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_第1页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_第2页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_第3页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_第4页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2015年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1本课程重点1、所得税2、企业合并3、合并财务报表2022/12/112本课程重点1、所得税2022/12/102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3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4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5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6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7最新高级财务会计--第1章-所得税课件8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P314)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022/12/119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P314)2022/12/109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315)2022/12/1110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315)2022/12/10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022/12/111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资产、负三、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一)资产的计税基础(P315)

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税基础

=成本-本期及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2022/12/1112三、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一)资产的计税基础(P31、固定资产

会计:帐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原价-税收累计折旧

2022/12/11131、固定资产

2022/12/1013【例题】甲公司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成本为5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使用年限为5年,固定资产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项目第一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第四年末第五年末会计年折旧额⑴20001200720540540税法年折旧额⑵10001000100010001000账面价值⑶(原价-会计累计折旧)3000180010805400计税基础⑷(原价-税法累计折旧)40003000200010000暂时性差异⑸=⑷-⑶100012009204600当年发生差异1000200-280-460-4602022/12/1114【例题】甲公司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成本为5000万元,预计2、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会计:入账价值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税收:①一般情况计税基础=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

结论:初始确认一致,不形成暂时性差异②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计税基础=会计入帐价值的150%

结论:形成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所得税影响2022/12/11152、无形资产

2022/12/1015【例】A企业2011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l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6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11年7月1日已达到预定用途,会计和税法规定摊销年限10年,2011年A企业会计利润为5000万元。

2022/12/1116【例】A企业2011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20222011年7月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600计税基础=900暂时性差异=900-600=300201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600-30=570计税基础=900-45=855暂时性差异=855-570=285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400*50%-15=47852022/12/11172011年7月1日2022/12/10172)无形资产后续计量会计: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规定的累计摊销

2022/12/11182)无形资产后续计量2022/12/1018【例题】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

账面价值=100万元

计税基础=100-100÷10=90万元2022/12/1119【例题】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因2022/12/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税收:计税基础=成本

2022/12/1120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2022/12/1020【例】20×8年10月20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支付价款80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8年l2月31日,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市价为8800万元,20×9年12月31日的市价为9200万元。

项目20×8末20×9末账面价值88009200计税基础80008000暂时性差异8001200当期发生差异8004002022/12/1121【例】20×8年10月20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税收:计税基础=成本

注意: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差别,不需要纳税调整

2022/12/1122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22/12/10224.投资性房地产

(1)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会计:帐面价值=成本-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税收:计税基础=成本-税收累计折旧(摊销)

(2)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

会计:帐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税收:计税基础=成本-税收累计折旧(摊销)

注意: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差别: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计税基础一般不变,但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计税基础是在变小的。2022/12/11234.投资性房地产

2022/12/1023【例题】20×8年1月2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土地使用权即对外出租,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8000万元,使用年限50年。A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税法规定按50年平均摊销。20×8年l2月31日,该项土地使用权的市价为8800万元,20×9年12月31日的市价为9200万元。

项目20×8末20×9末账面价值88009200计税基础78407680暂时性差异9601520当期发生差异9605602022/12/1124【例题】20×8年1月2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土地使5、持有至到期投资(1)国库券、特种国债税法规定免征所得税,会计规定期末确认利息收入,要进行纳税调整,但不形成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企业债券

1)每年末付息会计与税法一致,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但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到期一次付息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22/12/11255、持有至到期投资2022/12/10256、长期股权投资(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初始成本账面价值=初始成本-减值准备2022/12/11266、长期股权投资2022/12/1026(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a)初始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

账面价值=初始成本计税基础=初始成本

两者没有差异2022/12/1127(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2022/12/1027b)初始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账面价值=初始成本+调整数计税基础=初始成本

两者存在暂时性差异2022/12/1128b)初始投资成本<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②持有期间确认的投资损益账面价值=初始成本(+调整数)+确认的投资收益-确认的投资损失计税基础=初始成本两者存在暂时性差异③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账面价值=初始成本(+调整数)+确认的投资收益-确认的投资损失±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数计税基础=初始成本两者存在暂时性差异2022/12/1129②持有期间确认的投资损益2022/12/10297、存货账面价值=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计税基础=成本2022/12/11307、存货2022/12/10308、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税基础=应收账款余额2022/12/11318、应收账款2022/12/1031【例19-9】A公司2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600万元的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假定该公司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均为0。账面价值=5400因有关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6000

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产生600万元暂时性差异,在应收账款发生实质性损失时,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2022/12/11322022/12/1032(二)负债的计税基础(P320)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

2022/12/1133(二)负债的计税基础(P320)2022/12/10331、预计负债

(1)如果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

或有事项中亏损合同、产品质量保证等确认的预计负债都属于这种情况。计税基础=0

2022/12/11341、预计负债

2022/12/1034

【例题】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200万元的预计负债。假定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0万=0

2022/12/1135【例题】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20

(2)如果税法规定对于费用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税前扣除时点(与会计规定完全一致)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没有任何差异,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2022/12/1136(2)如果税法规定对于费用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税前扣(3)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与会计规定完全不一致)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形成一次性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例题】假如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5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如果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

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500万元

2022/12/1137(3)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2022/12/12、预收账款

(1)与税法一致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例题】企业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一致。

会计:账面价值=100万元

税收:计税基础=100-0=100万元

2022/12/11382、预收账款

2022/12/1038(2)与税法不一致

计税基础=0【例题】企业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会计:账面价值=100

税收:计税基础=100-100=0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22/12/1139(2)与税法不一致2022/12/1039

3、应付职工薪酬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22/12/11403、应付职工薪酬

2022/12/104【例题】某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3000万元,尚未支付。(1)假定按照税法规定的可予税前扣除的合理部分为300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3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3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3000万元。

不形成暂时性差异2022/12/1141【例题】某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20

(2)假定按照税法规定的可予税前扣除的合理部分为220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3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3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3000万元。

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但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进行纳税调整。2022/12/1142(2)假定按照税法规定的可予税前扣除的合理2022/12

4.其他应付款企业应交的税收罚款和滞纳金等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2022/12/11434.其他应付款2022/12/1043(三)暂时性差异(P322)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22/12/1144(三)暂时性差异(P322)2022/12/1044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P322)(1)含义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2022/12/1145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P322)2022/12/1045(2)纳税调整的影响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利润-发生的应纳税差异=纳税所得会计利润+转回的应纳税差异=纳税所得2022/12/1146(2)纳税调整的影响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3)判断标准①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②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2/12/1147(3)判断标准2022/12/1047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3)(1)含义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2022/12/1148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3)2022/12/1048(2)纳税调整的影响

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利润+发生的可抵扣差异=纳税所得会计利润-转回的可抵扣差异=纳税所得2022/12/1149(2)纳税调整的影响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3)判断标准

①资产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②负债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2/12/1150(3)判断标准2022/12/1050(四)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即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形成暂时性差异2022/12/1151(四)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022/12/1051

会计:销售费用

税收:符合条件的以后可抵扣

【例题】本期发生超标广告费100万元,假定未来可抵扣100万元。

计税基础=1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2022/12/1152会计:销售费用

2022/12/10522、按税法规定以后年度可弥补的亏损

【例题】某企业2007年会计利润为-3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假定未来5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计税基础=2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2022/12/11532、按税法规定以后年度可弥补的亏损

2022/12/1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P324)(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P328)

1、一般原则

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022/12/1154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P324)(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P329)

某项交易不属于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22/12/1155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P329)2022/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期末累计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借)→所得税费用(-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贷)→所得税费用(+借)2022/12/1156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2022/12/1056

2)适用税率的确定

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3)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2022/12/11572)适用税率的确定2022/12/1057

[例]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初借方余额为540万元(假定上期无法预知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720万元,上期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本期转回720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为()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减值准备外的其他暂时性差异)。A.贷方1530B.借方1638C.借方1110D.贷方4500答案:C2022/12/1158[例]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解析】方法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3720-720)×25%=750(万元)以前各期累计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40/15%=3600(万元)本期由于所得税税率变动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600×(25%-15%)=360

故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发生额=750+360=1110(万元)。方法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540/15%+3720-720)×25%-540

=1110(万元)。2022/12/1159【解析】方法一:2022/12/10594)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022/12/11604)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2022/12/1060

[例]甲公司2004年12月25日购入管理用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5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使用年限为5年,固定资产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2008年以前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企业自2008年起,所得税税率变为25%。假定甲公司2005年至2009年各年的利润总额均为3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和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的期间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22/12/1161[例]甲公司2004年12月25日购入管理用设备一台要求:(1)计算该项固定资产各年末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金额。(2)计算各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3)编制各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2022/12/1162要求:2022/12/1062项目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末2009年末会计年折旧额⑴20001200720540540税法年折旧额⑵10001000100010001000账面价值⑶(原价-会计累计折旧)3000180010805400计税基础⑷(原价-税法累计折旧)40003000200010000暂时性差异⑸=⑷-⑶100012009204600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适用的税率⑹33%33%25%25%2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⑺=⑸×⑹3303962301150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收益⑻(期末-期初)33066-166-115-115会计利润⑼30003000300030003000应纳税所得额⑽[会计利润+(本年末差异-上年末差异)]40003200272025402540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适用的税率⑾33%33%33%25%25%应交所得税⑿=(⑽)×6635635所得税费用⒀=⑿-⑻9909901063.6750750借:所得税费用9909901063.6750750

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或贷)330(借)66(借)166(贷)115(贷)115(贷)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66356352022/12/1163项目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

4、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确认被投资单位亏损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如准备长期持有,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投资企业改变意图拟对外出售,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2022/12/11644、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确认被投资单位亏损而(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P324)

1、一般原则

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022/12/1165(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P324)

1、一般原则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

=期末累计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贷)→所得税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借)→所得税费用(-贷)2022/12/1166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2022/12/10662)适用税率的确定

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3)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4)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2022/12/11672)适用税率的确定2022/12/10673、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1)商誉的初始确认(P326)

会计:商誉=合并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如果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外购商誉的计税基础=0

准则要求不确认商誉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2022/12/11683、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2022/12/1【例题】假定A企业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6元)购入B企业100%的净资产,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购买日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2022/12/1169【例题】假定A企业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项目公允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300020001000应收账款10001000---存他应付款(100)0(100)应付账款(700)(700)0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5000360014002022/12/1170项目公允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3000200010

假定B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项交易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及商誉金额如下: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5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25%)375

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4650商誉1350企业合并成本6000

所确认的商誉金额1350万元和计税基础0之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再进一步确认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2022/12/1171假定B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项交易中应2022用会计分录来表示:(1)借:固定资产3000应收账款1000存货类科目1800商誉1000贷:其他应付款100应付账款700股本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00(2)借:商誉37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75(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商誉25商誉=1000+375-25=1350(万元)2022/12/1172用会计分录来表示:2022/12/1072(2)如果税法规定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该商誉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2022/12/1173(2)如果税法规定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

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2/12/1174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

3)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①如准备长期持有,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递延所得税②投资企业改变意图拟对外出售,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2022/12/1175

3)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三)特殊交易或事项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330)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1)政策变更、差错更正调整留存收益(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2022/12/1176(三)特殊交易或事项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330)2022/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在以前期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购买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2/12/1177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2022/12/1077

(1)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取得新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商誉所得税费用2022/12/1178(1)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取得新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相关情况(2)其他情况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P330【例19-20】2022/12/1179(2)其他情况2022/12/1079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P331)(一)所得税费用的组成

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其中: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

2022/12/1180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P331)2022/12/108(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1.一般情况下→利润表(所得税费用)

2.企业合并→调整商誉

3.确认时计入权益的交易→计入权益(资本公积)

2022/12/1181(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1.一般情况下→利润表(所得【2009年】甲公司20×8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2)计提与担保事项相关的预计负债6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与上述担保事项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扣除;(3)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22/12/1182【2009年】甲公司20×8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

(4)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2022/12/1183(4)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计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答案】D

【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C不正确。2022/12/1184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

2.甲公司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A.-35万元

B.-20万元

C.15万元

D.30万元

【答案】B

【解析】递延所得税费用=(60-140)×25%=-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60×2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资本公积,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2022/12/11852.甲公司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是()。2022/【2010年】甲公司20×9年度涉及所得税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股权,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甲公司20×7年2月8日购入,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400万元。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初始投资成本。

(2)20×9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对A设备计提折旧。A设备的成本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根据税法规定,A设备的折旧年限为l6年。假定甲公司A设备的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2022/12/1186【2010年】甲公司20×9年度涉及所得税的有关交易或(3)20×9年7月5日,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B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B专利技术的成本为4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根据税法规定,B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的l50%。假定甲公司B专利技术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4)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l000万元。该商誉系20×7年12月8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l00%股权并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初始计量金额为3500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

2022/12/1187(3)20×9年7月5日,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B专利(5)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0×7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出租,成本为68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9年12月31日,已出租C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l200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已出租C建筑物以历史成本按税法规定扣除折旧后作为其计税基础,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0×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l5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未来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3小题至第4小题。

2022/12/1188(5)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0×7年12月30日投入使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各项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商誉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B.无形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C.固定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D.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E.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参考答案】ACE

2022/12/1189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各项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9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确认所得税费用3725万元

B.确认应交所得税3840万元

C.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ll5万元

D.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0万元

E.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70万元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确认应交所得税

=(15000+300(2)-200×50%+1000-840)×25%=384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300+1000-840)×25%=115(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3840-115=3725(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1000)×25%=325(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840×25%=210(万元)

2022/12/1190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9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例题】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8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8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8年9月5日,甲公司以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2022/12/1191【例题】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

(3)甲公司于20×6年购入的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8年12月3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可分得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款项尚未收到。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8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2022/12/1192(3)甲公司于20×6年购入的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

②甲公司20×8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存在其他差异。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2022/12/1193(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

要求:

(1)确定甲公司20X8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20X8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

(2)计算甲公司20X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3)编制甲公司20X8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2022/12/1194要求:

(1)确定甲公司20X8年12月31日有关资

(1)确定甲公司20X8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2008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收账款24000-2000=2200024000

2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6002400200

长期股权投资28002800

应收股利200200

其他应付款48004500

300合计

20023002022/12/1195(1)确定甲公司20X8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2)计算甲公司20X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2300×25%-650=-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75(万元)(3)编制甲公司20X8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3000-弥补的亏损2600+可抵扣2300-分得现金股利200)×25%=6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700

资本公积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5

递延所得税负债5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25

2022/12/1196(2)计算甲公司20X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例]甲公司20X7年末、20X8年末的利润表“利润总额”项目的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4197万元。20X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X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X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假设20X7年前未产生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2022/12/1197[例]甲公司20X7年末、20X8年末的利润表“利20(1)20X7年:①20X7年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0万元。②20X6年12月购入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其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税法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③20X7年支付非公益性赞助支出为600万元。2022/12/1198(1)20X7年:2022/12/1098

④20X7年本年发生新技术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500万元,其中900万元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年末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20X7年尚未开始摊销,从20X8年开始摊销)。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无形资产按照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摊销方法、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⑤20X7年支付违反税收罚款支出300万元。2022/12/1199④20X7年本年发生新技术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5020X8年:①20X8年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2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50万元,本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②20X8年支付非公益赞助支出为800万元。2022/12/1110020X8年:2022/12/10100③20X8年发生非“三新”技术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210万元,其中810万元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20X8年尚未开始摊销)。税法规定,企业自行开发的非“三新”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该无形资产按照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摊销方法、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④20X8年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200万元。2022/12/11101③20X8年发生非“三新”技术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2要求:(1)计算20X7年暂时性差异并填列下表。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总计

2022/12/11102要求: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计算20X7年应交所得税。(3)计算20X7年递延所得税费用。(4)计算20X7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5)编制20X7年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2022/12/11103(2)计算20X7年应交所得税。2022/12/10103(6)计算20X8年暂时性差异并填列下表。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预计负债

总计

2022/12/11104(6)计算20X8年暂时性差异并填列下表。项目账面价值计税

(7)计算20X8年应交所得税。(8)计算20X8年递延所得税费用。(9)计算20X8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编制20X8年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2022/12/11105(7)计算20X8年应交所得税。2022/12/10105(1)计算20X7年暂时性差异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1000

1100

100固定资产1440

1620

180无形资产900

1350

450(但不确认所得税的影响)总计

730(280+450)2022/12/11106(1)计算20X7年暂时性差异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2)计算20X7年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4000+100+180+600-(1500-900)×50%+300]×33%=1610.4(万元)(3)计算20X7年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100+180)×25%=7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70万元(4)计算20X7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610.4-70=1540.4(万元)(5)编制20X7年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540.4

递延所得税资产7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10.42022/12/11107(2)计算20X7年应交所得税2022/12/10107(6)计算20X8年暂时性差异: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20002250

250固定资产10921440

348无形资产16202025

405(但不确认所得税的影响)预计负债2000

200总计

1203(798+405)2022/12/11108(6)计算20X8年暂时性差异: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7)计算20X8年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4197+150+[(288-180)+60]+800-[(1350-900)/10]+200}×25%=1367.5(万元)(8)计算20X8年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798×25%=199.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7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99.5-70=129.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29.5(万元)2022/12/11109(7)计算20X8年应交所得税2022/12/10109(9)计算20X8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367.5-129.5=1238(万元)(10)编制20X8年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238

递延所得税资产129.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67.52022/12/11110(9)计算20X8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22/12/1【2012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9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事项如下:①当期购入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②收到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1600万元,相关资产至年末尚未开始计提折旧。甲公司20×9年利润总额为52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年初余额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下列关于甲公司20×9年所得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有()。A.所得税费用为900万元B.应交所得税为130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万元D.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00万元【答案】CD【解析】20×9年应交所得税=(5200+1600)×25%=17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60×25%=40(万元),对应资本公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1600×25%=400(万元);所得税费用=1700-400=1300(万元)。2022/12/11111【2012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9年发生【2013年】甲公司20×2年实现利润总额3640万元,当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自3月20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0×2年以银行存款支付研发支出共计68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的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的支出400万元。研发活动至20×2年底仍在进行中。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022/12/11112【2013年】甲公司20×2年实现利润总额3640万(2)7月10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5.5元的价格购入20万股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7.8元。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其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2022/12/11113(2)7月10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5.5元的价格购入20万股(3)20×2年发生广告费2000万元,甲公司年度销售收入98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题不考虑中期财务报告的影响;除上述差异外,甲公司20×2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所得税影响。2022/12/11114(3)20×2年发生广告费2000万元,甲公司年度销售收入要求:(1)对甲公司20×2年自行研发新技术发生的支出进行会计处理,计算20×2年12月31日所形成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2)对甲公司购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进行会计处理,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2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编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3)计算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2022/12/11115要求:2022/12/10115【答案】(1)甲公司针对该项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为: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400

——费用化支出280

贷:银行存款680借:管理费用28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802022/12/11116【答案】2022/12/1011620×2年12月31日所形成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400×150%=600(万元)。甲公司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理由:对于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虽然形成暂时性差异,但是属于初始确认时产生的,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2022/12/1111720×2年12月31日所形成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400×15(2)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为: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10贷:银行存款11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6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6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在20×2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110(万元)。2022/12/11118(2)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为:2022/12/10甲公司针对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理由: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156万元,计税基础为11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6万元,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5万元,并将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1.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1.52022/12/11119甲公司针对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理由:该项可(3)甲公司20×2年应纳税所得额=3640-280×50%+(2000-9800×15%)=4030(万元)。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4030×25%=1007.5(万元)甲公司本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007.5-(2000-9800×15%)×25%=87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875

递延所得税资产13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7.52022/12/11120(3)甲公司20×2年应纳税所得额2022/12/10120

六、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334)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2022/12/11121六、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

【例题】母公司2008年向子公司销售商品20000万元,销售成本16000万元;子公司购进的该商品本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年末存货,所得税税率均为25%。在2008年12月31日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20000借:营业成本4000

贷:存货4000完整经济主体的账面价值=16000个别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2000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

贷:所得税费用10002022/12/11122【例题】母公司2008年向子公司销售商品20000万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123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123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