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柳永1了解宋词相关的知识。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体会诗歌的感情,并把握其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了解宋词相关的知识。学习目标2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3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4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风格比较豪放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5柳永
(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柳永
(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6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柳永7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8“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别林斯基(俄)读过这首词,留在你脑海中的有哪些画面?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概括上下阙的内容。“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9上阕:依依惜别
下阕:羁旅长愁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上阕:依依惜别下阕:羁旅长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只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而且渲染一种悲苦凄凉的气氛,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通过哪些意象体现的?从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只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11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12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13寒蝉长亭骤雨景语凄切、落寞别离之愁悲凉、清冷情感寒蝉长亭骤雨景语凄切、落寞别离之愁悲凉、清冷情感14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看似简单写景,好像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但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连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看来这是一个很好开头,起句便给全诗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全诗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看似简单写景15情——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情——都门帐饮无绪,矛盾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16情——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心中千言万语要和对方说,却激动地哽咽,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动作神态的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真挚动人情——执手相看泪眼,
17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景——念去去,千里烟波,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18分析炼字念
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是恋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彼此留恋挂念,不忍离去的心情。同时,又为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上下片的过渡衔接自然。分析炼字念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19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楚天,与无边广漠相对的是一叶行舟和孤寂行人,此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20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虚半实。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21伤离别。自古伤离别是常情,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接着又转入现实的痛苦中来: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更让人难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那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2(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23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24杨柳岸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25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青青着地垂,此夜曲中闻折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6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秋天早晨的分更凉。“晓风”意味着离
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秋天早晨的分更凉。2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2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今宵酒醒何处?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醉不成欢惨将别——29酒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来酒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酒醒30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的人心情。
酒醒
愁来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31杨柳岸晓风残月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柳——留谐音,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婉约派的代表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杨柳岸晓风残月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3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承上片念去去,写想象别后酒醒所见。这几句是想象的虚景,因情设景。虚构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表现作者分别后孤独、无助、迷茫的精神状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3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良辰好景虚设”为什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3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说。“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上片,更能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包含的深情。这就达到了虚实相济的效果。“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千种35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意境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烟波、暮霭、楚天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上片下片实写虚写感情基调:凄凉哀婉词中描写的景物
36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37上阕:
皆离别难
写实景语:
情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上阕:皆离别难写实景语:情语:寒蝉凄切38皆下阕:相思苦写虚景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情语: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皆下阕:相思苦写虚景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情语:39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伤离别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伤40
语言自然。不喜欢堆砌辞藻和大量用典,而是以本色的语言抒发情感。采用白描手法,通过细节的刻画,写出人物不忍分离的情景,真挚感人。上实下虚,前呼后应,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艺术特色小结语言自然。不喜欢堆砌辞藻和大量用典,而是以41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白描手法融情于景虚实相生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白描手法融情于景42虚实结合举例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虚虚实结合举例望庐山瀑布实虚4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实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44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柳永45了解宋词相关的知识。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体会诗歌的感情,并把握其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了解宋词相关的知识。学习目标46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47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48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风格比较豪放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49柳永
(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柳永
(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50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柳永51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52“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别林斯基(俄)读过这首词,留在你脑海中的有哪些画面?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概括上下阙的内容。“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53上阕:依依惜别
下阕:羁旅长愁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上阕:依依惜别下阕:羁旅长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54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只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而且渲染一种悲苦凄凉的气氛,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通过哪些意象体现的?从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只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55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56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57寒蝉长亭骤雨景语凄切、落寞别离之愁悲凉、清冷情感寒蝉长亭骤雨景语凄切、落寞别离之愁悲凉、清冷情感58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看似简单写景,好像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但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连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看来这是一个很好开头,起句便给全诗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全诗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看似简单写景59情——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情——都门帐饮无绪,矛盾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60情——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心中千言万语要和对方说,却激动地哽咽,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动作神态的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真挚动人情——执手相看泪眼,
61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景——念去去,千里烟波,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62分析炼字念
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是恋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彼此留恋挂念,不忍离去的心情。同时,又为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上下片的过渡衔接自然。分析炼字念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63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楚天,与无边广漠相对的是一叶行舟和孤寂行人,此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64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半虚半实。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65伤离别。自古伤离别是常情,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接着又转入现实的痛苦中来: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更让人难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那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66(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67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68杨柳岸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69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青青着地垂,此夜曲中闻折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70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秋天早晨的分更凉。“晓风”意味着离
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秋天早晨的分更凉。7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7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今宵酒醒何处?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醉不成欢惨将别——73酒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来酒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酒醒74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的人心情。
酒醒
愁来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75杨柳岸晓风残月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柳——留谐音,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婉约派的代表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杨柳岸晓风残月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7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承上片念去去,写想象别后酒醒所见。这几句是想象的虚景,因情设景。虚构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表现作者分别后孤独、无助、迷茫的精神状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结:7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良辰好景虚设”为什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78“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说。“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上片,更能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包含的深情。这就达到了虚实相济的效果。“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千种79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意境寒蝉、长亭、骤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学科通识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乌尊镇中学2025年3月高三年级综合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商务英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轮机原理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历下区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化学试题下学期一模预考试题含解析
-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质量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临清2025届初三数学试题模拟试卷(一)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卷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威海职业学院《血液流变学与人体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安管人员七新题库及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 拌和站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书
- 电路原理图设计评审检查要素表
- 最新公司客户订单流程管理制度
- 生物分离工程第四章膜分离技术.ppt
- 工控机测试标准
- 招标代理费 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相关规定
- 屋面顶板堵漏注浆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表(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