吃的食品是(农产品),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3、我国的土壤:其中东北地区属于(黑土地
),它十分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基本上是(黄土地),适合种植温带植物,南方主要是(红土地),适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5、没有了(土地),人类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6、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耕地面积)却大大低于()7、(土地资源)的多少时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多变少,也可以由少变多。土地农业农业农产品农业泥土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鱼米之乡世界平均水平生存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土地资源第二单元复习要点1、我们的生活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穿的8、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的不同。9、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的粮食是(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是这里的特产。10、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1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作物
)和(农产品
)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12、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小麦比较适宜在(北方种植),而南方(稻米)比较多。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14、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水乡,是(稻米)的故乡,也是(茶叶)的故乡,这里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生活习惯特点世界屋脊青稞藏绵羊牦牛藏山羊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农业大国北方种植农产品农作物地域性稻米秦岭——淮河南北稻米茶叶水稻油菜8、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15、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
),还有(季节性)。16、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我国人民子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二十四节气)。17、(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18、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
)、(蝗灾)、(雹灾)、(水灾)和(风灾和沙灾)。20、俗话说(干旱起蝗灾)。(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必须及时治蝗。播种管理地区性季节性收获农时雹灾农业生产播种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自然灾害旱灾蝗灾风灾和沙灾水灾蝗灾干旱起蝗灾农作物15、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21、有经验的农民知道(雹打一条线),对付自然灾害要提早预防。22、(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2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24、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25、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适时适度),过度(开采)会导致不良后果。26、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养育着(人类),孕育了(文明)。27、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28、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
)的种植历史。雹打一条线土地沙漠化356万三分之一50多亿174.3万18.2%适时适度开采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类文明茶叶种叶饮茶大豆王国四五千年21、有经验的农民知道(雹打一条线),对付自然灾害要提29、(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的。它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3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31、黄海休渔期始于7月1日,时间为2个半月;东海休渔期始于6月15日,时间为3个月;南海休渔期始于6月1日,时间为2个月;(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海洋资源)。32、(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开始,世界文明古国的起源都始于(农业)。33、(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它的发明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34、(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科技下乡)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致富的希望。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的生长植物鲜嫩翠绿生态环境环境休渔海洋资源农业蒙昧文明农业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科学技术科技下乡29、(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的。二、判断题。1、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都离不开农业。(对)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对)3、我国土地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对)5、小麦有秋小麦和冬小麦之分。(×)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对)7、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是指:玉米、大豆、高梁、小麦、水稻。(对)对对错对错对对二、判断题。对对错对错对对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对)9、“生物灭蝗”是治蝗灾的一种重要方法。(对)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对)11、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海洋资源。(对)12、古镰、石刀、曲辕犁、筒车、收割机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13、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对)14、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对)15、温室技术,大棚种植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对)对对对对错对对错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对)对三、选择题。1.东北地区俗称(C
)。
A黄土地B红土地C黑土地2.丘陵的红土地是(A)土壤。
A酸性B碱性C中性3.青藏高原被称为(A
)。
A世界屋脊B中国屋脊C世界脊梁4.云南是“药材之乡”和(C
)。
A玉米之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合同担保人协议书
- 逾期仲裁调节协议书
- 装修合同毁约协议书
- 餐饮招收学员协议书
- 音乐机构合伙协议书
- 高考志愿招生协议书
- 鱼塘投股合同协议书
- 食堂劳务外包协议书
- 食品转让合同协议书
- 赌博自愿离婚协议书
- 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说明书空气污染控制用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试卷交接签字单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规范课件
- 2022届高考英语复习:最后一节英语课(13张PPT)
-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实施方案
- 股票实战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经典指标组合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