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15平肝息风药_第1页
中药学课件15平肝息风药_第2页
中药学课件15平肝息风药_第3页
中药学课件15平肝息风药_第4页
中药学课件15平肝息风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2022/12/111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2022/12/101中药学概述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二、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虫类搜风)、贝壳药(介类潜阳)、矿物药(质重下行)。2022/12/112中药学概述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概述三、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2022/12/113中药学概述三、主治:2022/12/103中药学概述四、使用注意:注意药性。平肝息风药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但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血亏虚者,当忌温燥之品。注意用法用量。介壳类、矿石类宜先煎;注意不良反应。某些昆虫类药物具有较大毒性,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炮制方法、服用方法,不可孟浪用药。2022/12/114中药学概述四、使用注意:2022/12/104中药学教学要求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了解罗布麻、紫贝齿的功效、主治。2022/12/115中药学教学要求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第一节平肝潜阳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适应症: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②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头昏头痛;

③虚阳上扰、烦躁不眠。2022/12/116中药学第一节平肝潜阳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石决明【药用】本品为鲍科软件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2022/12/117中药学石决明【药用】本品为鲍科软件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202石决明咸,寒。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夏枯草、菊花阴虚阳亢——白芍、牡蛎——阿胶鸡子黄汤清肝明目—肝火目赤疼痛,视物昏花等。肝火目赤——夏枯草、决明子、菊花肺热目赤——蝉蜕、木贼草、菊花阴虚目暗——熟地、枸杞、菟丝子煅用制酸止痛—胃痛吐酸。2022/12/118中药学石决明咸,寒。2022/12/108中药学【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打碎先煎。外用点眼煅用或水飞用【使用注意】咸寒易伤脾胃,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石决明草决明清肝明目:肝热目赤平抑肝阳:肝阳眩晕以平肝潜阳为主以清肝明目为主;兼润肠通便清肝明目:肝热目赤以平肝潜阳为主以清肝明目为主;兼润9珍珠母

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2022/12/1110中药学珍珠母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2、镇静安神:惊悸失眠、心神不宁——朱砂、琥珀3、清肝明目: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石决明、菊花——珍珠明目液4、收湿敛疮、制酸:湿疹、溃疡久不收口、胃、十二指肠溃疡【用法用量】10-25克,先煎;或入丸散2022/12/1111中药学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2022/12牡蛎

【药用】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生蚝?2022/12/1112中药学牡蛎【药用】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生牡蛎咸,平。【功效应用】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阴虚阳亢——龙骨、龟板——镇肝息风汤 虚风内动——龟板、鳖甲生地——大定风珠2、重镇安神: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龙骨——桂枝龙骨牡蛎汤3、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

痰火——贝母——消瘰丸癥瘕——丹参、鳖甲、莪术2022/12/1113中药学牡蛎咸,平。2022/12/1013中药学

4、收敛固涩:滑脱病证

虚汗——浮小麦、麻黄根——牡蛎散遗精、滑精——沙苑子、龙骨、芡实——金锁固精丸尿频遗尿——金樱子、益智仁崩漏带下——山茱萸、海螵蛸

5、制酸、止痛:胃痛泛酸【用法用量】9-30克,打碎先煎;外用适量2022/12/114、收敛固涩:滑脱病证2022/12/1014龙骨与牡蛎功效主治异同点相同点: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泄泻等,先煎。同中之异:龙骨主入心经,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优于牡蛎;牡蛎主入肝经,平肝潜阳优于龙骨。不同点:牡蛎味咸,软坚散结,治疗癥瘕、痰核等为龙骨之不备。2022/12/1115中药学龙骨与牡蛎功效主治异同点相同点: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代赭石【药用】本品为赤铁矿矿石。2022/12/1116中药学代赭石【药用】本品为赤铁矿矿石。2022/12/1016中药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

肝火盛者——石决明、夏枯草——代赭石汤 阴虚阳亢——牡蛎、龟板——镇肝息风汤2、重镇降逆:呕吐、噫气、喘息

呕吐、噫气——半夏、旋覆花——旋覆代赭汤 肺热咳喘——桑白皮、葶苈子虚喘——山茱萸、党参——参赭镇气汤2022/12/1117中药学代赭石2022/12/1017中药学

3、凉血止血:血热吐衄、崩漏吐衄烦热——白芍、竹茹——寒降汤血热崩漏——赤石脂、五灵脂——震灵丹【用法用量】打碎先煎,10-30克,入丸散1-3克。止血煅用,余生用【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含微量砷,不宜长期服用2022/12/113、凉血止血:血热吐衄、崩漏2022/12/1018刺蒺藜(白蒺藜)【药用】本品为蒺藜科植物刺蒺藜的果实。2022/12/1119中药学刺蒺藜(白蒺藜)【药用】本品为蒺藜科植物刺蒺藜的果实。202刺蒺藜苦、辛,平。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疏肝解郁—胁痛、乳汁不下、癥瘕等;祛风明目—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等;祛风止痒—皮肤瘙痒,白癜风等;注意:孕妇慎服。2022/12/1120中药学刺蒺藜苦、辛,平。2022/12/1020中药学罗布麻2022/12/1121中药学罗布麻2022/12/1021中药学罗布麻甘、苦,凉。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叶片泡水降血压。2022/12/1122中药学罗布麻甘、苦,凉。2022/12/1022中药学第二节息风止痉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咸味;均归肝经。适应症:

①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肝风内动病证;

②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

2022/12/1123中药学第二节息风止痉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羚羊角【药用】本品为牛科植物赛加羚羊角及他种羚羊的角。2022/12/1124中药学羚羊角【药用】本品为牛科植物赛加羚羊角及他种羚羊的角。2022022/12/112022/12/1025羚羊角咸,寒。【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痫抽搐

热极生风——钩藤、菊花——羚角钩藤汤癫痫、惊悸——钩藤、天竺黄、郁金2、平肝潜阳:头晕目眩——石决明、牡蛎3、清肝明目:目赤头痛——胆草、决明子——羚羊角散2022/12/1126中药学羚羊角咸,寒。2022/12/1026中药学羚羊角

4、凉血解毒:温病高热神昏,热毒发斑热病神昏——石膏、寒水石——紫雪热毒发斑——石膏、水牛角亦治热痹、肺热喘咳、百日咳【用法用量】煎服,1-3克,另煎2小时以上;磨汁、研粉0.3-0.6克【使用注意】脾虚慢惊者忌用2022/12/1127中药学羚羊角4、凉血解毒:温病高热神昏,热毒发斑2022/12牛黄2022/12/1128中药学牛黄2022/12/1028中药学牛黄苦,凉。【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风、癫痫(热、痰)

急惊风——朱砂、钩藤、全蝎——牛黄散癫痫——胆南星、远志、珍珠2、豁痰开窍:热病神昏(痰热)

高热神昏、中风、癫痫——麝香、冰片、黄连——安宫牛黄丸2022/12/1129中药学牛黄苦,凉。2022/12/1029中药学牛黄

3、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痈疽疔毒咽痛、舌疮——黄芩、大黄——牛黄解毒丸咽肿溃烂——珍珠——珠黄散痈疽疔毒——银花、乳没——牛黄解毒丸、犀黄丸【用法用量】入丸散,0.15-0.35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2022/12/1130中药学牛黄3、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痈疽疔毒2022/12/1羚羊角

牛黄

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清热解毒:热毒证清肝热力强,热极生风多用;兼明目、凉血解毒清心豁痰开窍力强,痰热蒙蔽心包多用;清热多用治咽痛、疔疮比较羚羊角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清肝热力强,热极生风多用;兼31天麻(赤箭)【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2022/12/1132中药学天麻(赤箭)【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2022/1天麻2022/12/11天麻2022/12/10332022/12/112022/12/1034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痫抽搐(各种)

急惊风——羚羊角、钩藤——钩藤饮 慢惊风——人参、白术——醒脾丸破伤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玉真散2022/12/1135中药学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2022/12/1035中药2、平抑肝阳:眩晕、头痛

肝阳上亢——钩藤、石决明——天麻钩藤饮风痰上扰——半夏、陈皮——半夏白术天麻汤偏正头痛——川芎——天麻丸3、祛风通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麝香、制乌头——天麻丸风湿痹痛——秦艽、羌活——秦艽天麻汤【用法用量】煎服,3-9克;研末1-1.5克2022/12/112、平抑肝阳:眩晕、头痛2022/12/1036钩藤【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钩及相连的茎枝。2022/12/1137中药学钩藤【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钩及相连的茎枝。2钩藤【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功效应用】1、息风定惊:惊痫抽搐(热)

热极生风——羚羊角、白芍——羚角钩藤汤癫痫——天竺黄、蝉蜕、黄连——钩藤饮子

惊啼、夜啼——蝉蜕

2、清热平肝:头痛眩晕

肝火头痛——夏枯草、栀子、黄芩肝阳眩晕——天麻、怀牛膝——天麻钩藤饮3、轻清疏泄:外感风热,头痛目赤、斑疹透发不畅【用法用量】煎服,3-12克,宜后下2022/12/11钩藤【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2022/12/1038天麻与钩藤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等,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病)。同中之异:天麻息风用于诸内风证,钩藤长于治热极生风证;天麻治头晕,虚实咸宜,钩藤长于治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不同点: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治疗痹证;钩藤降血压不宜久煎。2022/12/1139中药学天麻与钩藤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地龙【药用】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等的全体(前者称“广地龙”,后者称“土地龙”)2022/12/1140中药学地龙【药用】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等的全体(前地龙咸,寒。主下行主通。【功效应用】1、清热息风:高热惊痫、癫狂——朱砂、钩藤、牛黄2、通络:半身不遂、痹证——当归、乌头——补阳还五汤、小活络汤3、平喘:肺热咳喘——单用或配麻黄、黄芩4、利尿:小便不利、尿闭不通—车前子、木通【用法用量】煎服,4.5-9克;鲜品10-20克;研末1-2克2022/12/1141中药学地龙咸,寒。主下行主通。2022/12/1041中药学全蝎【药用】本品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的全体。2022/12/1142中药学全蝎【药用】本品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的全体。2022/12/全蝎(全虫)辛,平,有小毒。【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痉挛抽搐

急惊风——羚羊角、钩藤、天麻慢惊风——党参、白术、天麻癫痫——郁金、白矾 破伤风——蜈蚣、天南星、蝉蜕——五虎追风散 口眼歪斜——白僵蚕、白附子——牵正散2022/12/1143中药学全蝎(全虫)辛,平,有小毒。2022/12/1043中药学全蝎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痈疮——栀子、黄蜡 流痰、瘰疬、瘿瘤——蜈蚣、地龙、土蟞虫3、通络止痛: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痹证——川乌、白花蛇头痛——天麻、蜈蚣、僵蚕【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0.6-1克;外用适量2022/12/1144中药学全蝎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2022/12/10蜈蚣【药用】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虫体。2022/12/1145中药学蜈蚣【药用】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虫体。2022/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痉挛抽搐

慢惊风——全蝎、钩藤——止痉散、撮风散急惊风——朱砂——万金散破伤风——南星、防风——蜈蚣星风散癫痫、中风口眼歪斜2022/12/11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2022/146蜈蚣

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疮疡——雄黄、猪胆汁——不二散 骨结核——全蝎、土蟞 蛇伤——黄连、大黄3、通络止痛:痹证、头痛

痹证——全蝎、防风、威灵仙 头痛——天麻、僵蚕【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0.6-1克【使用注意】有毒,不宜多用;孕妇忌用2022/12/11蜈蚣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2022/12/1047全蝎与蜈蚣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疮疡肿毒、关节痹痛等,孕妇慎服。同中之异:全蝎息风止痉优于蜈蚣;蜈蚣解毒散结优于全蝎,善治疮疡肿毒。不同点:蜈蚣性温,又能壮阳,治疗肾虚阳痿等。2022/12/1148中药学全蝎与蜈蚣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僵蚕

【药用】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而僵死的虫体。2022/12/1149中药学僵蚕【药用】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发僵蚕息风止痉—善祛肌表之风,治疗内风如中风口眼歪斜,外风如风疹瘙痒,阴疮。祛风止痛—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痛等。化痰散结—痰核、瘰疬等。2022/12/1150中药学僵蚕息风止痉—善祛肌表之风,治疗内风如中风口眼歪斜,外风如平肝息风药应用注意事项一、适当配伍。如肝阳上亢兼有肝阴不足者,宜配滋养肝阴药同用;兼有肝火者,宜配清泄肝火药同用;肝风内动,由于高热动风者,宜配清热泻火药同用;痰热惊痫者,宜配清化痰热药同用;脾虚慢惊者,宜配健脾药同用;阴血不足者,宜配滋阴养血药同用。二、平肝息风中矿石类介贝类质坚沉重,用量应大,生用时并宜先煎。钩藤有效成分易被高热破坏,入汤剂则应后下。羚羊角为贵重物品,一般入丸散服用。全蝎、蜈蚣为有毒之品,用量不宜过大。2022/12/1151中药学平肝息风药应用注意事项一、适当配伍。如肝阳上亢兼有肝阴不足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2022/12/1152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2022/12/101中药学概述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二、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虫类搜风)、贝壳药(介类潜阳)、矿物药(质重下行)。2022/12/1153中药学概述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概述三、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2022/12/1154中药学概述三、主治:2022/12/103中药学概述四、使用注意:注意药性。平肝息风药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但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血亏虚者,当忌温燥之品。注意用法用量。介壳类、矿石类宜先煎;注意不良反应。某些昆虫类药物具有较大毒性,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炮制方法、服用方法,不可孟浪用药。2022/12/1155中药学概述四、使用注意:2022/12/104中药学教学要求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了解罗布麻、紫贝齿的功效、主治。2022/12/1156中药学教学要求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各类性能第一节平肝潜阳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适应症: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②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头昏头痛;

③虚阳上扰、烦躁不眠。2022/12/1157中药学第一节平肝潜阳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石决明【药用】本品为鲍科软件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2022/12/1158中药学石决明【药用】本品为鲍科软件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202石决明咸,寒。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夏枯草、菊花阴虚阳亢——白芍、牡蛎——阿胶鸡子黄汤清肝明目—肝火目赤疼痛,视物昏花等。肝火目赤——夏枯草、决明子、菊花肺热目赤——蝉蜕、木贼草、菊花阴虚目暗——熟地、枸杞、菟丝子煅用制酸止痛—胃痛吐酸。2022/12/1159中药学石决明咸,寒。2022/12/108中药学【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打碎先煎。外用点眼煅用或水飞用【使用注意】咸寒易伤脾胃,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石决明草决明清肝明目:肝热目赤平抑肝阳:肝阳眩晕以平肝潜阳为主以清肝明目为主;兼润肠通便清肝明目:肝热目赤以平肝潜阳为主以清肝明目为主;兼润60珍珠母

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2022/12/1161中药学珍珠母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2、镇静安神:惊悸失眠、心神不宁——朱砂、琥珀3、清肝明目: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石决明、菊花——珍珠明目液4、收湿敛疮、制酸:湿疹、溃疡久不收口、胃、十二指肠溃疡【用法用量】10-25克,先煎;或入丸散2022/12/1162中药学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2022/12牡蛎

【药用】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生蚝?2022/12/1163中药学牡蛎【药用】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生牡蛎咸,平。【功效应用】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阴虚阳亢——龙骨、龟板——镇肝息风汤 虚风内动——龟板、鳖甲生地——大定风珠2、重镇安神: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龙骨——桂枝龙骨牡蛎汤3、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

痰火——贝母——消瘰丸癥瘕——丹参、鳖甲、莪术2022/12/1164中药学牡蛎咸,平。2022/12/1013中药学

4、收敛固涩:滑脱病证

虚汗——浮小麦、麻黄根——牡蛎散遗精、滑精——沙苑子、龙骨、芡实——金锁固精丸尿频遗尿——金樱子、益智仁崩漏带下——山茱萸、海螵蛸

5、制酸、止痛:胃痛泛酸【用法用量】9-30克,打碎先煎;外用适量2022/12/114、收敛固涩:滑脱病证2022/12/1065龙骨与牡蛎功效主治异同点相同点: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泄泻等,先煎。同中之异:龙骨主入心经,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优于牡蛎;牡蛎主入肝经,平肝潜阳优于龙骨。不同点:牡蛎味咸,软坚散结,治疗癥瘕、痰核等为龙骨之不备。2022/12/1166中药学龙骨与牡蛎功效主治异同点相同点: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代赭石【药用】本品为赤铁矿矿石。2022/12/1167中药学代赭石【药用】本品为赤铁矿矿石。2022/12/1016中药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

肝火盛者——石决明、夏枯草——代赭石汤 阴虚阳亢——牡蛎、龟板——镇肝息风汤2、重镇降逆:呕吐、噫气、喘息

呕吐、噫气——半夏、旋覆花——旋覆代赭汤 肺热咳喘——桑白皮、葶苈子虚喘——山茱萸、党参——参赭镇气汤2022/12/1168中药学代赭石2022/12/1017中药学

3、凉血止血:血热吐衄、崩漏吐衄烦热——白芍、竹茹——寒降汤血热崩漏——赤石脂、五灵脂——震灵丹【用法用量】打碎先煎,10-30克,入丸散1-3克。止血煅用,余生用【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含微量砷,不宜长期服用2022/12/113、凉血止血:血热吐衄、崩漏2022/12/1069刺蒺藜(白蒺藜)【药用】本品为蒺藜科植物刺蒺藜的果实。2022/12/1170中药学刺蒺藜(白蒺藜)【药用】本品为蒺藜科植物刺蒺藜的果实。202刺蒺藜苦、辛,平。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疏肝解郁—胁痛、乳汁不下、癥瘕等;祛风明目—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等;祛风止痒—皮肤瘙痒,白癜风等;注意:孕妇慎服。2022/12/1171中药学刺蒺藜苦、辛,平。2022/12/1020中药学罗布麻2022/12/1172中药学罗布麻2022/12/1021中药学罗布麻甘、苦,凉。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叶片泡水降血压。2022/12/1173中药学罗布麻甘、苦,凉。2022/12/1022中药学第二节息风止痉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咸味;均归肝经。适应症:

①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肝风内动病证;

②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

2022/12/1174中药学第二节息风止痉药药性特点:性多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羚羊角【药用】本品为牛科植物赛加羚羊角及他种羚羊的角。2022/12/1175中药学羚羊角【药用】本品为牛科植物赛加羚羊角及他种羚羊的角。2022022/12/112022/12/1076羚羊角咸,寒。【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痫抽搐

热极生风——钩藤、菊花——羚角钩藤汤癫痫、惊悸——钩藤、天竺黄、郁金2、平肝潜阳:头晕目眩——石决明、牡蛎3、清肝明目:目赤头痛——胆草、决明子——羚羊角散2022/12/1177中药学羚羊角咸,寒。2022/12/1026中药学羚羊角

4、凉血解毒:温病高热神昏,热毒发斑热病神昏——石膏、寒水石——紫雪热毒发斑——石膏、水牛角亦治热痹、肺热喘咳、百日咳【用法用量】煎服,1-3克,另煎2小时以上;磨汁、研粉0.3-0.6克【使用注意】脾虚慢惊者忌用2022/12/1178中药学羚羊角4、凉血解毒:温病高热神昏,热毒发斑2022/12牛黄2022/12/1179中药学牛黄2022/12/1028中药学牛黄苦,凉。【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风、癫痫(热、痰)

急惊风——朱砂、钩藤、全蝎——牛黄散癫痫——胆南星、远志、珍珠2、豁痰开窍:热病神昏(痰热)

高热神昏、中风、癫痫——麝香、冰片、黄连——安宫牛黄丸2022/12/1180中药学牛黄苦,凉。2022/12/1029中药学牛黄

3、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痈疽疔毒咽痛、舌疮——黄芩、大黄——牛黄解毒丸咽肿溃烂——珍珠——珠黄散痈疽疔毒——银花、乳没——牛黄解毒丸、犀黄丸【用法用量】入丸散,0.15-0.35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2022/12/1181中药学牛黄3、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痈疽疔毒2022/12/1羚羊角

牛黄

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清热解毒:热毒证清肝热力强,热极生风多用;兼明目、凉血解毒清心豁痰开窍力强,痰热蒙蔽心包多用;清热多用治咽痛、疔疮比较羚羊角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清肝热力强,热极生风多用;兼82天麻(赤箭)【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2022/12/1183中药学天麻(赤箭)【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2022/1天麻2022/12/11天麻2022/12/10842022/12/112022/12/1085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惊痫抽搐(各种)

急惊风——羚羊角、钩藤——钩藤饮 慢惊风——人参、白术——醒脾丸破伤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玉真散2022/12/1186中药学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2022/12/1035中药2、平抑肝阳:眩晕、头痛

肝阳上亢——钩藤、石决明——天麻钩藤饮风痰上扰——半夏、陈皮——半夏白术天麻汤偏正头痛——川芎——天麻丸3、祛风通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麝香、制乌头——天麻丸风湿痹痛——秦艽、羌活——秦艽天麻汤【用法用量】煎服,3-9克;研末1-1.5克2022/12/112、平抑肝阳:眩晕、头痛2022/12/1087钩藤【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钩及相连的茎枝。2022/12/1188中药学钩藤【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钩及相连的茎枝。2钩藤【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功效应用】1、息风定惊:惊痫抽搐(热)

热极生风——羚羊角、白芍——羚角钩藤汤癫痫——天竺黄、蝉蜕、黄连——钩藤饮子

惊啼、夜啼——蝉蜕

2、清热平肝:头痛眩晕

肝火头痛——夏枯草、栀子、黄芩肝阳眩晕——天麻、怀牛膝——天麻钩藤饮3、轻清疏泄:外感风热,头痛目赤、斑疹透发不畅【用法用量】煎服,3-12克,宜后下2022/12/11钩藤【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2022/12/1089天麻与钩藤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等,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病)。同中之异:天麻息风用于诸内风证,钩藤长于治热极生风证;天麻治头晕,虚实咸宜,钩藤长于治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不同点: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治疗痹证;钩藤降血压不宜久煎。2022/12/1190中药学天麻与钩藤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地龙【药用】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等的全体(前者称“广地龙”,后者称“土地龙”)2022/12/1191中药学地龙【药用】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等的全体(前地龙咸,寒。主下行主通。【功效应用】1、清热息风:高热惊痫、癫狂——朱砂、钩藤、牛黄2、通络:半身不遂、痹证——当归、乌头——补阳还五汤、小活络汤3、平喘:肺热咳喘——单用或配麻黄、黄芩4、利尿:小便不利、尿闭不通—车前子、木通【用法用量】煎服,4.5-9克;鲜品10-20克;研末1-2克2022/12/1192中药学地龙咸,寒。主下行主通。2022/12/1041中药学全蝎【药用】本品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的全体。2022/12/1193中药学全蝎【药用】本品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的全体。2022/12/全蝎(全虫)辛,平,有小毒。【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痉挛抽搐

急惊风——羚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