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第四章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1第一节全过程质量控制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10个基本步骤。1.有专人负责全面质控工作。2.对工作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普及质控知识。3.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质控方案得以实施的保证。4.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5.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6.仪器量器的定期鉴定、校正和正确使用。7。实验用水、试剂、质控品及校准品的质量符合要求。8.所采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性能良好。9.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对失控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或能力比对检验,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第一节全过程质量控制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2二、分析前质量控制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如由于饮食、性别、年龄、活动、昼夜节律等引起的生物学变异;药物可能对分析物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扰;标本采集、处理不当,而发生溶血、水分蒸发或使标本被污染等;申请单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标本编号错误等。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误差更大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护士、医生)都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培训。二、分析前质量控制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3三、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检验结果,仍然可能由于结果的传递和解释而产生误差。良好的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可极大地减少结果传递的误差,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经过培训的检验师对检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并考虑以下问题:该结果正常吗?是否与前次结果明显不同?是否与临床信息吻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检查是什么?可以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使用效率,提高检验报告的水平。三、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4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qualitycontrol,IQC,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室内质控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导致不满意因素的过程。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或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5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人员培训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仪器的检定与核准质控品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人员培训6(一)人员培训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应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每个实验室都应该培养一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技术骨干。(一)人员培训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应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7〔二)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alProcedure,SOP)文件做保障。这些SOP文件包括仪器使用及维护的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标准品等使用的操作规程和每个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等。〔二)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8(三)仪器的检定与核准对量具、光电或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用于临床标本分析的仪器应按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校准品应尽可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定各自的校准频度。(三)仪器的检定与核准对量具、光电或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9(四)质控品为质控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宜含有与测定标本同样的基础物质,其分析物应具有参考值、病理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三种水平浓度(四)质控品为质控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宜含有101.质控品的种类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2.质控品的特性理想的质控品应具备以下特性:①人血清基质,或尽血清本底一致,以减少基质效应;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纯;④成分分布均匀,瓶间变异小;⑤反应速率尽量与人血清一致;6、冻干品分稳定,即2-8度时稳定性大于24小时,一20oC时稳定性大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复溶后四小时内变异小于2%;质控品到达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在一年以上;①装质控品的瓶子应坚固耐用,材料应为玻璃或惰性塑料,颜色最好为棕色,须是平底,有牢固密封的瓶盖,且易于开启1.质控品的种类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113.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①严格按说明书操③确保冻干质控品复溶所用溶剂的质量;③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并保持每次加人量的一致性;④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振摇,使内容物完全溶切记剧烈振摇;⑤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质控品,过期的质控品不能使③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3.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①严12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质量目标设定靶值和控制限Levcy-Jenningr质控图(略)多规则质控技术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质量目标13(一)确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验室选用的质控方法(包括质控规则和质控品测定的个数)所需达到量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的形式表示。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各项目的总允许误,可参考美国(表4-1)和欧洲(表4-2)提出的各项目可接受的允许误差范围。(一)确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验室选用的质控方法(包括质控规14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15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16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17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18【二)设定靶值和控制限实验室应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测定新批号质控品各个项目的靶值,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同时应确定新批号质控品的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质控规则来决定【二)设定靶值和控制限实验室应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测19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对新批号的质控品进行测定,根据至少20天的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靶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靶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3至5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至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作为该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和常用标准差。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对新批号的质控品进行测定,根据至少20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个水平的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测定,收集数据,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作为该质控品有效期内的靶值和标准差。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有效期较短的试剂盒项目,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平均数和标准差有很大的难度。采用Crubbs氏法,只需连续测定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个水平的质控21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22多规则质控技术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时对一些微小变化的质控数据很难解释,使用多规则质控技术可揭示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其中有些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有些对系统误差敏感。方法即使用一组质控规则来判定分析是否在控,Westgard使用五个不同的规则来判断分析的可接受性,即在以上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4is和10x规则,由此提高了系统误差的检出概率。质控图的制作方法同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制作,即使用不同浓度的两份质控品,每日随病人标本测定,将结果分别点在相应的质控多规则质控技术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时对一些微小变化的质控数据很难232.质控规则(二)12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二士ZS。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2)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二士3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3)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X十ZS或X-Z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4)R4s: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的值超过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X十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了X一Z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5)41s:一个质控品连续四次的结果都超过X十IS或X一I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的测定结果都超过X十IS或X一I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6)10X: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的一侧。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2.质控规则24《五)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操作者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应填写失控报告单,上交专业主管(组长),由专业主管(组长)决定是否发出标本检验报告。《五)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操作者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252.失控原因分析失控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不当等。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质控品测定相关的病人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失控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病人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作出恰当的判断。如果为真失控,应该重新分析质控,质控结果在控时,对病人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果为假失控,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2.失控原因分析失控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试剂、校准品、质控26步骤(1)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主要目的是查明是否有人为误差,另外,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即重测的结果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新测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正常,说明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3)新开一批质控品,重新测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说明前一批质控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有效期和储存环境,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4)维护仪器,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5)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问题。(6)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则可能是仪器或试剂存在更复杂的原因,与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技术支援步骤(1)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主要目的是查明是否有人为误差27(六)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六)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28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个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②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③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个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29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个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①当月所有项目原始失控数据;②当月所有项目的质控图;③前面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累及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④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等。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个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30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即①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②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31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个月末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累及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个月末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32第三节室间质目评价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试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有两种类型的计划可进行室间质量评价,一种是能力比对检验,一种是区域性质控活动。第三节室间质目评价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33一、目的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分析方法的日间精密度。室间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目的:①鉴定实验室的工作缺陷;②建立方法的可接受限;③鉴定方法的可信性;④为实验室执照评定或认可提供客观依据;⑤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能力;③评价实验室结果的可比性。一、目的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分析方法的日间精密度。室间质34(二)开展空间质且评价活动的条件1.组织者省市临床检验中心负责所属地区的室间质量评价,全国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开展全国性的室间质量评价。一些大的质控品生产厂家及专业学术机构组织区域性的室间质量评价。2.参加单位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必须先建立完善的室内质控制度。3.调查标本调查标本可以是液体质控血清,也可以是冻干血清。调查标本应具有含量准确、均一性好及成分稳定的特点。4.调查标本的定值目前调查标本的定值方法主要有:①使用可靠的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定值;③血清先经透析除去预测成分,再加人定量的纯物质定值;③几个参考实验室用常规方法测定,取均值作为该血清的定值;④使用参考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均值为质控血清的定值。5.统一测定方法及测定标准室间质量评价的统计分析,要在相同方法、同类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二)开展空间质且评价活动的条件1.组织者省市临床检验中35二、方法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组织若干实验室,共同在规定时间内测定同一批标本,收集测定结果,作统计分析并按规则评分,最后总结评价,回报结果二、方法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组织若干实验室,共同在规定36三、能力比对检验能力比对分析(proficiencytesting,PT)是室间质量评价技术方案之一。它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也采用了此模式,PT已成为全球性室间质量保证系统kxtenalnalq。11tyassurancesystem,EQAS)的主要内容。其方法是将未知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实验室获得正确测定结果的能力,通过各实验室间持续的比较,为衡量实验室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标准。为了保护病人的利益和公众的福利,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临床实验室修正案(clinicallaberatoryimprov。ent。ndrnent,CI。IA’88),强制性地将PT作为实验室认可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能力比对检验能力比对分析(proficiencyte37《一)方法CLIA’88的PT方案规定,每年至少进行3次PT调查,每次调查至少包括5个不同的质控标本,即在一年的时间内,对于任一项目(如葡萄糖)至少可得15个测定。对某个特定分析结果如落于规定限内,则判为接受结果;否则为不可接受结果。对某一个接受结果,不再进行优劣分级。《一)方法CLIA’88的PT方案规定,每年至少进行3次P38CLIA’88的技术细则规定,S1、S2均应大于80,否则判为不满意;如果S1或S2连续两次不满意或有两次以上的不满意,则判为失败。PT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实验室学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①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理论体系的日渐丰富和完善;②人员素质的提高;③高质量仪器、试剂等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④国家参考系统(nationalreferencesystem,NRS)的建立和人血清质控物的应用,使得PT方案的靶值确定有了科学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基质效应,CLIA’88的技术细则规定,S1、S2均应大于80,否则39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40(二)用途及意义用途从PT报告中可以获得两个重要信息:①你自己的实验室与使用同一方法的其它实验室结果的差异;②与做同一试验,但使用不同方法的实验室结果比较的情况。除此之外,PT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用途:①评价实验室的分析能力;②监控实验室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③改正存在的问题;④改进分析能力、试验方法和同其它实验室的可比性;⑤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③作为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CLIA88要求)。(二)用途及意义用途从PT报告中可以获得两个重要信息:①41PT汇总报告的意义①了解所有参加PT的实验室成绩分布情况。定量PT报告包括同组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结果分布和有关描述,以及结果的频数分布。这些数据可以比较同组之间PT结果的差异和更多有用的信息。②PT汇总信息可以用来监测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状态;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最低工作水平;提供实验室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客观证据。PT汇总报告的意义①了解所有参加PT的实验室成绩分布情况。42第五节
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随着检验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化的试剂盒不断涌现。如何选择和评价高质量的、符合实验室分析要求的,以及使用方便和价廉的试剂盒,是检验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第五节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随着检验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43
一、生化检验试剂的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第一代产品是各医院实验室自行配制简单试剂,能开展的生化检测的方法及检测项目十分有限,由于无法统一标准,准确性极差。
50~70年代产生了第二代产品,即事先配制多种试剂,使用前临时混合在一起。由于受多种技术的限制,这类试剂的稳定性很差,多数在冰箱内只能保存数天,并且操作繁琐费时,容易加错试剂。
一、生化检验试剂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第一代产品是44第三代产品是干粉剂型生化试剂,也是商品试剂开发应用的开始。即70年代开发研制的冻于试剂,后又发展成干粉试剂,其优点是既可以较长期的保存,又便于运输。冻干试剂是先将各种化学试剂溶解混合后,分装在不同的试剂瓶内,再经冻干处理。但冻干试剂中残留的含水量不易精确控制,造成瓶间差较大。干粉试剂是将各种干燥的化学试剂直接混合加工而成,各瓶内试剂中所含水量均一。但冻干和干粉生化试剂在用前要复溶,复溶时对水质及其加入量要求很高,复溶后保存期短,稳定性差,常常造成浪费,同时不能抗干扰。
第三代产品是干粉剂型生化试剂,也是商品试剂开发应用的开始。即45第四代产品出自80年代末,即液体双生化试剂,其中分为单一试剂和双试剂,这种最新生化试剂的生产技术,使各种原来不易保存的生化试剂,不稳定的酶和辅酶能够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其优点是准确、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无需复溶,使用十分方便.不易浪费。而且使用前无需准备,可直接上机使用,井同样适用于手工法。
第四代产品出自80年代末,即液体双生化试剂,其中分为单一试剂46二、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一)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略)(二)试剂质量初评(略)《三)试剂性能特征的评估
二、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一)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略)47《三)试剂性能特征的评估
当试剂盒所装试剂外观正常,则需要对其性能和特征指标进行逐项评估。试剂盒的性能特征指标已在说明书上明确标示,用户的评估就是应用该试剂盒的试剂,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视结果是否符合这些指标。当然在进行这种评估时应特别注意,评估工作应建立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如仪器、量器须先经校正,测定程序要严格控制,并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试剂性能特征的评估当试剂盒所装试剂外观正常,则需要对481.测定准确度
通常用回收试验来衡量试剂盒的准确度。作回收试验时,回收值不得超出线性范围,回收率一般要求在100%士5%以内。
对于一些无法准确加人的待测物(如酶和一些难以得到的标准待测物)也可以用对比试验加以衡量。方法是用被评估试剂盒和认可的标准方法同时对若干标本进行测定,计算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一般应在0.9~1.0之间,否则说明其测定准确度与标准方法相差较大,直线的截距应近于0,否则说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1.测定准确度通常用回收试验来衡量试剂盒的准确度。作回收试492.检验精密度
精密度常以变异系数CV表示,包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两种,CV越小精密度越高。批间精密度的CV值一般大于批内,低含量标本的CV一般大于高含量标本。批间精密度差往往与试剂盒的稳定性和试剂的均匀性有关,但也与标本的均匀性有关,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标本非均匀性的影响。
2.检验精密度精密度常以变异系数CV表示,包括批内和批间变503.干扰物试验
通过试验观察试剂对干扰物影响的耐受程度。通常取一混合标本,从中分出几份,分别加人不同已知量的干扰物,然后测定出不同干扰物浓度下的待测物量,比较其测定结果,从各自的偏差程度即可了解这一干扰在试剂盒测定中的干扰程度。
商品试剂盒均应标明干扰物的种类及干扰的程度,用户不仅可对这些干扰物进行评价,也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其它可能的干扰物进行评估。
3.干扰物试验通过试验观察试剂对干扰物影响的耐受程度。通常514.测定线性范围
商品试剂盒的线性测定范围既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正确使用和鉴定试剂盒的关键指标之一。一般试剂盒的线性范围要求能覆盖临床上的参考值和常见疾病的医学决定水平,以减少标本稀释重测的机会。一旦线性范围变窄(通常是上限降低),该试剂盒即应废弃。造成试剂盒线性变窄的常见原因有:①生产中组分投料量不足,②生产后组分稳定性差,③运输、贮存不当,从而导致试剂盒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一般使用浓度不同的标准液作线性测定,但标准液中不存在蛋白质等物质的干扰(介质效应),因而有的测定特别是酶法测定,当酶量相对不足时用标准液所作线性范围可以达到指定的高限,但在测定同样高值标本时,结果却明显偏低,应引起注意。
4.测定线性范围商品试剂盒的线性测定范围既是衡量其质量的重525.稳定性试验
试剂盒的稳定性是指试剂盒试剂的不同状态在不同条件贮存后所保持其测定准确性的性能。大多数试剂盒具有原包装形式和使用时的工作液两种形式,少数试剂盒的原包装即为工作液。评估试剂盒的稳定性应包括原包装和工作液在试剂盒指定条件下的稳定性。
原包装形式有多种,如液体型、干粉型、冻干型、胶囊型等。其保存期较长,而当配成工作液后,其保存期一般较短。生产厂家在试剂盒的研制过程中,都已做过稳定性试验,并加有适当的稳定剂。但用户在选择和鉴定试剂盒时,仍需要检查其稳定性,尤其是在使用中发现测定结果偏低时。
试剂盒的稳定性与贮存条件密切相关,工作液的稳定性还和使用中污染与否有关,在评估时须保持指定条件贮存并要严防污染。
5.稳定性试验试剂盒的稳定性是指试剂盒试剂的不同状态在不53第四章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第四章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54第一节全过程质量控制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10个基本步骤。1.有专人负责全面质控工作。2.对工作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普及质控知识。3.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质控方案得以实施的保证。4.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5.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6.仪器量器的定期鉴定、校正和正确使用。7。实验用水、试剂、质控品及校准品的质量符合要求。8.所采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性能良好。9.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对失控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或能力比对检验,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第一节全过程质量控制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55二、分析前质量控制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如由于饮食、性别、年龄、活动、昼夜节律等引起的生物学变异;药物可能对分析物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扰;标本采集、处理不当,而发生溶血、水分蒸发或使标本被污染等;申请单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标本编号错误等。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误差更大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护士、医生)都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培训。二、分析前质量控制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56三、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检验结果,仍然可能由于结果的传递和解释而产生误差。良好的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可极大地减少结果传递的误差,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经过培训的检验师对检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并考虑以下问题:该结果正常吗?是否与前次结果明显不同?是否与临床信息吻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检查是什么?可以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使用效率,提高检验报告的水平。三、分析后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57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qualitycontrol,IQC,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室内质控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导致不满意因素的过程。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或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58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人员培训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仪器的检定与核准质控品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人员培训59(一)人员培训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应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每个实验室都应该培养一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技术骨干。(一)人员培训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应对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60〔二)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alProcedure,SOP)文件做保障。这些SOP文件包括仪器使用及维护的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标准品等使用的操作规程和每个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等。〔二)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61(三)仪器的检定与核准对量具、光电或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用于临床标本分析的仪器应按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校准品应尽可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定各自的校准频度。(三)仪器的检定与核准对量具、光电或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62(四)质控品为质控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宜含有与测定标本同样的基础物质,其分析物应具有参考值、病理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三种水平浓度(四)质控品为质控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宜含有631.质控品的种类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2.质控品的特性理想的质控品应具备以下特性:①人血清基质,或尽血清本底一致,以减少基质效应;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纯;④成分分布均匀,瓶间变异小;⑤反应速率尽量与人血清一致;6、冻干品分稳定,即2-8度时稳定性大于24小时,一20oC时稳定性大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复溶后四小时内变异小于2%;质控品到达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在一年以上;①装质控品的瓶子应坚固耐用,材料应为玻璃或惰性塑料,颜色最好为棕色,须是平底,有牢固密封的瓶盖,且易于开启1.质控品的种类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643.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①严格按说明书操③确保冻干质控品复溶所用溶剂的质量;③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并保持每次加人量的一致性;④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振摇,使内容物完全溶切记剧烈振摇;⑤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质控品,过期的质控品不能使③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3.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①严65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质量目标设定靶值和控制限Levcy-Jenningr质控图(略)多规则质控技术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质量目标66(一)确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验室选用的质控方法(包括质控规则和质控品测定的个数)所需达到量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的形式表示。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各项目的总允许误,可参考美国(表4-1)和欧洲(表4-2)提出的各项目可接受的允许误差范围。(一)确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验室选用的质控方法(包括质控规67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68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69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70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71【二)设定靶值和控制限实验室应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测定新批号质控品各个项目的靶值,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同时应确定新批号质控品的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质控规则来决定【二)设定靶值和控制限实验室应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测72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对新批号的质控品进行测定,根据至少20天的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靶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靶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3至5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至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作为该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和常用标准差。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对新批号的质控品进行测定,根据至少73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个水平的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测定,收集数据,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作为该质控品有效期内的靶值和标准差。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有效期较短的试剂盒项目,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平均数和标准差有很大的难度。采用Crubbs氏法,只需连续测定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个水平的质控74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75多规则质控技术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时对一些微小变化的质控数据很难解释,使用多规则质控技术可揭示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其中有些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有些对系统误差敏感。方法即使用一组质控规则来判定分析是否在控,Westgard使用五个不同的规则来判断分析的可接受性,即在以上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4is和10x规则,由此提高了系统误差的检出概率。质控图的制作方法同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制作,即使用不同浓度的两份质控品,每日随病人标本测定,将结果分别点在相应的质控多规则质控技术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时对一些微小变化的质控数据很难762.质控规则(二)12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二士ZS。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2)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二士3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3)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X十ZS或X-Z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4)R4s: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的值超过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X十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了X一Z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5)41s:一个质控品连续四次的结果都超过X十IS或X一I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的测定结果都超过X十IS或X一IS。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6)10X: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的一侧。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2.质控规则77《五)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操作者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应填写失控报告单,上交专业主管(组长),由专业主管(组长)决定是否发出标本检验报告。《五)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操作者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782.失控原因分析失控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不当等。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质控品测定相关的病人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失控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病人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作出恰当的判断。如果为真失控,应该重新分析质控,质控结果在控时,对病人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果为假失控,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2.失控原因分析失控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试剂、校准品、质控79步骤(1)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主要目的是查明是否有人为误差,另外,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即重测的结果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新测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正常,说明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3)新开一批质控品,重新测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说明前一批质控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有效期和储存环境,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4)维护仪器,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5)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问题。(6)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则可能是仪器或试剂存在更复杂的原因,与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技术支援步骤(1)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主要目的是查明是否有人为误差80(六)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六)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81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个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②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③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每个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82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个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①当月所有项目原始失控数据;②当月所有项目的质控图;③前面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累及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④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等。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个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83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即①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②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84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个月末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累及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个月末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85第三节室间质目评价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试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有两种类型的计划可进行室间质量评价,一种是能力比对检验,一种是区域性质控活动。第三节室间质目评价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86一、目的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分析方法的日间精密度。室间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目的:①鉴定实验室的工作缺陷;②建立方法的可接受限;③鉴定方法的可信性;④为实验室执照评定或认可提供客观依据;⑤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能力;③评价实验室结果的可比性。一、目的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分析方法的日间精密度。室间质87(二)开展空间质且评价活动的条件1.组织者省市临床检验中心负责所属地区的室间质量评价,全国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开展全国性的室间质量评价。一些大的质控品生产厂家及专业学术机构组织区域性的室间质量评价。2.参加单位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必须先建立完善的室内质控制度。3.调查标本调查标本可以是液体质控血清,也可以是冻干血清。调查标本应具有含量准确、均一性好及成分稳定的特点。4.调查标本的定值目前调查标本的定值方法主要有:①使用可靠的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定值;③血清先经透析除去预测成分,再加人定量的纯物质定值;③几个参考实验室用常规方法测定,取均值作为该血清的定值;④使用参考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均值为质控血清的定值。5.统一测定方法及测定标准室间质量评价的统计分析,要在相同方法、同类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二)开展空间质且评价活动的条件1.组织者省市临床检验中88二、方法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组织若干实验室,共同在规定时间内测定同一批标本,收集测定结果,作统计分析并按规则评分,最后总结评价,回报结果二、方法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组织若干实验室,共同在规定89三、能力比对检验能力比对分析(proficiencytesting,PT)是室间质量评价技术方案之一。它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也采用了此模式,PT已成为全球性室间质量保证系统kxtenalnalq。11tyassurancesystem,EQAS)的主要内容。其方法是将未知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实验室获得正确测定结果的能力,通过各实验室间持续的比较,为衡量实验室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标准。为了保护病人的利益和公众的福利,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临床实验室修正案(clinicallaberatoryimprov。ent。ndrnent,CI。IA’88),强制性地将PT作为实验室认可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能力比对检验能力比对分析(proficiencyte90《一)方法CLIA’88的PT方案规定,每年至少进行3次PT调查,每次调查至少包括5个不同的质控标本,即在一年的时间内,对于任一项目(如葡萄糖)至少可得15个测定。对某个特定分析结果如落于规定限内,则判为接受结果;否则为不可接受结果。对某一个接受结果,不再进行优劣分级。《一)方法CLIA’88的PT方案规定,每年至少进行3次P91CLIA’88的技术细则规定,S1、S2均应大于80,否则判为不满意;如果S1或S2连续两次不满意或有两次以上的不满意,则判为失败。PT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实验室学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①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理论体系的日渐丰富和完善;②人员素质的提高;③高质量仪器、试剂等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④国家参考系统(nationalreferencesystem,NRS)的建立和人血清质控物的应用,使得PT方案的靶值确定有了科学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基质效应,CLIA’88的技术细则规定,S1、S2均应大于80,否则92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93(二)用途及意义用途从PT报告中可以获得两个重要信息:①你自己的实验室与使用同一方法的其它实验室结果的差异;②与做同一试验,但使用不同方法的实验室结果比较的情况。除此之外,PT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用途:①评价实验室的分析能力;②监控实验室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③改正存在的问题;④改进分析能力、试验方法和同其它实验室的可比性;⑤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③作为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CLIA88要求)。(二)用途及意义用途从PT报告中可以获得两个重要信息:①94PT汇总报告的意义①了解所有参加PT的实验室成绩分布情况。定量PT报告包括同组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结果分布和有关描述,以及结果的频数分布。这些数据可以比较同组之间PT结果的差异和更多有用的信息。②PT汇总信息可以用来监测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状态;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最低工作水平;提供实验室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客观证据。PT汇总报告的意义①了解所有参加PT的实验室成绩分布情况。95第五节
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随着检验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化的试剂盒不断涌现。如何选择和评价高质量的、符合实验室分析要求的,以及使用方便和价廉的试剂盒,是检验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第五节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随着检验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96
一、生化检验试剂的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第一代产品是各医院实验室自行配制简单试剂,能开展的生化检测的方法及检测项目十分有限,由于无法统一标准,准确性极差。
50~70年代产生了第二代产品,即事先配制多种试剂,使用前临时混合在一起。由于受多种技术的限制,这类试剂的稳定性很差,多数在冰箱内只能保存数天,并且操作繁琐费时,容易加错试剂。
一、生化检验试剂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第一代产品是97第三代产品是干粉剂型生化试剂,也是商品试剂开发应用的开始。即70年代开发研制的冻于试剂,后又发展成干粉试剂,其优点是既可以较长期的保存,又便于运输。冻干试剂是先将各种化学试剂溶解混合后,分装在不同的试剂瓶内,再经冻干处理。但冻干试剂中残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合同
- 2025年度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投标邀请书
- 2025年度商业地产商品房预售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格式修订及要点解析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宠物寄养与宠物保险及理赔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住宅地产项目代建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跨境贸易人民币担保合同
- 2025年度餐厅厨房设备更新及店面装修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借款合同范本大全
- 人工挖孔桩施工(图文教程)
- 2022农业专业技术员职称考试题库(1500题)
- GB∕T 36970-2018 消费品使用说明 洗涤用品标签
- 人教PEP(三起)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单词默写练习 (分单元编排)
- TSG-Z7003-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高清正版
- 汽车VIN效验码计算器
- 德州寺北35千伏输变电工程节地评价报告
- 用友NC财务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全)
- 数据库专业实践报告高
- Y620优众变频器说明书
-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5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