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1.gif)
![《登高》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2.gif)
![《登高》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3.gif)
![《登高》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658af51517577a3dea36d28207f9688f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学习目标】抓住《登高》的景物特征,分析诗歌意象和意境。通过诵读、分析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4.掌握高考对《登高》的情景默写考察了解作者①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t"/item/%E6%9D%9C%E7%94%AB/_blank"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②与\t"/item/%E6%9D%9C%E7%94%AB/_blank"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t"/item/%E6%9D%9C%E7%94%AB/_blank"李商隐与\t"/item/%E6%9D%9C%E7%94%AB/_blank"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③被后人称为“\t"/item/%E6%9D%9C%E7%94%AB/_blank"诗圣”,他的诗被称为“\t"/item/%E6%9D%9C%E7%94%AB/_blank"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平:年少优游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后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杜甫在洛阳与被\t"/item/%E6%9D%9C%E7%94%AB/_blank"唐玄宗赐金放还的\t"/item/%E6%9D%9C%E7%94%AB/_blank"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一年后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两人还互赠了诗篇。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困守长安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战乱流离\t"/item/%E6%9D%9C%E7%94%AB/_blank"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短期任职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过很快被贬,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t"/item/%E6%9D%9C%E7%94%AB/_blank"三吏”(《\t"/item/%E6%9D%9C%E7%94%AB/_blank"新安吏》《\t"/item/%E6%9D%9C%E7%94%AB/_blank"石壕吏》《\t"/item/%E6%9D%9C%E7%94%AB/_blank"潼关吏》)和“\t"/item/%E6%9D%9C%E7%94%AB/_blank"三别”(《\t"/item/%E6%9D%9C%E7%94%AB/_blank"新婚别》《\t"/item/%E6%9D%9C%E7%94%AB/_blank"垂老别》《\t"/item/%E6%9D%9C%E7%94%AB/_blank"无家别》)蜀中漂泊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t"/item/%E6%9D%9C%E7%94%AB/_blank"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t"/item/%E6%9D%9C%E7%94%AB/_blank"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t"/item/%E6%9D%9C%E7%94%AB/_blank"杜甫草堂”,也称“\t"/item/%E6%9D%9C%E7%94%AB/_blank"浣花草堂”。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创作出《\t"/item/%E6%9D%9C%E7%94%AB/_blank"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舟中长逝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t"/item/%E6%9D%9C%E7%94%AB/_blank"江陵,又转\t"/item/%E6%9D%9C%E7%94%AB/_blank"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t"/item/%E6%9D%9C%E7%94%AB/_blank"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通读全诗,掌握重点字词含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易错字默写填空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课前小练1.古今异义(1)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百年的时间。(2)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苦和恨。(3)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路程遥远。(4)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艰苦困难。2.词类活用(1)艰难苦恨繁霜鬓()(2)无边落木萧萧下()四、整体感知,概括诗的大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自我感知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意境是怎样的?2.颔联写了哪两种景?它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3.“片言可以明百意”“外形凝炼,而内蕴深永”都是说诗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尾联中“苦恨”是什么意思?“艰难”“潦倒”怎样理解?你认为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六、情景式默写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用6个特写镜头渲染长江独有的秋景或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通过视角的俯仰和远近的变化,使用叠词,描绘秋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运用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表现秋天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杜甫《登高》一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其中在壮阔之景中蕴含对无限时空感慨的诗句,。6、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两方面写出他的悲愁。7、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8、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主旨句、诗人忧国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2016年全国二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课前小练答案1.古今异义(1)晚年(2)极其遗憾(3)指远离故乡(4)指一生颠沛流离2.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2)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下自我思考答案1.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不但形象鲜明,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营造了凄凉、肃杀、雄浑、阔大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情)2.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离乡万里之悲,身处暮年之悲,客居异乡之悲,体弱多病之悲,常年漂泊之悲,肃杀秋景之悲,孤苦无依之悲,高迥凄凉之悲。4.苦恨:“苦”:极度;“恨”: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既是国家,也是个人。艰难、潦倒: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根本原因是: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情景式默写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壤修复与城市内涝防治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平台的品牌合作与营销联动
- 建筑材批发商市场竞争策略的有效性提升与长期规划考核试卷
- 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
- 咖啡馆员工咖啡冲泡技巧提升考核试卷
- 光伏发电在养老院的应用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家用制冷设备在度假酒店的舒适性与奢华感设计考核试卷
- 摩托车的设计与使用性能考核试卷
-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品牌与形象建设考核试卷
- 云母制品的加工与成型技术考核试卷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新版ISO22301BCM体系手册
-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 中国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识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2024鲜版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与运作机制
- 金点子活动总结汇报
- 原料验收标准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春节风俗 南京夫子庙、盐水鸭与昆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