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学习目标】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及特点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涨

19141945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觉醒

概念解释

民族民主运动:在近现代,"民族运动"或"民族主义革命"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民主运动"或"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斗争。(到帝国主义时代,开始出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或民主革命,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时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18世纪,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地区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1.一战前亚非拉进行了哪些民族民主运动?2.这些民族民主运动主要由哪些阶级领导?3.这些民族民主运动结果怎样?知识回顾1.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①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②拉丁美洲的全面独立:1826年西属拉美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获得了独立。③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1889年,巴西废除奴隶制,建立共和国。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颁布资产阶级宪法。2、亚洲民族民主运动(觉醒)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885年国大党成立;1905年提拉克领导反英斗争新高潮;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②伊朗的立宪革命:1905-1911,虽然失败,但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③中国辛亥革命: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3、非洲的抗争①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反英斗争,后失败,英国占领埃及。②苏丹马赫迪起义:起义持续近20年,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③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孟尼利克二世领导抗击意大利的反侵略斗争胜利。思考,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1、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为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契机。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加强掠夺以及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3、一战期间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4、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5、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总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二、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东亚: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3、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反对英法占领斗争。4、南亚: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一)东亚: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4年,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大革命兴起。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汉口、九江等英租界,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继续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1931年—1945年,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突出贡献1、第一次武装起义(无产阶级领导)时间:1926-1927组织:印尼共产党参与者: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伊斯兰教教师和华侨劳动者等范围: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削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低下意义:沉重打击了殖民者统治,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2、发展: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民族资产阶级领导)背景: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结果: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主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苏加诺(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领袖,1927年7月,组织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1928年3月将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改组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并任主席,试图通过“不合作”方式争取民族独立。二战后,通过独立战争,印尼最终于1949年独立。(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1915年,泰戈尔称甘地为“圣雄”人们尊称他为“圣雄甘地”,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为实现理想,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依据材料概括,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战争带来的生活困苦,激化了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给印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期的殖民压迫剥削,严重阻碍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和英国殖民统治之间、印度民族和宗主国英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印度殖民运动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民族主义者都幻想同英国合作以换取印度的自治。而英国也含糊答应印度自治,以换取印度参战。战后英印当局实行《罗拉特法》,规定“对煽动叛乱嫌疑犯可以不加审判即予监禁”。继续保持殖民当局的特殊镇压权力、制止革命运动的发生,使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使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1919年3月13日,约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这一惨案,直接激起印度人民的不满,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阿姆利则惨案给英印关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阿姆利则惨案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的两面性策略,激起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阶段(1920~1922年)全面抵制。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名誉职位等,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第二阶段(1930~1934年)“食盐进军”。甘地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2、过程(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阶段:1920——1922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进入全面抵制阶段方式:1、放弃英国授予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抵制在殖民政府、法院、英国学校中工作和学习;2、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用手工制品抵制英国商品(手纺车运动)

3、拒绝纳税;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局限: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止默《甘地论》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甘地《印度自治》(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纺车运动:实行非暴力不合作,拒绝使用洋布,倡导改穿土布衣服,恢复手工纺织。目的:反对印度经济被资本主义西化,坚持发展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信仰印度文明。根本目的:还是获得印度民族自治、独立,体现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第一阶段:1920——1922年第二阶段:1930——1934年甘地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食盐进军”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取消盐税、释放政治犯等11条要求,企图通过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途径,把印度广大阶层吸引到独立运动中来。英印当局拒绝了甘地的所有要求,于是甘地选定反对食盐专卖法作为此次抗争的突破口。1930年3月率领非暴力反抗者徒步前往西海岸,开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战,被称为“食盐长征”。(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目的: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唤醒和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结果: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虽遭到镇压,但迫使英国当局答应部分要求。如释放政治犯,允许人民煮盐等突破口:反对食盐专卖法第一阶段:1920——1922年第二阶段:1930——1934年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由于二战时甘地、尼赫鲁领导下的国大党支持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以此为条件要求英国答应印度独立,还提出由印度人组织国民政府,遭到拒绝。1940年10月,国大党再次发动不合作运动,1942年8月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因此被捕,运动陷入低谷。甘地在狱中几次绝食,从1944年初到1945年初才陆续被释。甘地一生坐过无数次监狱,绝食斗争17次,最长的一次达21天。依据材料分析“退出印度运动”的原因有哪些?结果如何?(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印度总督欧文“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3、影响: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意义:(1)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发展(革命性)(2)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民族性)(3)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甘地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局限性:(1)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革命的深入发展(动摇性和妥协性)(2)开展“手纺车运动”等,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一)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二)摩洛哥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斗争(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一)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一战期间,埃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战后,英国卷土重来,埃及的工商业遭到沉重打击,而且埃及的高级官吏都由英国人担任,引起埃及人不满。此外战争期间英国为拉拢埃及参战,曾先后四次许诺战后给予埃及独立。因此,停战后,埃及人民希望英国殖民当局履行诺言,遭到英方拒绝。面对英国的言而无信,扎格鲁尔决定组织“埃及代表团”到欧洲去活动争取参加巴黎和会。因为“代表团”的阿拉伯语为“华夫脱”,所以这个新的民族主义组织就叫华夫脱党。依据材料概括埃及抗英运动的背景一战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实行两面政策,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柴鲁尔(约1857-1927),又译扎格鲁尔、扎格卢勒。他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创始人。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一)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2、过程:1919——1922年,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方式,迫使英国做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但英国仍保留种种特权。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1924——1937年,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成功。思考: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斗争对象、领导阶级,斗争方式、结果等方面有何相似之处?3、领导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即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4、性质:华夫脱运动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5、影响: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二)摩洛哥(1)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2)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3)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三)埃塞俄比亚

(1)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2)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赛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3)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军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认识:此次抗意战争是指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1.阿根廷: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2.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3.尼加瓜拉:桑地诺的抗美斗争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一)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时间:1926年组织者:桑地诺,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战旗: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斗争对象与方式: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结果: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被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背景:(1)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封建大地产制依旧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外资控制墨西哥经济命脉)卡德纳斯(1934~1940)任墨西哥总统2、主要内容:(1)农业:推行土地改革,打击封建大庄园主的势力,废除大地产制。(2)工业(核心):实行以收回石油行业为主的国有化运动,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扩大工人民主权利(3)政治:改组国民革命党,确立总统一任制度,遏制军人势力。(4)教育:发展教育,扫除文盲,清除宗教教育,普及科学的世俗教育(5)对外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原料生产因世界市场萎缩大量减产,国家财政极其困难,失业剧增,农产品价格大跌,社会矛盾尖锐。在墨西哥革命后,墨西哥曾再度陷入军阀混战的政治危机之中,为摆脱危机,实现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墨西哥著名总统卡德纳斯提出“六年计划”的竞选纲领,得到广泛拥护。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3、性质: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改革(2)经济危机的影响(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4、影响: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改革对外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对内打击了封建大地产,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家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为墨西哥资产阶级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